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1995

海外剧英国1995

主演:科林·费尔斯,詹妮弗·艾莉,戴维·鲍姆伯,苏珊娜·哈克,茱莉亚·莎华拉,艾莉森·斯戴曼,本杰明·惠特罗,克里斯平 伯汉姆-卡特,露西·布莱尔斯,波丽·麦伯利,乔安娜·大卫,蒂姆·怀尔顿,露西·斯科特,艾德里安·鲁基斯,安娜·钱斯勒,露茜·罗宾森,芭芭拉·雷吉-亨特,鲁珀特·范西塔特,大卫·巴克·琼斯,艾米莉娅·福克斯

导演:西蒙·兰顿

 剧照

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2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3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4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5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6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3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4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5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6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7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8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19傲慢与偏见1995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07 04:59

详细剧情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曾多次被改编的电影,本片为英国BBC公司1995年出品。   18世纪英国乡间班纳特家有五个女儿,班纳特太太整天焦躁不已,最大的心愿就是将女儿们一个个嫁出去。一日年青富家子宾利先生搬进城内的消息传来,令班纳特太太兴奋不已,希望大女儿简能获取宾利先生青睐。舞会上宾利果然看上了最漂亮的大小姐。而宾利的老友达西(柯林·菲尔斯 Colin Firth 饰)却天性傲慢,直言难与平民交往,更不屑与老二伊丽莎白跳舞(詹妮弗·艾莉 Jennifer Ehle 饰)。可不久达西对她活泼可爱的举止产生了好感。达西虽然欣赏伊丽莎白,却无法忍受她母亲及妹妹们粗俗无礼的举止,劝说宾利放弃娶简。宾格来和简因为误会,关系危在旦夕,伊丽莎白也因为这件事迁怒于达西。最终班纳特能否顺利嫁出五个女儿,宾格来与简、达西与伊丽莎白会不会从迷失中走来,缔...

 长篇影评

 1 ) 这已足够

《傲慢与偏见》的电视版里,父亲提了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生活?”然后他自问自答,“生活就是你任由你的邻居们谈论你的八卦,然后你再去谈论你的邻居们的八卦。”有时博客也充当这样的功能让这样的生活可以继续下去。
我的生活圈子里曾经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我有一个师姐,比我还大一岁,人非常非常地好,但长得不是太漂亮,父母虽然是老师,但并不是很殷实的家庭,这样的情况,她找到了一个老师,我也不知道谈了多长时间,总之也是开始谈婚论嫁了。原因也是双方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男方上门的时候,我师姐的父亲先说,你们互相认识的时间不长,是不是再继续了解?最后又加了一句,你看你们要不要买个房子再考虑结婚。这句话说出来了后,男方回去考虑了一晚,就提出了分手。
整件事情都是我妈妈和我转述的,妈妈说,不知道怎么劝我师姐好。我听了半晌,最后却说,那男人其实不爱她,或者没那么想结婚,所以不在一起也好。但是说了,又觉得我这样说很傻,因为很多女人,并不是,或者无法从婚姻中得到爱情,但并不等于她们不渴望爱,也不等于她们排斥没有爱的婚姻,起码有人说话,起码生病有人照顾,起码吵吵闹闹以后,你和别人一样有一个家。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平等。
女人存在着外表的差异,智慧的差异,性格有的活泼招人喜欢,但有的人却古板让人生厌,只是这并不是谁自己选择的。
谁都希望自己漂亮聪明,谁都怕自己不讨人喜欢。
蒲稍向我推荐《傲慢与偏见》,她博客上这样写:“请告诉我,是希腊语学得出色好还是跳舞出色好?”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在我们最后一次转身的时候再次低头问我,之后他就转身朝我旁边的一个女孩子献殷勤去了——莎拉•杜楠特在《维纳斯的诞生》里这样说。同是英国作家,虽然事隔几个世纪,但那味道大抵是一样的。
我找不到她说的《傲慢与偏见》的电影版,只找到了一个电视剧的版本,不过我想,不管这故事再怎么样的翻拍,仍然有一些味道是一样的。
如同我想,我们都是一样自尊和自卑地长大,那些美丽的女人在背后妒忌另一些女人的智慧,那些智慧的女人妒忌没心眼的女人可以放得开,那些放得开的女人在妒忌能够在浮生之中轰轰隆隆走过热闹地让人注目到放不开眼睛的灿烂女人。如同我想,我们都是象孔雀一样,我们怕自己不够美丽,所以我们去读书,我们在自己身上挂一个又一个羽毛,我们尽力开屏,只是希望,找到最好的那一个去延续后代或者生存。
我一直相信,那是我们的本能,它美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叫它是爱情,但是如果羽毛不够多,如果开屏那一天总是无法到来呢?
我们是一群习惯故事的人,爱情的故事都分门别类,琼瑶为才华出众的古典美女点灯,白雪公主安慰了落难的豪门千金,贫穷的孤女都以为自己是灰姑娘,而伊丽莎白,也不过只是一位中产阶级的女儿。这些分类,都不会影响我们如果一个故事,就象我自己就蛮喜欢简爱的爱情,简爱的爱情方式。
我不怀疑这故事的好看,看到电影封面的时候,我自己也蛮动心的,事实上她或者是作者眼中和千万读者眼中的最爱,但是,她也不完美。她的一切也不过只是来自于她的阶层,因为家里不算贫穷,所以她们都读过书,爱过良好的才艺教育,或者因为兴趣不同,她们可能会这个擅长钢琴而那个擅长刺绣,她们可能贴近下层农民,但没那么土气,她们也可能贴近上流人址,但没那么多拘束。
很小的时候,好象看过关于简·奥斯丁的评语,意思是她的爱情观,其实是认定理性要多于感情的,一见钟情和浮夸的恋爱的兴奋都是不可取的,评论者还作出了大胆的评价:其实在伊丽莎白心中,真正让她喜欢或者有过真正恋爱过的感觉还是反面人物威卡。她只是选择了更“得体”的生活和爱情。伊丽莎白就是这样一个又理智又有感情的姑娘,十八岁的简·奥斯丁可能还没想过爱情和恋爱只凭运气,与女人是否完美无关。

我的读书生涯,并没有那么喜欢过这本书。
至于电视剧,我说不上是哪年的哪国的版本,如同那本书,平淡中见一些细微的波澜,所以能我让看完。衣服很精致,我喜欢里面的舞蹈和花哨的发式,还有大庄园的风景。这是没有电话的时代,看着传来传去的信件觉得新奇极了。
伊丽莎白的演员漂亮了些,以至于原著中,形容她不到瑾的美丽的一半成了空,不过具有强烈审美哲学的电视剧是无论如何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运用一个不漂亮的女演员。
在这样的演绎下,伊丽莎白是个很爱笑的姑娘,有时甚至是一种明了一切却只是不愿意说出口的笑意,似乎导演和演员认为她是一个很具洞察力的女人形象。而达西的演员却带着很多的拘谨,似乎编导认为他这样的人物,只所以表现得傲慢,是因为他很少喜欢这样的活动,他只是用比较强硬的态度来掩饰他的不自在。人物性格出现这些那些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女人最终还是成了纳西太太,庄园的女主人。
不过在等到结局到来的时候,我确实被几个细节震动了一下。
因为改编的原因,加入了一些对话,有一处是:伊丽莎白拒绝自己表哥柯林斯的求婚之后,柯林斯迅速与她的好友夏洛蒂订了婚。伊丽莎白可以说是很不能理解这样的感情,但是她的姐姐瑾说,“虽然你看不上柯林斯。但柯林斯并不是一个坏人。”
说这句话的瑾并不是一个老好人,而是在说明最接近真理的东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反而越来越能接受这样的观点,虽然他经常举止不宜,但是他对一个女人的感情也许与另一个男人对同样的女人的感情并无差别,你可能不能喜欢他,接受他,但也不应该觉得他是没资格幸福的。同理也可证,故事里的大反派威卡。最后有一个镜头是关于他和丽帝亚的,威卡坐在床边,他的老婆得意洋洋地笑着,然后威卡也笑,回过头时,却露出了无奈的脸。这样一个举止轻浮的人,现在却有了一个婚姻将他牢牢地束缚住了,或者有人觉得这小女孩上当受骗,但也许,她在这场婚姻中,也刚好只是需要一个秀色可餐的男人?我当时才想,其实他也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坏人,喜欢恭维女性,讨好女性,保护自己,其实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
在看这样的片子,得到同样的感觉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我年幼的时候,说到父母嫌贫爱富的故事,最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姐妹易嫁,我们总以为长大了老了就一定意味着腐化与世俗,但在看这个片子里,只要母亲一出场,我就想笑,并无一丝不耐,反而觉得喜剧色彩很浓,应该说,前面的戏还真的是母亲的戏支撑起来的。大概是因为我现在是无法忽视了生命本能中的爱,我总在想女儿嫁给再有钱的人,父母能享受的却很少,父母走过的人生经历,无必是真的不尊重女儿的选择,而是可能真的有时女人的选择太过冲动,理想的爱情与现实的差别现在反而越来越早地被人意识到了吧。
瑾的形象还是很让人舒服的,特别是上面我提到的台词,让她的形象很丰满,她或者不是锋芒毕露的,但是却不代表她真的没有理解力。当她的爱情终于修成成果时,她的父亲挽着她的手,“哦,我能想象你们的婚姻,仆人都不会听你们的话,因为你们的慷慨,你们会入不敷出。”当然这后面的词,母亲大人是不会愿意听到的,但是这不是正好说明,没有什么完美的人,每个人的婚姻都因为自己的个性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还好美满的婚姻也不需要谁个性上的完美。我们的婚姻虽然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也许这足以让我们相信,当他选择你时,不是因为你的完美,也或者不是因为他足够爱你,但是有一个原因是他愿意和你一起走完今生。
有时,这已足够。

 2 ) 达西,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伊丽莎白吗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简•奥斯汀

    首先需要普及一下18世纪末的背景,这也是介绍简•奥斯汀的任何一部作品时都必然会提到的,就是那时的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少女们,不管如何高贵美丽、见识不凡、聪明伶俐,若是不能从父母亲戚那里继承一笔巨额遗产自保,就不得不选择婚姻自卫,以避免自己在父母死后落得孑然一身,穷困潦倒。显而易见的,她们并不像我们需要面对学业、工作、社会等等方面的繁杂琐事,生活必然远远不如我们这般充实紧凑,至少我看到书中描写的生活,就是没完没了的宴会、舞会、交际,连男士也不过是打猎、钓鱼,然后又是宴会、舞会、交际,简直让人怀疑他们是否有正式工作,因为提到他们的财产来源时,也必然是从XX处继承了一笔价值多少多少英磅的遗产,每月的利息多少多少;或是祖上传下了一座多大多好的庄园,风景如何优美,装潢如何华丽。放在现在,人们绝不会劈头就问:“你爸妈能给你留下多少钱?你家房子多少坪的?”而是关切地问道:“在哪儿工作?做什么工作?读哪所大学?学习怎么样?”然后下来再偷偷打听。
    我阅读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08年出版的《傲慢与偏见》,说实话,这版给我的感觉是文采平平,没有期望中的那般出彩,很多本应非常出彩的段落都一带而过,连人物也没有印象中的可爱,这个问题,在后面与95版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比较中会再度说明。
    读《傲慢与偏见》的时候,最大的感觉就是里面没几个“完人”,不是猥琐愚蠢就是高傲尖酸,要么就是固执狂妄、虚伪放荡、浅薄无知、懒散自私,总之,任何一个人物拉出来,都被毫不留情的批驳一番,连男女主角都未能避免,达西最初傲慢到有些可笑,而伊丽莎白过于分明的爱憎喜好,对事物先入为主的判断也难免随意,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不管是贵妇还是绅士,都难逃简•奥斯汀不遗余力的挖苦讽刺,显得绝非高贵而是滑稽。不过这大概是那时写作的风气,只要数一数同时代的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几乎是把所有人都放在了哈哈镜面前;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看来传教士实在是不怎么受作家待见;梅里美的《卡门》——歌剧传唱不朽,翻译成中文的那一句“你要是爱上了我,你就自已找晦气;我要是爱上了你,你就死在我手里”实在是骇人听闻,不过里面真是没一个好东西。比较之下,大概就是伊丽莎白的舅舅舅母嘉丁纳夫妇、达西表兄弟费茨威廉上校、伊丽莎白的姐姐瑾尚可逃过一劫,不过头两个大概是因为实在是没必要连跑龙套的都一起骂,最后一个则像是一尊古希腊雕塑。相较我国更早时期的鸿篇巨著《红楼梦》,那人物性格一个个复杂的如同八面玲珑镜,《傲慢与偏见》里的人物简单的如同漫画一样了。
    里面的主要几对夫妇差不多就构成了所有主要人员:伊丽莎白的父母班纳特夫妇、威卡夫妇、宾利夫妇、科林斯夫妇,当然,还有达西夫妇。
    首先说班纳特夫妇,班纳特夫人坚持不懈的给自己女儿找婆家简直成了拉动影片发展的动力,而在夫人如此辛苦卖力的同时,班纳特先生却是一副悠然自得事不关己的模样,并且在夫人狂热的时候不失时机的泼两杯冷水。班纳特夫人俨然成为了黄脸婆的最差代言人,浅薄无知惹人讨厌的最佳女性形象代表,她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一旦丈夫去世就被赶出房子的景象也着实可怕,不过她兜售女儿的方式极其不高明,简直就像是路边卖杂货的小贩,还整一高音喇叭喊着:“全场10元!清仓大处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面对这样的丈母娘,还有宾利、达西和威卡三位翩翩绅士义无反顾的赴汤蹈火,也就是小说才能这样了。有这样的老婆作陪衬,班纳特先生自然显得要聪明理智的多,他性喜幽默,博览群书,最大的爱好就是在书房里一个人静静的待着,好避开聒噪的夫人和女儿,二女儿伊丽莎白是他唯一可以交流的对象。然而我们就不明白了,既然他这样睿智理性,怎么当初会选择了这样的夫人呢,我们能想到这一点,简•奥斯汀自然也想到了,于是在书中有一段介绍评论,说是班纳特先生年轻的时候贪恋青春美貌,一时糊涂娶了班纳特夫人,婚后班纳特夫人全速向死鱼眼珠迈进,而班纳特先生经过岁月洗礼和几十年如一日关在小书房的自学成才,终于成功的与老婆拉开了思想上的差距。而且班纳特先生也不是全无缺点,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作为,明明深知老婆女儿今后的境遇,但除了攒点小钱拿不出什么好办法来;明知老婆行为乖张,小女儿生性放肆,也不加以约束管教,导致酿成大祸,还得女婿来摆平;对大女儿二女儿的婚事,一律不闻不问,直到男方来提亲了才顺便点一点头。总之,班纳特先生道理一大堆,可是影响范围也就限于那间小书房了,连老婆都不在控制范围内,可算是绝对的理论派;而班纳特夫人,虽然思想境界不高,但是行动力超一流,目的性极强,为了达到最终目的——把所有女儿嫁出去,可谓是不择手段。而且虽然时时喊着神经衰弱,但抗打击能力超强,真正如冯巩说的:“虽然嘴上喊着:‘我可怎么活啊’,其实压根没往心里去!”这对夫妇凑在一起的效果是很欢喜的,简•奥斯汀有一句话说:班纳特先生晚年最大的消遣,就是拿自己的老婆开心,而这对夫妇最终的结局也是相当不错的:女儿都嫁出去了,班纳特夫人的心愿了了,班纳特先生也得以安静。
    再来说第二对夫妇:威卡夫妇。威卡作为本书里唯一一个被简•奥斯汀承认的反面角色,塑造的相当的脸谱化,可以说,威卡就是达西的反面,达西的阴影,绝对的不达西的代表,原话是说:威卡把所有优点都放在表面,而达西把所有优点都藏在里面。而利迪娅,则是班纳特夫人的青春版,甚至比班纳特夫人还要青出于蓝。两个人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两人的结合,则是潘金莲遇上了西门庆;两人的婚姻,简直就是反面教材,如果说班纳特夫妇晚年还有点消遣娱乐可供享受,这一对,则是让人感觉毫无希望。
    说了威卡夫妇,不得不说说科林斯夫妇,这一对夫妇则是绝对的利益交换,男方急不可耐的需要一个老婆成家,而女方迫不及待的想找一个饭碗,两人一拍即合,放在现在,是很好的商业合作对象。如果说班纳特夫人是浅薄无知惹人讨厌的女性形象代表,那么科林斯牧师则是浅薄无知惹人讨厌的男性形象代言人了,尤其是对德包尔夫人病入膏肓的偶像崇拜,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而对伊丽莎白的求婚中,面对伊丽莎白的严词拒绝,还要一厢情愿的想成是淑女的欲拒还迎,这般良好的心态,实在是让人自愧弗如。不过插句题外话,现实中还真不缺这样的人。而科林斯夫人,从伊丽莎白和她交情匪浅一点上,可见她至少不是个愚蠢的人,应该说她是个过于现实的人,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过起七十几岁的生活,她或许想的是:反正迟早都是要走到这一步的,与其经受中间那么多反复折磨,不如一步到位。其实科林斯夫人的出场虽然不多,说话不能说一定正确,但都是有道理的,她坦白告诉伊丽莎白自己不是个罗曼蒂克的人,要的就是温饱富足;她明确指出伊丽莎白为了威卡而得罪达西是不明智的;她把自己的家布置的井井有条,并且巧妙的支开科林斯牧师,她没有伊丽莎白漂亮,但远比伊丽莎白现实,其实想想,若是科林斯夫人没有伊丽莎白漂亮,而又和伊丽莎白一样的好幻想,追求精神上的契合,那么估计她的下场还不如现在。科林斯夫妇虽然不能算讨人喜欢,但由于两个都是极其现实的人,而且很能向现实委曲求全,估计日子还是过得不错的,至于两人自己觉得是否幸福,那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再是宾利夫妇,这一对夫妇模范的令人泪流满面,标准的郎才女貌,男的体贴女的温顺,而且两个人的性格深层面都未能挖掘出来,而是停留在了对他们的第一好印象上。然而就像班纳特先生说的:你们性格很相近,你们遇事都肯迁就,结果会弄得样样事都拿不定主张;你们都那么好讲话,结果会弄得个个佣人都欺负你;你们都那么慷慨,到头来一定会入不敷出。不过宾利夫妇还有最后一招:呼叫达西夫妇,瑾可以召唤她颇有主见的妹妹,而宾利先生估计不用召唤,达西就会凭着自己的判断不容拒绝的给他安排好了。
    最后终于轮到达西夫妇了,其实看原著中的达西和伊丽莎白没有我印象中的讨人喜爱。达西最初那一套自以为是的心理活动实在是让人很无语,仿佛他给任何女性一点青睐就天恩浩荡了,当然,像他那样一个英俊有才多金的富二代,确实也是有资本傲慢的。他对伊丽莎白的第一次表白堪称失败的典范,估计任何一个女子听到“虽然我俩门第不配,虽然这门婚事将遭到我所有至亲的反对,虽然这也违背了我做人的原则,但是我的理智已经无法战胜的我的感情,请你嫁给我,好解除我的痛苦”这样的表白,就算对方是达西,也很难沾沾自喜,否则不免让人怀疑她是过于愚蠢还是动机不纯,而达西竟然觉得这样的表白毫无不当之处,认为自己不过是毫不隐瞒的说出事实而已,这样的情商实在让人无语,试想,如果伊丽莎白这样回答他:“虽然我极其讨厌你的傲慢,虽然我对你并无好感,虽然这违背了我处事的准则,但是乞丐是没有资格选择的,我的感情无法胜过我的理智,我只好答应嫁给你。”这也是毫无隐瞒的事实,不知达西能不能坦然接受。对伊丽莎白,书中总是不断的强调她的顽皮和活泼,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也未免使她显得有些轻率,伊丽莎白天真单纯,好恶分明,对事物充满热情。其实以伊丽莎白的性格,她更容易被那些开朗阳光,待人热情的青年所吸引,书中她曾经对威卡和费茨威廉上校产生好感,两人便都是这种类型。至于达西,虽然书中不断的强调她对达西是多么的不在乎,甚至因为威卡的诬陷一度极其讨厌达西,但是我始终觉得,伊丽莎白虽说不至于对达西动心,但也不至于忽视他或者讨厌他。女性真正对待自己讨厌的人时,是连话都懒得说一句的,连见都不想见到的,具体情形可以参加伊丽莎白对待科林斯先生的态度;而对待自己毫不上心的人,才不会记得他在某年某月说过哪句话,或是在哪里哪里有过怎样的表现,更不用提伊丽莎白曾经数度与达西近似辩论的斗嘴,还有心揣度达西的心思,想了解达西真正的性格。尽管达西的傲慢令得伊丽莎白十分恼火或是不屑,但不可否认达西的与众不同,在举止言谈上表现出的鹤立鸡群,光是这些就足以吸引好奇心探索心十足的伊丽莎白了。书中有一个有趣的转折点,就是在达西告白后,伊丽莎白看到了达西拥有的潘巴利庄园,大为震惊,感叹道:“我差点成为了这里的女主人!”而在后来,当姐姐问起伊丽莎白在何时对达西先生动心时,伊丽莎白曾俏皮的说:“或许是从看到他家的房子开始。”看,即使在18世纪,有套花园别墅都能起着如此关键的作用。当班纳特夫人吹嘘达西有万磅家财时,伊丽莎白不以为然,因为那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仅仅代表着钱财;然而潘巴利不一样,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绝不会是枯燥乏味的,美丽的风景和别致的家居,处处都体现着这里的主人有着一颗热爱生活、品味高雅的心,再加上管家奶奶的极力赞颂,足以让伊丽莎白扭转她对达西的印象了。书中并没有描写达西的转变从何开始,或是有着怎样的心理活动,我们只看到当伊丽莎白痛斥达西后,再度见到达西时,他已经彻底扭转了自己往日傲慢的态度,转而变得彬彬有礼,斯文可亲,虽然不能像威卡或是费茨威廉上校一样对伊丽莎白大献殷勤,然而已经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作了最大的努力,和以往被动的站在墙角偷望伊丽莎白的行为相比,主动结交伊丽莎白的舅舅舅母,主动介绍伊丽莎白与自己的妹妹认识,主动拜访伊丽莎白,主动邀请伊丽莎白作客,等等等等,总之,归根结底在于“主动”二字,较之前是默默暗恋伊丽莎白许久以后突然信心满满的登门告白,这次总算是放下了傲慢的架子,用普通人的方式思考了一次。当然,伊丽莎白很理解达西作出的努力,同样的行为,若是宾利如此做可能需要3分努力,威卡也许只要1分心思,而达西来做就是下了12分的决心,付出了10分的努力了,所以,结果是很理想的,其实想想也知道,凭借达西的学识、外表、身份、背景,只要他肯下定决心行动起来,估计没有女性会不为所动的。
    婚后的伊丽莎白和达西是否会幸福,这是个很难猜想的问题,尽管简•奥斯汀已经给我们大致描述了她理想中的婚后生活,但能否真如此实现,尚是未知数。达西仍然要忍受丈母娘的无知愚顽,忍受小姨子的古怪轻狂,忍受科林斯牧师的谄媚逢迎,他和自己最厌恶的威卡竟然结为姻亲,自然少不了一生都要为威卡收拾烂摊子;同样的,伊丽莎白也要忍受达西亲戚的各种非议,要忍受德包尔夫人的百般指责挑剔,要顾全自己家庭的同时偷偷补贴胡闹的妹妹,总之,如果这个婚姻真是幸福的话,那也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换来的。
    这里顺便一提达西先生的爱慕者宾利小姐,这位小姐其实挺悲剧的,虽然书上说她傲慢、自私、冷漠,不过这大概是出身高贵者,家境显赫者的通病,这些缺点在达西身上也有。另一方面,宾利小姐也算是青春貌美、仪态万方,至于学识什么的,虽然不曾着力夸奖,既然达西能够容忍与她暧昧甚久,估计也差不到哪里去,她一直以自己是达西为数不多的红颜知己为荣,虽然自视甚高,对达西先生的坏脾气也颇能忍耐包容,只可惜先有伊丽莎白横刀夺爱,又有德包尔小姐指腹为婚,这位小姐本来觉得前方一片坦途,忽然就变得坎坷艰难,各种羡慕嫉妒恨的情绪之下,做出了最愚蠢的事情,就是在达西面前不断的诋毁伊丽莎白,方式还极其不高明,类似三姑六婆街头巷尾的飞短流长,所以,你看,不管多么出身高贵,教育良好的女子,一旦被嫉妒冲昏了头脑,做出的事情和普通的粗夯泼妇也没什么不同,反而使得自己的印象分大减。最后,宾利小姐还不得不继续和达西夫妇来往,装作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一样,昔日心高气傲的大小姐要作出如此姿态,也算是相当难为她了。
    好了,以上就是对书中各个人物的主要印象,但令我真正喜欢上《傲慢与偏见》的,却不是原著,而是95年由科林•费尔斯和詹妮弗•艾莉主演的电影版。《傲慢与偏见》翻拍过多个电影版本,这一版绝不是最忠于原著的,也绝不是选角最接近原著的,甚至这一版演员也不是最美的,这一版服装看上去有点土气臃肿,这一版也没有05版那令人赞叹的经典长镜头,这一版的许多演员与原著形象相差甚远,远不及80版的选角严密,这一版各方面都颇多让人指摘之处,然而,正如《傲慢与偏见》中对达西欲扬先抑的手法,我之所以要举出这一版这么多缺点,反倒是为了要大大的褒扬它,因为科林•费尔斯和詹妮弗•艾莉在影片中的大放光彩,使得无论是伊丽莎白还是达西,都瞬间变得鲜活动人,除了18世纪特有的古典韵味以外,还比原著中的人物多了一份额外的人情味儿,比纸上的伊丽莎白和达西格外的讨人喜欢。所以,尽管这一版相当的不完美,但不能阻止我对它的推崇和喜爱,正如无论达西如何挑剔伊丽莎白,也不能阻止自己的爱慕增长一般。
    先说说伊丽莎白,原著中的伊丽莎白只是个活泼热情、灵活可爱的小姑娘而已,但詹妮弗•艾莉却以她本身的气质赋予了伊丽莎白独特的魅力。相信初看伊丽莎白的人都会觉得她五官平平,无甚出彩之处,真应了达西初见那句:“她长得还不算难看,但还不足以引诱我。”但当伊丽莎白一笑起来,眉眼顿时变得神采奕奕,令人不由自主的产生亲近之感。以前看金庸描写美女,有一句话叫作“眼神甚美”,那时还不太明白,然而看了此版伊丽莎白,便顿时明白了一个眼神能有多大的魔力,也应了达西那句:“一双美目能带给人莫大的愉悦。”而在伊丽莎白对威卡、对费茨威廉上校、对达西的态度上,詹妮弗•艾莉也做的相当巧妙而有分寸,并不显得伊丽莎白处处留情,很显然的,对威卡和费茨威廉上校的感情都止步于欣赏。在相信威卡对达西的诋毁时,原著中的伊丽莎白表现的义愤填膺,对达西充满厌恶,若演员稍有不慎,可能就成了一个轻信流言的愤青,反而引得观众反感。而这版的伊丽莎白,即使相信了威卡的谎言,也没有立刻就对达西表现的横眉冷对怒目相向。重点看尼日斐庄园的舞会和在德包尔夫人家的作客两场戏,两人的神情十分微妙,达西是越来越情不自禁的试探靠近,而伊丽莎白则是相当有心机的退却观察,她对达西说出的每句话都带一点轻微的讽刺和挑战,逼得达西不得不自卫,然而在还击的同时也就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给了伊丽莎白,然而面对达西的反击,伊丽莎白常常以微微一笑结束这场斗嘴,自始自终都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其实我看原著的时候,只觉得伊丽莎白的话可称是有点机灵,但远谈不上怎样的聪明不凡,但看电影的时候,伊丽莎白每问一句,那笑意中就仿佛带着别样的深意,让人不由得想到她还有很多深刻的想法隐藏在那双美目之后。应该说,詹妮弗•艾莉成就了伊丽莎白,而伊丽莎白也成就了詹妮弗•艾莉,我翻阅了她演过的其他电影,始终觉得在《傲慢与偏见》的形象是她一生的巅峰与顶点。
    再来说说我们可爱的达西先生,“达西先生”几乎已经成了科林•费尔斯的昵称,他在后来主演的另一部电影《BJ单身日记》中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达西,光凭这几点就可知他的“达西”形象如何的深入人心。出身于学者家庭,具有处女座的细致敏感,天生的绅士气质,科林•费尔斯本身就极其近似于原著的达西,然而原著中的达西之所以有种种犹疑彷徨,多半是因为傲慢的心理作祟,难以纡尊降贵的去追求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而科林•费尔斯的达西却多出一份内敛羞涩,他言语不多,大多时候审慎沉默,然而同伊丽莎白一样,他也是用眼神来表达自己,只是不同于伊丽莎白明眸善睐的多情,达西的眼神更单纯执着。比起电影中喋喋不休的台词,我更愿意看到达西沉默地守在一边,暗中注视着伊丽莎白的样子,他的眼神总是比他的言语能更好的表达自己,使人不由自主的产生怜爱之情。如果从忠于原著的角度来说的话,其实这版的达西并没有体现出多少的傲慢,他种种的内心挣扎不像是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倒更像是不善于表达而显出的不知所措。相比伊丽莎白时时含笑的眼神,达西的眼神中虽然少带笑意,但是更明显的体现出了他对伊丽莎白不同寻常的关注与倾心,而当他少有的出现慌乱茫然,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虽然表面上仍然一如既往的风平浪静,但是眼神的闪烁却使他内心的动摇一览无余,更加使人喜爱。若达西先生当真完美无缺,怕是很难让人欢喜起来的,正是这种种的局促迷茫,反而真实的可爱。在达西向伊丽莎白第一次表白时,原著中是说他带着一种万无一失的表情,口中却说着自己如何慌张着急,而在电影中,只看到达西像小孩子背书一样滔滔不绝的说出台词一样的告白,眼神却远不如话语那样流畅坚定,倒像是唯恐自己忘掉了下一句,而当遭到伊丽莎白的拒绝时,原著中的达西先生内心烦恼而故作镇静,电影中的达西却像是花了极大的功夫做好功课却没能得到表扬的孩子,显得既惊诧莫名又委屈不解,可以说,电影版的达西更能激起女性的同情怜悯之心,而不知不觉中就原谅他表白的傲慢与无礼。
    男女主角的成功可以说让这部电影成功了一半,另外,电影中还有一些对原著的改动,颇有锦上添花的妙用。电影中增加了伊丽莎白在花园与狗狗玩耍,被达西悄悄看在眼中的情节,这个情节很有意思,可以说是达西第一次对伊丽莎白流露出明显的爱意,而伊丽莎白在四下无人的花园中,看到一条摇着尾巴的小狗,将所谓的淑女仪态抛在一边,像个小男孩一样尽情的追逐玩乐,在此时,终于显出了一点与普通贵妇小姐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她不受压抑的乐观自然的天性,说是这一点真正吸引了达西也不为过。因为若是论外表,那么瑾是公认的相貌在伊丽莎白之上,若是论智力,相信达西也曾遇到过不少伶俐的女子,然而伊丽莎白是与众不同的,这样的伊丽莎白才让达西的另眼相看更具有说服力。影片中还增加了一部戏,就是当伊丽莎白严厉拒绝了达西后,第一次来到潘巴利庄园,首先是达西玩命的练剑,并且不断的自言自语道:“我不能失败,我不能。”这算是对达西突然转变提出的一种解释,由于原著中没能对达西遭受失败后的心理转变作详尽的描写,我们只好不停的猜测导致达西改变的原因,这里的达西倒有点愈挫愈勇百折不饶的态度,显然伊丽莎白的拒绝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和征服欲,或许他此时在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扭转自己在伊丽莎白心目中的印象。还有一个改动,是伊丽莎白与达西在潘巴利偶遇之前,达西在池塘里游泳,伊丽莎白的舅舅舅母还曾调侃道:“是个好青年,可惜衣着随便了点。”其实看原著可知,达西鲜有衣衫不整的时候,而他给伊丽莎白的亲戚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衣着随便”,这是很有趣的反差。这里或许想借达西纵身投向池塘的一跳表明他改变自己的决心,不再如以前一样拘谨被动,而是顺从自己的心意,释放自己的感情,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达西初见伊丽莎白的那般局促不安,言语混乱,又匆匆离去,被人撞见自己的邋遢模样或许令他失去了往日的镇定,所以不得不逃也似的走开,重新整理衣衫后再向伊丽莎白展示一个崭新的、文质彬彬的达西。在达西第二次向伊丽莎白告白时,原著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伊丽莎白的回答和之后两人的谈话,然而这是不容轻视的重头戏,这电影中,伊丽莎白说的是:“我的心思已与去年4月完全不同,事实上,恰恰相反。”含蓄的完成了这次两人心意相通的任务,然后达西开始唠唠叨叨的倾诉伊丽莎白当初的拒绝有多么的让他伤心,使得伊丽莎白不得不满含羞恼的笑道:“别再重复我当时的话了。”
    这部电影或许最让人诟病的是结局,以两对新人的婚礼作为结束,婚礼上牧师叨叨叨的讲道,最后两人登上车,KISS,结束。很多人觉得这个结局太俗套,完全破坏了前面的含蓄美。在此先透露一个八卦,那就是在拍摄此剧的同时,科林•费尔斯和詹妮弗•艾莉假戏真做,陷入情网。好,再提起另一部电影,冯导的经典作《大腕》,记得结局是怎样的吗,尤优和露西在泰勒的新作中出演情侣,一切情节可由尤优尽情发挥,拍摄结局的时候,制作人希望结局含蓄而富有深意,希望定格在两人的双目相接时,而泰勒问尤优想要什么样的结局时,尤优回答的相当直白:要拥抱,要KISS,要激情戏。弄得泰勒大为不解,然而他马上领悟了,问尤优:“你是不是爱上露西了?”尤优不答,于是泰勒大笑:“好吧,我同意你的结局,就这么拍。”
    简•奥斯汀一生只写了六部完整的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艾玛》、《劝导》,她42岁就去世,虽然写尽了各种各样的婚姻,自己却一生未婚,传说她曾经与一名青年互相爱慕,最终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分开,这个故事被后人进一步猜想完善,出现在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中。《成为简•奥斯汀》中饰演简•奥斯汀恋人的男演员詹姆斯•麦卡沃伊曾在电影《赎罪》中与女演员凯拉•奈特利饰演分离的情侣,而凯拉•奈特利则在05年翻拍的《傲慢与偏见》中饰演新一代的伊丽莎白,小说中的伊丽莎白与现实中的恋人,两人在电影中穿越的重逢了。
    电影中的达西,科林•费尔斯凭借在《国王的演讲》中的国王角色获得2011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而詹妮弗•艾莉在此片中饰演国王语言诊疗师的妻子,两人只有短短数秒交集。当年,她26岁,他35岁,他们是伊丽莎白和达西;如今,她42岁,他51岁,他们是毫无联系的国王和国王诊疗师的妻子,英雄老矣,美人迟暮。16年过去,杨过都能在谷底和小龙女重逢,伊丽莎白和达西却未能将童话继续。当诊疗师把门打开,詹妮弗•艾莉转过头来,刹那间四目相对,詹妮弗•艾莉惊诧莫名,而科林•费尔斯依然彬彬有礼,他伸出手来,脸上并无笑意,说道:
“It’s very nice to meet you。”

 3 ) 拧巴的爱情

怀着对家庭妇女兼丰产业余写手Jane Austen的无限崇拜,我冒着双眼充血和面部末梢神经坏死的风险在一天内看完了长达6小时的BBC版《傲慢与偏见》。BBC的强大、耐心和慷慨使这个版本成为了有史以来《傲慢与偏见》影音版的最好诠释,而我冥冥之中似乎也看到英伦琼瑶Austen阿姨在天有灵颔首微笑。

《傲慢与偏见》讲述的是中产阶级女子Elizabeth与富二代Darcy的拧巴爱情故事。男女主角简要介绍如下:

Elizabeth
生产厂家:小康家庭
出产日期:20年前
成份:美貌、睿智
附带品:没有遗产继承权的姐妹四人,神经质老妈一只,睿智有耐心却很无奈的老爸一个

Mr. Darcy
生产厂家:大款世家
出产日期:26年前
成份:高大、黝黑、傲慢、内向
附带品:16岁善良优雅听话妹妹一个

Elizabeth与Darcy相识于一场社交舞会,Darcy的高傲以及Elizabeth家人的失礼给双方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觉得他很傲慢,他对她有偏见。这样的第一印象本不应使他们产生什么交集,但有一种叫猿粪的东西却总是像Austen阿姨的微笑一样冥冥作祟,非把两条平行线拉到交会那一天……

19世纪英国中上流社会的女人们,不愁吃喝、不用工作,每天只靠在家绣花、弹琴、读书打发日子。她们唯一的乐趣和任务就是嫁个有钱人,然后转战到长期饭票的家里接着绣花、弹琴、读书……英国的封建等级如此森严,礼数繁冗陈杂,她们的日子,决不比同时期中国的大家闺秀们丰富多少。但唯一的好处是女子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外出社交,以觅得金龟婿。Jane Austen作为一个19世纪上流社会的女性作家,身在其中,描绘的重点也免不了才子佳人的套路。其不同作品里往往存在着一些共同要素,它们是:俊男美女、金银成山、贫富差距、闲情逸致、Happy Ending。而对于那些整日无所适事的中产阶级来说,也没有什么比玩味拥有重大死嗑史的两人的拧巴爱情更刺激的事了。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饰演Elizabeth的女演员Jennifer Ehle的时候,我并不满意。一时间仿佛时空逆转,唰唰唰带我回到了俺们东北农村的炕头上,心想这种虎背熊腰大脸盘的女人在19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也能吃得开么?……但很快我就了解了:无丰满,不女人;无拧巴,不爱情。(No fat,no woman;No ningba,no love.)——这是一句多么艰深晦涩的真理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饰演Mr. Darcy的Colin Firth是本人非常稀罕的大龄女青年杀手。除了《傲慢与偏见》之外,他在《BJ单身日记》和2003年的《真爱至上》中都有过轮番遭受老处女误解和唾弃的上佳表现。如果奥斯卡设立一个最受委屈奖,Firth同志的牺牲精神一定能让他获此殊荣。

也许每个女人心里都有过这样的两个男人,至少两个——一个是勇猛强悍的大男人,给女人以保护;另一个是温柔体贴的小男人,对他照顾得细致入微。嫁给大男人,久而久之,勇猛会变成暴戾,温柔的还是“水中月镜中花”;嫁给小男人,体贴便变成了懦弱,成了窝囊废,而大男人还是她梦中的灯塔。

人之初,性本贱。看得到吃不到还偏要吃乃人间疾苦中最惨一种,这种拧巴心理实属娘胎中带来的遗毒,想改也改不过来。世界如此美好,人类如此拧巴,即使文明迅速发展,发明了许多解释拧巴的哲学理论,却只能搞得更加纠结。以致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人生而痛苦,痛苦一辈子,挺尸了才算解脱。

因此,最理想的男人应该是先暴戾后体贴,懂得为爱而改变自己。因为女人全是天生的驯兽师,没有什么能比拉浪子回头更能给女人以快感。而Darcy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将暴戾和体贴结合得完美无缺的男人。对Elizabeth的爱,带给了他那么多挣扎和伤害,可他却仍然忍耐着、坚持着,主动降低身份为她胸小无脑的倒霉妹妹擦屁股、等待着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一个26岁才初恋的大龄男青年追求真爱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有搞过没搞过对象的大龄男青年都要学习这种纯爱精神!

无奈的是,现实社会中这样的理想男人越来越少。凤毛麟角的他们存在于偶像剧里,存在于其它女人的身旁。青春焕发的大龄女青年总爱纠结在白日梦里:天上怎么不给我掉下来个宝哥哥呢?可她却不明白,如今这岁月,酒香也怕巷子深、活人也怕干抽筋。毕竟,青春的保质期像秋后的蚂蚱一样并不长久,多拧巴两年就少蹦跶两年。To 拧巴or to 蹦跶,这是人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琼瑶阿姨已过时,马景涛也在声嘶力竭中老去。拧巴的爱情却保持着永垂不朽的新鲜度,时时在社会中上演,不分国度、不分星球,承载着男女们的哀怨和遗毒。折腾是爱情永恒的主题,两个人的世界平静下来的那一天,往往也走到了故事的结局:“他们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人生中的华彩和闹腾又能有几次呢?只是我们眼前的舞台太过宽广,这幕落下那幕又起,绚烂的灯影闪烁不停,总让我们觉得好戏迭出。但散场后是喜是悲,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所以啊,这样完满的爱情故事,即使很容易沉溺其中,但也只适合饭前便后看两眼。因为现实中没有童话,我们也不是勇猛的唐吉诃德;因为骑白马的真的有可能只是唐僧,长翅膀的大半也只是鸟人。拧巴是爱情中必不可少的一课,但沉静下来之后,还是要学会去爱那个唠唠叨叨地和你分享了琐碎无痕人生的唐僧。

痛彻肌肤地,发自肺腑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1923d01009cab.html

 4 ) 每个女人都期望能遇到一个达西先生

首先请允许我用我第一个男神镇楼(自己截哒)
<图片1>
怎么说呢,在没看BBC这个版本前,我对于《傲慢与偏见》这本书里的达西先生只有靠书里的描述和情节自己想象的,就是一个各种符合我少女心的高富帅又自带小傲娇属性的理想型,但具体人物形象还是模糊的。直到看了科林叔演的达西,这个模糊形象才有了具体的样子。我想这大概是我对一个演员的最高评价。从此以后这个仿佛从文字里走出来的男人,甚至于这部片子,伴随着我从我的少女时代到现在成为“大龄剩女”,每一年都会拿出来重温好多次,让我每每都能怀揣着一颗少女心幻想着自己也能遇到这样一个男人╮( ̄▽ ̄")╭
分析下这个男人种种让人着迷的特质
第一、首先高大英俊(这个是必须的)
第二、有钱有权有豪宅
第三、如果他爱你那他就能为了你赴汤蹈火,能为了你一掷千金甚至还能包容你的缺点
第四、能对自己不爱的女人不屑一顾
第五、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他自带高富帅感情专一的属性上,性格还非常傲娇,是那种可爱的傲娇。起先不熟悉的时候看上去高傲冷漠,实则只是不擅长表达自己。一旦深入了解才发现,不但慷慨大方,待人接物还很周到。
想来,简.奥斯丁在塑造这样一个男人的时候,也是把自己对于男人的所有幻想渴望都融入了这个角色里。让他无论是在书出版后还是不断的影视具化后虏获了全世界万千女性。

我想,每个女人都期望能遇到一个达西先生。但其实现实也是残酷的,就像作者本人真实的感情生活一样,也许我们在期待爱情的时候能有幸遇到这样一个人,但我们却不会是他的伊丽莎白,又或许我们穷极一生都未必能遇上这样一个男人,但却会遇上许许多多个柯林斯先生( ̄_ ̄|||) 也大概正是因为现实如此,《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以及达西先生能一直历久弥新的被人不停提及欣赏和憧憬吧。

 5 ) BBC的经典

只有英国人才能拍出奥斯汀作品的精髓!
BBC这个版本的《傲慢与偏见》是真正的经典!
这一版本里所有的演员把角色表现得非常饱满、传神;
“达西”的清高与傲慢表现到位得当,风度却尤存,简直就是奥斯汀笔下的达西再现;
“丽萃”尽管一开始似乎让人有点失望,好像与原著有出入,但是随着剧情的进行,你不得不佩服演员的表演功力;活泼而又稳重,说话俏皮却不失风度,特别是那双眼睛,非常传神,“那双眼睛是整个人之灵魂”;
班特纳太太活脱脱地从书本中跳出来,非常形象,既神经质又容易激动,时不常地尖叫......
丽萃的表哥,看了这个版本,着实佩服,简直活脱脱一个马屁精,但他却是发自内心地去仰慕他认为值得仰慕的人,所有的恭维话同样也是发自内心地说出来,并没有半点违心之意;
BBC在选择角色方面确实很有一手,每个角色的表演都非常贴切,不论表演还是台词,均属于经典中的经典,值得收藏!
喜欢《傲慢与偏见》,平淡的生活,幽默的语言,各色人物......,这些都通过一场场舞会来体现,乡村的美景、空气都让人陶醉。开场就是从达西与宾利骑马开始,他们俩的对话明显地看出两人不同的性格,接着场景就切换到丽萃独自一个在乡村的早晨散步,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达西在第一次向丽萃求婚,从开始的拘束到后面的傲慢,均拿捏得很好,充分体现了当时达西的心理状态,一方面非常喜欢伊丽莎白,而另一方面却又觉得她那些没有教养的亲戚让她原本就不高的门第变得更加不值一提,甚至相信如果他求婚,伊丽莎白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当然达西的傲慢正像书里说的,不是毫无道理的,家底雄厚、门第高贵,作为独子继承全部遗产,他理所当然选择一位他十分中意之女子作为终生伴侣。但他偏偏遇到了伊丽莎白,他从未遇到过这样一位女子,既活泼又庄重,幽默又有见识,着实让他着迷,于是他将门第之见全部置于顾想要与这个女子相守终生。但这样一个女子偏偏讨厌他的傲慢,讨厌他行事从来未考虑别人想法,特别是认为他破坏了她的姐姐一生的幸福以及她曾经喜欢过的韦翰先生。因此她以充分的理由拒绝了他的求婚,并“义正言辞”教训了他。故事的转折点也正在于此,此后俩人都开始对双方的看法有所改变。
当然,结局是完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两对相爱之人在一个教堂结成了终生伴侣,非常喜欢牧师所说的结婚誓言,确实我们在婚姻里是需要如此的。



 6 ) 《傲慢与偏见》各版本浅析

文/ 剑心未央W迪 傲慢与偏见,真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永恒不变的主题。无论哪个版本,无论演员何如。

最近突发奇想,把目前尚有流传的四个版本都翻出来重温了一遍,不论哪个版本,看起来都十分有意思,并不会因为是同样的剧情而感到腻烦。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故事,配上优秀的演绎,优秀的改编,即便拍上无数次,也始终能为人津津乐道。

那么,就来逐一分析优秀的演员,和优秀的改编。如果从演员聊起的话,打开话题的钥匙,自然是Elizabeth和 Mr.Darcy。

对于傲慢与偏见的版本,在我心里没有那么多的先来后到。我看的第一个版本,是1940年劳伦斯奥利弗版。奥利弗的确很俊美,在影史上留下了相当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我不得不说,尽管他是英国人,但也许是因为整部电影的基调,浓浓的美式风格,使得他与我心中的Mr.Darcy相去甚远。剧本和人设的改编,让奥利弗并没有太多的发挥余地,他的Mr.Darcy身上并没有英伦贵族的沉淀,反而更靠近黄金时期好莱坞的味道。这是比较讽刺的一点,因为Olivier说过他讨厌好莱坞的一切,然而他的Mr.Darcy ,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好莱坞的烙印。他不够傲慢,甚至可以说这位Mr.Darcy 除了美貌,没有太多能让人记住的个人特质。葛利亚嘉逊是美的,但是再次强调“好莱坞腔调”好像有些不必要的重复,她总是挂着一丝略带嘲讽的笑意,这点和1995版有些相似。大概那个年代电影明星和话剧演员高度重叠,人们在电影镜头前的表演模式实在逃不开话剧or舞台剧风格。它始终是我判断“黄金时期好莱坞”的一个标准,所以毫无英伦风情的葛利亚嘉逊由于太过美丽和太过“典型”的表演方式在我这里无法拿到高分。而且嘉逊不够少女,当她端坐在什么地方时,或者优雅地提着裙摆飘然而过时,总让我误认为是位贵妇人。最让我诟病的一点,恐怕就是在这一版里似乎看不出Lizzy前期对Wickham的动心,似乎一开始她就和Mr.Darcy是一对欢喜冤家,几乎没有体现出Elizabeth对Darcy的情感转变。那从厌恶到误解再到解开误解发现自己的感情,直到最后深深被感动,这种过程才是《傲慢与偏见》的精髓之一,少了这种精髓的《傲慢与偏见》就只能沦落为另一部美式“欢喜冤家”了。

我自己偏爱1980版Lizzy。以前看各版本经典桥段混剪,80版高糊画质和演员颜值让我退避三舍,所以一直提不起兴致去看这一版。但我始终记得这位娇小的Lizzy说话的声音,像百灵鸟唱歌一样悦耳动听,那一口英式发音实在是令人享受。这次重温各版,秉着客观分析的态度,也把80版找出来看了一遍。我这才知道自己也曾经犯了和Lizzy一样的错误——偏见。这个版本,论颜值和画质,就像Mr.Darcy说过的,“她没有美到让我心动的地步”(80版颜值不高,画质也不好);论提起程度,也像Mr.Darcy说的,“我没有兴趣去照顾被其他男士冷落的姑娘”(80版讨论度和提及度是相对最低的)。我愧疚于自己看了这么多遍《傲慢与偏见》,无论书还是影视作品,而我最后竟然还是犯了Lizzy那样的错误。80版Lizzy是最有灵气的,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漂亮,好在有一口动听的声音,但如果你抛弃偏见耐着性子看下去,你会逐渐被这个姑娘所吸引。她有着那个时代英国体面家庭出身的女孩儿的含蓄美,这一点她远胜同版本的Jane。此外我惊喜于这一版里对于Elizabeth的情感的细腻描写。当她读完达西解释的信件,一边心里谴责Mr.Darcy破坏姐姐的幸福,一边想着,那些让他说服Mr.Bingley放弃Jane的原因在我身上也一样有,而他居然会喜欢这样的我,我是不是该感到骄傲呢(大意),旁白语调有一丝轻快和一丝小小的得意,把那种小女儿的心态演绎得生动活现。对Mr.Darcy的第一眼印象是我当初对这一版抱有偏见的另一个重大原因。这位演员侧颜并不好看,主要是脸型的锅。还有他的声音和发音方式在我这里并不讨喜。我想大概当初看剪辑时并未能被这个版本吸引,也许因为我刚刚喜欢上Lizzy的声音和发音方式,就被Mr.Darcy的声音和发音方式吓跑了【笑】。但我必须公正地说一句,Mr.Darcy去求婚时穿着红色绅士装站在Collins家门外,我有被惊艳到。这套衣服最后有出现在俩人和解的地方,红色很衬他,他笑起来更加好看。这位演员带给我们的Mr.Darcy不苟言笑,始终是严肃的表情,他大概是所有版本里笑得最少的,所以最后的笑容也显得更加难得可贵。

虽说偏爱着80版的Lizzy,我最爱的版本仍旧是1995版。上面说了,95版Lizzy也爱挂着一丝略带嘲讽的笑,那双噙着笑意的眼睛仿佛早就看透了一切,洞察了世情。达西说他迷恋着一双美目,这个词用来形容95版Lizzy的确很有说服力。Jennifer Ehle并不漂亮,但那双眼睛实在是美,尤其当她略略低头却抬眼含笑望着你时。印象最深的几次,一次是在窗边朝屋子里面笑,一次是为Georgiana打圆场后和Mr.Darcy四目相对。她如果说有什么较大缺点,那就是在她身上没有小女生的气质。她有点成熟,却又不是葛利亚嘉逊那种贵妇风格,而是——怎么说呢——不像个姑娘,反而像个男人。可以说凯拉奈特莉在我这儿已经够轮廓分明得像个男人了,但95版这位Elizabeth分明是气质上不像个女人。即使如此,我最喜欢的Elizabeth却依然是她。是的,95版是把Elizabeth这个人物的层次和情感变化诠释得最完整的,即便是脱离原著、单单从一部艺术作品来看。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葛利亚嘉逊所饰演的的Elizabeth已经部分脱离了原著的人设(比如不够少女,有点过于理智聪明看透世情),但她的表演是最为成熟精湛的,从独立的影视作品来判断,95版Elizabeth和Mr.Darcy也许人设上不是最“Jane Austen”的,但经过他们的表演所带来的故事,却是最“傲慢与偏见”的。大概有些拗口,但看过的人自然明白我所想要表达的。说到底,皮相上或许稍有变动,但灵魂上却最还原原著风貌。科林费斯,是我最爱这个版本的最重大原因。我可以毫不掩饰对他的偏爱,科林叔就是我心里的达西,完完全全地。那么说起科林费斯,就不得不提这一版里有一处针对原著进行的剧情增添。那就是著名的“彭伯里泳戏”。这么形容似乎很滑稽,但你得承认它让平时严肃而高高在上的Mr.Darcy多了些人情味。我记得有人讨论过,科林叔的Mr.Darcy略显深情了些,没有80版Mr.Darcy那种内敛,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95版Mr.Darcy人设上不算最还原的地方。但人设其实在各版本的对比中,我觉得并不是最重要的。95版之所以成功,在于它的精神风貌完全还原了原著,且它是一部精致的、成熟的、经得起推敲和时间历练的优秀作品,那么人设上稍许的改编,也就并不太令人在意了。不仅无须在意,相反的,Mr.Darcy眼神的深情,和Lizzy退去偏见后眼睛里洋溢的情感,那四目相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很少有人能够不被这样的“互相倾慕”的感情所折服。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心里他是最“Mr.Darcy”的一位。人设可类比皮相,气质则是灵魂。 2005版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是颜值和美景。我倒觉得,论颜值是比不过1940版的。但同为电影作品,至少05版对原著的还原远胜40版,这毋庸置疑(实在由于40版的美国味太重了,而美国是没有文化沉淀的)。凯拉奈特莉因为一部《傲慢与偏见》一举成名,当时的她被赞美得最多的就是容貌,甚至得到了“英伦玫瑰”的美名。但我始终记得我第一次在报纸上见到这位Elizabeth时,对她的脸非常不满意。我总觉得她身上散发着乡下土妞的味道,尽管Elizabeth就是个乡下妞,但是那种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气息让我很是不能接受。同为乡下姑娘,《唐顿庄园》的大小姐Mary和《南方与北方》的Margaret身上就完全没有那种土气。时隔十一年再次看到这位Elizabeth,我仍然不满她的外貌,但更为不满的是她好像把Elizabeth的改编拉向了一个完全偏离作者的方向。比如傻笑,各种场合的傻笑…至于台词改编造成对人设的影响,那就在剧情部分再作分析了,这种不是演员的锅,不适合让演员来背。马修麦克费登对Mr.Darcy的理解,又不同于前面三部。他所演绎的Mr.Darcy,偏重了作者所给予的Mr.Darcy人设中的某一个方向:不善言辞。搁如今的社会来说,就是社交恐惧症。这样的性格使他看上去难以接触,但和传统理解里的“傲慢”是相背离的。所以我理解他喜爱他心疼他,却并不认为那是我认识的Mr.Darcy。Mr.Darcy是傲慢的,身上有许多缺点,有些是不屑于和人解释,但放在马修的版本里就变成了因不善言辞而不知如何为自己辩解澄清。这种变化,算是对Mr.Darcy的“洗白”吗?【笑】

配角们也各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先说Mr.Bingley和Jane这对副CP吧!颜值上自然又是40版战胜了一切(虽然在我心里95版表示不服)。好在颜值并不是评判一部作品的最重要因素,否则让一部如此美国化的《傲慢与偏见》摘得桂冠 ,得让多少忠实的Jane奥斯汀迷们吐血啊!40版宾利不功不过,Jane却及其让我印象深刻。倒不是说脸,而是那种“美式幽默”的改编,在Jane身上是最让我发笑的。Elizabeth常说Jane是个天使,可这个版本里的Jane,并不像书里描写的那样“总把所有人往最好的方面想”,她也会说别人坏话,而让我发笑的、让Jane的形象崩塌的场景,就是在Mrs.Bennet说“记得把你的侧脸留给他看,你的侧脸是全村子最美的”之后,Jane在看医生时,也是卖力地拼命用侧脸对着Mr.Bingley。典型的“美式幽默”,这种改编对于原著粉来说十分不友好,甚至让Jane的美好形象全然崩塌。80版的颜值大概都让给主角了,Mr.Bingley和Jane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丑到一起去了。尽管Mr.Bingley不是贵族出身,好歹也是“来自北方的体面家族”,身上完全没有体面的气质,Jane呢,她失去了她最大的特点,美貌。一个不美丽的Jane,在Elizabeth面前能有什么说服力呢。当我听到Mrs.Bennet说“我的Jane是全村最美貌的”,我心里只有一句话要说,你是不是瞎…95版Mr.Bingley和Jane是我最喜欢的一对。Mr.Bingley颜值很高,也够“乖乖牌”,Jane则完全符合书里描写的“她是一个天使”。这位演员特别美,像是油画里走出来的女神,对于Mr.Bingley的感情也有着“发乎情止乎礼”的味道。05版Jane是最符合大众审美的美女,她的感情外露比95版要多,Mr.Bingley那种懵懂小子形象刻画得很充足,尤其最后和Mr.Darcy对台词回忆刚刚和Jane的对话那里。但这种改编恐怕让Mr.Bingley的懵懂和Jane的知性形成了微妙的年龄差,他们的感情在最后时刻几乎要变成姐弟恋【笑】。

四版Mrs.Bennet都是毫无挑剔的好。那种愚蠢的、市侩的、粗俗的、咋呼呼闹哄哄的角色形象真是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如果说四位Mrs.Bennet都是愚蠢得一致,那么四位Mr.Bennet就是刻薄得各有千秋了。要论刻薄,80版排第一。这位演员演得相当刻薄,把原著里脾气古怪的Mr.Bennet完全演活了!而95版最还原的当属对Mrs.Bennet的讥讽不屑和对Lizzy的宠爱了。05版的Mr.Bennet也爱二女儿,最后听到Lizzy说自己多么爱达西时,俩人一起又哭又笑的场景真是令人难忘。我相信演员和角色都有自己的气质,这种“气质”指的是角色的特质,对于Lydia这个角色来讲,最有Lydia气质的当属95和05版。95版Lydia声音很特别,她大笑和玩闹时那种毫不淑女的形象刻画得相当好,就是个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15岁的傻姑娘,当你代入那个时代,看到一个这样的妹妹时,你也会感受到深刻的无奈和丢脸。05版的Lydia更多的不是不淑女,而是轻佻。影片开头Bennet家五位女儿看到军队经过时,Lydia朝着军队丢了手帕,并且摆个poss抛了个媚眼。95版Lydia还可以用“她太小”和“家教不好”来解释,05版Lydia的轻浮实在是找不到洗白角度。40和80版Lydia未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就不作评价了。倒是80版Kitty,在Mr.Bingley回来找Jane和好时还努力靠近Mr.Bingley,用热辣的眼神盯着他不放,只能说这位Kitty的确戏多,并成功在四个版本中脱颖而出,让我记住了她。

四位Collins聊起来也极有趣。书里的他为人古板迂腐,浑身散发着腐朽的铜臭味,对贵族阶层的阿谀奉承已经达到了跪舔的地步,他甚至把奉承当做一门引以为傲的功课,自己给自己打满分。我注意到40、80和95版Collins向Elizabeth求婚时都有这么一句话:“第三,我高贵的女施主Mrs.Catherine觉得我需要娶一位妻子,我觉得应该把这放在第一条。”这句话完美展现了Collins是如何把Mrs.Catherine的话奉为圣旨。删掉这句话的05版本就有些不得宜了。40版Collins虽然仍然贯彻了这个版本的“美式幽默”风格,但用在此处甚好,演员刻画出的角色像个小丑,尤其是刚来Bennet家,拿着放大镜四处考察他家银器,还像考察器物一样地考察着班家五位小姐,充分体现了Collins的市侩和滑稽可笑;80版Collins稍显不足,倒更像个憨厚的榆木脑袋;95版最为形象,因为他演出了一些猥琐感,尤其是面对达西和Mrs.Catherine时,那满脸堆笑的形象非常生动。我最喜欢的几个细节,一是他前往Bennet家时坐上马车、马车往前行走时他出于惯性被往后甩了一下(笨重),二是他邀请Elizabeth一起步行前往镇上姨妈家,结果大家轻轻松松,他一个人气喘吁吁(缺乏锻炼,老气横秋),三是在罗新斯庄园,每当他话没说完被Mrs.Catherine打断时,他会马上捂住自己的嘴(对权贵夸张的跪舔)。几个很生活化、常识化的桥段,一下子就把他滑稽的、可笑的、令人难堪的一面展现出来。05版Collins风味比较独特,他身上并没有前几个版本那样的滑稽和令人不齿,但却把Collins演绎出了另一种令人可恨的味道。他古板到有些冷漠和程序化,当他向Elizabeth求婚时并没有前几个版本那样搞笑,而是一种非常不尊重你的逼迫感,会让你咬牙切齿、恨得不行。如果说前几个版本都把奴性刻画得相当好,那么05版就不仅是奴性了,仿佛Mrs.Catherine豢养的一个冷漠的、一板一眼的忠实管家。

Mrs.Catherine和她的女儿Anne也各有特点。40版Mrs.Catherine角色定位完全改变了,最后反而成了Mr.Darcy的考察者,前面强调好多次,这种美式的“欢喜冤家”模式对读者真的十分不友好。这一版Anne的傲慢也是美式傲慢——就像乱世佳人开头那些叽叽喳喳莺莺燕燕的小姐们,互相看不起的那种傲慢——而英式傲慢完全不同与此,那是一种自身体里散发出来的高冷的距离感。80版Mrs.Catherine是演得最好也最美的。她那种傲慢的神态、说话的方式和Mr.Darcy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另外,她还是四版本里难得的一位美人。这一版的Anne应该算对小说最还原了,她就是个孱弱的社交恐惧症,最后和Elizabeth的握手,让人感受到她因身体不好而没有朋友、却又渴望朋友的情感。95版Mrs.Catherine和Anne坐在一起真像对姐妹,Anne那熊猫妆实在是恐怖,如果不是剧里介绍她身份,我恐怕以为那是Mr.Darcy的长辈了…05版Anne除了脸色卡白像个吸血鬼,并无其它特点,而Mrs.Catherine年纪也太大了,像个老巫婆,这俩母女倒很有童话里走出来的反派风范。

40版Miss.Darcy并未出场,另外三个版本里的Miss.Darcy都不漂亮,但身上都有一种能被管家太太称作“天使”的气质。特别的干净、单纯,尤其是和Miss.Bingley出现在同一场合时。几位Miss.Bingley呢,40版的美式傲慢我已经不想再评价,80版Miss.Bingley和Mr.Bingley一样,穿着贵气的衣服也没有“来自北方体面人家”的气质;95版是四版里唯一把两位Miss.Bingley都演出来的,这两位的毛病在于,就像我前面说的,英国人的傲慢是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傲慢,她们俩人都把傲慢写在了脸上,所以Jane的那句“她们都是很好很客气的人”实在没有说服力。须知在读小说时,其实看不出宾利小姐们对Bennet家有多么明显的瞧不起,只能透过细节慢慢品咂出来。05版Miss.Bingley就是个年轻版Mrs.Catherine——一个年轻的巫婆。天,傲慢不是这样的啊,各版本宾利小姐们,您们能看看身边的Mr.Darcy吗,那才是对“英国式傲慢”的生动诠释啊!

人物聊完了,来聊聊剧情。

一部优秀的古典名著,可能会进行多次改编翻拍,以不同形式展现它的魅力,比如歌剧舞台剧电视剧电影…怎样还原原著,又有自己的风格,编剧们大概会绞尽脑汁吧!那么我们来看看《傲慢与偏见》目前已有的四个版本都进行了怎样的风格化改编。

1940版真是处处刻上了“美国”烙印。开头Mrs.Bennet带着孩子们和隔壁Mrs.Lucas斗智斗勇斗嘴皮子斗马车速度,这种明目张胆地互相勾心斗角真是充满美式风情,毕竟英国是个含蓄的国家呢,就算太太们争着把自己的姑娘嫁给有钱人,也不至于这样大庭广众之下不顾面子身份地“掐架”。影片里每一个形象,或滑稽或酸腐或傲慢或刻薄或势力眼,都是非常外露的,毫无遮掩毫不含蓄。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只能把它解释为“美国文化”。改编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尼日菲庄园举办宴会的部分。露天宴会,绅士和小姐们或玩耍,或散步,十分浪漫,跳出了英国人室内晚宴的格局,感觉呼吸都很清新!当然,也让我联想起《乱世佳人》里阿希礼家的午宴了…而我最喜欢的是Mr.Darcy教Elizabeth射箭,那种Mr.Darcy被自己固有思维狠狠打脸的感觉!但正如我前面分析演员时所说,这一版里的Elizabeth并未表现出对Wickham的强烈好感,似乎一开始就属意Mr.Darcy,和他似一对欢喜冤家,循环着吵架和好又吵架和好的模式…比如在尼日菲庄园的宴会里,Mr.Darcy帮助Elizabeth躲开了Collins,继而教她射箭,然后一起散步,Mr.Darcy说您能抛开对我的偏见,我们重新做朋友吗?显然Elizabeth已经动摇了,并开始对他产生好感,直到Mr.Darcy一脸嫌弃地看着她家人出丑,然后躲开,Elizabeth才露出失望的情绪。这里的改编我觉得是对Mr.Darcy的丑化,毕竟书里Mr.Darcy虽然也有过情感和理智的挣扎,但不会在一位淑女面前这样地表现出来,这是非常失礼的,书中Mr.Darcy令人反感的部分只在于开头的傲慢罢了。这样的改编,在美国文化下或许是合理而能够令人接受的,但作为一部原汁原味的英式乡村爱情故事,如此改编显然不合理不合情。另一处让人印象深刻的崩人设的场景,是发生在Mr.Darcy知道Lydia私奔之后,他来问Elizabeth是否需要帮助,被Elizabeth拒绝后他表示我不会再来找你了,然后转身离开。此时门再次被打开,Elizabeth激动地冲过去说,“oh,Mr.Dacry!”——这次崩人设的是Elizabeth,她从来不是一个感情如此外放的人,这种美国式情感表达方式频频让我出戏并联想到《乱世佳人》。对于Mrs.Catherine最后来找Elizabeth谈话的动机的改编,十足令书迷们不满,导演似乎打定主意要把它拍成一部美式“欢喜冤家”,连结局都如此忠于这个风格设定。于是我们只能把它当成又一部黄金时期的好莱坞爱情电影来观赏,除了名字相同以外我并看不出它有哪一部分是忠于原著的。前面我一再谈到皮相和灵魂,也许这个版本的皮相还算贴合原著,但灵魂早已偏离了。如果把它当成一部好莱坞进行本土化改编的同人作来看倒是不错,毕竟演员都是极美的。

另外,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这个版本删掉了彭伯里。我们知道,讽刺一点说,Elizabeth真正意识到自己爱上了Mr.Darcy是在见到彭伯里之后。我并不会市侩地认为Elizabeth是看中了这个庄园,但我的确不会忘记之后三个版本的Elizabeth在见到彭伯里时的震撼。它除了是个古老而瑰丽的庄园,庄园里供人参观的部分也处处可以体现出Mr.Darcy的艺术修养和情操。当你看到80版那幅巨大的达西画像,当你看到95版树影湖泊后壮丽的城堡,当你看到05版那些Mr.Darcy亲手雕刻的雕塑…你会不会有一种“like a dream”的感觉?你不会倾心于此吗?40版对彭伯里的删减真是令人遗憾。

1980版是细节台词最还原原著的,未做太多改编,基本上是把小说搬上了屏幕,甚至连服装造型都像是从书中插图里走出来的。不过Mr.Darcy有一句台词,也许是翻译的原因,并不同于原著:“今晚我没有兴趣去抬举这些中产阶级。”其实书里Mr.Darcy此刻说的话是,“我并没有兴趣去照顾被其他男士冷落的姑娘。”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此改编,但这一句话的区别,会让剧情发展变得大不一样。毕竟剧里那句话只是地图炮了整个中产阶级,而书里原话落在Elizabeth耳中可不就是轻易代入自己了!此外,书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是Elizabeth怼达西的,生动体现Elizabeth一点点的自作聪明和以及她对Mr.Darcy的偏见。在尼日菲庄园,Mr.Darcy邀请Elizabeth跳苏格兰舞,Elizabeth反应很快地拒绝并怼了回去。她以为Mr.Darcy是想嘲讽她,沾沾自喜地觉得这下他无法得逞了,然而Mr.Darcy真的只是想请她跳一支舞而已。套用现代的话说,是抖错了激灵。但目前的四个版本里,只有80版保留了这一部分。该版本有Elizabeth的不少内心活动,尤其是Elizabeth读Mr.Darcy的信的时候,以女性角度来看这些情感变化非常细腻,千回百转,很好地扣住了观众的心。我认为这是80版最成功的地方。

我还很喜欢Mr.Darcy的狗,Mr.Darcy时常是严肃脸,而他的狗每次都在他之前出现,那种傻乎乎呆萌的样子很好地柔化了达西的严肃感。前面聊40版时我多次提到美国的外放和英国的含蓄,40版和好后俩人在长椅上接吻,这是美式的奔放;80版和好后先生杵着绅士杖,小姐撑着淑女伞,二人在树下悠闲地散步,这是英式的含蓄。而它的结局也是最还原的,Mr.Bennet将他的刻薄、不耐烦等种种负面情绪贯彻于整个故事,结尾时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愉悦感,特别轻松和清闲地笑着说,如果还有谁要向Marry或者Kitty求婚,让他进来吧,我现在有的是时间!可以说80版Mr.Bennet是完美还原了书里的这个形象,和书里的这个结局。而其他几个版本,都有添油加醋的改编,令人不喜。结局停在书最后那段,自然是最好的,再后面无论怎样的“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拍出来总归是流于俗套的。40版倒是没有走这样的俗套,但陷入了另一个俗套——剩下的两个妹妹也找到了爱人。这种美式团圆,实在是,俗啊。

1995版是除结局之外所有改编最令我满意的版本。从剧情发展,到人物演绎,从摒弃傲慢,到化解偏见,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不拖沓不突兀,堪为古典名著改编范本。剧里虽有不少不同于原著的改编,但都合理而有趣。比如初见时Elizabeth听到达西和宾利谈话后自然地从Mr.Darcy面前走过去和Charlotte一起嘲笑他,这种做法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同时把尴尬抛给了Mr.Darcy:你这样背后议论他人,真是不绅士!而我就要和朋友分享并嘲笑你的行为——看,她把尴尬抛给了Mr.Darcy,且那略带嘲讽的微笑和行为成功激起了Mr.Darcy的注意。而其他版本Mr.Darcy是如何被Elizabeth引起注意的?都未能有所体现,全靠观众脑补。看书脑补是习惯,看剧或看电影就不一样了,如果不是一早大家就知道了《傲慢与偏见》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恐怕不能很好地脑补达西是怎样注意到Elizabeth的,毕竟在他眼里她并不美,况且还是个他所瞧不起的中产阶级,家里还有那样的母亲和妹妹…95版则不同,初次见面就设下了这样的铺垫,后续见面的好些细节也体现出Mr.Darcy对Elizabeth的持续关注,比如有个场景是Mr.Darcy洗完澡,站在窗台上,看到Elizabeth在草坪上逗他的狗,他一边望着,一边露出莫名的微笑。之前看到有人分析,所有版本中,95版是把Mr.Darcy对Elizabeth的感情变化铺垫得最合理的。的确,看这部剧时,你能明显感受到Mr.Darcy如何被Elizabeth吸引,如何动心,也能明显感受到Elizabeth如何消除反感,如何倾心于Mr.Darcy。虽然正如小说里所描写到的,Elizabeth真正意识到自己爱上Mr.Darcy是看到彭伯里之后(《Jane奥斯汀的遗憾》里Doctor Haden拿这一点调侃过Jane的),但我相信95版Elizabeth是在彭伯里对Mr.Darcy彻底消除偏见的,那么,这样一个优秀而英俊多金的gentleman,一旦你消除对他的偏见,你很难不爱上他吧。在彭伯里作为主人的Mr.Darcy对从前他并未正眼看过的“中产阶级”——Elizabeth的舅舅和舅妈,非常客气和热情,极力投其所好,态度转变后绅士的Mr.Darcy实在让人难以抗拒啊!随后就是见到Mr.Darcy那个天使般温柔善良的妹妹,Elizabeth和Miss.Darcy之间是第一眼就相互喜欢的,Mr.Darcy对妹妹的宠爱也在Elizabeth的心上又添优秀的一笔。当Miss.Darcy弹琴时听到韦翰的名字,几乎失态,Elizabeth对Miss.Darcy的保护和掩饰,使男女主出现互相倾心的感情高潮。当二人这样含情地四目相对,能有几人不被这种深深的彼此爱慕所触动?男女主从相互嫌弃到相爱,这个变化过程是所有版本里最流畅完整最富有层次感的。

既然提到彭伯里,我不得不说,目前的所有版本里,95版彭伯里出现时是最令人震撼的。马车行走在乡间小道,突然舅妈说,看,这就是彭伯里!那树荫的斑驳光影里,是一条清亮得波光粼粼的湖,而湖的对岸,就是那座瑰丽的城堡。此处BGM非常大气,起到的令人震撼的烘托作用可以给满分!这个湖…细细一想,不由得使我脑袋里开始填充不可描述的污气——记得吗,Mr.Darcy回到彭伯里,是脱了衣服从这湖里游过去的!【色】(前面分析过,这一段的剧情增添,让Mr.Darcy这个角色形象松懈了平时的严肃感和高高在上的距离感,有种落入凡尘的味道)

唯一的遗憾是结尾。我们知道欧洲的童话故事最爱写“王子与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仿佛为了给这个故事一个符合欧式童话的完美谢幕似的,仿佛呼应了开头“凡事有钱的单身汉,总想着娶一位太太”似的,仿佛每一个童话的happy ending都应该是步入婚姻殿堂似的,Mr.Bingley和Jane,Mr.Darcy和Elizabeth,举办了一场共同的婚礼…皆大欢喜。作为爱情剧或者偶像剧,经过无数虐身虐心误会来误会去,结局总会为了安慰观众/读者而大力撒婚糖。但是《傲慢与偏见》不该如此啊!若是没有这样的结局改编,这个版本我应该打满分的。这是唯一的遗憾。(倒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这样的结局未免落俗)

2005版对Elizabeth和达西的人物设定都有较大改动,剧情删减更有其偏重。这样的改动是否得宜呢?咱们来细细分析。首先,该版Elizabeth对Mr.Darcy的偏见源于自己的虚荣被戳破。这一版本里Mr.Darcy只说了Elizabeth不足以美到让他心动,并没有说“我没有兴趣去照顾被其他男士冷落的姑娘”,而我认为对于Elizabeth来说更觉得羞辱的是后面这句被删掉的话。毕竟,美丑是主观的,而“被人冷落”,这是一个女孩子最不愿意听到的。这个改动显得Elizabeth比较肤浅,爱慕虚荣(仅仅因为没有被恭维美貌就对他产生偏见)。她还特别爱傻笑,在各种场合里。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Mrs.Bennet的名言——全英国最傻的三个姑娘!老爱傻笑,使这版Elizabeth在我心里几乎和“Bennet家的傻姑娘”这个特指划上了等号(明明Jane和Lizzy是唯二不傻的)。不过她虽然看上去像个傻姑娘,但也是四版里最文艺的Elizabeth。其他三版的Lizzy都有在尼日菲看书的桥段,但总归会让人觉得她是不是有意这样做,来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毕竟别人都在打牌),而05版开头就是清晨的田园小道上,伴随着清新悦耳的钢琴声,Lizzy捧着一本古旧的书边走边读,读到精彩处还会掩嘴偷笑——可不就是位十八世纪的文艺小清新嘛!(据说凯拉手里那本书书名正是《最初的印象》,我喜欢这样的彩蛋)05版是田园风最重的,各种秀丽的风景令观众大饱眼福。不过正因为这样,彭伯里反而像个著名景点旅游区了——主要是因为电影里处处景美,彭伯里缺少了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于是不够真实震撼。但进入彭伯里后,我还是被Mr.Darcy的那些雕塑作品震撼到了,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like adream”,(这里总让我想起当年看titanic时看到Rose在沙发上摆满毕加索和莫奈的画作,我当时是怎样的震撼,于是我也用上了Rose的那句形容,“like a dream”)我想Elizabeth为什么会爱上Mr.Darcy?也因为这梦一样的雕塑作品吧!

这是一部诞生在新世纪后的名著改编作,大概因为时代不同,为了符合世界各地观众的口味,导演在拍这部作品时做了符合年代性的改编,比如Georgiana的私奔剧情有所修改,当韦翰发现他得不到一个子儿时他跑了,于是Georgiana非常伤心,这样的改编比较符合如今年代;而其他版本是Mr.Darcy发现阴谋,或Georgiana因为心疼哥哥自己告诉Mr.Darcy,但其实这种细节改变对是会对Georgiana的人设塑造产生影响的。再就是Lydia私奔,前三版都通过或长或短的侧面描述来凸显那个时代未婚女性跟一个男人私奔的严重性,但05版完全未能体现这一点,仿佛Lydia刚私奔就被找回来了,没有父亲操心憔悴如受重击心如死灰、母亲卧床不起如临大难,只有母亲口头一句“她会害得你们都嫁不出去的!”随后Lydia就被找回来了。这一点大力表扬95版,这句话由Lizzy对着Jane说出来,语气和表情透露出深深的绝望,两位心系Mr.Darcy和Mr.Bingley的姑娘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的爱情变成镜中花水中月的痴心妄想。最后有两处让我喜爱的增添部分,一是Mr.Bingley来找Jane后结结巴巴了几句就仓促离开,跑到湖边和Mr.Darcy对台词还原当时屋内的场景,那副莽撞紧张的模样体现的很好;二是晨光里Elizabeth亲吻达西的手,这让我联想起《南方与北方》,消弭误会和偏见的Margaret也是这样捧起桑顿的手亲吻上去。这种感觉非常旖旎。

影片在原文结局后(即父亲说完那句“如果有要向Marry或者Kitty求婚的赶紧进来,我现在有的是时间”)增加的甜蜜部分很浪漫很现代,但不够《傲慢与偏见》。

关于各版本服装评析,摘抄了部分专业人士的解析,以标红区分。

“95版作品的细腻、含蓄,不同于1940版轻喜剧式的电影,它综合各版所长,将伊丽莎白与达西含蓄、理性的爱情故事,细腻、委婉的诠释出来。从服饰的角度讲,1940版的《傲慢与偏见》固然出色,但它采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夸张的服饰轮廓,这与该书1813年的发表时间不相符。而最新版本的影视作品,即2005年上映的《傲慢与偏见》服装设计略显粗糙。

1995年上映的《傲慢与偏见》正是将19世纪初的服饰文化展现的淋漓尽致。它是由BBC和A&E公司联合制作,为6集的电视迷你剧,由于篇幅较长,更能将人物塑造的立体而饱满,也能施出笔墨让影视制作者更多着力于服饰、餐饮、舞蹈、音乐等角度。据考究,BBC版的服装设计最贴近小说面世时间(1813年)。在这个时期,女装流行的主要是帝国式长裙,特点是有深深的领口,胸前有层层褶皱,繁复而华丽,肋骨处腰线竖起,从而凸显了胸部的丰满。而腰线以下的直通长裙用料轻薄,风一吹就会紧贴在大腿上,把下身的曲线完美的显现出来。这点可以从伊丽莎白和其姐姐简日常生活中经常穿的轻薄的素色长裙中能看出。而在伊丽莎白和简参加乡村舞会时穿的礼服也比较庄重大方而不失华丽,又配以繁复的帽子、手套、首饰等,这说明当时的妇女比较重视衣饰以及与之相配的细节。”(以上摘自百度文库《傲慢与偏见》中服饰)

正如上述,1940版女性服装采用的是维多利亚时代夸张的服饰轮廓,巨大的羊腿袖+束胸+裙撑与《傲慢与偏见》的时代背景并不相符,令人出戏(18世纪末其实已经开始流行羊腿袖,而小说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1794和1976年,不管哪一种,和羊腿袖的流行时间还算相符,如果按照发表时间1813年来衡量,那就不太符合了。但不管怎么样,裙撑在那时候都是被女性抛弃的东西)。通过了解简奥斯汀时代的流行服装,得知他们的服饰风格叫做“帝政剪裁”—— “是拿破仑统治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的流行女装风格,主要流行于1790-1820年左右。拿破仑赞赏简洁自然的古希腊服装风格,因此帝政时代的风格关键词是:自然、简洁,即我们看到的“娃娃裙”或者“睡衣”风格。其主要特点是:高腰,不强调细腰,裙子的腰线通常在下胸围处,并且没有束得很细;裙摆很小,褶皱几乎没有,这个时期的裙摆几乎是欧洲历史上最小的时代了,整条裙子基本是上下一个直筒;没有裙撑,这在欧洲历史上可是少见的;女人们不穿束胸,即使到了一战后的1920年左右,虽然裙摆变得很小,向现代服饰发展了,可女人们依旧穿着束胸,但帝政时代,由于拿破仑推崇自然的古希腊风格,压迫女性身材的束胸被束之高阁;装饰简单,没有堆积的蕾丝,基本上只有很小的刺绣花纹,1790-1810年甚至一度流行纯色、完全没有装饰的裙子。”(以上内容摘自知乎问答“傲慢与偏见里的那个时代的女式服饰叫什么?”)直到1830年以后才逐渐又开始流行泡泡袖(和1940版的羊腿袖样式差不多),但那时候简奥斯汀已经去世啦。 (图中伊丽莎白的服装制式为1830年后重新流行起的羊腿袖大蓬裙)

(以上三图均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特色,即简奥斯汀在创作和发表《傲慢与偏见》的时代流行服饰)

(图为《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约瑟芬的服装剪裁就是帝政裁剪兴起的开始)

(图为1995版《傲慢与偏见》舞会插图) 由此可见BBC的两版《傲慢与偏见》(即80版和95版)从服装发饰上来讲是最为还原原著时代的。《傲慢与偏见》反映的是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特色,非常强调女性的柔和美。95版风吹起时露出曼妙的身体曲线,80版端坐时裙摆柔和流畅的线条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点。80和95版Elizabeth都有一件穿在长裙外的新古典主义时期短外套(spencer),属于西班牙古典款式,冬天起到保暖作用。方方面面的细节都使得这俩版本的服装犹如从18世纪的女性画像里走出来的淑女们。80版唯一一个服装上的bug是Lizzy在某个场景里,睡前和姐姐说话时露出了她的束胸。而在这个讲究解放、不穿束胸的时代,这是个明显的漏洞。

服装某种程度上说是一个时代思想观念的体现。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抛弃了洛可可时代复杂繁琐的花样,抛弃了厚重的裙撑和令人透不过气的束腰,这同时也是女性思想解放的一种暗示。所以Lizzy能够有如此自由开放的思想观念。

2005版,服装版型上的确未出错,但缺少古典韵味,我的理解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拍摄时期原因,为了迎合现代人口味而做出了些许改变。但这其实也不太合乎逻辑,毕竟是一部英国古典文学的翻拍之作,欣赏它的观众不都该是喜欢这种古典美的吗?

音乐上,自然又是BBC二版的完胜。95版初见彭伯里那段的音乐如何加分,前面已经大力赞扬过,就不再冗述,何况片头部分音乐古典优雅,充满含蓄美;而80版的音乐上同样秉承了BBC一贯的精致,片头部分音乐清新轻快,符合整部剧的基调。

长篇累牍地分析了四个版本,是到了收尾的时候了。最后做一下总结吧!1995版在我心中最佳,它同时也是广大英剧爱好者们的入门作,这版服装造型精致还原,音乐古典优美,场景恢弘大气,风景秀丽迷人,剧本可当做小说影视化的一个范本,总体来说,它可算是BBC古典迷你剧的代表之作了。其次是1980版。这一版本服装造型同样精致还原,外型上是最接近那个时代女性画作的,音乐也同样优美,最大缺憾是室内场景拥挤狭小,尤其是舞会部分。而且它有个致命伤:实在是找不到高清版本…

1940版有劳伦斯奥利弗和葛利亚嘉逊这样的男神女神,但整部电影的美式基调、夸张的改编和全然不符合年代的服装造型注定了它不可能在原著迷眼里得到高分;2005版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Lizzy出门旅行时看到的那些大好河山了…大风景非常壮阔,小田园也清新,但美景应当是服务于情节,而不是征服于情节之上的。深刻理解这一点并能够很好地实际运用,那才是一部好的作品。相信这样的话只需点到为止。

简奥斯汀一生为世界奉献了六部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不是她最优秀的作品,然而Mr.Darcy和Elizabeth的爱情征服了一代又一代人。温习之上,亦有憧憬。希望今后它仍能迎来优秀的翻拍。

2016.11.21

 短评

英国拍这种古典剧真是一绝呢,超级有味道!! Lizzy对Darcy说quite the opposite的时候,我都要跟着幸福死了!! Colin太帅了啊!!!!! 花痴脸。。。Lizzy除了脸大点儿外,其他的都太美好了!! 那个太太聒噪死了,表演过头儿了。。。其他的也都算是完美了呢!!

10分钟前
  • 冰糖木耳
  • 力荐

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我不开心了,就拿出来这部看,心情会好许多。

11分钟前
  • 眠去
  • 力荐

这尼玛真心是永远的经典啊!!女人那个时候就是该微胖一点才对,Lizzy的表演很到位,古灵精怪,关键是演出了witty的感觉。Colin就是各种帅啊有木有!!要的就是那个范儿~整体对小说的处理也是灰常不错滴!总之就是各种友爱啊!!!我都不理智了啊有木有!!

15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有多少人是从这里开始掉进bbc古典剧的宝藏里

18分钟前
  • 衣莎贝
  • 推荐

有那么多版的傲慢与偏见,只有这部的达西和伊丽莎白是我心目中最好的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小姐。扮演伊丽莎白的女演员气质特别好,温婉优雅。他们两的互动是真的很甜,达西先生带着笑意望着她的时候,那满满的深情,伊丽莎白也含笑望着他。

20分钟前
  • 后天的雨
  • 力荐

这是最好的达西,这是最好的伊丽莎白,从此任何别的版本都入不了眼。当达西嘴角带着微笑看着伊丽莎白弹钢琴和巧妙的帮他妹妹解围时,我相信柯林叔是将戏外真实的情感带进了戏里,眼里那浓的化不开的深情足以证明。

22分钟前
  • 犬系少女刘七七
  • 力荐

每次撸脸叔的电影后必回顾此剧,然后在结局处笑成傻逼。简直我少女时代的诅咒一般的存在。这根本是绝症,不可能好了。JA怎么能把人情世故写得这么通透圆融却仍旧苏得不行,同时不断嘲讽时代弊端和自己的主角们,又将一切障碍顺利克服还把每个角色都塑造得如此动人(未必完全动人就是了),真乃神作者。

24分钟前
  • 小斑
  • 力荐

精品,最完美地再现了书中的人物和社会。

27分钟前
  • 香水瓶
  • 力荐

十年后重看依然感人,六集体量装不下辗转心思,但已几乎复刻原著,足够完美;“你无法相信事情有这样的结尾”盈眶,拨云见雾柳暗花明,在彼此诘问里映照出的自身弱点,在心灵为对方葆有的时分完败;言语或许虚假,而眼神证明一切,凝视是醉人的酒;完满皆因前提——“他是绅士,而我是绅士的女儿。”

3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女主全程表情: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装逼╮(╯▽╰)╭。男主全程表情: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渣渣ಠ_ಠ。

32分钟前
  • 鲁镇周可儿
  • 力荐

Watch this over and over again. It"s pure classic.

37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第01集】t8434fb711 【第02集】t8eb55e08e 【第03集】t81c6985f3 【第04集】t84291dd31 【第05集】t85cfc528b 【第06集】t8253f0b96

38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所有影视版本里最忠实原著的一部

43分钟前
  • 蓬蓬
  • 推荐

完全的就是心目中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的Mr Darcy,那风衣,那长靴,那高帽,那身板,还有那眼神……BBC的长度真是细腻又不繁琐的把年轻时想象的画面展示了出来

44分钟前
  • 雨果
  • 力荐

达西先生的湿衬衫未免也太迷人了吧

48分钟前
  • 西小疯™
  • 力荐

傲慢先生不太懂得表达自己,其实是一个绝对的绅士那与生俱来的内敛。偏见小姐自诩目清一切,所以嘴角常牵起意味深长的笑。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是很登对。

52分钟前
  • A-sun*
  • 推荐

优雅。看完这片又看了一遍原著,真是差不了丝毫。女主太像梅姨了。。

54分钟前
  • 彌張
  • 力荐

什么叫原汁原味~~

56分钟前
  • superfei
  • 力荐

记得之前看单身男人,无数人夸奖Colin Firth的演技,而看完此版傲慢与偏见,我才不得不承认这位演员的优秀。

60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经典 比电影版好看多了

1小时前
  • Yolanda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