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专卖店

动画片法国,加拿大,比利时2012

主演:贝纳德·阿兰尔,Isabelle Spade,Isabelle Giami,Laurent Gendron,Kacey Mottet Klein

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

 剧照

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2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3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4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5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6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3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4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5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6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7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8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19自杀专卖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49

详细剧情

死气沉沉的法国小城,一家有口皆碑的老店却格外生意兴隆。原来这家祖传老店代代皆以贩卖自杀产品著称。在如此灰暗恐怖的小镇上,自杀成了当地居民稀松平常之事,这也是小店异常火爆的原因。经营此店的老板三岛了无生气,老板娘更是日日愁眉苦脸。他们早就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终日郁郁不安。长期贩卖自杀用品,让他们濒临崩溃的边缘。幸好他们的一双儿女还热爱着生活,尤其是他们的小儿子阿伦,笑容总是挂在他的脸上。然而,阿伦热爱生活的态度却威胁着老店的经营,父亲想尽办法让阿伦变得消沉,甚至把阿伦逼上了绝路……  本部极富想象力的法国动画电影,改编自法国漫画家让·特磊的畅销小说。曾执导《理发师的情人》等影片的法国导演帕特利斯·勒孔特,此次首度尝试制作动画影片。影片不仅处处体现着法式特有的黑色幽默,还加入了大量歌舞元素,借这些载歌载舞的动画人物之口,道出生与死间的深刻哲理。

 长篇影评

 1 ) “ 别说再见而说永别 因为他们不会再回来了 ”

这是一座十分诡异的法国小镇。

镇上居民神情颓丧,四肢呈现病态般削瘦,如行尸般昼夜游荡在街头。

他们生存的唯一念头,就是想着如何迎接死亡。

“人一生只死一次,应该死的非常有意义。”

这座小镇生活着太多想寻死的人。

有借助铁石溺水身亡的职员;有买刀破腹自杀的体育老师;还有因深夜苦痛难耐,肯花 35 欧元急于购买子弹的中年人。

在这里,没有钱的穷人也可以实现愿望。

他只需要女主人馈赠的一个购物袋,然后将它套在头上并用胶带纸加以缠绕,经过一定时间的痛苦挣扎就可达到目的。

更多人会选择更简便的死亡方式,例如 车祸

他们站在马路中央,面对迎面驶来的汽车毫不躲闪。

司机不以为意,毫无波澜的开车碾过。等待人死亡,警察就会在死者口中塞上一张死亡单。

在这座灰暗压抑的小镇上,每次发生无数起自杀事件早已让居民冰冷麻木。

高楼处纷纷坠落的尸体,报纸上每日更迭的讣告。

自杀者如蝼蚁不计其数,也让镇上一家名为 “Magasin des suicides”自杀专卖店生意一直持续火爆。

“您的人生失败么,本店可助您自杀成功”。

这是一家祖传 10 代贩卖自杀产品的老店,人人都能在这家店找到最适合自己自杀方法,效果理想到几乎没有回头客。

经营此店的三岛家共有五口人。

三岛与妻子成天怂恿居民自杀,售出工具后就派子女跟踪确认过程是否成功。

他们年复一年做着死人生意,并不对此感到愧疚,可也没有从中获得到快乐。

老板三岛带着浓重的黑眼圈神情恍惚,长期贩卖自杀用品让他早早消耗完自身激情,也让他成天处在崩溃边缘。

这一切都在三岛的孩子阿伦出生后发生变化。

阿伦是一个非常爱笑的男孩,见到别人总是笑脸相迎,他的出现注定是自杀小镇的异类。

这让父亲三岛十分恼火,因孩子的乐观对店铺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父亲想尽办法送阿伦变消极,他诱导孩子抽烟,还告诉他让烟在肺里停留时间越久越好。

父亲一心帮助更多的人选择死亡,儿子却想方设法让人们终结自杀。

这样的对立致使自杀专卖店维持生意越发艰难,终于在某一天,三岛因为抑郁症卧床不起。

阿伦则是召集伙伴,驾驶一辆装载音响的汽车毁掉家中所有自杀工具。

醒过来的三岛望见自己店里空空一片,愤怒不已。

三岛追赶阿伦到顶楼,但后来被乐观的儿子感化,将自杀专卖店改成喜悦的可丽饼店。

原以为影片就这样以幸福美好终结,但随后出现一个多次自杀未遂的倒霉蛋。

他出现在店门前,三岛偷偷递给他氰化物可丽饼。

世界仍有阴暗一面,却被盛大的欢乐所掩盖,自杀者最终在拐角孤独死去。

大家兴高采烈开始迎接新生活,三岛却重操旧业助人自杀,这样的反转未免过于诡吊。

影片中提到一个片段,隐喻了生活的苦痛。

三岛乘电车去卡梅尔先生家送货。此时卡梅尔已经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虚弱地说,“你终于来了。”

“你要知道 这一团糟 我受够了。”

“什么一团糟?”

“生活。”

卡梅尔相信只有去到世界的另外一边才算是解决生活,于是他狂喝三岛带过来的毒药,终于病倒在床上。

打算离去的三岛看到了被遗弃在地上的相框,捡起一看才发现合照上的卡梅尔笑的是如此的欢乐。

影片并为过多描述卡梅尔经受的折磨,但他留下的遗言“因为生活”,难免让人猜测生活苦痛是造成他脱离人世的罪魁祸首。

《超脱》中 Meredithh 曾说 自杀是脱离痛苦最永恒的方式。

可惜当代社会自杀者并未获得过多尊重,社交言论下讽刺诋毁言论仍然不计其数。

但仔细翻找还是会看到一些理性言论。

“ 事情或许没有严重到要用死来解决,可是对于另外一些人死亡真的是种解脱。”

人们都渴望能出现救世主带他们走出阴暗,却忘记救世主并不能兼顾每一个人。

现代成年人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命运,无论需要承担怎样的痛苦也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如不能赞同,请不要诋毁。

毕竟,自己无需为他人生命负责。

多探寻身边人潜在意识,才是拯救他们的良药。

影片首发微信公众号:是山鬼吧 (Shangui1969).

 2 ) About Le magasin des suicides

浅析动画电影Le magasin des suicides

Le magasin des suicides是一部带有歌舞元素的法语喜剧片,主要讲述了经营自杀专卖店的一家人的故事。

其实本片在故事内容的选材上很有心意,将“自杀”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黑色幽默化,颇受争议(我猜正是为了规避道德正确导演改了原作的结局)但本文并不过多探讨关于主题的问题,在形式上,这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

要探讨形式,不可避免要确定这部影片的类型,由此再去和同类型的电影相比较,但这部法国风味浓郁的电影在我看来融合了一些类型片的优点,因此对于它的归类,界限也就变得模糊了。

关于类型和叙事方式

这部影片可以算是“家庭喜剧歌舞片”,我们无法将他刻板的规划到哪一个大类里,毕竟其中有各种各样的元素融合。

首先是“家庭喜剧”这方面,由于主题的特殊性,片子多多少少带有那么些哥特式的风格,但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哥特风(强调这一点),但整体来说跟1991年上映的一部同样哥特式影片《亚当斯一家》十分相似。

亚当斯一家人物一览

同样的暗黑主题,同样的画风,同样结局治愈的画风,甚至在人物设置上都是那么相似,冷面小女孩,瘦长的兄长,有着黑色眼眶的主角,以及那个颜色跟大家形成对比的转折人物。

人物对比

二者都用家庭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完全不同的角色”从而发生改变,最终带来正能量的美好大结局。

类型中另一部分就是“歌舞”,对法国歌舞片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从《放牛班的春天》《贝利叶一家》等来看,法国歌舞片与美国歌舞片不同的是,法国歌舞片的歌舞部分不是那么多,美国歌舞片大多以“歌舞为主,剧情对话为辅”,而法国片则比较一般一般。二者相辅相成,不会让人有“没说两句就又开始唱歌”的印象。

同样,拿来比较的是同为法国动画歌舞的《怪兽在巴黎》,整体歌舞模式与本片几乎相同,歌舞与剧情并行演出,不觉得多余而是恰到好处。

叙事方式方面,经典好莱坞叙事大致如下:

而本片不同的是:

在基本的三段式上,掌握好整部影片的节奏,同时又能不失俗套,在大背景的方面引发人的深思同时,也不给一个“教科书式的完美大团圆结局”。

关于人物类型

其实很多人都有提到这一点,影片中的四个角色,父亲三岛由纪夫,母亲鲁克丽丝,哥哥文森特,姐姐玛丽莲,四位原型分别是日本文学家三岛由纪夫(切腹自尽),英国莎士比亚诗中的鲁克丽丝(因为样貌美貌被侵犯后自杀),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开枪自杀),美国女演员玛丽莲梦露(药物过量自杀)。

这四位堪称自杀界F4,同样的,为什么说人物同样也是类型的化的?因为名字给人物带来一定的刻板,举个例子,在我们听到“玛丽莲·梦露”这个名字的时候,脑子里出现的一定是一个看起来胸大无脑的金发女郎,而不是一位拥有一头黑长直的温婉淑女,因此,影片中的角色也都“形如其人”。

演示切腹自尽

父亲,顽固,坚持,有着自己的信仰,脾气暴躁却又矛盾纠结。

母亲,丰满的身体跟凸显身材的衣着,善变的性格。

哥哥,如同梵高不得志时期的颓废和忧郁

姐姐,金发却有哥特式的装扮,在脱下衣服后,带有“性暗示”的意味和性感的表示。

写在最后

其实故事的结局看起来为了道德正确不得不变成大团圆结局,但是导演好像又向我们暗示了什么,例如

三岛还是偷偷帮助人们自杀。

整个城市的景色始终是闭锁的,看不到出口的,依旧意味着压抑

最后的俯瞰,仅仅只有可丽饼店是美好的,而城市依旧灰暗

不论现实如何糟心,但愿你总能碰到值得热爱的东西,也希望看完这篇影片的你生活愉快。

 3 ) 法式浪漫

画面精致,人物刻画细腻,但后半段剧情略显老套。总体上看是一部出色的动画作品。
其中几个情节甚是让人难忘。

首先是阿伦的姐姐裸身跳舞的部分。初长成的少女轻舞着生日时得到的礼物,在朦胧的灯光下摇曳。丰满的曼妙身材让躲在对面屋顶上偷看的淘气男孩子们大开眼界、目瞪口呆。观众们这才发现,原来那个黑眼圈极重、一向死气沉沉一脸阴郁的姑娘,竟是如此魅力四射。

第二个情节是,阿伦的妈妈发现了阿伦画着姐姐裸舞的本子时大吃一惊,然而在翻看了那些优雅极富美感的舞蹈画面之后,妈妈也原谅了淘气包。阿伦的行为并未被谴责,因为在此之前,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认可姐姐动人之处的家人。可能风姿犹存的妈妈怀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她毕竟深爱着家人爱着丈夫和子女,向往着掺杂饼香而不是毒气的生活。与其做着这死神的勾当,让自己深爱的人活在黑暗和困顿之中,倒不如让他们拥抱光明。

——或许这就是法国式的浪漫。无论生活如何悲哀,爱是美的,性是美的,美是美的。
活着,总是好的。



 4 ) 创意很好,可惜脑洞飞远了

2012年,哥特风动画喜剧电影《自杀专卖店》创意很好,可惜脑洞飞远了,看名字都很有代入感,创意十足,当然时不时的歌舞也是够了。。剧情的发展也是扑朔迷离。。抽烟情节和看姐姐跳舞是什么鬼?法国式的幽默有的也挺冷。。。虽然“败家子”改变了这个家,但是最后偷摸让吃死了一个是什么意思?很真不好理解~
这个脑洞真的是跟不上,压抑半天感觉最后也没洗白。。真的跟不上电影的节奏啊~
推荐指数:★★★(6/10分),可惜了这个题材可以表现的更好吧~

 5 ) 歌颂生的美好,温情接纳死亡

这里只想说一说电影里三岛再向其他人提供氰化物的行为,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以我的理解是,这是对于原著小说反叛式结局的继承。以我个人理解,无论是原著让人惊掉下巴的结局,还是电影里三岛不可思议的行为,都是对于整部作品所奠定的基调的反叛或升华。这种欧亨利式的反转结局,往简单了说,或许只是作者和导演的恶作剧,就是让读者大跌眼镜睡不着觉。可要往深了说,可以将原著小说和电影看做是喜剧外表下的悲剧。

先说小说,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阿兰都是乐天阳光,看起来似乎与自杀八竿子打不着,可在小说结尾,他选择了自杀,这或许映射了现实中的某一些人群,或者就是映射阿兰的原型——阿兰·图灵。借助于网络搜索,笔者所了解到的阿兰·图灵为“天妒英才”的一类人,即拥有天才般的智慧与能力,但为世间所不容,不得已而走上不归路。这与小说中的阿兰何其相似。在读者眼中,阿兰是乐观开朗,即使身处与阴沉压抑的家庭之中,依然笑颜常开的小天使,一如现实的阿兰·图灵,看似伟大的科学家,风光无限,可换一种角度想,这种微笑、风光真的就能代表他的内心吗?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像阿兰一样的微笑天使,以乐观影响着身边的人,为周围的世界带去正能量,而就是这样无私的发光发热,让周围的人习以为常,认为他的坚强乐观、他的付出是理所应当,从而忽略了他并不是真正的“天使”,他也是人,会有不良情绪,被恶言相向也会受伤。小说里阿兰的童年算不得美好,他是父母意外怀孕的产物,因此并没有获得多少的呵护与爱意,外加他的乐观在阴郁的家庭里是个异类,因此更是不少被父母恶言相向,虽然他一直保持着开朗乐观,并以此影响着家人,让他的哥哥姐姐、妈妈都发生了转变,可他们发生转变后就沉浸于自己的幸福之中,没有再去关心阿兰,以至于阿兰因为恶作剧搅黄了店里的生意,父亲气得拿刀追杀他,可以想见这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是多么大的伤害。或许,正是在这样一次次不理解和冷漠的伤害之下,这个微笑的孩子选择自杀,正如现实的天才阿兰·图灵纵使拥有绝高的智慧才华,终究不敌世间的嘲讽以及对他痛苦的漠视,因而毅然决然地选择走上不归路,留给世界无尽的猜测和愕然。或许,看世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自杀行为,就是一次次的漠视和伤害堆积的产物。就像小说中自杀专卖店的顾客所说:“若是能早点遇见这样的好心人,我就不必来这儿。”

再说回电影,或许是出于商业考虑,导演改动了原著小说的结局,把这种背叛式的反转给了一个路人,却引申出另一层含义,即对自杀行为的尊重和温情。原著小说和电影的主基调皆是歌颂生的美好,就像主角阿兰一样,他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拯救一个个企图自杀的人,在动画中,阿兰和他的小伙伴周遭永远是色彩鲜明,在电影的结尾,阿兰也用精心设计的恶作剧,把父亲从阴暗的情绪中拯救出来,看似大团圆结局的之下,却让阿兰的父亲三岛又一次向一个自杀失败仍要坚持自杀的路人提供毒物。这种反叛式结局为电影增加了另一层含义,电影并没有美化死亡,所有自杀死去的人皆是色彩灰暗,愁容满面,阿兰的父母也为以贩卖自杀工具而备受良心的折磨,可是在电影结局,当自杀专卖店改为可丽饼店后,明明已经找到新的谋生手段的三岛在面对一个自杀失败仍要坚持自杀的路人,他还是提供毒物,而且分文不取,并说来一句“为了那些不好的旧日时光”,这里可以理解三岛的行为已经从生意变为了帮助,他体谅这位路人曾经的痛苦,对于决心自杀的路人投以怜悯的目光,而路人感激帮助而脱帽致礼。在主流的价值观下,自杀的确是一种不可取的行为,可当这种社会观念发展到极致,就变成无责任的指责,自杀者被冠以“懦夫”“不孝”的帽子而大加批判,那些自杀未成功的人不仅要承受自杀失败而带来的肉体痛苦,还有来自社会观念的指责。就像电影里表现的一样,选择躺马路、跳楼自杀的人被贴罚单,却没有人为他们收尸,心理医生面无表情地为患者诊断治疗,阻止患者自杀,却一点用没有还收费昂贵,就如同现实中基督教文化中将自杀视为罪恶,以宣扬自杀者尸身被抛掷荒野,灵魂无法上天堂等等高压手段阻止人们自杀,却给不出任何生的希望。当人们去指责自杀者的懦弱逃避时,却忘了体谅自杀者所经历的痛苦,正如上文所说的阿兰那样看似整天笑容满面的微笑天使,说不定内心也蕴藏着极大的痛苦和折磨。电影中,自杀者口中曾经说出“等待自然死亡太痛苦了”这样的台词,这句台词包含两条信息,第一,死亡原本就是自然的,不必忌讳,第二,若非经历极大的痛苦,谁又会选择死亡,即便是在你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也有可能成为压死别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请温情地对待世界。生命的美好需要寻找发现,可若实在没有办法,也请不要过于苛责那些陷入绝望的人!

 6 ) 【命运的迷人之处 在于意想不到的转折】

【命运的迷人之处 在于意想不到的转折】
故事的讲述的是在一个充满的悲伤的城市,所有的人脸上都只有一种表情,那就是悲伤。在城市胡同的尽头有一个小店,这是一间帮助自杀的人自杀成功的小店,贩卖各种自杀工具。这座城市悲伤的气氛却被老板娘的儿子打破了。老板娘的小儿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会微笑,这和城市里面其他的人们可不一样。小儿子天真善良,走到哪里都充满了欢乐。小儿子最后跟自己的小伙伴一起,让大家体会到生活的愉快。从生活中寻找欢乐。
【停止无用的抱怨 幸福需要被找到】
故事结局都能猜到,但是还是被这个简单的小故事感动到了。生活就是有苦,但正是因为有苦,才能格外珍惜甜。剧中歌曲中有几句歌词简单,却也说明了些许道理,便拿来做了小题目。抱怨只会带来负能量,停止无用的抱怨,换一种眼光去看待社会,生活中充满了乐趣。
【梦想皆可能实现 只要全心去相信】
从剧中小儿子在车中发现那一幕起,他便立下志愿,世界要由我们改变。从最最开始帮助自卑的姐姐寻找自信,在姐姐生日的时候送了她纱巾跟CD,告诉姐姐自然的她最美。音乐是治疗心情抑郁的良药,在动感的歌曲中姐姐寻找到了她的真爱,在美食的诱惑下病重的父亲也在沉睡中苏醒过来。音乐跟美食总能够及时的治愈人的内心。
【生命偶尔有苦难 活着便会有意义】
坚持下去,风雨过后就会出现彩虹。

 短评

竟然是歌舞片……勒孔特首次拍动画。#2013北京国际电影节#有望展映3D版本!

7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画风,色调,和音乐都不错

10分钟前
  • 六月。喵
  • 推荐

人生已如此艰难 拆不拆穿都玩完。 中间那段晕染式效果很赞 片尾也棒。

15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推荐

今天又看见一条为救自杀女而救人者死了的新闻,这才想到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告诉人们:让想死的人自由去死。尽管故事的结局意料之中的说教,但是店主依旧给客人提供了毒药饼,这才觉得没有完全烂故事。台词说,人生只能死一次所以必须重视。我们提供自杀用具,无效退款。不再见。

19分钟前
  • kakakarl
  • 还行

片中的歌曲真不怎么样,倒是自杀专卖店的创意绝赞,哥特式的卡通人物,想象力丰富的黑色幽默,还有法国人奇奇怪怪的笑点设置,歌舞元素让这部动画片变得很出人意料,可惜旋律却都不怎么上耳,而且整部电影的故事也显得过于薄弱,基调也是很古怪压抑,适合重口味小清新的熊孩子。★★★

2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片中爸爸用日本名字应该是有所指代,日本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与之前阴翳的世界对比,还充满阳光的世界更让人向往。生命很美好,不值得被挥霍或者放弃。PS:谢谢豆瓣的人性化设计,我打了“自杀”两个字进行搜索,就跳出对话框告诉我生命很可爱。😂弄得我一脸懵逼。

26分钟前
  • Angelique
  • 推荐

出色的黑色喜剧!法语赞死了 后悔没读下去。。

29分钟前
  • 米斯特 爱欧
  • 推荐

画风确实很棒,音乐也好。但你价值观这么模糊,就别怪全世界范围评分都很低。你想玩哲理玩荒诞,就别搞意外事件把故事弄乱了。抖出个氰化钾甜饼,让我瞬间不知道怎么写了。

32分钟前
  • 九命猫@victor-eyes
  • 还行

看姐姐跳舞

34分钟前
  • SSEN
  • 推荐

好好讲话,不唱歌会死啊

39分钟前
  • 万峰
  • 还行

画风和场景很赞,风格也不错,就是故事单薄了

42分钟前
  • 正义B胜
  • 推荐

终于出来了...太有爱了,既然都有歌了,既然视角舞台感强烈...求城门人民音乐剧化!!!!!

43分钟前
  • ETSUKO
  • 推荐

还挺有趣的……

44分钟前
  • 有猫阿宅
  • 推荐

有头无尾,逻辑混乱诡异,从很棒的哥特开头到突然白痴结尾,中间掺合诡异的抽烟+艳舞情节

49分钟前
  • 薾苨
  • 还行

白瞎了这阴暗暗华丽丽的画风了,只怪前13分钟的哥特太彻底。三岛由纪夫,露克利斯,Vincent,梦露,哈哈。那段吸烟偷窥杀气究竟是为什么呀混蛋!!!还有这是什么白痴结局啊,那货出窍了没人发现么wtf!

53分钟前
  • Muggle、佑。
  • 还行

现在永远是想看还没看的书,就已经被拍成电影了……

57分钟前
  • v_v
  • 推荐

其实最好笑的是剧中人物的名字 : 自杀专卖店的老板名叫Mishima(三岛由纪夫), 老板娘Lucrèce(露克利斯), 一双厌世的儿女Vincent(梵高) / Marilyn(梦露)......

58分钟前
  • motongg
  • 还行

然而我们活在一个肉体需要打码,自杀不需要打码的社会

1小时前
  • 哼一首歌给哈尼
  • 推荐

一个诱导未成年的儿子吸烟慢性自杀、幻想杀死儿子的父亲,转眼脱胎换骨;拉朋友看姐姐跳裸舞,阻止顾客毁灭自己,却从不问一句“你们为什么不快乐”的傻乐呵。人设转变太快,理由立不住,自杀的人不是因为不笑才不快乐,而是因为不快乐才不笑的啊。用笑和爱战胜毁灭的决心,编剧对那些绝望的人实在“何不是肉糜”太天真了,浪费了一个好题材。

1小时前
  • Christowifer
  • 还行

三颗星全是给画风,本想看暗黑系故事的,结局却阳光得令人失望

1小时前
  • 谭不爽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