隧道

爱情片韩国2016

主演:河正宇,裴斗娜,吴达洙,郑锡勇,朴赫权,南志铉,申正根,赵贤哲,刘承睦,李哲民,朴镇宇,艺秀晶,陈善圭,李尚熙,金钟秀,黄炳国,崔奎华,裴侑蓝,金宣敬,金海淑

导演:金成勋

播放地址

 剧照

隧道 剧照 NO.1隧道 剧照 NO.2隧道 剧照 NO.3隧道 剧照 NO.4隧道 剧照 NO.5隧道 剧照 NO.6隧道 剧照 NO.13隧道 剧照 NO.14隧道 剧照 NO.15隧道 剧照 NO.16隧道 剧照 NO.17隧道 剧照 NO.18隧道 剧照 NO.19隧道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8 20:36

详细剧情

汽车销售员李正洙(河正宇饰)结束工作赶赴女儿生日派对时,行经刚开通的河图隧道,突然一阵天摇地动,让他经历此生最孤立无援的三十五天,而此刻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拨打119求救。这则隧道崩塌消息引发各界关注,...

 长篇影评

 1 ) 터덜

讽刺满满:

男主接过老头追上来给的水随意扔到车后座成了他赖以生存的水资源…

刚建好一个月的“安全”隧道就塌了…

男主打给119人员的语气和态度…

最新版救援安全手册还在翻译当中…

记者完全不考虑男主手机电量只想着报道…

想要用无人机完全没信号全部没用…

带进隧道里的跟班也喜欢乱按喇叭难道不知道声波会引起共振吗…

家属妻子来后政府先想着让记者媒体拍照…

本以为要出来了17天挖了个错的出口…

觉得救人会造成财政赤字所以不想救了…

救援队长死的也是讽刺因为救援工具都是豆腐渣…

国民以及政府让家属填写放弃救援书…

救出来后被记者围攻…

出来后男主第一句话:都给我混你们这些狗崽子

男主大拇指是竖给帮他传话的队长却被媒体故意说成是感谢政府的…

也有感动:

男主自己也不够水喝也给美娜喝给狗狗喝…

救援负责人训斥记者让男主多备手机电量…

负责人自己亲身喝尿给男主提供饮尿指南…

班长捡起落地煎蛋用雨水冲完直接吃…

狗狗也好厉害一起活到了最后…

最后夫妻二人安全的过了一个隧道结束…

好想知道男主手机啥牌子的续航能力这么强,花了17天才把80%的电量用完…

人类真的是个集体吗?看似是,但只是单独的个体,人,作为个人,想要活命,想要生存,好像还是只能靠自救…只能靠自己…

 2 ) 失速的隧道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乱石穿空,手起刀落。河欧巴被埋在了豆腐渣隧道里。这种还没选好观影零食就进入正题的节奏,在同类韩国电影里着实少见。我想起了《活埋》,比《隧道》还要狭小的物理空间,同样残暴的手机信号,以及同样迅猛的开篇节奏。

其实,没有前戏也是一种前戏。所有的情绪与氛围在进入的第一秒便达到了浓缩的顶峰,带着兴奋与困惑,甚至干涩。没有对或不对,要看对象。是干柴烈火,还是缠绵缱绻。

《隧道》选对了进入正题的方式,因为并没有太多的人物关系需要铺陈。用郭德纲的话来说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把观众带入预设好的场景。

好突然,好快 - 那就对了。

可惜,开了好头的《隧道》慢慢地略微失去了节奏 - 以神作的标准来要求的话。

被埋后,河正宇打119求援。接线员礼貌而温吞地问道:“您贵姓?”我知道,一大波黑政府、黑民族劣根的情节正在路上。果然,槽点一个又一个地呈现。比如,记者为了抢头条采访而浪费了宝贵的手机电量,政府官员贯穿全片的合影爱好,以及无水的消防带等等。具体可参见第一页影评《隧道观影手册:20个实力吐槽点全解析》。大量的自黑,抛开必不可少的带动剧情的,比如风扇数量的施工问题,大部分略显生硬、游离剧情之外、缺乏层次感。

《盲井》里淡淡一句“有矿就会死人”,这是不露痕迹、现实残忍的讽刺。《奇爱博士》结局里那经典销魂的一站,甚至《疯狂的石头》里黄渤潇洒的“牌子,班尼路”,都是典范。

反观《隧道》,大多讽刺沦为笑料与添头。

更重要的是,打乱了全片紧张的氛围。以致于全片结束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几个极尽讽刺的场景。也许是这些不适时宜的吐槽、讽刺影响了整体观影体验,原本期待的剑拔弩张或是畅快淋漓的感觉并未出现。或许导演的意图是为了让略显单薄的单线剧情更丰满,我想如果把片长缩短半小时,会是更好的选择。

据说原著里男主一家都不得善终。我更偏好这样的结局。而且我甚至希望看到不是饿死渴死孤独死而是恨不能活生生地被炸死。导演有导演的考量,我只是觉得整个大韩民国不惜一切代价的救援,用两具冰冷的尸骨衬托,才是最大最好的讽刺。

我很喜欢伊藤润二的恐怖漫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所创作的故事大多是无解的结局。不是悲剧,是无解。比悲剧来得更加绝望与胆寒。

说了这么多,《隧道》并不差,河正宇依旧展现了撑起一部片的演技与气场。吴达洙,那个《老男孩》里的变态大反派,再次证明了其完成正面人物的能力。但《隧道》在叙事节奏、场面调度等方面并没达到《釜山行》的水准,更不用提《恐怖直播》等神作。总而言之,刚猛有余,细腻不足。

 3 ) 《隧道》观影手册:20个实力吐槽点全解析

无吐槽,不韩影。如大家所见,《隧道》从头到尾,都在换着花样吐槽。因为中韩社会环境的些许不同,有些槽点我们可能意会不深。
那么问题来了:当它在吐槽的时候,它到底在吐槽什么?

【槽点01】河正宇要加3万元的油,加油站的老爷子耳背,给加了9万7千元的满箱。▼
▶解析:
这是一个看似很自然细碎的错误,实际上也在会意现实。
韩国加油站自动化程度还是挺高的(女孩子们常用的一些化妆品所归属的SK集团就有加油站业务),但并不是因为技术多发达,而是加油站的活儿又脏又累、薪酬待遇还低,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干这事儿,于是加油时遇到「哈拉不及」挺多的,他们操作速度慢、还容易加错油。
河正宇后面叨叨说,如果不是加错油,他早开出去隧道了——这么说,老爷子才是《隧道》成为电影的大功臣。

【槽点02】河正宇打119求救,面对紧急情况,接线员还在啰嗦问「您贵姓」等等。▼
▶解析:
很多亲故看这个点时,也都会跟着心急地小吐槽吧。的确,韩国人也时而吐槽119接线员的蜗牛性,在韩影韩剧里,Ta们也时不时地会躺枪下。
讲真,问清地址、对方姓名等,属于接线员的基本工作准则,但槽点就在于他们太墨守准则了,完全不会揣测对方的处境怎样。

【槽点03】坍塌事件发生后,YTN电视台的主持人说:「观众朋友们,大韩民国的安全又一次坍塌了,这次是开通不到一个月的隧道悲惨地坍塌了。」▼
▶解析:
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哈——YTN电视台是一家真实的韩国电视台,可以说,它是本片最大的植入商之一。在全片中,YTN电视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良正义的媒体。
如果说作为中国人,我们时而会没有安全感的话,韩国人也会心有戚戚然。对于建筑、对于市政工程、对于桥梁、对于交通、对于快消品安全等等,他们经常一肚子气——
他们对「岁月号」渡轮翻沉导致300多人死亡怒不可遏;
他们对建设韩国第一高楼「乐天世界大厦」忧心忡忡;
他们调查韩国一半以上的养老院不符合安全标准;
他们对直升机在首尔市中心坠毁进行指责……
太多太多了,主持人说出的这句话,能在影院迅速和观众产生心里共鸣。

【槽点04】河正宇接到来自SNC电视台记者的电话连线,只为抢独家、占头条,完全不顾及被困者心理状态和现实情况,冒失告诉对方抢救需要很长时间。救援队长吴达洙对其一阵训斥。▼
▶解析:
相对于前面的良心媒体YTN,片中的SNC电视台就是一家彻底的坏媒体了,整部影片的坏事儿都是它干的。这个电视台在韩国不存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换了字母的KBS、MBC或SBS。
韩国人不多,但媒体多,为了抢头条、独家,记者们平日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拼了老命。和他们中的部分人讲节操、讲法规?别费劲了。
受众对于媒体和记者,真是又爱又恨。当年震惊韩国的黄禹锡学术造假案,虽然是记者挖出爆出来,但随后记者又掉入威逼知情人的黑洞,被民众指责好久。

【槽点05】吴达洙让小伙伴拿来《隧道救援手册》,发现里面没有关于如何施救的内容,小伙伴表示,有英语版的,正在翻译。吴达洙说「把这个翻译成英语再还给他们吧!」▼
▶解析:
中国近些年在大建筑上发力很猛,少不了国外建筑公司的帮忙,比如大裤衩之于荷兰大都会。韩国也一样的,他们的不少建筑背后,都有外建影子,也就是吴达洙口中的「他们」。
比如前面提到的「乐天世界大厦」,建筑地基是英国Arup设计的、混凝土工程师美国KPF和LERA设计的、风洞是加拿大RWDI设计的、外壁工程师美国CDC和日本LIXIL设计的……对于民族自尊心很强的韩国人来说,这实在有些难以忍受,他们在担心建筑的安全问题的同时,时不时地找理由吐槽下。

【槽点06】隧道入口上方写着:幸福安全的国土建设。▼
▶解析:
韩国国土交通部的人看到影片里的这句话估计会心虚。反正在韩国这也是一个受气的部门。桥梁盘道多,吐槽他们;道路太窄,吐槽他们;大韩航空的灰机出事儿,吐槽他们。
其实,《隧道》之外,在《釜山行》中他们也躺枪了。

【槽点07】在救援队使用无人机侦查时,背后SNC的记者为了拍摄起飞画面,让救援队员蹲下身子;各路记者随后派出各家无人机进行跟随,最终救援无人机坠毁。▼
▶解析:这个不多说了,韩国的记者有时候就跟秃鹫一样,看见新闻,就跟看见腐肉般。

【槽点08】国民安全处官员金海淑等一行人见到河正宇妻子后,在新闻官的示意下,轮番摆姿态合影。▼
▶解析:
这是第二个被吐槽的真实部门,毕竟他们负责监督照顾大家的安全问题。这不韩国刚发生了5.8级地震,据说后面还可能会有更大级别的地震,国土安全部的人都忙坏了,解释啊、安抚啊等等。
不过,这也是个挺悲催的部门,大家平安时,谁都不会想起你;一旦出了事儿,你多少得挨些指责、背点锅。
2014年,朴仁镕在成为国民安全处处长候选人时,就被媒体曝出在延坪岛事件后,还在打高尔夫球玩儿,逼得他公开道歉,才当上了处长。

【槽点09】YTN电视台播放事故调查,发现这条隧道属于豆腐渣工程。▼
▶解析:
将事故原因归位豆腐渣工程,这个理由最简单粗暴,也最实际、最能让韩国观众心有戚戚然了。嗯,没错,豆腐渣工程也是韩国人内心之痛,这个新闻不是电影里的新闻,而是现实。
和中国豆腐渣还不一样,韩国的豆腐渣工程简直连觉悟都没有。
举个例子,大家还记得作为「韩国第一国宝」的崇礼门,被一个自家的神经病烧掉的事儿吧?全民心痛之下,韩国政府花了5年时间、2300万美刀修复了它,然而,半年后,心痛又来了——梁柱出现裂缝、油漆开始脱落,气得朴姐姐跟当年朱大大站在大堤上一样,直骂修复工程「低劣」。
连国家级工程都这样,更何况一些屡屡出问题的隧道、桥梁、大楼呢?
韩国人一定还记得1994年首尔圣水大桥的坍塌,6辆汽车,包括1辆载满学生的客车掉入汉江,造成32人死亡。最后的调查结果显示:承建的建筑公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甚至使用质量很差的钢材……

【槽点10】河正宇在隧道里发现了消防栓,拉出消防带,突然跑出来一只蜈蚣,吓了一跳。▼
▶解析:
看这段时,笑点低的人,能在河小花的惊讶表演中笑出声来。
笑完之后,这事儿就沉重了:这隧道才开通一个月啊,消防带里竟然没水,否则被困其中,只要有水就能多出很多希望,然而里面只有蜈蚣。有多少部门,在看到荧幕上的蜈蚣时,会脸红?

【槽点11】
第17天,面对河正宇将要出来的消息,SNC的记者表示:「啊,好可惜,要是再过一天就能打破纪录了。」▼
▶解析:
在我的了解范围内,尚且不知道这个记者所说的被困纪录,指的是现实里的哪件,又或者是杜撰的一个数字?以后如果能看到,再补充告诉大家。
这句话让我想起来「洪荒之力少女」傅园慧的那句话:「鬼知道我经历了什么……」是的,无论是比赛,还是其他,最让记者兴奋的,还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结果。哪怕是在灾难中,像河正宇这样被困,如果能再多一天,记者就可以拉出大标题:创造了新纪录。
其实,信息受众们何尝不是如此?

【槽点12】钻孔机终于打到隧道内,却发现因为图纸错误,离河正宇被困地点偏离了150米,导致17天白干。▼
▶解析:
救援手册没有韩文版、施工质量豆腐渣、消防栓里没有水、隧道图纸是错的……一场灾难,是多少只「蝴蝶」扇动翅膀的结果?
这样的隧道,不仅仅是一条隧道了,它可能存在于每一个和韩国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上。

【槽点13】▼
大雪来临,救援车辆难以开进来,市政部门的股长表示:「扫雪车都去了市里,没有多余的车去那里……这两天市内的交通事故已经超过50件……那里需要拯救的只是一个人而已。」
▶解析:
看过我上一篇评论的亲故知道,这是一个典型的「电车难题」。作为政X工作人员,很显然,他们给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

【槽点14】电视台,专家在节目中结合一番事例嘚啵嘚,表达了对河正宇生存希望的悲观态度。▼
▶解析:
舆论之于韩国的既得利益群体,就是一把可以随意操弄的刀。无论是政X,还是企业家,都可以、都喜欢操控舆论。
他们喜欢这么做,是因为民众太容易被舆论影响到。
道格拉斯在辩论中曾留下一句经典发言:「我希望你们能够用自己的判断力、理解力和良知来听我的演讲,而不是用你们的激情或热情。」
很不幸,韩国大部分受众有的,就仅仅是热情。
没有证据表明,这个专家是否来自相关方的授意,但在救援进入僵持的时候,他的话扭曲了整个救援工作需要面对的舆论。

【槽点15】建筑方负责人表示:「另一边的隧道工程已停滞25天,每天都赤字15亿。到现在为止损失已超过500亿……」随后用鲵鱼事例说中断隧道建设的没必要性。▼
▶解析:
专家在媒体上的表态引导,以及这个负责人的赤字施压,让一条人命,变得如蝼蚁起来。随后,在舆论中,河正宇成了「薛定谔的死猫」。

【槽点16】救援队员吐槽「为了挖掘一具尸体忙活什么……」妈妈给裴斗娜打电话,说小女儿不想去幼儿园,原因是孩子们听到家长说为了拯救她爸爸有人死了,孩子们就对女儿说了什么。这时,死者的母亲进来了,将鸡蛋扔向裴斗娜:都怪你,我的儿子去世了,为了找你老公的尸体,我的儿子死了。▼
▶解析:
整个影片没有直接呈现民众们的态度变化,但熟悉韩国人思维过程的亲故,应该会脑补出来这一过程。
舆论如利器,这几个段落中,最凌厉着寒光的不是被扔鸡蛋,而是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才多大?就已经知道开始用议论压人了;河正宇的孩子才多大,就已经知道躲避指责之刀了。

【槽点17】吴达洙在井下弄坏了生命探测仪,下伙伴吐槽他:「你知道这个多贵吗?这个器材在我国只有几个而已,你就不能爱惜一下装备?」▼
▶解析:
这种器材难道不是为救人服务的吗?

【槽点18】在吴达洙的不放弃下,终于将河正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媒体一拥而上,要求说句话。而等待救援的直升机,却不开动,原因是:长官就在前面,要求等一下。这时,吴达洙帮河正宇传达了一句话:「都给我滚,你们这些混蛋!」河正宇对吴达洙竖起了大拇指。对此,SNC的报道则是:感动了整个国家的李正洙竖起了大拇指,再一次感谢政X和国民的救援努力。」▼
▶解析:
这应该是最哔狗、最具寓言故事般的一次讽刺了。这份讽刺,最不需要解释。

【槽点19】国民安全处官员金海淑面对记者侃侃而谈:这是让我重新明白了一个人的生命,比整个地球还重的日子。▼
▶解析: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这个镜头往回拉成电视时,电视旁边恰好出现了狗叫声。原来这是在宠物店,被救出的糖糖,就在里面接受治疗。好吧,这样的话,和狗叫差不多。
这句话的巨大讽刺在于,她借用了一句世界新闻学里人人皆知的名言:「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然而,她说的,却是彻彻底底的假话。
余华在荒诞浮世绘小说《第七天》里写过这么一句话:他们说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他们是谁?嗯。就是他们。

【槽点20】吴达洙写检讨:「说了不该说出口的脏话,有损公X员的名誉。」吴达洙不解:为什么我要写检讨出?▼
▶解析:
吴达洙,是整部片子的良心坚守者,也奉献了很多温暖点。人是他救出来的,享受掌声和鲜花的,却是他们。
吴达洙和他们之间,相差着的,是一种叫脸皮的东西,撕掉这种东西,就能走得更高。这口锅,吴达洙默默背下吧,毕竟在现实里,最不缺少的就是讽刺。

以上仅仅是博主个人依据对韩国社会的了解,对应剧情做的部分解析,希望对大家理解《隧道》,有那么点启发或帮助吧。再次谢谢轻拍。

✎原创撰文:@韩影书 ©著作权所有
——更多关于韩国电影方面的姿势干货,可以关注@韩影书 微博。

 4 ) 人性

是一部灾难片,不过是人祸,因为施工工程的腐败。全篇最大的亮点就是人性,男主是外界所知道唯一一个隧道中的幸存者,最开始外界全体都有救男主的想法,到后面19天后,男主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很多人都不相信男主还活着觉得再进行救援就是浪费物力财力最后找到也只是骨灰罢了,在救援过程中还牺牲了一名救援队员,外界的人开始动摇,想放弃直接爆破重新修建隧道。站在外界的角度来看,确实为一个不知死活的人浪费物力财力确实不值得,人性这种东西,我们不能高估也不能低估。而如果站在男主的角度上来说,我苦苦挣扎了那么多就是为了等待你们的救援,而你们却要放弃我了,连我最爱的妻子都同意放弃,这内心能不是绝望。怎么说人性这种东西是复杂的,是对立的,我们没办法去评价什么。

 5 ) 灾难是一只蝴蝶:《隧道》隐藏的三个经典社会学问题


大家发现了没——无论哪个国家,任何灾难类的影片,都藏着一颗和社会关联的心,而不仅仅漂浮于呈现场面视觉本身。

一向任性大胆的韩国电影更是这样。比如《隧道》,在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它呈现了一个激烈的新剧情,也搬出了三个熟悉而经典的社会学理现象。

之前参与过剧本工作,这次我尝试用编剧的思路,结合《隧道》剧情,还原下影片里的矛盾原点。

►第一个问题:薛定谔的猫

这大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只猫了,加菲别不服。

「薛定谔的猫」原是薛定谔先森用来解释物理问题的,它却冲出科学界,成为一个社会学理论。

省略复杂的过程,归结成最小白的一句话:密闭的箱子里放着猫,在打开之前,你无法知道它的死活。

这只「猫」屡次出现在灾难片的剧情设计里。《隧道》后半部分,漫长的20多天后,河正宇手机没电了,与外界失联,各方将停止对对河正宇的救援,包括部分救援人员在内,都认为河正宇已经死了,所有的工作似乎都成了寻找一具「尸体」。

隧道里的人的死活,与隧道外一帮人的心思,纠结拧巴在后半程。

这份拧巴,对于影片来说,是一个个的戏剧冲突点;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份感受带入点。因为,每个人在生活里都会遇到类似的困局——在你无法判断一个事情、一个人状况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一个电视主持人说:相对于数字,我们更相信希望。这是一句令人感动的话。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救援队长吴达洙,他也没有放弃这份希望,最终找到了气息奄奄的河正宇。
 
感谢坚持的人,猫,活着。
 
吴达洙帮他传达的那句「都给我滚开,你们这些混蛋」真酷;坐在妻子车上,河正宇再次穿越隧道后的天,真美。

►第二个问题:电车难题

「电车难题」大概是严肃辩论赛中最经典的一个选题了。题面很简单: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你开着一辆刹车失灵的电车驶来,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前面有个道口,不幸的是,另外一条轨道上也绑着一个人。你要不要拉扳手?

灾难电影导演同样使用了太多次这个电车的梗,并在各自的影片里给出了他们的选择。
在《隧道》中,这个问题的出现丝毫没有遮掩——

大雪封山,隧道外的救援队长吴达洙要除雪车,但市政部门告诉他,市里已出现了50多次车祸和相关伤亡,所以除雪车都调取市里了。全部市民和一个人,哪个重要?

救援人员在工作中不幸遇难,舆论指责向着河正宇妻子扑面而来:救一个人时,牺牲了其他人,而且还有可能牺牲更多人,还要不要坚持救?

城建单位因为救援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负责人为此慷慨陈词,上升到国家损失层面,你是决策者,怎么权衡?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隧道外的人,每个人心里都开着一辆电车,作为观众,你能看出他们将要开往哪条轨道。

正是困境中选择的不同,电影才能构建起一个回味悠长的故事,观众才能被拉进去各抒己见地火热讨论。

►第三个问题:蝴蝶效应


和「薛定谔的猫」一样,「蝴蝶效应」也属于从科学概念延伸到社会领域的概念。

这个大家应该耳熟能详了:一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在现实中,一个微小的行为,都可能在社会链条中层层叠加后,带来不可逆转的巨大结果,对应中国的古话「阴差阳错」,类似的事例太多了。

《隧道》的剧本在开篇就用了这个理论,如果加油站的老爷子,不给河正宇加多三倍的油,就不会有后面的小争执,用河正宇的话说「早就开出隧道了」,也就没这部电影了。

影片展开,它的针砭也集中在蝴蝶效应上:如果施工方不偷工减料、如果隧道图纸不那么马虎,隧道也不会塌方、打出的救援井也不会跑偏150米……

「蝴蝶效应」的魅力,在于事情发生后,人们可以找到N多个「如果」,但每个「如果」都是苍白无力的。

好的电影总是这样,剧情张力揪住了观感,内涵悄然滋养了思维,由此,才不枉花了2个多小时。

✎原创撰文:@韩影书 ©著作权所有

——纯属个人观感,欢迎交流,感谢轻拍。
——有兴趣的亲故,可以移步到博主的第二篇评论,更加细致点▼
《隧道》观影手册:20个实力吐槽点全解析//movie.douban.com/review/8083887/

 6 ) 釜山行和隧道,韩国电影的辉煌

      韩国电影真是越拍越好,最近接连出了《釜山行》和《隧道》两部直指人心的好电影,前者借用丧尸吸引人们的眼球,讲的却是人性中自私冷血的阴暗面,最终反映人性中的爱与牺牲精神。《隧道》更进一步,从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出发,把政府和商人追腥逐利的劣根性赤裸裸的揭露在世人面前,连一块遮羞布都没有留。

      《釜山行》从丧尸在首尔向全国传染作为大背景,却把场景局限在小小的一列火车上。车上各色人等俱全,很有一些《卡桑德拉大桥》的影子,与《卡》片受外部因素影响不同,《釜山行》是列车上的人们在自救,外部几乎没有援手。自救的方式也非常原始,几个男人组队冲过去,杀回来,完全是东方英雄式的。如果仅仅是血腥兼暴力的动作片,《釜山行》还比不上好莱坞的B级片,高丽大叔的绝招是用丧尸做幌子,展现人民内部矛盾。当小队战胜丧尸返回时,原本毫无存在感的吃瓜群众站出来了,起初他们没有勇气去和丧尸对抗,去救人,现在他们有决定同类生死的权利。为了保护自己不受感染,多数人就决定了少数人的命运,自生自灭去吧。吃瓜群众勇敢的要求幸存者自我流放,看情形,如果不主动离开,完全有可能被人道毁灭。这让人想起了,日本和中国都流传过的悲剧,一群人躲避空袭,害怕孩子的哭声引来飞机,逼着母亲把孩子闷死。吃瓜群众对同类的杀伤力巨大无比,面对未知的恐怖,他们手足无措,引颈就戮,对同类,他们狠的起心,下得去手,多残忍的事都干的出来。

      《隧道》则是对人性中追腥逐利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开始普通人被掩埋在隧道中,命悬一线,生死未卜。当外界得知有幸存者的时候,人们沸腾了,隧道的安全质量问题被放在了第二位,生命无价!政府出面,把人救出来,不惜一切代价,此时人人好像天使一样,无私,友爱。其实,政府和人们还是在追求名利,不过看起来很高大上而已。

      随着时光的流逝,天气越来越恶劣,施工方向出现偏差,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临近工地停工日久,花大价钱的工程即将延期,政府的形象工程也要推迟,人们把所有的一切都归结到幸存者不应该活着,只有他死了,再把他挖出来,既告慰亡灵,又安抚众人的心灵,还不影响社会大众,政府也有政绩可吹嘘,一切的一切只要他死掉。

      影片的高潮是社会开始投票,是否应该不顾幸存者生死的用炸药爆破,支持的人达到了65%,其中包括遇难者的妻子。这是典型的东方心理,少数服从多数的利益,可人们不想,没有谁会永远是多数,总有一天,你会是少数,到时候,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感觉真的很不好。想想看,一个人在漆黑的环境里,外边有妻子和孩子,除了要战胜孤独和恐惧,最惨的是外边的人最终放弃了他。

      人性是自私、冷酷、利己的,但人性中也包含着伟大的牺牲精神和责任感,《釜山行》里从头到尾都展现人性的自私与冷酷,最后十几分钟,人性中的牺牲精神让观众看到了希望;《隧道》结尾,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的救援队队长,坚持到了最后。人类社会之所以在不断进步,就是因为我们具有牺牲精神和责任意识。
      
      ps:《隧道》最经典的一幕,队长大声吼出幸存者的肺腑之言“你们这班混蛋,滚开!”,当镜头转到政府官员、媒体人惊讶的脸庞时,冷酷的社会得到了一记响亮的个耳光。

 短评

虽然是灾难片但并不那么沉重,河正宇式幽默放在艰难的环境里显得那么有人情味。韩语中有一个词是最合适的形容,웃프다,又好笑又悲伤。可以放心的是并没有重复《恐怖直播》的独角戏,是完全不同的感觉。p.s, 其他短评里可不可以不要剧透结局啊!剧透是对观影体验的伤害难道不懂么?

7分钟前
  • 暖晴
  • 力荐

我老婆是裴斗娜我爬都要爬出来

8分钟前
  • 镜泉
  • 力荐

开场五分钟就进入正题,够爽快。前半段挺好看,隧道里面的惊险和隧道外面黑媒体黑政府的讽刺幽默结合的很好。后面就开始拖沓了,各种俗套抓马煽情。

11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对人性、体制的批判都过于敷衍和表面了,催泪又完全不到位。

16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只有河正宇和裴斗娜的演技可以看看了。剧情挺水的还硬拖2个小时。搞笑的是常年在韩剧里演家庭妇女的那位大妈这次来演政府首相

21分钟前
  • 水脉
  • 还行

两个问题:1.拖泥带水,强行嘲政府、媒体,却没有命中要害,为嘲而嘲。2.缺乏理性,抓马煽情撕逼恶性循环。再好的主题,都因此表达失效。其实完全可以拍成河正宇的独角戏,深度挖掘封闭空间和内心世界,剪得短一点。河正宇的表现仍然很出彩。

26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七夕夜,我眼睁睁的看着我河大爷和一只汪分享了一大捧狗粮~

30分钟前
  • 昂提托尔夫
  • 力荐

河正宇困在隧道里,忽见石壁上刻着许多文字图案:“五岳剑派,无耻下流,比武不胜,暗算害人”,“范松赵鹤破恒山剑法于此”,“张乘云张乘风尽破华山剑法”……

34分钟前
  • 卢十四
  • 推荐

河正宇被救出来后,领导也正在赶来合影,蜂拥的记者让他说一句,他凑在救援队长的耳边说了一句,队长大声转达了他的话:“都滚吧,你们这些混蛋。”戴着眼罩的河正宇朝队长竖了个大拇指。后续报道,截取这个竖大拇指:被救者感谢政府和国民。

36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从类型片角度,此片比同期大热的《釜山行》技巧更娴熟。

39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饿了一个多月,很好奇竟然没有把狗吃了?

40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前半段精彩,后半段也不觉得刻意煽情。从分水、喝尿、吃狗粮,到后面的事故、民众选择,我觉得都是真实而残酷甚至残忍的现实。另外,虽然我也当了两年记者,还是要说一句,去你麻痹的记者,去你麻痹的长官。

41分钟前
  • 艾晨
  • 推荐

泪点竟然是……鸡蛋……救援人员捡起掉在地上的煎蛋用雨水冲洗了就吃掉,因为那是家属的一片心意,最后果然殉职了……遗属悲愤地用鸡蛋扔家属,谁的心又能懂谁的心呢……

46分钟前
  • Mumu
  • 推荐

其他不说,河叔演技吊打隔壁孔侑

48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河正宇今年该拿奖了吧,当年恐怖直播独角戏竟然没拿影帝我特么也是醉了

52分钟前
  • 最终BOSS
  • 力荐

哪怕全世界都放弃了,她依然相信丈夫还活着;前半部分讲搜救,后半部分讲人性。河正宇和裴斗娜演技双双在线,尤其后者戏份不多,但一个潸然泪下的独白就能戳中我。PS导演跟媒体还有朴槿惠是有多大仇,这是往死里嘲的节奏啊...

5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难道不能直接卫星定位手机信号吗。。。。。。

57分钟前
  • 少数豪
  • 推荐

如果主角用note7就可以把隧道炸開了。

1小时前
  • 久菜合子
  • 推荐

1.“都给我滚,你们这些混蛋”,影片河正宇之外的篇幅就基本都在阐述这句话;2.可以看出影片在尽量地节制煽情的力度和长度,这也等于让韩国导演自废武功(优势),导致影片走向拖沓平庸,看得不痛不痒还不感动。

1小时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基本属于正常发挥。好的地方是河正宇和裴斗娜之间的情感,也依赖于二人的精彩表演,另外,把媒体和政府作为主讽刺对象,还附带了关于人性,道德,社会层面的展现都不疼不痒,后面又拖沓俗套,各种bug,总体来说还是太一般...

1小时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