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

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尤勇智,李洪涛,王庆祥,陈米麒,李卓钊,刘钧,蒋毅,高玉庆,高姝瑶,黄小戈,赵昕,赵正阳,王超,郑楚一,陈之辉,臧金生,尹铸胜,李浩轩,孟召重,李欣泽,谢宁

导演:延艺

播放地址

 剧照

大秦赋 剧照 NO.1大秦赋 剧照 NO.2大秦赋 剧照 NO.3大秦赋 剧照 NO.4大秦赋 剧照 NO.5大秦赋 剧照 NO.6大秦赋 剧照 NO.13大秦赋 剧照 NO.14大秦赋 剧照 NO.15大秦赋 剧照 NO.16大秦赋 剧照 NO.17大秦赋 剧照 NO.18大秦赋 剧照 NO.19大秦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08:27

详细剧情

  剧集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故事。  战国晚期,纷乱五百余年的华夏大地仍战火不息、 生灵涂炭。彼时六国势弱、秦国独强,天下统一之势渐显。巨商吕不韦携时在赵国为质的嬴异人逃归秦国,幼小的始 皇帝嬴政被弃留邯郸,屡遭生死劫难,也目睹战争带给百姓的痛苦与绝望,心中天下凝一之志由此而生。此后嬴政归秦,在咸阳政治漩涡中经历精神阵痛,蜕变成一个真正王者。为抓住一统天下的时机和力量,实现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精心谋划,暗中行动,终于平定嫪毐之乱,亲政,罢相,收复王权。此后又铲除宗室复辟势力,为东出灭国扫清障碍。在李斯、王翦、蒙恬等一班文臣武将的辅佐下扫灭六国,建立起中华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

 长篇影评

 1 ) 扑街吧,给乱拍历史剧的人,一点教训

哪里像历史剧。羽翼未丰的吕不韦,威胁当朝太后,华阳夫人居然没有赐死;赢係大张旗鼓去杀害兄弟(醉了),失败后自己流放,师傅被赐死。回来后居然没有半句怨言,对曾经的敌人,忠心耿耿😳😳……太多槽点,吐槽不尽。

因此建议,口碑收视双双扑街,😏给乱拍历史剧的人一些教训。省得以为我们观众都是傻白甜,没品位🙄🙄

 2 ) 为何糟糕。

(本文首发幕味儿微信公众号)

我们对历史剧期待什么?史书惜墨如金的记述是骨架,文艺创作者以现代人的现实观照和想象力往其中注入血肉,相隔千年的人物因而有了灵魂,历史事件的逻辑也由是明朗,因而金声玉振,芙蓉泣露。

我们想看活生生的人,以及他们如何生存,如何在互动中构建了一个个历史事件。合情合理、逻辑通顺是我们的期待。金手指和玛丽苏不应属于历史剧。历史本身就是最好的剧作家。这是《大秦帝国》系列前三部广受好评的原因,也是第四部《大秦赋》引起争议的原因。

(省略两段讲前三部一波三折的)

(省略几段讲开头还行的,可在分割线后看到)

但随着剧情渐渐推进,问题暴露出来了:剧情注水,逻辑不通。我们无从得知是为了注水而逻辑不通还是因为不通而显得注水。前两部均在40集左右讲述了20多年内的事,第三部则以40集囊括了秦昭襄王超长待机的50多年。而《大秦赋》的体量达到了惊人的78集。但篇幅长不是原罪,剧本混乱、自相矛盾才是大忌——

如第二集公子傒闯国狱被拦住,要开打时说私斗可耻。这里呼应商鞅变法的规定(请自行默念第一部商君那句“私斗可耻”)。之后公子傒悻悻离开。这个细节似乎说明秦法对王公贵族也有较强约束力。

但之后我们会发现,公子傒还将无数次跳出来争权又无数次因为经不住推敲的原因(如赵姬几句话的劝说)铩羽而归。对比第二部结尾,惠文王嬴驷深知季君的危险,但为了稳定危机四伏的局势保证他死后顺利过渡,还是隐忍不发。

历史告诉我们,夺储是你死我活的事,无论如何蛰伏谋划,一旦动作失败,不可能全身而退删号重来。而《大秦赋》里的公子傒却能一次次妄动后继续妄动。阵仗不小,逻辑不妙,仿佛只是为了设置一个个小波折而过家家。

(省略两段讲秦楚关系的,可在分割线后看到)

而编剧对于王-太后关系的狭隘想象,随后由嬴政一句惊掉下巴的“寡人不做第二个昭襄王”暴露出来。昭襄王-宣太后,庄襄王-华阳太后,嬴政-赵姬这三对母子在这里被简化为同一种抽象的“太后独揽大权”关系,历史剧的外衣之下悄悄潜入了宫斗剧的内核。

我们从宫斗剧那里期待爽。但我们对历史剧期待更多。以秦武王嬴荡举鼎绝膑而死这一历史事实为例:《芈月传》里的嬴荡是个被母亲宠坏的蠢萌大胖子,自不量力举鼎而死。这样单薄的人物是为了给大女主芈月开金手指。

而《纵横》里的嬴荡固然也有勇武好斗的一面,其举鼎却是政治行动——展现实力,震慑六国。而其临终前的“得游巩洛,死生无憾”一语,更令这个出场没几集的过渡人物有了灵魂。

笔者认为,《大秦帝国》系列里,创造得最好的人物,是第二部《纵横》里由富大龙饰演的秦惠文王——这位秦孝公后承前启后的秦王,在《史记》里着墨不多。仅有的记述也以攻伐和外交为主。

而《纵横》里则赋予了他完整的人格:为缓和新贵旧老间的矛盾而车裂恩师商鞅,两情相悦的王后在新婚当日刺杀自己,兄弟情深的弟弟嬴华战死,心有灵犀的宠妾芈八子也被迫离秦出质。在秦国一步步强盛起来时,他作为一个人也逐渐被孤独吞噬,煎熬于仇海,最终疯癫而死。“未见君子,忧心如醉”。

而《大秦赋》的核心人物秦始皇则出现了偏差。播出以来,先是40岁的张鲁一出演13岁的少年嬴政的形象偏差为人诟病,随后“要和吕不韦浪迹天涯”这一桥段更令人大跌眼镜(当然,这个锅可以推给编剧)。

其实,秦始皇的形象不只有一种。《秦颂》里那个用权力机器绞杀了六国也无情绞杀了挚友和爱女的秦始皇(姜文饰),《英雄》里那个以血止血心怀天下的秦始皇(陈道明饰),还有最近被网友们疯狂怀念的《秦始皇》里阴鸷又激昂的少年嬴政(翁斐然饰),他们代表了秦始皇这个人物和这段历史所能被投射的丰富可能性。

但《大秦赋》里的秦始皇,到现在为止还是个性格模糊的角色。他一会儿是因为宫中流言而崩溃要和吕不韦浪迹天涯的脆弱少年,一会儿是胸怀大志的激昂少年,一会儿是因为母亲受辱而暴起杀人的暴走少年——仿佛第一集还强调的秦法成为一纸空文。

这是现在流行的套路——主角一定要经历磨难了解父母苦心从中二少年成长为五好少年,至于他的名字是秦始皇还是宋仁宗,并不重要(是的,《清平乐》里的宋仁宗也是这个套路)。

《大秦赋》播出时,微博曾放出一张秦孝公(侯勇)、秦惠文王(富大龙)、秦昭襄王(张博)和秦始皇(张鲁一)“七世同堂”的宣传物料。

这张合成图中,秦孝公持重而望远,富大龙意气风发、气吞山河,张博隐忍老辣,到张鲁一这里,画风突变,仿佛一位慈祥地主。他中气不足的台词和波澜不惊的眼神,在三十集后,依然让人很难分辨他饰演的嬴政是几岁了。

而《大秦赋》里其他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辛柏青饰演的嬴异人堪称是对庄襄王这个在位仅三年的“背景板”的一次正名。以往影视作品中他总被一笔带过,甚至写成见色起意被吕不韦玩弄的可怜虫。

《大秦赋》里把他刻画得持重、隐忍和深情。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则活脱脱是奇货可居的投机者嘴脸。在听到继位仅三天的安国君去世的消息时,他在几秒钟内演出了震痛、狂喜继而掩饰三个层次。

这也是近年来历史剧普遍掉入的陷阱:用心的服化道、若干演技精湛的戏骨,燃烧的经费,和一个差强人意、时而七零八落的剧本。《大秦赋》剧本的问题是,它努力想要回答“为什么是秦国”的问题,却忽略了情节的合理性和人物的完整性,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在内部,中二少年嬴政被教做人,在外部,凡是秦人都深明大义。

《大秦帝国》系列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它其实讲的是一段“我们眼中的秦史”,是当代对“崛起”的想象。秦孝公的变法图强,商鞅的以身殉法,张仪的士为知己者死……都投射了我们对于现实的想象和期待。

也许历史上的张仪、苏秦只是逐利的纵横家,但不妨碍观众欣赏《纵横》里张仪因知遇之恩而生得一身“魏皮秦骨”。而六国君主也不会被贬低——敢出阴招但嫉贤妒能终于人才尽失的大魏王,认清现实仅图百姓安居不做他想的“棋王”韩王,励精图治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

每个人的每桩事都有其自洽的动机,而又有其不得已之处。在这些行为的合力之中,有了这段“奋六世之余烈”的故事。“敬这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我们观看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然后回归琐碎的现实生活。而《大秦赋》对这些复杂性的宫斗剧式的简化,不禁令人怅然。

——以下为开播第一天的细节整理,之后越来越差就弃剧了——

邯郸之围,攻城战展示了守城方如何用投石机对投石机,战车如何倒进壕沟,攻城塔如何被守城方用绳子勾上去然后拽倒,而非一般电视剧里的攻城场景——无脑冲无脑爬无脑被射下。赵国胡服骑射,秦赵军事水平领先其他五国多矣。

公子异人出逃被追杀一段:骑射手环形阵。

吕不韦中箭后查看箭,发现是标准化生产,箭的三个部分都有统一规格,可以更换零件,于是断定为秦箭,继而判断是秦宫内的对手派人追杀。《复活的军团》里详细讲解了秦在武器生产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这是其他六国无法做到的。

公子傒随身的戈,仔细听每次落地和使用都有沉甸甸的声音,参考老三国里凤仪亭一段董卓用方天画戟扔吕布扔到廊上的声音。剧组有心了。

雪山镜头:长安八景——太白积雪六月天。

赵国火德,着红。秦人着黑衣等就不提了。

——第二集——

公子傒闯国狱被拦住,要开打时说私斗可耻——商鞅变法的规定(自行默念第一部商君那句“私斗可耻......”)。之后公子傒悻悻离开,说明秦法对王公贵族的约束力。

异人拜见华阳夫人,先唱楚曲以讨好,是因为华阳夫人的楚国背景。——秦楚关系(外交和内政互相影响)是秦统一过程中很值得玩味的一个方面,昭襄王之母芈八子是楚人,昭襄王后也是楚人,安国君的华阳夫人也是楚人,一般猜测史书中毫无踪影的秦始皇皇后也是楚人,并因此从史书中消失。第三部《崛起》中也涉及到秦楚关系:昭襄王在范睢的提议下让王后(楚人)所生的倬太子出质魏国,结果死在那里,可以视为是昭襄王翦除宣太后势力的一个操作。

TBC

 3 ) 一句话,剧中的嬴政配称千古一帝吗?

关注豆瓣多年,向来只看评论不发言。

这一次,我忍不住了。

中华三千年的历史,最爱的就是秦朝。

这部剧,我等了两年。

足足两年。

刚一出来的时候,激动的告诉了所有朋友,且四处吹捧,鼓动更多好友一起来看。

但看了几集,我笑不出来了。

起初,只是以为这是铺垫,但渐渐地,我感觉不对劲了。

这他妈分明是在给我们喂屎。

导演,我很想说一句,你他妈到底研究过大秦历史吗?研究过千古一帝吗?

嬴政!秦始皇!

我们称之为祖龙,可见对他的推崇到了何等地步。

然而,你给我们呈现的嬴政,是什么样子的?

这种千古一帝,少年时期,怎可平庸?

骨子里的刚毅、果决不屈的精神去哪儿了?

先说格局。

从电视剧一开始,哪里有七国纷争的姿态?服化道还算不错,可各国之间的波橘云诡去哪儿了?

俨然他娘的就是村和村之间的pk!

从华阳夫人到赵姬,成了整部剧的重头戏,甚至盖过了天下纷争的重要性。

后宫斗争是一波接着一波,涉及到东出天下的剧情,几乎一闪而过。

我可去尼玛的吧!

回到嬴政身上。

张鲁一演十三岁的嬴政,我不排斥,也不反感,可他妈从头到尾都在优柔寡断婆婆妈妈,这算什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第一个大一统的帝王,就他妈这点格局?

如果秦朝历史上的嬴政,是电视剧中的嬴政,大秦早他妈被六国灭了。

智谋呢?胆略呢?魄力呢?胸怀呢?

甚至,气吞天下,横扫八荒的气势呢?

都他妈被你吃了吗?

从嬴异人病危,到华阳夫人逼宫,这他妈都是什么跟什么?

偌大的秦国,宗族势力被你喂狗了吗?嬴政第一时间跑出去认爹,又是玩的什么里格楞?

始皇帝,何其杀伐果断的一个人,何其气势磅礴的一个人,在你的眼中,简直就他妈是一个一天到晚矫情的祥林嫂!

那可是大一统的时代,那可是结束了数百年天下纷争的始皇帝,没有异常超人的谋略和胆魄,何以开创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一天到晚,都特么是那点狗屁倒灶的破事儿。

始皇帝纵然没有亲政,但在这之前,他是蛰伏的,而不是怨天尤人叽叽歪歪的。

蛰伏你懂的什么意思吗?

少年嬴政,是一个胸怀六合八荒的天子。

撇开历史长河的神化成分不谈,这种人,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是异常自信强大的。

心胸和思维非他人所能揣度,否则,怎可能御天下而统领九州四海?

嬴政在世时,天下哪里有敢造反的?

身在会稽郡的项氏一族,手底下不过两三千人,也都是有心没胆。

五次巡狩天下,无非就是碰见几个不成器的刺客,这种赫赫声威高高在上的帝王,李斯、赵高、蒙恬、王翦等所有三公九卿,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

 4 ) 秦始皇形象的变迁,折射的是当代中国的世道人心

在电视剧《大秦帝国》系列终章《大秦赋》中,张鲁一饰演秦始皇嬴政。而史料对秦始皇形象的描绘以两种意见为主。第一种源于秦朝军事家尉缭的著作《尉缭子》,尉缭描绘秦始皇道:“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另一种源于民间传说:“秦始皇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失,名祖龙。”

七十年前,建国初期,秦始皇是被当作反派角色塑造的。那时候管秦国叫“暴秦”,秦始皇被描绘成一位残忍专制、滥用民力的暴君,郭沫若写过一部《高渐离》,就是歌颂高渐离、荆轲,讽刺秦始皇的,那时候还有借秦始皇暗讽蒋介石的说法。因为新中国是在反帝反封建的价值上建立的,而秦始皇是帝制社会的开创者,所以早期社会主义者反对秦始皇。但因为秦始皇对大一统做出的贡献,所以当新政权统一国家,追求社会融合、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秦始皇大一统的功绩就会被追认,但是直到九十年代,影视剧还是言重了“暴秦”这种字样,对六国有所同情,在价值上更认可杂糅秦制和六国文化,儒法并用的汉朝。这种对秦朝的贬低,对帝制社会的批评,其实也表现出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界把自我放低、学习西方民主的思想风气。那是一种发自内心认可现代民主,反思本国传统的精神倾向。

不过九十年代后,尤其是中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情况为之一变。一方面,中国国力上升,民族自尊心提振,文化界和市民社会的崇洋风气开始下滑,这从二十年来,知识界对美国的观感转变可见一般。现在人可能很难想象,九十年代,崇拜美国才是知识青年的主流。另一方面,苏联解体,后冷战时代,中国一度成为美国的头号假想敌,所以这种对社会稳定的渴望,对大一统的叙事的维护(尤其自香港回归之后),让中国文化工作者不得不对秦始皇做出价值重估。首先出现了姜文、葛优主演的《秦颂》,然后是张艺谋争议巨大的《英雄》(剑客不杀秦王)、陈凯歌诡谲华丽的《荆轲刺秦王》,世纪之交,知识分子对秦始皇的看法已经愈发复杂,随着大一统叙事的流行,稳定胜过一切的价值取向,以及中国对两千年专制社会的重新评估,对秦始皇的评价水涨船高,直到近十年,《大秦帝国》系列,秦始皇和奋六世之余烈的秦国,已经成了典型的正面角色。而六国子民的牺牲都成了历史车轮碾过的灰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半个世纪,对秦始皇评价的变迁,折射的也是当代的世道人心。

神圣的囚徒:秦始皇影视形象变迁史 作者:宗城

秦始皇是中国皇权文化的精神图腾。他废分封,立郡县,统一货币、度量衡,重用法家,许多人称他作“千古一帝”,明代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写道:“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但司马迁批评秦始皇“取天下多暴”,并引用尉缭子的描述,把秦始皇刻画为一个“胸突如鹘,声厉如豺,恩寡情薄,心若虎狼”的暴君形象。

史料对秦始皇形象的描绘以两种意见为主。第一种源于秦朝军事家尉缭的著作《尉缭子》,尉缭描绘秦始皇道:“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另一种源于民间传说:“秦始皇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失,名祖龙。”这个版本的说法让秦始皇的形象高大许多,虽然它不被官方史料采用,但有不少学者取信于此,比如张分田版《秦始皇传》就根据生物学的方法,推测无论秦始皇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的子嗣,基因都会很好,他心目中的秦始皇形象近似于这个民间传说。

八十年代以来影视剧对秦始皇的描绘借鉴了这些史料。以香港1986年版《秦始皇》为起点,内地和港台连续推出几部秦始皇剧。在台湾,1995年,戏说历史剧《秦始皇的情人》(又名《秦始皇与阿房女)播出;在香港,2001年出了一部《寻秦记》;在内地,阎建钢2001年拍了一部历史剧《秦始皇》,张艺谋2006年导演歌剧版《秦始皇》,电影圈更是有《秦颂》《英雄》《荆轲刺秦王》三部大制作。这些影视作品中,秦始皇的面貌大有不同,它背后反映了创作者的立场和时代风向。

九十年代前,影视剧里的秦始皇多以暴君、专制者的形象出现,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是因为中国自新文化运动以来,对皇权总体上就是持否定的态度。不过,当时的文化界对秦始皇并不是只有批评,仍然有一些肯定秦始皇的声音出现在公共舆论中。

建国初批判秦始皇的代表人物是郭沫若。早在1942年,郭沫若曾经写过一部叫《高渐离》(原名《筑》)的历史剧,发表于该年10月30日的《戏剧春秋》月刊第2卷第4期上。后来又几次修改,于1956年定稿为《高渐离》。这部剧是新中国早期少有的涉及秦始皇的历史剧,也是后来许多书写秦始皇、高渐离、荆轲关系作品的重要参考。

在这部剧中,高渐离是具有悲剧意味的正面形象,而秦始皇则是一个倚仗权力滥杀无辜、奸污女人(怀清夫人)、弄瞎高渐离眼睛的暴君,基本延续了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对秦始皇的批判。这部剧是一部“以古讽今”剧,在《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7卷《校后记》中,郭沫若透露:“我写这剧本时是有暗射的用意的。存心用秦始皇来暗射蒋介石。”

《高渐离》用以古喻今的态度来写秦始皇,而第一部正面书写秦始皇的全景式历史剧要数1985年拍摄、1986年上映的香港亚视版《秦始皇》。那一年,亚视把台内最豪华的班底凑上,奔赴西安等地取景,拍出了六十集长剧《秦始皇》,刘永饰演的纵横捭阖的秦始皇形象,至今仍是不少人的青春回忆,而刘松仁饰演的荆轲与米雪在雪山邂逅的戏码,更是亚视影视剧的浪漫瞬间。尽管受制于资金等原因,亚视版《秦始皇》有不少粗糙之处,但导演李兆华、丁亮把握住了秦始皇的神韵,罗嘉良演唱的片头曲《大地在我脚下》更是把秦始皇霸道的一面渲染到极致。歌词道:

大地在我脚下,国计掌于手中,哪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指天笑骂,舍我谁堪夸?

秦氏始,人在此,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存汗青,传颂我如何叱咤!

八十年代,随着格林布兰特、福柯、德里达等人著作的引进,史学界和文艺界掀起了一股新历史主义思潮,主张反思权威历史叙述,解构并生成新的历史描写,这种反思热波及到影视剧创作中,以《雍正王朝》《走向共和》为代表的一批历史剧一改主流成见,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大胆的再创作,《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等电影,就是在这种反思热潮中应运而生。到了九十年代,影视剧对秦始皇的呈现更加多元,既有对专制的批判,也隐含着对权力的体认,创作者流露出对秦始皇更加复杂的态度,像《秦颂》《荆轲刺秦王》《英雄》都在拍秦始皇,但它们的姿态是非常不同的。

《秦颂》是九十年代内地秦始皇热的开篇之作。它由大洋影业和西安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导演是第五代导演周晓文,姜文、葛优、许晴等人主演。《秦颂》这个故事讲的是统一,统一是剧本的主线,也是激发主人公的原动力,秦始皇想要统一中国,他灭掉一个又一个诸侯国,整合一种又一种文化,却发现自己做了很多努力,还是没法真正统一中国,为什么呢?因为人心没有统一。而《秦颂》所呈现的就是秦始皇要围绕音乐和信仰来统一人心。

据《中国古装历史片中的秦始皇形象研究》一文考证:“《秦颂》的拍摄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映前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血筑》,血既映射了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军队或平民所流的血,又是赢栎阳、高渐离所流过的血,给电影以悲剧色彩,“筑”则是高渐离为秦始皇演奏的乐器。……高渐离因“筑”与秦始皇、赢栎阳结缘,又因“筑”而获死。”另外,电影的英文版名字叫《帝王的影子》,还涉及到秦始皇与荆轲的关系。《秦颂》本来想在内地上映,但就在北京等五个城市上映四天后,就因为不可抗因素停掉了,转到香港和海外院线放映。

《秦颂》上映时骂声颇多,它几乎是借了历史的一个壳,虚构出一段故事。秦始皇与高渐离的童年交集、高渐离和栎阳公主的爱情等,都是历史上没有真凭实据的事,但被编剧揉在一块,用来表现秦始皇与高渐离不同的价值取向。《秦颂》里一个富有争议的情节,就是高渐离被囚秦宫后,希望通过侵犯栎阳公主来激怒秦始皇,从而一死,可栎阳公主却因此喜欢上了高渐离,而且神奇地治好了腿疾。这种大幅度甚至超现实的改动不但招致史学家的批评,也让许多人质疑该剧的价值观,有人就批评《秦颂》“随心所欲地刻画寡头形象,一方面描述一位杀人如麻的暴君,一方面又将秦始皇的暴行解释成是为了国家统一和人民安定”。许多人认为《秦颂》是一部宣扬国家主义的历史剧,这种批评声在后来张艺谋翻拍《秦颂》(即歌剧《英雄》)时也不绝于耳。

《秦始皇》于2006年12月22日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剧场上演。张艺谋在剧中塑造了一个有人情味的秦始皇,从而让这个帝王更加血肉充沛。在《秦始皇》里,张艺谋选择正面歌颂秦始皇,当大都会剧场上响起“始皇万岁”的口号,全剧东方红式的抒情达到一种高潮。

张艺谋执导的歌剧《秦始皇》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剧场上演

九十年代改编秦始皇最大胆的是陈凯歌,他的《荆轲刺秦王》颠覆了主流认知中的秦始皇形象。《荆轲刺秦王》改编自日本作家荒俣宏的小说《始皇帝の暗杀》和《史记·刺客列传》。陈凯歌采用了历史剧创作的基本方法,即郭沫若提出的“失事求似”,尽可能真实准确地把握与表现历史的精神,在此前提下,“和史事尽可以出入”。同时,他又借鉴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方法,以至于这部电影充满了莎剧范,和传统的历史题材电影殊为不同。这部电影斥资八千万元,在1998年是一个天文数字,巩俐、李雪健、张丰毅等一线演员参演,更是让电影还未上映就充满噱头。然而,《荆轲刺秦王》却成为陈凯歌的票房滑铁卢,不但票房惨淡,还为他招来一片骂声。

《荆轲刺秦王》挨批的主要原因就是对秦王的塑造,很多人认为陈凯歌在丑化秦始皇,把一个雄伟的君王歪曲成小丑,其实,《荆轲刺秦王》里的秦始皇并不是一个符号化的暴君或雄主,他更像一个普通人被历史裹挟,一步步适应他的身份和使命。曾经,一统六国是他的终极生命意义,他用冠冕堂皇的口号来粉饰这个目的,然而褪去义正言辞,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个敏感、善变、歇斯底里乃至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统治者,他会专门修建浮桥来唤起青春的回忆,也会为了斩草除根,把赵国幸存的男童们生生活埋;他会策马纵横于疆场,一连击杀数个敌人,也会在面对荆轲时惊慌失措,像一个小人物一样狼狈闪躲;他会登高临下对群臣发出帝王号令,也会在失去一个个亲友时感到彻骨的孤独。这不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帝王符号,而是血肉充沛的大写的人。编剧刘和平曾说:“帝王是历史最大的囚徒。”李雪健饰演的秦始皇是这句话的绝佳注脚。

提起《荆轲刺秦王》,就不能不提《英雄》,张艺谋和陈凯歌曾经是同门师兄弟,但他们对相似的题材却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在《英雄》中,剑客无名肩负刺秦任务,却最终放弃刺杀秦王(即后来的秦始皇)。秦王为何不可杀?另一位剑客残剑给出答案:“天下。”更具体地说:“七国连年混战,百姓受苦,唯有秦王才能停止战乱,一统天下;一个人的痛苦,与天下人比便不再是痛苦,赵国与秦国的仇恨,放在天下也不再是仇恨。”这种“天下”观统合了《英雄》的叙事,在无名放弃刺杀秦王那刻达到高潮。无名不杀秦王的直接原因就是为了“天下”,一统天下更有利于止战安民,而秦王是一个有能力一统的君主,所以他宁愿一死而不杀秦王政。无独有偶,在《荆轲刺秦王》中,巩俐饰演的赵女起初也抱有和残剑、无名一样的想法,她盼望秦王能够统一六国、结束战乱,然而,在目睹了秦王活埋赵国后代、大肆屠杀战败国臣民后,赵女的理想动摇了。陈凯歌和张艺谋价值观上的不同在秦王一角的塑造中可见一斑。在《英雄》里,秦王坚毅、果敢,不念儿女私情,毕生践行一统天下的夙愿,当陈道明饰演的秦王说:“六国算什么,寡人要率大秦的铁骑,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我们能看到康熙的影子,那是中国传统叙事中典型的雄主形象,《英雄》里的秦王迎合了中国人对至高权力者的想象,而陈凯歌塑造的秦王兼具了豪迈与猥琐、傲慢与自卑、善良与残暴,歇斯底里,这个秦王最贴合《尉缭子》的记载,“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与《英雄》版沉毅果决的秦王不同,李雪健版的秦王对“统一六国”的理想先坚定后犹豫。电影开篇,他和《英雄》里的秦始皇一样,都抛出自己的大一统观点,表现出要“结束乱世,天下太平”的意愿,然而,当秦王意识到吕不韦才是自己的生父,而他为了统治的正当性不得不埋藏这个真相时,他感受到了历史的荒谬,尽管在回答少司命时,他说“(统一六国),嬴政一刻也不敢忘”,但这时候他的语气已经出现了犹豫。到与荆轲对峙时,这种犹豫更加明显,嬴政迫切要对奄奄一息的荆轲吐露自己的理想,希望荆轲认同他,荆轲只是冷冷的笑。

《荆轲刺秦王》借人物之口,对大一统史观做出极为有力的怀疑。在电影中,赵女本来相信有了大一统的秦王后,天下百姓可以休养生息,可是,当她目睹赵国的惨象,她对秦王说:“我真傻。我以为有了你,百姓就可以不用再流血。可我一路上看见,是你的军队,把人吊在房梁上绞死,绑在柱子上射死。把村庄夷为平地,城池烧成废墟。这些都是你干的,你跟那些王有什么不同?”赵女劝秦王不再杀戮,秦王假意答应她,可在邯郸城破后,他却因为一个赵国小孩对他唾面,霎时违背承诺,活埋剩余赵国孩童。与秦王相比,观众经由结尾荆轲的话,却知道原来秦王迫切要杀死的将领樊於期,他虽然知道秦王的秘密,却到死也没有说给别人。高高在上的君主撕毁承诺,小人物却重然诺轻生死,巨大的讽刺感瞬间向观众袭来,历史的荒谬像化不掉的浓雾,令人喘不过气。后来,陈凯歌给张艺谋留下过一句话,表达他对《英雄》的看法,他说:“我不认为牺牲个体生命成就集体是对的。”

2007年出版的《收获》杂志第2期刊登有一篇文章,标题叫《张艺谋:士为知己者死的过程最动人》,张艺谋在文中透露:电影《英雄》最初有另一个结局。剑客无名放弃刺杀秦王嬴政,离开时却被射杀,群臣俯首高呼:“恭喜大王又躲过一劫!”秦王嬴政流下眼泪。张艺谋后来删掉了这个结局,他说:“如果做了这样的颠覆,秦始皇一代枭雄的形象是得到了巩固,也使得他非常有智谋,一切都在帝王的掌握之中。但是这么做的话,和我原本的意图就相悖了,那就是梁朝伟他们的牺牲会变得非常可笑。”其实,张艺谋之所以不要这个结局,是因为它会深化秦王阴谋家的一面,弱化他一统天下的正当性,从而瓦解《英雄》的大一统叙事,也让无名之死显得非常可笑。

张艺谋将“一统”作为侠的最高价值取向,然而他侠文化和极权专制的根本矛盾。众所周知,秦是中国皇权文化的开端,秦始皇立,皇权发端,而奴隶制和分封建国制的混合体(春秋战国)也就此被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秦朝要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上“大一统”,但春秋战国兴盛的任侠们,恰恰是大一统的对立面,他们凭个人好恶或“然诺”来主宰自我行动,以武犯禁,挑战国家机器,这种江湖异端,必然是中央政权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汉武帝时才要大量打击游侠,而到明清皇权达到顶峰的时期,武侠和往昔已不可同日而语。

侠,“俜也”,即放任和气力之意。重然诺、守信义、轻生死是侠的特点。《游侠列传序》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可以说,武侠作为前现代国家的产物,它本身就有别于大一统观念的价值取向,文人墨客们歌颂武侠的仗义相助、锄强扶弱,是因为专制政权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百姓的权益,专制政权存在的暴君、贪官和污吏等更是会欺凌百姓,这时候,百姓就会盼望一个第三方的正义力量,能够践行他们心中的善来惩治恶,这个践行者正是江湖武侠。可在《英雄》里,无名却假“天下”之名,认可了秦王的大一统观,而秦王虽然尊敬他、欣赏他,依然默许了秦兵射杀无名,这个结局彰显了侠文化与大一统叙事间的冲突,而无名的悲剧,本质上是因为他的观念和身份产生了剧烈冲突。

九十年代是“陕军东征”的黄金期,“陕军东征”本是文学界的用词,形容当时以贾平凹、陈忠实为代表的一批陕西人的文学创作,《白鹿原》《秦腔》《废都》《大秦帝国》等长篇小说,让陕西文化飘向四方,吸引了影视圈的目光,尤其是一些有陕西文化沉淀的从业者,如“秦人”张艺谋、在陕西当过知青的芦苇,便趁着这股热潮创作和秦文化有关的故事,而秦文化的源头就是崛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

同时,九十年代是历史剧创作的上升期,由于知识精英还在艺术创作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政府投资历史剧的热情又高,一系列优质历史剧在那时诞生,除了《荆轲刺秦王》《英雄》,阎建钢的《东周列国志·战国篇》也是其中的代表,这部剧对秦始皇的着墨点也主要集中于“奇货可居”、“荆轲刺秦王”、“吕不韦之死”、“统一六国”的书写上,持论和主流评判相似,塑造了一个雄才大略但也残暴无情的秦始皇形象。2001年,阎建钢紧锣密鼓推出了历史剧《秦始皇》,在《荆轲刺秦王》里饰演刺客荆轲的张丰毅,摇身一变成为了始皇帝。该剧由中视传媒出品,在香港的电视台首播,200年才登陆央视,但没有引起太大反响。比起港台的秦始皇剧,这部剧严肃地呈现了秦始皇的一生,基本遵循李贽“千古一帝”的调子,对秦始皇进行正面描绘,但在结尾处也有反思。可惜的是,这部剧的结构和戏剧编排过于墨守成规,虽说全景式地呈现了秦始皇这一生,却也有流水账之嫌,在思想上也没有超越前作。

学者张分田在2003年出版的《秦始皇传》里所说:“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暴’是解读‘秦始皇现象’的重要课题。对于‘暴’必须做具体分析,否则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一段历史和一个历史人物。如果忽略了由西周王制到秦朝帝制的社会变迁在若干重要指标方面相对弱化了社会性暴虐这个基本事实,如果不将社会性暴虐、时代性暴虐、制度性暴虐和个体性暴虐有所区别,就很难正确认识秦始皇这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笼统地抨击秦皇、秦制的‘暴’,反而不利于全面地认识中华帝制及其相关的一系列历史现象,也不利于深刻地批判专制主义政治。”

当我们将视线拉长,对比以《高渐离》为代表的秦始皇书写和改革开放后的秦始皇书写,会发现创作者对秦始皇的体认是增强的,秦始皇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暴君形象,愈来愈多创作者尝试从理解他的角度来书写他,将他作为“结束战乱,一统天下”的代言人,就像戴锦华所说的,九十年代后的历史剧(以《雍正王朝》为标志),越来越多“权力的体认”,创作者成为皇帝的化身,担君之忧,思君之虑,“天下”、“万民”、“一统”等大词成为历史剧的惯用话语。

秦始皇在这些作品中成为一个马克斯·韦伯口中的“卡里斯马型人物”,他们生长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凭借雄才大略脱颖而出,成为拯救危难的“英雄、领袖、先知、救世主”。在韦伯看来,“卡里斯马型人物”从属于人治思维,是前理性时代的产物,但即便到现代,当社会上缺乏一套可以引领潮流的观念,公众处于“精神无主”的状态,卡里斯马型人物就会脱颖而出,成为不少人崇拜的对象。《银幕秦始皇形象批评》一文敏锐地发现,陈凯歌、张艺谋和姜文都存在着“卡里斯马型人物”情结。如今,这种“卡里斯马型人物”叙事已然成为历史剧的“标配”,然而,当它统合了历史剧的话语,重复输出那一套价值观时,需要反思的是,那些以天下之名兴起的滥杀是否都是正当的,如果正义名义下的牺牲都被视作值得的,个体的权利和尊严该如何保障?“卡里斯马型人物”叙事诚然在价值整合上有它的便利之处,但它的泛滥容易让历史剧导向精英决定论,模糊历史现场,使得历史剧充斥着现代人对古人的想当然和自以为是。

 5 ) 【转载】海边的西塞罗:只要你还为大屠杀哀愤,就不该为《大秦赋》叫好

本文来自公众号:海边的西塞罗

微信号:yujianshijie1988

1

这两天,各个视频网站都在放一部热播剧《大秦赋》,我那天瞄了一眼。 这应该是我这个月最后悔的决定。只看了一集,我就恶心的差点吐出来。 作为一个学历史出身的人,在我看来,评价一个历史剧的好坏,有两个纬度:第一,作为“历史剧”,这部剧可以有合理想象,但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我们当然无法要求一部电视剧照着历史原典去拍,但你至少不应该做蓄意的歪曲,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坏的说成好的,把专制君主说成老一辈革命家,搞得跟二月河老师作品一样,那就太扯了。第二,作为一部戏剧,其中人物应该反映现实中人的正常情感,而不应该着力刻画一群神经病。这几乎是一切艺术的本职工作。为了自圆其说,脱离真实的人性去强行塑造一些极端的性格,搞的剧里的人物都不说人话,不干人事。搞得跟二月河老师作品一样,也很不厚道。 而这个《大秦赋》,很遗憾,它就是这样一部被二月河老师灵魂附体的精神续作。在这部剧中,你不仅能看到编剧对于历史基本事实的极度扭曲,还能看到对“戏剧应反映真实人性”这一价值观的极度背离。、 说简单点,司马迁和莎士比亚同时被这部剧气的在棺材里打滚,你都不知道该先摁哪一个的棺材板好。 乱编历史的事儿咱就不追究了,更要命的是,我在《大秦赋》中看不到一个价值观正常的人物。这部剧集采用了典型的人物二元结构——真实的、性格合理的人物在剧中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种极端人物:一种是无限高大上的“大人物”,以张鲁一饰演的秦始皇为代表。这种人在剧中的突出特点就是动不动用诗一般的语言、用超宏大的视角,搞一些非常混蛋的发言:比如声称自己统一六国,杀人盈野盈城,是“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受苦”。而被统一的六国百姓,因为都成了他的子民,虽然要被他侵略,被他看,但依然要为他的“大业”而“欢呼”……我斗胆问一句,凭什么?张鲁一是个我很喜欢的演员,他的演技能把很多有极端性格的人物塑造的很有说服力,但这部影片中,我只能给他的表演打五分,百分制的五分,这也不怪他,导演给他安排的这个秦始皇实在太混蛋、太神经病了,马龙白兰度搬来也驾驭不了。而与之相对应的,该电视剧着力塑造了另一种重点人物则是“贱民”。六国百姓面对被秦人亡国灭种的危险,都一副奴颜婢膝的贱样,面对秦人砍向他们的屠刀,不仅甘之如饴,还跪求吞并。比如,电视剧中有一个楚国老百姓,居然说出了“我不要当楚民,愿成秦人”的台词。我看到这段时,都被气笑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种基础历史知识都不具备,都敢跑来当编剧,我真是佩服他的胆量。 真实的历史上,楚人可比这硬气多了,即便在迫不得已当了秦人之后,心心念念想着的也是复国。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出生、前210年蹬腿死掉,第二年,前“楚人”陈胜就喊了句“天下苦秦久矣”的口号。打出旗号“张楚”,号召同胞们都回来当楚人,一呼百应。然后到了公元前207年,暴秦就在六国百姓风起云涌的大起义中完蛋了。楚国人要是都有这奇幻剧里的投秦觉悟,秦朝会死的这么脆生吗? 楚虽三户,投秦必楚? 对历史知识的无知,对人性常识的无耻,对叙事逻辑的无能。这三种“难得”的品质中,《大秦赋》的编剧和导演至少要占有两种,才能拍出这样的“神剧”。更搞笑的是,该剧的主旨居然是用一种推崇至极的口吻,去赞颂秦朝——这个在中国传统历史上已经盖棺定论为暴政的朝代。整个剧组里但凡有一个认真上过中学历史课的人,都不至于这么胆大妄为。 你去翻翻中国的正统史书,会所有几乎所有后世王朝在谈及秦朝的施政都离不开“暴”这个字,几乎没有正统史官和论者敢在官方叙述中给秦朝以《大秦赋》式的完全正面的评价。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秦朝实在是太暴虐了,后世王朝必须通过严厉的谴责秦朝,才能让自己与这个梦魇一般的暴政划清界限,告诉自己的老百姓,自己绝不会像秦朝一样残暴,让民众们安心。也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其实找不到能与秦朝可相比拟的后继朝代。各代都是一副“我不是,我没有,你别乱说”的架势。也只有五胡十六国时代出过几个“愣头青”,敢再以“秦”为国号。而放眼世界史,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与“暴秦”相似的国家,我觉得那个在近代曾经祸害过咱们中国人的“日本帝国”倒真与其有几分神似之处。不信?咱们来一条一条对照着看。 2

公元1937年,日本在中国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至少三十万中国的被俘士兵和平民惨遭杀戮,而在整场侵华战争中,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了大量的成规模屠杀。正因如此,这份血仇让我们铭记至今,痛恨至今。赶上前几天是公祭日,这方面的论述已经很多,我这里就不多说。 而两千年前,秦朝对六国百姓的屠杀罪行,其实不遑多让。公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击败赵军之后,坑杀了投降者四十余万人(据《史记》记载)。这些人到底是什么身份?《史记》以简单的“赵卒”一笔带过,也就是赵军俘虏。也就是说,秦军的罪行,最低也是个大规模杀俘。但事实上,根据后世的研究者们考证认为,如此骇人的数量其实存在着大量的交战地区上党的平民百姓——由于秦军对长平完成的是合围战,可能有大批的民众根本未来得及出逃,而直接被秦人以“赵卒”的名义进行了坑杀。实际上,由于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的是以首级论军功的制度,对占领区的平民进行屠戮,杀良冒功的情况在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中很可能是广泛存在的。如若不然,你没办法解释以当时的生产力,秦军怎么会在兼并战争中造成那么大的杀伤。我这个人写稿子不太喜欢生搬硬套数字,怕破坏文气。但这里为了这里为了增强说服力,更为了给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一个直观的感受,不得不引用一下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外历史年表》对秦军斩首的数量做过统计,让大家看看的秦军的血腥屠戮有多恐怖:公元前331年,秦败魏,斩首八万;前312年,秦破楚师于丹阳,斩首八万;前307年,破宜阳,斩首六万;前301年,败楚于重丘,斩首二万;前300年,攻楚取襄城,斩首三万;前293年,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前280年,攻赵,斩首二万;前275年,破韩军,斩首四万;前274年,击魏于华阳破之,斩首十五万;前260年,大破赵军于长平,坑卒四十五万;前256年,攻韩,斩首四万;又攻赵,斩首九万;前234年,攻赵平阳,斩首十万……遍翻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史料叙述,最常见的词汇就是“斩首”、“斩”、“坑”、“屠”、“屠城”、“屠灭”等,看的人都起生理反应了。问题是杀的这些人,究竟是谁?那些被斩的首级,到底是不是都是在战场上从对阵的士兵头上取下的?前文说了,在“杀良冒功”无法制止、甚至得到鼓励的秦王朝那里,谁也不知道。与西方史学家不同,中国的古代历史学者很少做严肃的数字计算,但东晋的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实在忍不住,给秦朝侵略战争的杀人数量做过一个粗略计算。“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及秦兼诸侯,置三十六郡,其所杀伤三分居二。”也就是说,按照皇甫谧的测算,秦国吞并六国的战争,使得天下人口折损了三分之二。如果这个数据是确切的,那么秦灭六国的历史,就是一场效率超过所有现代种族灭绝的大屠杀。而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获得了现代史学的追认的,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早前的估算:在战国初年时,中国人口数量应在2700-3000万之间,而到了西汉初年,登记在册的民众人口仅为1500万左右。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国人口非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接近一半。当然,我们不能将这个人口损失全都算在秦王朝的头上,但这个政权应该分担多少比例,你自己去体会。是的,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在“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宏大叙事背后,没有《大秦赋》里六国百姓把秦朝当做“灯塔国”来箪食壶浆,而只有六国军民被“虎狼之秦”屠戮的尸山血海。 3

六国民众惧怕秦朝,痛恨秦朝,就像抗日战争时的中国老百姓痛恨和惧怕日本鬼子一样。而这种论断,是能够在历史上找到真实依据的。典型例子就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战国末年发生在秦赵两强国之间的一场决战,而这场决战的起因特别耐人寻味:秦国原先打的是韩国,韩国吃不住打,决定将其上党郡割给秦,消息传到上党之后,上党郡守冯亭立刻派人前往赵国求助,使者到了赵国后那话怎么说的呢?他说,“上党之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眼下这个局势,我们不当亡国奴是不可能了,但即便当亡国奴,我们也不愿被秦统治,而想当赵人。看见没,这才是历史上真正发生过的“跪求吞并”,只不过是韩国被秦国的暴虐逼的求赵国吞并。而类似的事件,在长平之战后又发生了一遍。长平一战,“人屠”白起率领虎狼秦师杀了40万“赵卒”,但得其地而失其民。战国时代,国力主要决定因素是人口,秦国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流失,所以秦昭襄王过了几年后就命令白起接着打,掀起了灭赵之战。以赵国此时的国力,正面硬抗秦国已经毫无胜算。怎么办呢?于是赵王就派了一个叫苏代的说客出使秦朝,去跟秦朝的丞相范雎谈。按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家摆明了就是要吞并你,本没什么好谈的。但苏代说服范雎的这段话,特别耐人寻味。《史记》专门进行了记述:“秦尝攻韩,围邢丘,困上党,上党之民皆反为赵,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今亡赵,北地入燕,东地入齐,南地入韩、魏,则君之所得民无几何人矣。故不如因而割之,无以为武安君功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苏代对范雎说:当年秦国打上党,但上党老百姓却都往赵国跑,可见天下人不愿当你们秦国老百姓的习惯太久了。现在如果把赵国灭亡了,老百姓也会纷纷投靠他国,留不下几个人给秦国,与其这样,还不如割赵国点地算了。是的,这应该才是秦灭六国时代古代中国上演的真实图景:秦军东征西讨,但每到一地之前,当地的百姓就纷纷逃难,能走的都走了。整个战国末期,秦的地广人稀和山东六国的地狭人稠都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有不少人公开声称,自己宁可“蹈东海而死”也不为秦人。所以我们能够理解为何秦朝的最终结局会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那些被侵略、受屠戮的六国民众日夜盼望着秦朝尽早完蛋,因为在他们眼中,暴虐的秦朝与后来侵略屠戮整个东亚的日本基本没有什么区别。若一定要说区别,就是后世的日本帝国好歹还懂得给自己扯上一块“大东亚共荣”的遮羞布,而灭六国的秦朝连这个都不跟六国百姓讲,就是要夷其宗庙、毁其社稷、权使其士、虏使其民。什么“为了天下的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寡人决心开战。”之流的神逻辑,都是当今编剧替秦王朝想的。其荒唐搞笑程度,不亚于“击毙当事人以阻止其自杀。”人家秦国当年的发动对外战争的理由很耿直,就是单纯的想“广其土,拓其地”。至于土地上的“六国人民”,秦始皇根本没心思在乎,秦国军人们则觉得那是可以用来充军功的首级。 4

事实上,秦帝国崛起最值得反思的地方,最终没有任何一个阶层,能够从这种崛起中真正得利。这跟旧日本帝国也是谜之相似。“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这是马克思对于国家性质的精准定义。以这个定义而论,一个国家崛起和强大,应当至少是有利于这个国家内部的一群人的,将这个人群扩展范围的越大,每个人从中得益越多,这个国家的崛起就越正义而伟大。以这个标准去审视人类历史上文明的兴衰,我们就能给很多国家的崛起给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比如19世纪“殖民主义之王”、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他的执政期内,比利时从一个风雨飘摇的小国迅速完成了崛起,国民财富急速增长,民主化进程也同步推动。你如果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比利时人,一定非常喜欢这位开明君主。然而,利奥波德二世面对其殖民地刚果,却完全是另一幅面孔。在执政的40年内,利奥波德二世以铁腕残暴的剥削、压迫刚果黑人民众,强征当地人为他劳动,造成了大约300万刚果人死亡,这个人对刚果人来说,就是一个血腥的刽子手,为人所痛恨。所以,利奥波德二世治下的比利时崛起是毁誉参半的,它确实惠及了比利时民众,但却给刚果人留下了累累血债。欧洲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帝国,大多带有这种“半好半坏”的性质,它们确实惠及了本国的民众,却给其他民族带去了苦难。然而,还有另外一种恶性的“崛起”模式,除了“帝国”这个名头被无限吹大之外,没有任何人从其崛起中获得实际好处,二战前的日本,就属于此例。上世纪70年代中日恢复邦交时,我国老一代领导人曾经对那场战争定性:“发动侵略战争的是一小撮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日本广大人民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这话初听起来很多人不理解,但实则特别一针见血,当时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迈向的就是这样一条疯狂的歧途:在军国主义的狂热号召下,日本不仅将战争的灾难播撒向全亚洲、全世界,自己的民众也深受其害。在军国主义迷梦的号召下,男子献出生命,女性出卖贞操,整个国家将无尽的财富投入到疯狂对外扩张这个无底洞中,最终在两颗核弹中被炸得灰飞烟灭,什么都没剩下。这其中的具体故事,我们有机会在详谈。而当我们把目光放回到两千年前,去审视秦王朝,我们会看到几乎同样愚蠢的崛起思路。旧日本帝国讲“军国”,秦帝国则讲“耕战”,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告诉老百姓,他们生命的意义就是“为天皇效忠”,而秦帝国的设计师商鞅则告诉他的君主,其治下的臣子和百姓,就是帮他打仗或供其奴役的工具人。实际上,秦王朝在发动对六国的兼并战争之前,首先发动的,就是对自己国内所有阶层的掠夺性内战:与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民本”“民富而国强”思想针锋相对。反应商鞅思想的《商君书》中专有《弱民》一篇,其开篇就提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的政治公式,强调“有道之国,务在弱民”的思想。在商鞅的逻辑中,只有压抑民众的欲求、智能、意愿、权利,才能够强迫他们服从君主所制定的“法”,而只有所有民众都甘受奴役、服从法,国家才能强大。所以商鞅苦口婆心的教育君主:“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治民羞辱以刑,战则战。民畏死、事乱而战,故兵农怠而国弱。”总而言之,商鞅这家伙的逻辑,就是要把民众约束的死死的,让他们最少限度的从国家的强盛中“分肥”,这样才能让他们“好管”。有人说,商鞅是“东方的马基雅维利”。 我说,马基雅维利要是知道你敢这么比较,一定掐死你的心都有了,人家虽然写《君主论》,教君主怎么使坏、阴人,但人家还写过《论李维》讨论共和制啊!哪像商鞅这么一门心思、一肚子坏水?正因如此,很多严肃史家在写到商鞅最终下场时,都抑制不住幸灾乐祸之情,说他是“作法自毙”。说白了:活该啊! 基于这种阴毒至极的思想建立起来的权力体系,你当然不能指望老百姓能从秦帝国的强盛中获得什么好处。至于贵族,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在商鞅变法中他们一开始就被列为了被打倒的对象,整个中国贵族精神的没落,自商鞅变法始,这里不赘述了。所以,在整个秦帝国中,最终从其扩张崛起中受益的,似乎只有皇帝一人。他在这场对内和对外同时发动的无限度的兼并游戏中大权独揽,享受了无上的尊荣。然而,历史上的真相真的如此吗?读《史记·秦本纪》和《史记·秦始皇本纪》,你会有一种突出的感受,秦朝最高统治者的孤独、偏执与癫狂,是随着其集权的一步步加剧和秦国领土、势力的不断扩张而同步发展的。在秦孝公时代,最高统治者偶尔还能做一下正常人,跟亲近臣子打打哈哈,展现自己随和的一面,到了秦昭襄王时,统治者已经必须做一个恩威无常以驭臣下的独裁君主。而到了秦始皇时,他已经化身为了必须视权力为其唯一行动指南的“权力野兽”。他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力,赐死了自己的“相父”,幽禁了自己的母后,扑杀了自己的弟弟,疏远了自己的儿子。在晚年躲在深宫中拒绝与人相见,并疯狂的惧怕死亡,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药而相信低级骗术,最终死在这一迷途当中。这个秦帝国崛起的唯一“法定受益人”,他的人生真的是幸福的吗? 至于他死后其儿子胡亥的故事,那更是一个知名的悲剧,这个本性其实并不太坏的年轻人上台之后迅速的沦入了癫狂,屠杀了自己兄长和几乎所有兄弟姐妹,然后在短暂的穷奢极欲当中以“二世而亡”为秦帝国画上了句号。在秦二世的生命最后时刻,面对来逼宫的赵高,刀架在脖子上,秦二世这个倒霉孩子总算清醒点了。他苦苦哀求:我不当皇帝了,当个王行不行?当诸侯行不行?当个大夫行不行?当个庶人行不行? 但得到的回答,都是不行。他的生命,已经被之前的挥霍过度透支了。虽然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胡作非为,早已被标上了那么昂贵的价格。有一天必须用生命来偿付。是的,绝对的权力,不仅导致绝对的腐败,也通向权力持有者的自我毁灭。所以秦帝国的崛起,是一场没有任何人群从中受益的宏大悲剧,六国的百姓与士族被屠杀,秦国臣子和民众被驾驭奴役,甚至看似至高无上的皇帝本人,也因绝对的权力而扭曲变态,走向毁灭。这就是一场空前宏大的悲剧,也正因其创痛之巨,中华民族才在其后进行了自省与自新。在秦帝国尸体上建立的汉朝,选择用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民本思想去消解秦朝法家制度中的毒性,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才勉强愈合了这道创伤。我们的民族,用“汉”而非“秦”来自称,是有其深意的。秦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其立国思想内核中所散发出的那种毒性,让我们没有办法将其直接将其化用过来,作为我们民族的旗帜来使用。对于这一点,历代的传统史学家们,本来已经帮我们想的很清楚了。而《大秦赋》的编剧,居然把它给忘了。 5

当然,我知道,即便说了这么多,很多痴迷于《大秦赋》和《大秦帝国》系列的粉丝依然会找我抬杠: “你怎么敢这么说!秦朝有万般不是,它毕竟给大一统打造了基础,车同轨、书同文、修直道、建长城、balabalabala……” 在我看来,这样的反驳,纯属强词夺理。 的确,大一统是秦朝留给后世中国的遗产。但我们需要反问:我们能不能为了这份遗产,强行给那些曾经的暴行抹上正义的油彩? 如果这种叙事逻辑是成立的,那么西班牙人毁灭印加帝国、美国白人贩运、奴役黑奴、甚至利奥波德二世屠杀三百万刚果民众,都将是无比伟光正、没有任何污点的故事。因为以“历史的后见之明”看,这些屠杀、奴役,虽然当时当地的一些人受了苦,但促进了全球化进程啊!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啊!如果没有这些屠杀、奴役,人类不知要晚几百年进入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啊!你可能今天还活在前工业时代呢,离用上智能手机遥遥无期,想想这多痛苦!但谁敢因为这些“后见之明”给那些事一个《大秦赋》式的完全正面而肉麻的评价呢? 更可怕的是,如果这样叙事逻辑是成立的。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推得:为了一个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才能实现的宏大目标,眼下任何一个人个体的生命价值都是可以不被尊重、随意牺牲的。这样的叙事实在是太激进了,不仅保守主义者会反对,放眼当今全球,即便最激进主义的势力,恐怕都不敢这么提。极端宗教主义给其信徒的许诺还是“你去恐袭某处,死后上天堂”,好歹还有点对个人的“终极关怀”。而某些“大秦粉”,居然要2000年前的六国人民为了他们死后不知多久才出现的啥啥理念,去引颈受戮,去对秦的侵略和奴役甘之如饴…… 对这号人,劝您一句:醒醒,都2020年了,做什么白日梦呢!真穿越回秦朝,你也不是那个“挥剑决浮云”的秦始皇,你就一长平坑底被埋的“赵卒”。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__biz=MzI1NzE1ODc1MA==&mid=2247484520&idx=1&sn=066e5be754b4615c5be494e3d7fe1520&chksm=ea1aff59dd6d764f58d3446a60f544511abb664bfde190ab8464e81d2338c0150254d6d61538&xtrack=1&scene=0&subscene=91&sessionid=1608090579&clicktime=1608090584&enterid=1608090584&ascene=7&devicetype=android-26&version=27001539&nettype=WIFI&abtest_cookie=AAACAA%3D%3D?=zh_CN&exportkey=AwuEh1O6P87kuigou5O5g%2Bw%3D&pass_ticket=a5uLIFgrxPfLbGsy8kLnKQs0CTvBuN4gTYw%2BjvamRc4H4BXHB7JWAccz9nZOs4Mw&wx_header=1

 6 ) 从编剧视角,解析《大秦赋》究竟差在哪里

可笑的是,这部剧播出之前我还在劝别人:对大秦系列宽容一点,不要动不动就说不如前作,不要先入为主,不要墨守成规。

结果它就这么打我脸。

看得我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我冷静许久,确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于是有了这个长评。

接下来,我会从编剧的角度,系统性地分析这部剧存在的问题。


首先要讲在前面的:服化道不等于衡量标准。

很多人在夸这部剧的服化道很精美。

但是,一部剧的服化道,它应该合适,而不是精美。

什么叫合适呢?就是有利于表达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我的团长我的团》,那里面人人灰头土脸。脏乱不堪。枪也是脏的,鞋也是破的。这就叫合适。从他们身上,你可以看到家国沦丧是什么景象,连国军都已经成了这副模样。

如果这些人衣冠楚楚,画面滤镜开得干干净净,你会觉得这部剧好看吗?你觉得真实吗?

同理,《大秦帝国》第一部,开场就是战争厮杀。人人脏乱不堪,满脸都是血和土,没有那些光鲜亮丽的滤镜,像有硝烟扑面而来。那样的战争场面,比第四部的开场更有铁血、苍茫的气息,一下子就把人带回到了那个【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里。

很多抗日神剧、磨皮剧为什么一看就low呢,就是画面太干净了,心里却空无一物。

所以啊,这部剧的服化道是遵循了兵马俑的发型,还是参考了《竹书纪年》《武经总要》什么七七八八的史实……这些相较于【编剧想要表达的内容】而言,都是细枝末节,发个微博装个逼还可以,它有利于宣传,但绝不能代表全部。难道【编剧想表达的内容】就是几个盔甲几个战阵?那你应该去给博物馆做PPT,写啥电视剧剧本啊。

服化道太精致,未必是好事。

剧中,嬴政几次和吕不韦、李斯他们跑到郊外,还搞起BBQ了。那景色好看,可是有什么用呢,它告诉观众什么内容了?如果秦始皇他们要出去搞BBQ,我觉得“八百里分麾下炙”的沙场气象更合适,美景郊游不合适。这种“美景式拍摄”,它比较适合酷爱艺术、软绵绵、毫无铁血戾气的宋徽宗。

所以,这所谓的精致,它其实并不合适。

服化道不能作为内容的挡箭牌,不能作为一部剧的衡量标准。观众是来看剧情、看内容的,不是来逛博物馆的。

所以大家的讨论核心,必须是剧情和内容。

接下来就来说一说这部剧的剧情问题。

第一个问题:解决问题,从来不靠智慧,而是靠嘴炮。

华阳太后让优伶模仿赵姬,羞辱赵姬,嬴政拔剑而起杀了优伶。此时的秦王嬴子楚毫无办法,只能将他们母子二人收押。华阳搞政变。

这是第十一集的开头。

华阳当着满朝众臣干这个事,一副恶婆婆嘴脸,所有人都知道是她的阴谋……把阴谋全都摆在明面上,弄得跟阳谋似的,也是够绝了。

紧接着,华阳太后放出风声,说嬴政是吕不韦之子。这个事情,任谁一听都知道是华阳干的。怎么谣言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华阳关押了嬴政母子之后?谁听了,都不会相信,摆明了是华阳干的好事。

结果,嬴政他居然信了。没有疑问,没有思考,他斩钉截铁地疯了似的去质问吕不韦,拿着把剑激动得不行不行的,说出“如果你真是我父亲,我愿意离开秦国和你浪迹天涯,也不愿意做一个连亲爹都不知道是谁的畜生。”(大意。为了我的健康请不要强求我回去再看一眼。)

这句话,本身就有逻辑问题……你不知道谁是亲爹,怎么就是畜生了?这又不是你的错,你爹生了你却不管你那才是畜生吧。

爹崽私奔,头回听说。恐怕吕不韦都会心说:你愿意浪迹天涯我也不愿意啊,好好的相国不当了,我跟你私奔?

而且从人设角度来看,这是嬴政该说的话么?编剧你想体现什么?渴望父爱?那嬴政立刻打算把嬴异人抛到脑后这怎么算,养恩大过生恩吧,嬴异人对你不好么,怎么你就要跟吕不韦跑了?这里的嬴政又有一点脑子吗,直接就要私奔那不管他娘了吗,我请问你们一家三口怎么私奔?真要想自保,难道不是应该留在秦国,死不承认这事,才最安全吗。

嘴上死不承认,心里埋下了疑影,担心自己的身世,担心自己其实根本没有资格继位,这个阴影让他一直到继位成为秦王之后都影响了他的性格,让他有点阴郁,有点暴躁,但一直用超凡的智慧忍耐着……你大可以这样塑造人物,为什么要搞一场狗血恋爱剧一样的质问与哭喊?你以为观众很喜欢看这种??

做编剧的,应该让人物的每句话都符合他自己,这样人物才是活的。

妄想迎合市场,却被市场骂翻,不可笑么。

总之,是哪位写出这句台词的,是编剧,还是导演,还是哪位天才的临场发挥,你自裁谢众吧,真的。

其实,只是这一句话吧,我也可以当做只是一句台词的问题,还可以忍受。

但是接下来……

吕不韦:“要不你杀了我吧,杀了我,王室的血脉就清白了。”(大意)

这又是什么逻辑?我觉得杀了你才不清白了,如果真是光明正大的,为什么要杀你啊。为什么不追查造谣的人,不严禁臣民议论王族之事,而是把你杀了?吕不韦作为大政治家、大商人的智慧呢,头脑呢。

看到这里,我感到智商被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然后嬴政呢,他跑了……他在雨中飞奔,在风中哭泣,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刚被混账老爹抽了一顿的依萍,只是没有一个骑自行车的何书桓与之偶遇。

但是不要紧,没有何书桓,有吕不韦。

吕不韦追出去了,他追啊追,追上了。然后我又看到了鸣人,鸣人总能开起无敌嘴炮,把敌人说得一败涂地。但鸣人好歹是一边打架一边说的,但吕不韦他不,他直接祭出了法宝——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嬴政吃得别提多受用了。然后又是热泪盈眶慷慨激昂催人尿下地一拱手:“请相国辅佐我成就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大业。”

然后爹这事就不提了,这事就过去了。

……好,结果已经很明白了,请大家注意,这不是一句两句台词的问题,而是整个这一幕戏都有问题——

编剧违反了剧本写作的基本原则:解决问题,必须让主角靠自己的能力、靠实际行动办到,不能靠法宝、天命、他人帮助等外力。

你这可倒好,一切问题都靠嘴炮解决,没有智慧,没有计策,你连宫斗都不如。宫斗下药打孩子什么的虽然无聊,但它最起码是符合剧本创作原则的、那些女人是在主动做事情的。你这个吕不韦和嬴政,遇到事就是炖鸡汤画大饼,然后自己把自己说得特感动,我作为观众只能觉得呵呵。

再说赵姬和公子溪的那场戏……大伯子听弟媳妇讲了十分钟的爱情故事,莫名其妙的狗粮铺天盖地扑面而来,吃完一口又来一口,像玉皇大帝给孙悟空的米山面山一样绵绵无绝期,叨比叨叨比叨的,没完没了。然后公子溪被感动了,不跟侄子争皇位了。

真的能把观众气笑了。

编导不懂得用智慧和手段解决问题,只爱嘴炮,小里小气的情节,全靠喊口号来强行拔高,这种剧这几年实在不少,万万年没想到大秦也中招。

第二个问题:炖鸡汤,画大饼,没完没了。

这又是一个编剧基本原则:一切煽情戏码,一切口号,都必须要在戏剧冲突铺垫够了之后,才能进行。

这第四部的编剧,可能是想学第一部吧,孝公和商鞅动不动就热泪盈眶互行大礼,于是你笨拙地想让嬴政也感动观众一把。但是请注意,动人的煽情戏码,都是把“戏剧冲突”铺垫够了,然后再煽情。比如,秦献公白发苍苍,女儿陪着他,去看秦的老兵们,一番对话之后,唱起秦歌。观众先是通过前面的情节,看到了秦国有多么艰难,秦人多么顽强,秦君的担子多么沉重,然后在适当的时候煽一点情,大家才会跟着感动。

你不能啥也没有,情节没有铺垫好,就直接煽情,这叫作“无效情节”,观众不会感动的。

这第四部啊,从前两集开始就一直在重复一个信息:统一天下,志在必得。

全都上帝视角,说个没完。

首先,这个事情不能说得特别斩钉截铁。我们都是马后炮,知道秦国一定会一统天下的。可是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几乎是开天辟地的事情。从母系氏族社会开始,天下原本是家族为基础的,家族和家族聚到一起,形成氏族,各个氏族是分散着的。后来氏族和氏族聚在一起,形成部落。部落和部落聚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整个天下都是点状的。然后,夏四百多年,是一个大部落比其他部落强大,而已。商五百多年,是一个最强大的部落,统治其他部落。周八百年,是分封各地诸侯,各地仍由原本的氏族、部落统治……天下从来没有真正一统过,天子的权力从来都没有办法管得太远。如果突然有人说,我们要让天下彻底成为一个整体,所有人恐怕都会觉得这丫是个疯子吧,几千年都是这样过来的,什么叫统一啊?

然而在这第四部之中,所有人都像预言家一样,所有人都知道秦国可以一统天下。

预言家就算了,还说起来没完。昭襄王说了两三遍,嬴异人说了四五遍,嬴政说了五六遍,李斯说了六七遍,吕不韦说了七八遍……统一天下这个鸡汤,能换那么多种句式来写,也真是不容易啊,难为你了。

我简直怀疑是四个导演拿着四个编剧的剧本拍的,每个人都要拍一下这个,但是他不知道别人也拍了,所以最后剪辑到一起就是每个人都把这同一套话说个没完。

就算是金科玉律,也不能重复起来没完。

就好比,英雄救美的戏码,演一次是精彩。演两次是感情深。演三次,观众一定骂街:要这娘们有什么用?只会拖后腿!

然后你再出来解释,买营销号买水军解释:不是啦,人家就是感情深啊,救几次怎么了。

这就叫抬杠,狡辩,揣着明白装糊涂。

观众的感觉是对的。你那想法毫无用处,因为你没有给你的想法找到好的表达方法。想体现感情深,怎么不能体现,非得一再重复同一个戏码?这是编剧的偷懒和无能。

如果你一直重复英雄救美,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英雄救美,而是娘们拖后腿。

如果你一直重复情意绵绵,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情意绵绵,而是醉生梦死腻腻歪歪不知人间疾苦。

如果你一直重复慷慨激昂,观众感觉到的一定不是慷慨激昂,而是这丫中二病。

最可笑的就是嬴异人过世那点戏份。在死之前,他对着吕不韦、赵姬、嬴政等人说,要立嬴政为太子,紧接着又上大餐了:

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嬴异人对着嬴政又说了一遍这些话,这已经是不知第多少遍了。我记得你单独和嬴政说要立他为太子的时候就已经讲过了呀,当时不就热泪盈眶一回了么。

然后,父子俩人阅兵去了,在方阵间走来走去,就差“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然后嬴政对着底层士兵,又重复了一边。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

都特么快贫死我了。

你秦国短短三年,连丧三王,哪来的底气在这个时候说一统天下?六国听见了,不会立刻再来一回合纵吗?这是侮辱观众的智商。

同样是上一位统治者去世,主角继位,你看看《汉武大帝》是怎么表现的:

太皇太后窦氏一直压着汉武帝,磨练他,不肯给他大权。
窦氏感觉自己就要死了,终于把汉武帝刘彻叫来,对他嘱咐了三件事,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第一你要提防你的母亲王太后专权。第二你要小心外戚乱政。第三是什么我记不清了。……没有空话套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嘱托和提点。
刘彻答应了,记住了。
几天后,窦太后轰然倒下,已经没有力气再说一句话,她的手指比出了“三”,她还是念念不忘那三件事……
刘彻飞奔过来,握住了她的手。这是暗喻他接下了奶奶的嘱托,接下了大汉的重担。

这才是一个即将死去的掌权者应该对后辈儿孙叮嘱的事情。你让嬴异人说点有用的行不行啊,一堆空话套话,听着像刮风一样。真可惜了嬴异人的演员辛柏青的演技了。

你想慷慨激昂,方法多得是,不要一直喊口号。

再用第二部举个栗子吧:

张仪初遇昭文君,想看九鼎,昭文君带他去了。
夜幕里,张仪手举火把,环顾九鼎,大笑,笑得豪迈又烂漫:“这就是天下!”
昭文君叹道:“天下没这般平静。古往今来,问鼎者都已变成过眼云烟,王侯将相,匆匆过客。”
张仪:“但是张仪二字千年之后青史永存!”
昭文君笑道:“那敢问,哪国青史愿存张仪呀?”
张仪道:“秦!”

这几句话,就够了。干脆利落,掷地有声。

因为精简,所以如一声惊雷般,振聋发聩。越精简,就越是耐人寻味。

如果张仪在这里开起嘴炮:我要辅佐明君,只有秦国才能如何如何,我要名垂青史施展抱负,我要这个那个……那就是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第四部,编剧让人物重复了无数的台词,絮絮叨叨,磨磨唧唧,看似慷慨激昂,可你说了这么多句,都不如张仪一句“秦!”来得震撼,也不如窦太后最后一个“三”的手势让人动容。

第三个问题:二十多集了,没有一点干货。

什么叫干货呢,最起码有点历史观,这是大秦,不是架空剧。

还是用《大秦第二部·纵横》举例子。
张仪道:“合纵知易行难,犀首顺风。”
犀首道:“连横树敌于众,张子保重。”

区区二十个字而已,两位纵横家的眼界心胸跃然纸面。连横,就是树敌于三晋和燕国,可不是树敌与众吗。合纵,让夹在秦齐楚三大国之间的四个国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它们又是四战之地,可不是知易行难吗。

在听到这二十个字之前,我对合纵连横的理解都只是表面上的,我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知道那里历史人物都干了什么,却一直没有这样深刻简要的理解。很显然,第二部的编剧懂得战国那段历史,很多精彩戏码都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给观众看。如果您哪位把它们当废话滑过去了,那就真是把肉埋在饭里,猪八戒吃人参果,建议认真重看。

再比如,《大秦第二部·纵横》的第一集,秦王默许伶人羞辱魏王那点儿,我猜百分之九十的观众根本没看懂吧。

第一集才十分钟,干货爆棚。

魏国使者来到秦国,说,魏王要与齐王相王,邀请秦王前去观礼。相王,就是互尊为王。
一番唇枪舌剑之后,三个伶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通晓政治的说书人)上来了。
伶人A阴阳怪气地说:“魏使请留步。我记得魏王前几年就称王了,这是第几次啊?看来这称王也能上瘾。”
群臣大笑。
伶人B演齐王,说:“尊敬的魏王,你为何向我跪拜呀?”
伶人C演魏王,跪在地上说:“贤明的齐侯,你的仁德如天地无疆,你的谦逊让我羞愧不已,我愿率天下诸侯尊你为王。”
伶人B演齐王,说:“魏国所说像实话,就怕心里藏奸诈。南有楚国脾气大,西有秦国让人怕,不如将我火上架。”
伶人C演魏王,说:“齐侯所说是不假,可怜老夫已跪下,三番五次请称王,再不称王我自杀。”
群臣哄堂大笑。魏使羞愧而走。

都说《大明王朝》细节多,我敢说《纵横》绝不逊色。

就第一集的这段可就太妙了!一上来,就把列国纷争的关系表现清楚了!战国时代的开端是什么?周朝初年上百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已经互相吞并了数百年,只剩下几十个诸侯国,其中魏、楚、齐、韩、赵、 燕、秦七国最为强大。汉朝的刘向将这段历史编成《战国策》,因此后人便将这段时期称为“战国”。战国时代的最开始,魏国有肥沃的耕地,有李悝鼓励农业,西门豹兴修水利,吴起用兵,三大人才,三大支柱,魏国称霸,成为天下最强的诸侯国,曾经差点把秦国灭国。但连年征战,国力衰退,又在与齐国的战争中大败,丧失了霸主地位。而秦国日益崛起,因此魏国想拉齐国下水。可不就是伶人演的那样,恨不得跪下求齐王称王么?伶人说,“南有楚国脾气大,西有秦国让人怕,不如将我火上架。”历史上,齐国与魏国会盟没有邀请楚王,楚王便攻打齐国,大胜,可不是脾气大么?秦国日益崛起,可不是让人怕么?齐王知道称王很容易变成众矢之的,可不是“将我火上架”么。齐王知道魏王的心思,秦王也知道齐王知道。于是有了三个伶人这出戏,是秦国在回敬魏国一个羞辱。

这才是历史片啊!如果光演情节,那充其量叫作故事。能透彻而真实地展现历史观,这才叫历史片!

编导生怕观众看不懂,还加了两句旁白:曾经雄霸天下的魏国,国力衰退,借此与齐国修好结盟,怂恿齐国称王,以此抵御日益强大的邻邦秦国。

这么简单的一点历史,观众还是看不懂。弹幕都在说:“什么啊,乱七八糟的,比第一部差远了。”“拍得阴阳怪气,根本不是秦国该有的样子!”……

给我恶心的。要多少年才能等到一个像样的历史剧,就这么作践,以后谁还敢拍啊。只想说,你们就是不配看好剧。不配。

而这个第四部,简直和《清平乐》如出一辙。啥事没干呢,就开始天下大义,满口假大空,不见一句真章,没有半点干货。

李斯是个好例子。从他出场,到赴秦,到认识吕不韦,再到嬴政身边,从头到位没有一处体现出他的政治才华。当他见到嬴政,又是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大王一定要一统天下,我一定能帮大王一统天下,大王没有这个志向,我帮你有,大王不能统一天下,我帮你统一天下……”

可把你能的,搞得我就特别想看突然天降一个花盆砸死你算了,先让你知道什么叫强极必辱,什么叫世事不能尽如人意。秦能够一统天下,那是历代先祖、历代能臣的功劳,关你李斯屁事,说得好像全靠你的作用一样。

全是空话、废话、狂话,没一句有用的,马保国都比这个李斯看着靠谱。

李斯看着六国的旗子,骂六国活该被灭,故意让嬴政听见,显得自己多有才能。这个情节本身是可以的,终于可以显得人物有一丁点策略了。

可是,李斯的那些话,说魏国人才丧失,韩国申不害变法之后再也不图强了,赵国也没出息,楚国屈景昭三大氏族争斗不止,齐国偏安一隅…………这些都是废话。只要不是瞎子,谁都能看到,战国时代茶馆酒肆里的人都能看到,这是李斯该讲的么?李斯的真知灼见在哪里啊?

这些骂街的话,本来也很无聊。六国灭亡,其实也怪不得他们自己——楚国偏远,地方太大,偏远地区又相对落后,所以靠氏族治理,就像曾经春秋时代的齐国与晋国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分治亡楚”。楚国已经算是很顽强了,齐国早已被田氏窜取,晋国早已被韩赵魏瓜分,曾经与晋国争霸天下的楚国直到灭亡都没有被几大氏族分裂掉,已经很不容易了;三晋是四战之地,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变法图强;燕国最老,时不时的喜欢尊奉一下周礼,迂腐,优势反制,也是无奈;齐国偏安非常正常,整个中国历史上凡是偏安在东南半壁的,必然无法统一,必然是在海滨日益丧失斗志,然后被西北方向的政权所灭,南唐、南宋差不多都是这个原理。从地理上来看,只有西边的秦国最有可能统一天下……六国虽然活该,可其实也是无奈。

所以李斯这些骂街的话,全都是废话,全是闲汉妄议国事的水准,听不出李斯有半点过人的见识。

前两部商鞅、张仪、公孙衍的眼界和见识,独到的分析,再也不见了。

很多集以后,李斯才终于说出一句“废分封,立郡县。”我以为终于要说正事了,特么二十集才等到一句干货我容易吗。然后,嘿,这里偏偏一笔带过了。

你行。

我只能理解为,这原本是个婆媳剧、架空剧的编剧,被逼娼为良来写大秦的剧本,人家可不乐意了,只能逼着自己写,他无法也不愿突破自己的既往认知,所以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宅斗上,也不肯在干货上多写几句。或者说,写不出来。

从历史上来看,吕不韦的政治立场究竟是什么,秦法刚而易折,是倚势而行,一旦没了势,秦法必不可久。假如真能一统天下,那怎样治国呢,秦法还好使么?灭六国如果灭得太快,反弹也大,不如慢慢来,让天下渐渐适应,才能真正的统一。这恐怕是吕不韦真正的忧虑。他和嬴政、李斯的政治理念是有点冲突的,而事实上,吕不韦是对的。以我个人浅见隐隐觉得,如果按照吕不韦的方略,秦也许不会那么短命,看看西汉削藩之事就知道了。但是,只看战国情势,嬴政似乎也是对的。(做大事就是这样,只要你稍微做一些大事,你就会发现,没有人能断定眼下究竟谁对谁错,大家只能根据结果来判断。纣王攻打东夷,在当时看来也没错啊,可他就是因为攻打东夷等原因,国内空虚,被周族趁虚而入,于是大家都说他攻打东夷是错的。诸葛亮那种直接就能断定战争结果的能力,都是小说家言罢了,纯属胡沁。所以很多大老板、大人物都信风水,因为他们都知道,真的是无法判断眼下究竟怎样是对怎样是错。)历史不能假设,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没必要探讨他们谁对谁错。

必须探讨的是,在这个剧中,编剧好像无法理解吕不韦和李斯的政治理念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他把吕不韦解释成了权臣,把嬴政和吕不韦的矛盾主要演绎成了吕不韦擅权太过,把李斯写成了不断打报告的小人。

这尼玛又是婆媳剧那点格局。

满口都是天下,情节却小家子气到了极点。

别再拿历史剧当挡箭牌装逼了。历史上,吕不韦是有功于大秦的,他很重要。

请问观众们,你看了这剧,现在能讲出吕不韦的主张到底是什么吗?你能讲出吕不韦到底做了什么贡献吗?不能吧?这不怪你,是编剧根本就没写明白。

前三部:商鞅变法,万世之功。张仪在列国犬牙交错、互相蚕食的那些年里保住了秦国。秦惠文王一生顶住了列国多次合纵攻秦的天大压力,同时灭义渠,收巴蜀,为后世秦王奠定基础。白起南征北战,拓展秦国疆土,让最强的赵国、最大的楚国从此只剩下坡路,韩国只剩一半了,魏国早已不堪重负。苏秦让齐国一蹶不振,无法再与秦国比肩。秦昭襄王超长待机,让秦国平稳发展几十年,此后任凭六国怎样折腾,秦也是无敌的……

这些是前三部你能记住的东西。

但是第四部告诉我们吕不韦干了啥???它啥也没告诉。

《吕氏春秋》很了不起,结果编剧写成什么样子呢,好像是一个老头子花钱雇枪手,装个文化逼,还得意洋洋地显摆。李斯给秦王打小报告,说别人不给吕不韦改一字,是因为怕他。

瞧瞧编剧这点格局吧。

你只相信洋洋自得,不相信为国著书的远见与忧思。你只相信权势、畏惧,你不相信士大夫的骄傲,不相信宁折不弯的风骨,不相信匹夫一怒尚且血溅三尺。你不肯让李斯隐忍不说、全当是回报一次吕不韦的引荐之恩,却让李斯小人一样多次打小报告说吕不韦的不是。你把一切解释成校园霸凌一般的狭小逻辑——满口家国天下,是为了掩盖,是虚张声势,是越没什么越要喊什么,其实这些阴晦而幼稚的东西才是你的真实格局。

《吕氏春秋》究竟写了什么,意义何在,你也不懂,让段奕宏背的那几句台词,都像是百度上扒下来的。

更搞笑的是什么呢,嬴政刚继位时,吕不韦的表现。编剧没有通过后续的情节来验证吕不韦的政策是对是错,而是镜头还在朝堂上,那个阴魂不散的旁白又又又又出现了:“吕不韦此举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积极作用。”

诶呦我日。

相声领域有一个词儿叫刨活。

假如第一部,商鞅变法,没怎么着呢,就来一段旁白,把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给介绍了。假如第二部,张仪还没怎么样呢,就来一段旁白,把张仪的连横合纵给介绍一下……那观众还看个屁啊。

没有悬念,没有情节推进,没有步步为营,直接就把结果告诉观众了,用的是百度百科的词汇量,播音员字正腔圆的旁白……你到底知不知道,电视剧,要用情节表现出来,不要动不动就直接让旁白交代!

就连赵姬和嫪毐睡了,也要来一段旁白:“从这以后,赵姬越陷越深”(大意)。这么点屁事还需要旁白?你这是广播剧啊,还是有声PPT啊?

编剧格局太小,知识太少,晦暗而幼稚,无情又无趣。整部剧没有历史观,没有干货,只有low穿地心的旁白。宅斗、职场、婆媳剧的人物关系搬进了大秦的历史背景。中国历史上最有生命力最铁血蓬勃的一段历史让你写得连三流职场都不如。

第四个问题:三流剧情,逻辑缺失。

嬴政母子回到秦国,华阳夫人不让他们进城,逼着嬴异人立自己安排的女人为正妻。嬴异人坚持自己的立场,不答应。而秦王嬴柱竟然一言不发,任由华阳夫人安排一切。直到亲眼看见嬴政是多么优秀多么年少英武,才允许他们母子入城。

这个情节是为了突出主角,而毁了所有配角:

秦王你这是什么逻辑呢?嬴政母子在赵国当人质,九死一生地回来了,就算嬴政是个废物,你也应该让他们回家啊。如果嬴政没有讨你的喜欢,你就不管了?任由老婆干政了?你可真英明啊。这简直就是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把大秦帝国搞成了暴发户家里的宅斗。

华阳夫人就更不用提了,像极了宅斗剧里的恶婆婆。这个剧,总是喜欢很尴尬地强行强调某个人物多么厉害多么英明,然而在该人物身上,观众完全看不出他有什么厉害的,尬吹从何而来。华阳夫人就是个好例子。编剧借吕不韦之口说她厉害。我请问她厉害在哪儿了?倚权仗势,欺凌弱小,威逼利诱,明目张胆的威胁与恐吓,这就是你所谓的巾帼不让须眉?虽然说世界的本质就是强的欺负弱的,可是你这干的也太明目张胆太幼稚了吧。

少年嬴政呢,凭借英武出色的外表和似乎饱读诗书的对答,收获了爷爷的喜爱,得到了秦王剑。母子得以回到秦国。

看看这一出戏从头到尾的逻辑,像不像架空剧里的任何一个主角?这个套路放在哪里都可以,唯独放在大秦里,实在不像样。

这里的嬴政并没有像韦小宝、魏璎珞一样,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和一点点小手段渡过难关,嬴政什么也没凭,智慧计谋都见鬼去吧,他只需要背几句编剧塞给他的百度百科水平的知识,就渡过难关了,说到底是因为秦昭襄王做的那个梦。这挂开得也是没谁了。

大秦帝国应该是大群戏,每个人物都出彩,从每个人物的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和一段历史……而不是一个男主开挂。

第五个问题:无意义的废话情节,太多。

这例子简直太多了,数不胜数。

单说一个例子,赵姬和嬴政被关押在赵国,两个狱卒要淹死嬴政。

为什么要淹死一个小孩子呢?这两个狱卒怎么敢?谁让他们做的?怎么跟秦国交代?如果是赵国真的要杀一个小孩子,恐怕还会惹来其他五国的嘲笑,打不过秦国就要用一个小孩子出气,巍巍大赵可真有本事。即使一定要杀,为什么是淹死,哪怕下一点儿毒,或者让他生一场大病,也可以跟秦国说是病死的,而不是蓄意谋害。直接淹死,这未免太简单粗暴了。既然要杀嬴政,为什么却把赵姬好好的关起来,而不是母子两个一起杀?

这还不够,平原君赵胜居然来凑热闹看了一眼,以为嬴政已经死了,说出一句“看来这是天意”,他就走了。他居然就走了!没有调查,没有抢救,直接就走了。我不明白赵胜的这个出场有什么意义。阴魂不散的男中音旁白又出现了,解释说,“赵胜原本想留赵姬母子在邯郸,防止秦国继续对赵用兵,却没想到出了这种事。”这么简单的一点儿情节,你不能让赵胜演出来吗?为什么要用旁白来讲呢?我真是受够了。这果然是个广播剧是吗。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梦到了嬴政。看来这就是编剧的目的了吧,要让秦昭襄王做个梦,时时刻刻提醒观众秦始皇一统天下那点事……可是昭襄王自己梦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让嬴政淹死一回呢,这又不是魂穿。

即使你一定要让嬴政淹死一次,你也可以让剧情自圆其说。我随便瞎编的啊:比如燕国派刺客谋杀嬴政,是为了让秦王暴怒,继续对赵国用兵,吸引赵军的主力,燕国就可以在背后渔翁得利。但是由于平原君赵胜及时赶到,燕国的阴谋没能实现。这样最起码也符合逻辑了吧。

还有一个垃圾情节:

嬴异人对嬴政说,要立他为太子。还照例喂了一顿六世余烈牌鸡汤+统一天下牌大饼。然后嬴政开开心心热泪盈眶地跑去告诉妈咪,爹地让我当太子耶。然后赵姬说了一句:“太子,那不就是将来的王吗!”(我特么……有年头没听见过这么废话的台词了。)然后母子两个热泪盈眶,开心得要死。

此时的配乐非常慷慨激昂气势恢宏。

这就是导演的格局。你认为这是应该激动的,还给加上了非常激动的配乐。

我丝毫没有觉得大气,只觉得像是一家三口守财奴。

这让我想起曹丕啊。历史上,曹丕终于被曹操立储之后,也是开心的要死,抓住大臣辛毗的手说:“你知道我有多高兴吗。”辛毗回家,跟自己的女儿辛宪英说起这事,辛宪英叹道:“曹丕怎么能这样呢。父亲死了,他才能继位,这是想想就悲伤的事情。挑起国家的重担,这是很沉重的事情。被立储,应该沉重又悲伤,他怎么能这样呢。我看魏国的国运堪忧了。”

你这个嬴政开开心心跑去告诉妈咪的情节究竟意义何在?

编剧的三观啊。真的,槽多无口。

第六个问题:编剧没有能力塑造好人物。

例子太多了。

比如姚贾。

李斯、姚贾、王绾、王翦都是辅佐嬴政的大才。可是你从这个剧里能看出他们有什么光彩吗?

编剧是这么写的:秦使姚贾在赵国出差,让赵王将太子送到秦国为质。郭开用重金贿赂姚贾,姚贾说了好几句慷慨激昂的台词:“我为秦国效力,哪里是为了这些财物!全部拿去充公。”(大意)

真笨拙啊。

好莱坞大师罗伯特麦基懂得剧本写作的真谛。他在《故事》中写道:一个好的演员,如果你让他演的是“我爱你”,同时台词也说“我爱你”,那么他会告诉你,这没法演,这不需要演技。

好剧本,必须懂得留白。

比如,一个人物,心里想的是“我爱你”,他嘴上说的却是:“冷?我不冷啊……你冷不冷?”然后再憨憨地笑一下。那么观众自然就会知道,他爱她,顶风冒雪来看她,不在乎天气多冷,却担心她冷不冷。这是高级的写法。如果他要表现的是我爱你,嘴上说的也是“我爱你呀,所以顶风冒雪来看你。”这就太笨了,太废话了。……我讲清楚了吗?

所以姚贾的这种台词啊,真是没水平。编剧给他个机会,让他喊出几句爱国口号。真的很low。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一个白眼翻上天。

算了,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这部剧,未免要求太高了……

接着说然后。

然后呢,姚贾跑去见赵王,居然没有任何巧妙的对话,没有各种智慧的试探、软硬兼施,你甚至看不到任何外交家应该有的头脑和策略,姚贾直接就是一副“老子不怕死,有种你杀了我”的劲头,对赵王说的那些话,别说人家赵王了,我听了都来气。

蠢爆了。这样塑造一个人物,连学生水平都不如。这并不能显得姚贾是个为了国家不怕死的,只能显出他非常蠢。

姚贾这么干,如果他成功了,那么70%靠的是秦国的国力,30%靠的是赵王懂得审时度势没有一怒之下杀了他。那么姚贾这个人物的作用在哪里?姚贾没有任何加分,派任何一个使者去,都是一样的结果。而且姚贾这个做法,对他要做的事没有任何帮助,反而非常容易激怒赵王、适得其反。姚贾是大才啊,最起码是个外交家啊。你就这样表现他?张仪那些软硬兼施、笑里藏刀、该忍辱就忍辱的邦交策略,让狗吃了还是让你吃了?

这一点大情节中的小情节,完美地暴露了编剧简直是根本就不过脑子。把人物塑造得一塌糊涂。

很多本来应该好好塑造的人物,都这样被埋没了。四公子之一的赵胜就因为和赵王拌嘴突然嗝屁了,他要是这个心理素质,早在长平之战就挂了吧。天下水工郑国,庸人一般,畏畏缩缩,平平淡淡。王绾像个路人甲。吕不韦成了小家子气的商人。华阳是个一直在无效劳动的神经病,明明已经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究竟还图个啥?在那儿自己一个人演宫斗……

真的,这个编剧适合写狗血剧去,你写历史正剧真是太屈才了。

最可恶的是,它披着正剧的外皮,让观众误以为这是真正的历史,误以为李斯绝对是个小人,吕不韦不过是个商人……(这种结论,历史学家都没资格下,观众凭什么断言。)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第七个问题:这一部的爱情戏,惨不忍睹

首先吧,怎么看一部剧的爱情戏的水平呢,很重要的一点,看它是否尊重女性。

当年读了《大秦帝国》原著小说,我就知道作者最喜欢的人物一定是商鞅,根本不用猜。后来看了个访谈,作者说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商鞅。我大笑,果然!那我是咋看出来的呢,就因为,作者给商鞅配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女人。她有钱,绝美,懂政治,有追求,有理想,国家密探都查不到的消息她居然能查到,通情达理,男主奔事业她不捣乱,她拿自己当小三、当代孕,男主要死了她还来陪葬拿自己当兵马俑,她居然特么的还会武功……这不是在写女人,而是在写作者对商鞅的爱的集合体,是他将自己代入之后的最大渴求。这样的感情戏,居然烂出了一款高档香水的节奏,它不是一般的烂,它的烂是分层次的:细细品之,前调是贪慕权势富贵的味儿,中调是极度大男子主义极度自恋的味儿,后调是自私又虚伪,什么都想要又不敢承认的味儿。渴望地位、渴望金钱,渴望享用美貌的皮相,渴望被当爹一样崇拜,又渴望被当儿子一样理解,渴望女朋友拿他当孩子一样哄着捧着供着,一会儿妈宝男一会儿大男子主义。所以塑造出这样一个女角色,还要让她各种倒贴。作者认为这个女人必须拥有无与伦比的【金钱】【权势】【富贵】【美貌】并且【一无所求】,这样的女人才配得上商鞅。哦不,不是一个,还有公主,堂堂一个公主也要“无怨无悔”地倒贴,才能让作者过足了瘾。呵呵……当我把容忍度放到最宽,那么好吧:在第一部那样的大环境下,这样的感情戏也有其动人之处,就当它是作者赋予商鞅的一个不现实的美梦,也勉强可以理解。尽管,作者无意识中还是暴露了他认为“留个后”很重要的三流传统思维,所以他让白雪怀孕了,生的还是个男的。可笑至极。

如果男人们无法理解,请你反着思考一下:你是个非常优秀的男人,你的爱人,她奔事业去了,你这个男人,你要容忍她有别的男人,要支持她的事业,要事事处处顺从她,要为她代孕,为她当小三,你一直为她守身如玉,你毕生的才华全部在守望她的日子里蒸发掉了,你一辈子什么都没做,你只给世间留下了一个崽子,你的生育器官就是你的全部价值,她要死了,你还得来殉葬……仿佛只有这样,你才是个好男人,不然你就不是好男人……请问这种戏你看着舒服吗。令人作呕对不对?

就算不谈尊重不尊重女性的,从实际利益来讲,一部剧,要让女性观众看着舒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电视节目受众,女性观众占了极大的比重,这是没法否认的事实。男性观众大多被游戏、小说、更快节奏的短视频平台分走了。为什么《甄嬛传》《延禧攻略》这种戏总能热播,仙侠架空必定拍成古装偶像剧,很简单的道理,它们是哄女性开心的。白雪这种工具女角色,会让女性观众深感不适,必定会被市场淘汰。

忘了是在哪里,好像是一本印度文学论文合集,里面写着一句话:“男权社会是每个国家都经历过或者现在仍在经历的,所以看一个作者是劳动者还是艺术家,就看他是否尊重女性、能写好女性角色。”怎么看一个创作者是否尊重女性呢?如果他笔下的女性全是工具人,全是给男主充当后宫的,必须贤良淑德,不允许女性有自己的性格,那他当然不尊重女性。

所以我要说,第二部的感情戏,是尊重女性的。我非常喜欢编剧对芈八子的处理。

第二部,张仪说将来发迹,一定助芈丫头嫁入王室。
芈丫头笑嘻嘻地道:“那张仪何时发迹,将来又何时到来呢?”又突然变了脸色,大骂:“别吃饱了饼就在这儿胡说八道!”
张仪委屈沮丧.jpg
芈丫头看他伤心,又哄他,甜得要死:“好了好了,我知道你将来一定会发迹的,我等着你接我当王妃?拉勾拉勾~”
然后呢,义渠王离开了她,她情绪激动踢了张仪几脚哈哈哈。
张仪说“以姑娘姿色,富贵唾手可得”之论。她不爱听。可是没过两分钟,张仪走前,她又捏着小辫儿说:“我等着你接我当王妃~”

现在想想,我都忍不住要笑。

这一出戏,观众可以看到:她粗野,聪明,善解人意,很会哄人。她很豁达,拿得起来放得下,闪闪发光,是独立的,不是等着男人安排的女人。她骂义渠王叔的那几句话,还显示出她有政治头脑。这样的女人,才会是未来的宣太后。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编剧是尊重女性的,他允许芈八子不在意男人。义渠王抛下她走了,她很快就放下了。她想当王妃,过好日子。编剧允许芈八子喜爱权势,也允许她移情别恋。你义渠王离开我是吧?好啊,你滚,我当王妃去!谁会一副痴情弱女子的傻模样在这儿等着你啊!她原本爱义渠王毫无疑问,但后来她被有权有势气度过人的嬴驷迷倒了,这才是人性。最美的女人,一定爱有权有势的男人,谁会爱一个废物呢。义渠王虽然尊贵,但和嬴驷相比还真就是废物。

短短一出戏,加上宁静优秀的表演,人物特点、魅力清晰可见。

(至于,只要宁静出场,弹幕一定有“二手货”“宁静都老成这样了还演小姑娘”“恶心的女人”“浪货,太开放了吧”……说这种话的,劝你做个人吧,男人三妻四妾屁事没有,芈丫头改个嫁而已,瞧把你气的,自我代入成义渠王了?“老”和“换个男人过日子”不都是正常的事情么,为什么一直被用来责骂女性呢?顺便一提,“性命事小失节事大”这种理念,基本是宋以后开始定格的,先秦这个样子一点不稀奇。吕思勉、柏杨、易中天等历史学家,提到贞洁论这种理念,没有不冷嘲热讽、嗤之以鼻的,可见越有学识的男性,越是承认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迫害是无聊而变态的。南宋士大夫无法救国,就开始祸害、收拾自家女人。丢人现眼。在宋之前,女性开放、改嫁,根本不叫事。)

张仪喜欢上苏萱老板娘也是很有意思的。他刚到秦国,惨不兮兮,落寞时一人悲戚喝闷酒,苏萱牙尖口利,却活泼可人,很有正义感,很有个性的一个女人。张仪喜欢她。这也很合理。

苏萱也是个好女人啊。如果一个女性人物温柔体贴、贤妻良母,我不会赞赏这是个好女人,我顶多说她是个好工具。我说苏萱是个好女人,因为她和芈八子一样,是独立的,她们都有自己的个性。苏萱很有正义感,也很有气节,张仪当上相国了,来“耀武扬威”,伙计立刻跪舔,苏萱骂道:“站直了!没出息!”她根本不怕张仪。张仪喜欢的,也是这样的她。

再说第三部的感情戏,嬴稷喜欢一个优伶,我是觉得很扯淡的。观众也完全看不出这优伶究竟有什么可喜欢的地方。白起那个女人同理,她只是表现出过一点点不服输的劲头罢了。

当一个编剧功力不足、阅历不够,想塑造一个值得男人爱的女性,总是把她工具化,写成一个供男人满足的物件儿,一个货品。

当一个编剧功力不足、阅历不够,想塑造个非同一般的女性了,又总是笨拙地试图给她加入男性特质,让她不服输,假小子,大大咧咧、武力值高、有点脾气。殊不知这是最笨、最没有说服力的做法。一个女性角色要特别,要出类拔萃,要有魅力,她必须充分觉醒女性自主意识,她必须更像个独立的【女性】,而不是给她增加男性特质,那只能糊弄一下外行人,并且永远不能深入人心。怎么让女性更像女性呢?我用《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举例:

(我无意探讨这部电视剧的优劣,我只想说,它对于女性主角的塑造,是中国文字作品中极其少见的。)

剧中,富察皇后宽容,大度,皇帝对她非常满意,可她其实非常痛苦,她被道德规范紧紧地束缚着,不敢哭不敢笑,所有人都要求她像一尊菩萨,她是最好的皇后,却早已不是最好的自己。她不顾一切保护女主魏璎珞,是因为在魏璎珞身上看到了曾经自由自在绝不退让的自己。而魏璎珞呢,她感激皇后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独立人格,她愿意为皇后做任何事,她为皇后怒斥皇帝,连死都不怕。在她眼里,什么男人啊爱情啊都是个屁,远远不能与皇后相提并论。这样的女性角色何其动人?可敬,可爱,令人叹息。富察皇后坚守道德,渴望自由,她保护的魏璎珞的独立人格,魏璎珞的知恩图报、至死不渝,这些东西,难道不比白雪的富贵、美貌、乖巧要可敬一万倍吗??魏晋名士的风骨与洒脱,我竟然在一部清宫剧中,在女性角色身上看到了。这才是优秀的女性人物塑造,她们有自己追求的、在意的东西,而她们追求的、在意的一切都可以与男人毫无关系。

第三部赢稷和白起的爱情戏不动人,因为女性角色塑造得非常差劲,于是一切都不合理、不动人了。

但是,第三部里,对姬狐的一笔带过,编导处理得很好。苏秦对姬狐的感情塑造得很好,他半生漂泊,尝尽艰辛,只在姬狐那里得到过一点理解和温暖,所以他要为她灭了齐国,所以有了片尾曲那句“痴情撼山河”,有点像《妖猫传》里的白龙对贵妃,男女之间不单单只有恋爱婚姻那点事,也可以有真诚的远望、悲戚的怀念。这也是动人的。

总之,你可以随便决定女性角色的风格,芈八子、苏萱、姬狐,都可以。哪怕是白雪我也认了,就当是看着你又在做自恋大梦逗我一笑,然后我开帖子臭骂一顿,就完了呗。……但是你不能写得单调苍白,毫无特点,毫无动人之处。

这第四部的感情戏,或者说女性角色塑造,就是烂出天际。

这个冬儿吧……

我猜,编剧是想学《康熙王朝》,给秦始皇安排个苏麻喇姑。

可是苏麻喇姑小时候救过小康熙,长大后也起到了不少实际作用,都是有情节铺垫的。这个冬儿一直像个苍蝇似的在那儿嗡嗡,看不出她有什么作用、什么意义。她连个知己都算不上,并不能陪男主消愁解闷。有她没她都毫无区别。所以到底要她干啥的?这个人物的特点在哪里?

还有那个让亲爹一把推到嬴政马前踩死算的女人叫什么玩意儿来着?

我到现在都记不住她叫啥。这个女性角色的脸和戏,真的是一张苦瓜脸啊,性格也是呆瓜一样毫无特点,那些看似温顺可人的要素都是虚无的,是因为实在没有特点于是显得温顺可人罢了。嬴政见色起意,从此念念不忘。简直莫名其妙。

就这毫无起伏的感情戏,张鲁一愣是在那儿拧着眉头声情并茂地演,那句“你走了谁唱歌给寡人听”,我真的笑喷了。瞧这苦孩子,你没有优伶么,缺歌伎么,瞧你过的这什么日子,娶了两个毫无性格毫无魅力的苦瓜老婆,跟你爷爷的爷爷那日子怎么比,看看嬴驷的蜜罐子啥样,再看看你身边这俩……

就是这样的感情戏,磨磨唧唧叨叨比比,没完没了。说这感情戏都是狗屎不冤枉吧。

哦,还来了一场王不立后的宣言。嬴政要不是在赵姬之乱那儿受了刺激,至于不立后么。这会儿还没演赵姬之乱,怎么就王不立后了……

要求编剧尊重女性啥的也真是太浪费感情了,他是连个正常人都写不出来,还写啥优秀女性。

为啥你们塑造的女性角色就能一丁点儿特点都没有呢?

第八个问题:编剧不懂得写“戏”。

什么是戏?戏的全程叫作“戏剧冲突”。

写电视剧的本质,就是在写故事。故事的本质,就是戏剧冲突。

比如,写五国联军攻秦,败了。这叫事件。这不叫“戏”和“戏剧冲突”。

如果是,写五国攻秦,秦国危急,各种死战之后,反败为胜,这才叫戏。反败为胜的那一刻,观众会很动情的。

人物有目的,有矛盾冲突,有问题或者说矛盾要解决,整个情节进程有起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出人物特点。——这才是戏。

想想第二部的经典桥段吧:

张仪割让濮阳收回河西,嬴华不服,领着众将军来找秦王嬴驷抱怨。
嬴驷十分和蔼,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平息众怒,说得嬴华心服口服。
看似结束了是吧。可是然后呢,嬴驷突然变脸,说你们这是逼宫!
吓得嬴华脸都白了。
赢驷警告嬴华,“此事不再追究,以后也不可再有。”最后又变脸,笑了,还是兄弟情深。

这是一出精彩的戏。嬴华气势汹汹,其实也不过是想找哥哥抱怨一场,这是嬴华的目的。嬴驷要平息众怒,收服人心,立威,这是嬴驷的目的。两个人物的目的、矛盾、需要解决的问题,都非常清晰。然后我们看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物的表现:嬴驷够温情,也够威严,智慧和手段都用上了。他没有直接发怒,而是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把人说服了,再发怒不迟。这是御国之术。嬴华也单纯、可爱、懂事,一点都不让观众生厌。这出戏里的情节,递进得清晰、明白。有头(人物矛盾表现了很清楚)、有尾(问题解决了)。人物也非常出彩。

这才是一出戏。我们常说看戏看戏,到底要看什么?就是看这些。

对比吧,第四部,郑国入秦,和李斯的那场对谈。

这本该是非常精彩的一场对手戏,两大强人,应该步步为营,针尖对麦芒,互相试探、彼此伪装。

结果呢,编剧写得乱七八糟,几句话翻来覆去地说,絮絮叨叨,两个人物的特点请问观众你们谁能说得出来?是的,他们根本没有特点,他们的目的也都非常模糊。郑国不坚定,畏畏缩缩,毫无水工大才的气度和魅力,跟修下水道的似的。李斯也是平平淡淡,白开水一样,什么也没演出来。像两个包工头,坐在那里谈论一笔区区一万块钱的生意,做成做不成,两人都无所谓似的。

如果理一理思路……我随便瞎说的啊:李斯先试探,你是干什么来的?郑国坦荡,说修渠。李斯再分析列国局势,试探郑国。最后郑国扛不住了,也瞒不过去了,确实是韩国的阴谋。李斯假装要去告发。郑国感叹,随你吧,我的毕生志愿也没法实现了,秦国也就没有这条渠了。李斯再试探,这渠有那么重要吗?引诱郑国这个专业水工说出干货……最后再决定,这渠还是要修。郑国感谢李斯的远见。

两个人这样一步步递进,也能清晰点,不是吗?

再说华阳的戏……

华阳:给大王安插个眼线,给他塞一个我楚系的女子。

嬴政:骑马遇到了一个婆娘。

赵姬:华阳这老太婆还不罢休,我要回咸阳。

华阳:见了婆婆要行礼啊。

赵姬:只好行礼。

赵姬见了那婆娘,笑嘻嘻怼一句。

那婆娘也不知发什么疯,说:绝不受屈辱。怼了赵姬好几句。

(我寻思人家也没怎么着你啊,有病吧你)

嫪毐:掌嘴!

赵姬:算了,给大王点颜面,你走吧。

……我尼玛请问这几场戏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连婆媳剧都不如。婆媳剧,争房产,终究有个进展、有个结果。而这些贵妇呢,撕来撕去,没一点实际行动,连斗嘴也没一句纪晓岚与和珅那种唇枪舌剑的漂亮话。全都是废话情节,浪费时间,磨磨唧唧,毫无意义。

第九个问题:主演没有把控好风格。

有几次,我也想批评演员的。

比如《吕氏春秋》成书,吕不韦应该是感慨世间多了一部大书,有点大政治家的气度好么。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段奕宏用死啦死啦的腔调跟大臣们吹牛比,“此乃天下第一……shua(书)~!”

那个腔调真的太魔性了。

什么气度啊,喜悦啊,都没觉得,就觉得像底层暴富,小人得志,臭显摆。演的是个底层,撑死了是个团长。

秦王嬴柱死了,吕不韦那个喜极而泣的表情,也在b站被吹上了天。难道你们对演技的理解就是出怪样、出怪声?

什么是演技呢,还是举例吧:
第二部犀首向嬴驷举荐张仪的时候,嬴驷眼睛都亮了,可他闪躲,不想让犀首看出来,还说犀首是无可替代的。绕了一圈,他还是问,张仪在哪儿啊?这一段,仔细品,特别有意思。这就是王者,他要让每个大臣觉得“大王最重视我”,其实他当然想要更多的人才。王者不是中二病晚期,不是天天拿着个剑想砍谁砍谁,王者也需要让大臣心里舒服。
再比如,嬴驷晚年,把芈八子赶走。病重之时,他对嬴疾说要把八子接回来,还轻声问“不行吗?”那个表情,有点羞涩,有点慌张。他老了,想见心爱的人,又怕给秦国惹祸,让人看得心酸。
——这就是人物塑造和戏的内容

演技,应该基于人物,基于内容,丰富而细腻,而不是自己胡乱发挥。

而吕不韦那个喜极而泣的表情让观众感到什么了?秦王死了,吕不韦很开心。这对于塑造人物真的好吗?所以吕不韦果然是小人得志?

比起这个死啦死啦风格的古怪表情,我更希望看到吕不韦淡然地,稳重地,神情渐渐转为轻松,仿佛终于尘埃落定,嬴异人可以顺利继位了……无声胜有声。轻松、放松即可,没必要狂喜吧?

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剧本把他写得特别小。再加上导演的临场要求,演到最后,像个小人、商人。

别给我扯什么“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如果你眼里的哈姆雷特(吕不韦)就是显摆《吕氏春秋》,反复几次地说“没人能改一个字”,小人得志,欺压幼主……你的哈姆雷特都快成了董卓了,还狗屁眼中的哈姆雷特呢你。

本来我想说,段奕宏演得不好。

但我想了想,还是不愿意指责演员。

因为,这个剧的败笔太多。

演员的一切演技,都是基于剧本的,演员无法发挥出剧本以外的演技。

比如,《唐人街探案》,最后小姑娘那一笑,被神吹了好久,都说这小姑娘秒杀所有演员……别神吹了行吗,那95%是剧本的功劳。故事一波三折,发展到最后,突然揭晓,原来是她,然后她笑了一下,配上背景音乐,观众心里一颤,脊背发凉。让你心里一颤脊背发凉的,其实并不是她那一笑,而是情节,是铺垫,是剧本。如果剧本没有这样写,她这笑从何而来?

哪个演员被夸奖演技好了,演员真是应该去感谢编剧的,没有人家的创作,你的演技就是飘在空中的,观众看不见,你也落不了地。

剧本是一切的基石。

剧本借李斯之口,多次说吕不韦终究是个商人,畏首畏尾。于是弹幕的观众也都鹦鹉学舌跟着说,却没有发现这是编剧主观上的胡说八道。剧本就是把吕不韦写得小里小气,没有给他表现政治才能的机会,剧本烂到了几乎没有戏剧冲突的地步,所有的戏都平淡得要死,段奕宏自己也知道,他也没办法,又能怎么演呢,只能自己拼命“加戏”,于是越来越像死啦死啦。

之前很多人还想富大龙演秦始皇该多好…就这破剧本,谢天谢地没让富老师演。

总之,现在是三十集过去了,一半都没有了,吕不韦还没有死,嬴政还没有亲政。时间大量浪费在婆媳撕逼、无用情节上。

不过也无所谓了,我已不抱任何期待。因为这不是一两个败笔的问题,而是编剧根本就不会写戏、不会塑造人物、没有第二部的历史观知识点、也没有第一部的情怀……

我去重温第二部洗眼睛了。


一部影视剧的诞生过程很复杂。有可能编剧本来写得挺好,被平台拍死了,派了几个满脑子快餐网剧的小屁孩瞎改。有可能是几个编剧一起写,演员又临场瞎改。有可能是哪位大佬喝多了出了个妙计,不听不行,只好照办。有可能是金主安排女演员,必须给她加戏,于是临场发挥随便乱加……都有可能。因此,本文的“编剧”“导演”不指任何一个具体的自然人,不指演职人员里的任何一个名字,而是指造成这种结果的、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的人。


回顾大秦系列,

第一部有些太煽情了,作者对商鞅的尊奉实在太过。商鞅变法是为了强国,而不是为了爱民,其实他将民众视若草芥。我也不明白一个二十一世纪的老爷爷为什么铁了心要把自己代入成商鞅,而不是代入成劳苦大众。第一部因为破天荒地展示了一个艰苦的秦国,在那之前所有人都以为秦一直很牛呢,所以第一部横空出世饱受赞扬。可第一部其实精彩的戏份非常少。女性角色塑造得很差劲很虚假,完全是直男癌在做自恋大梦。孙皓晖全套原著对舍命赴死的精神过度激赏,并不认可广大凡人的恐惧、懦弱、踟蹰等正常情绪,很多桥段,无视民众苦难、只要求人们为国献身,搞得像武士道和神风特攻队一样,让人看了实在不适。而且很显然作者也受古典武侠小说影响颇深,有许多不符合历史的个人发挥之处。但第一部正视中国历史上那个充满活力、碰撞的黄金时期,传达的铁血的战国气息,在电视剧里是很少见、很难得的。

第二部的编剧相当厉害,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立体又耐人寻味,精彩的桥段数不胜数,语言一语双关微言大义处数不胜数。单看张仪说鱼生、初见惠文王、最后一次见公孙衍那三场戏,就足够所有编剧同行学上一学的。更不用提魏王、韩王、楚王那些戏了,简直是每个人物都塑造得让人拍案叫绝。编剧也是懂战国的,那些局势分析的精彩对白,在第三部我是一处也没见过。

第二部背后一定有一位非常厉害有才华的编剧。

第三部,播出过程不容易,精彩戏份不如第二部那样多,很多重要情节都用旁白带过大概是因为太缺钱了吧,主角的感情戏毫无动人之处连第一部都不如。秦昭襄王的演员张博演得非常好,他演《苍穹之昴》的光绪的时候就让我印象深刻。最值得称道的一场戏就是年迈的秦昭襄王又见到了秦惠文王,一句“老秦王与老秦王,皆为虎狼之君。欲揽天下入我怀中。”神情与台词表演得很好。几乎可以媲美第二部秦惠文王那句“于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这比第四部那些口号加在一起都要动人。

第一部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百家齐放的黄金时期,传达了深刻的历史观,立住了脚跟;第二部剧本很好,被一部分胡闹的观众冤枉埋没了;第三部稍差,但也值得一看了。

多年过去了,第四部终于来了,最精彩的统一六国的一卷,拍成了一个精致的烂剧,烂得人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除了长叹一声还能怎么样呢……

(其实,编剧、演员的话语权都很小。剧本烂,90%是平台和投资方的问题,外行指挥内行处处都是。自以为懂得流量数据的平台,去篡改文化人写的剧本,屡见不鲜……而且我在投资方里看到了企鹅,这个家伙的一贯作风众所周知,让人不能不心生联想。)

我更想骂的是大环境,是自以为是的上位者们。

【觉得我写得还好的话,欢迎大家多多点赞。】

 短评

我觉得张鲁一的长相和气质不适合演秦始皇,太出戏了,让他去演刘邦吧(不是说张鲁一不好,他演吴老狗就挺好,但演员都有局限性,毕竟长相和气质在那,不是什么角色都适合)还让张鲁一演13岁的嬴政啊,说怕小演员没演技,剧组的人没看过翁斐然的小嬴政吗?张版政实在没有始皇帝的感觉~失望~再就是朱珠的演技,我每次看见她都觉得好尴尬~再说说剧情,千古一帝秦始皇被写成了又傻白甜又怂包,要去跟吕不韦浪迹天涯,什么鬼编剧,看琼瑶看多了?编剧你确定这剧不是黑秦始皇的吗?还有大量宫斗剧情,我是想看千古一帝统一六国,谁想看宫斗啊我怀疑编剧写跑偏了,秦始皇是配角,把赵姬写成了大女主,然后一堆男的都爱她,拖拖拉拉快五十集嫪毐才死,改名吧,改成大秦后宫赋或大情妇得了更新于12.17。

7分钟前
  • yzgs
  • 很差

我对改编的历史正剧很严格要做做好全方位特别是这样的历史庄严正剧。历史剧应该加入新颖和创新的元素风格在配合以往庄严的气势这样好才能完美打造出一部小说改编的历史古装正剧,我看了 两集之后太沉闷了,我们中国的古装历史正剧必须要做出改变,要加入现在新时代的一些创新的,新颖的一些元素在里面,那个画质画面感一定要有那种诗意感,有那种素描感有那种水墨画的感觉,古装历史正剧如果老是这样拍的话,那不如还去看纪录片好,不仅要遵循历史事实,而且在拍摄上面也要加入新鲜新颖的东西元素才行,这样拍出来,现在的年轻观众才喜欢看受众的话,不仅是中年观众,年轻的观众也是一样,爱看才行,我给一星。

11分钟前
  • 很差

道服化好用心,演员除开赵姬都很给力,就不明白一点,张鲁一长相气质完全没有嬴政的feel,目前没上线不评价演的好不好,但形象上不符合我心中秦始皇的样子

15分钟前
  • 偶偶
  • 推荐

因一星被很多第四部粉丝豆邮恶意攻击。别人要接受你们的分数,否则就是异教徒。磨皮发白的滤镜和军师联盟相似的制景服装。作曲能和第一部比?嬴政的刻画,难道你们找不到一个和翁斐然差不多有点阴郁气质的小演员?还是根本不屑找?更别说张鲁一喊朱珠母亲了,简直无语。雷人的台词,诸如祖龙要跟吕不韦私奔。古语基本上就是个“甚”!战争场面是有钱了,但是和第一部比起来特别是上来的少梁之战。你们的士兵个个白白净净就算了,马站运镜都和第一部写实感有很大的差距。第一部也不严谨,诸如景监历史上是孝公宠信的太监,但那才是瑕不掩瑜!最后,最讨厌大秦妇一点就是都40集了还充斥着小家巴气的宫斗和阴谋。历史上没有发生的你们也硬要整出点什么!始皇帝,秦庙堂如果不是阳谋为体,尽最大努力团结怎么可能横扫六合,一统中国。这是格局。

16分钟前
  • 食素的虎
  • 很差

失望!这是在拍什么古偶剧吗?要跟吕不韦浪迹天涯???张鲁一真的不适合演嬴政,毫无帝王之气。

17分钟前
  • edooo🇨🇳
  • 较差

这才第一集,嫪毐的一个肾就没了,可还行?赵姬表示很亏[裂开]

19分钟前
  • 王大可是只橘猫
  • 推荐

11月初那会盗梦组织提前看了前三集,真的很绝,大秦给我冲!

24分钟前
  • Wstar
  • 力荐

跟前面几部,尤其是第一二部比起来,审美、剧情、服化道和节奏统统都不是一个档次的,变成了“戏说”大秦了。审美上就一股塑料味儿,毫无战国时期那种古朴带点野性纯粹的风格,假精致的影楼风。剧情和人设也奇葩,好多莫名其妙的事,轮子都掉了,驾车的还一个劲地鞭打马匹,智障么?赢异人是个顾家小男人,三句话不离老婆孩子。台词太直白,一嘴的现代大白话,白开水一样。节奏诡异,战争场面是砸钱了,可砸钱了你也别使劲堆砌啊,于剧情推动无关的大场面看多了很疲劳,影响主剧情,得不偿失。槽多无口,三星给演员们的演技吧,毕竟老戏骨还挺不容易的。

29分钟前
  • 两脚云
  • 还行

一星送给男主,没能力没态度,就不要糟蹋好戏了,这年头好戏不多了……

30分钟前
  • 水镜
  • 很差

不说别的,千古一帝不是张鲁一这样的……他撑不起来,他也不配这个角色

34分钟前
  • 坂本秀一
  • 很差

看了一集,我先把五分放这

38分钟前
  • 管埋员
  • 力荐

比大秦帝国,差点儿意思。

43分钟前
  • 大碗鱼
  • 还行

失望!应该让丁黑导演

47分钟前
  • 元大圣
  • 还行

我也不知道以下哪个更雷:80年的张鲁一叫84年的朱珠妈还演的是13岁的嬴政;张鲁一演的13岁嬴政叫吕不韦带他走,他们一起去浪迹天涯;嬴政管华阳叫嫡祖母太后。

52分钟前
  • HeboEstel
  • 很差

惊了,张鲁一居然演13岁的嬴政,之前那个长了一张灭六国脸的小演员翁裴然哪里去了

54分钟前
  • 孟三哥
  • 较差

张鲁一演的是秦始皇?我还以为是阿斗😐

58分钟前
  • 柏柳
  • 很差

剧组合适吗 当我傻 不知道嬴政多少岁登基吗 窒息 张鲁一演少年嬴政是穷的请不起小演员吗

1小时前
  • 爱笑晴天
  • 较差

做家务看了一集,吹成这样,一塌糊涂

1小时前
  • 42
  • 较差

从《裂变》一集不落的追到现在,也是数年的老粉了,在此期间,思想几多变化,对于大秦帝国系列要传达的价值观也有了更立体的认识。单就《天下》来说,在演员演技、剧本剧情以及服化道方面,比前三部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国产剧中的佼佼者,尤其对于兵马俑造型的还原,颇具历史感。剧粉和书粉的争论,从《纵横》开始延续至今,其实二种表现方式各有优劣。原作不乏历史厚重感,只是孙老先生私货太多,秦制和法家几乎完美无缺,老秦子弟都成了圣人。《纵横》的人物就立体化许多,明显的看出七国君臣都不是傻子,这样的对手戏才有看头。秦统的好坏,也是利弊兼有。帝制时代法家能帮帝王统治天下,现在再推崇这种披着“法治”外衣的人治无疑是违背世界潮流的。统一之后还百姓太平,也不过是窃国者的托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小时前
  • 知鱼
  • 力荐

张鲁一对着朱珠喊“母亲”,我后背发凉。

1小时前
  • 花大叔爱电影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