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浩劫

剧情片美国2016

主演:马克·沃尔伯格,迪伦·奥布莱恩,约翰·马尔科维奇,库尔特·拉塞尔,吉娜·罗德里格兹,凯特·哈德森,J·D·埃弗摩尔,乔·克里斯特,约翰·阿米乔,布拉德·利兰,道格拉斯·M·格里芬,克里斯·阿斯沃思

导演:彼得·博格

 剧照

深海浩劫 剧照 NO.1深海浩劫 剧照 NO.2深海浩劫 剧照 NO.3深海浩劫 剧照 NO.4深海浩劫 剧照 NO.5深海浩劫 剧照 NO.6深海浩劫 剧照 NO.13深海浩劫 剧照 NO.14深海浩劫 剧照 NO.15深海浩劫 剧照 NO.16深海浩劫 剧照 NO.17深海浩劫 剧照 NO.18深海浩劫 剧照 NO.19深海浩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5 00:27

详细剧情

  麦克(马克·沃尔伯格 Mark Wahlberg 饰)是位于墨西哥湾的石油钻塔深水地平线号上的安全维修人员,在和妻子弗里西亚(凯特·哈德森 Kate Hudson 饰)告别之后,麦克将再度面对长达21天的连续作业。麦克的工作经验非常的丰富,在他任职期间,钻塔上没有发生过任何的生产事故,他因此深受上司和同事们的信赖。  项目负责人唐纳德(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饰)希望能够加快开采的进程,但麦克表示这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唐纳德并没有听取麦克的警告,而是一意孤行,导致钻塔中发声了剧烈的爆炸。霎时间,火海淹没了工人们,126名钻井工人被困在死亡的边缘线上。

 长篇影评

 1 ) 和平时期最严重的海上漏油事故!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电影通判”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深海地平线海上钻井平台突然爆炸起火,11人死亡,数人重伤,海底大面积漏油,幸亏当时来往海岸的穿梭油轮停在岸边,否则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深海地平线

美国国家海洋局估计,漏油量约为每天1000桶左右;已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国家海洋局称,这是“和平时期最严重的漏油事故”,此次漏油事件给沿岸渔业、野生动物、旅游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并为此“感到恐惧”。

深海地平线

2016年,根据墨西哥湾漏油事故改编的电影《深海浩劫》上映,影片中对英国BP公司进行了严厉谴责,由于这是租用的钻井平台,为了不耽误采油工作,很多关键部位到了检修期却不停工检修,许多零件还在凑合使用,最终引发这次灾难。

事故起初,试图采用灭顶法、盖帽法堵住海下受损输油管道,但是均告失败。

深海地平线爆炸

伊朗由于在深海打减压井技术的独特优势,主动提供帮助,最终国家海洋局采用了伊朗提供的这项技术,以可靠的方式永久性封住海底漏油,可这已经距事故发生过去了整整87天!

深海地平线

2010年被墨西哥湾漏油事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但是此次事件却成为检验海上漏油浮油清理技术的实验场,相信这也为中国东海巴拿马桑吉油轮爆炸,凝析油海面泄露能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充气式防线

浮油清理:第一时间在海岸沿线设置充气式防线,中间地带采用各种方式清理浮油。一是喷洒石油分散剂,二是通过可控燃烧,三是微生物降解,四是撇油以及直接收集方式,即使这样,在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中,清理的泄漏原油只约占总漏油量的75%,余下的25%以浮油、油球的方式继续存在,并随海浪冲到墨西哥湾沿岸,有些沉积在海床,等待在大自然的降解,而这个过程大约是500多年。

可控燃烧

奥巴马在墨西哥湾漏洞57天发表电视讲话,除了施压英国石油公司(BP)为此次事故承担全部费用,更重要的是反思了美国过度依赖和过度消耗的石油政策,主张大力学习中国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并称这将是现在和将来美国必须要做的事情。

特此声明:此文章为微信公众号“电影通判”作品。

 2 ) 你不知道的《深海浩劫》

1. 影片制片人联系了马克·沃尔伯格并告诉他,他们希望在影片里看到老一代和新一代影星的屏幕组合。随后沃尔伯格联系了他认识的老一代演员像Jack Nicholson。出乎意料的是,剧组希望马克·沃尔伯格充当影片里那个老一代的影星,而其他人则喜欢Dylan O Brien充当那个年轻的影星。

2. 为了拍摄影片中的油井Deepwater Horizon, 剧组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查尔梅特,也就是影片的主要拍摄地,搭建了一个真实的油井。剧组打造的油井被认为是最大的舞台立体布景道具。

3. Kate Hudson也就是影片中的Felicia。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张和她继父Kurt Russell的照片,即影片中的Jimmy。她说这是她第一部和她继父有合作的电影。

4. 影片中饰演海岸警卫队中尉的角色(Graham McGinnis)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一名海岸警卫队新奥尔良航空站的直升机救援泳者。

5. 影片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式上让观众们一一起立鼓掌。

6. 这是第二部马克·沃尔伯格与导演Peter Berg合作的电影。第一部合作的电影是Lone Survivor(2013),也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7. 影片最后的拍摄日期为2015年8月7日。

8. 这是首部马克沃尔伯格与迪伦奥布莱恩(Maze Runner移动迷宫男主)合作的电影。

9. 许多在墨西哥湾油井工作的员工拒绝把深海地平线油井泄露事件改编成电影,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对遇难者的不尊重。但是Mike Williams-深海地平线油井泄露事件的幸存者,一度支持把这个事件改编成电影,因为他觉得很有必要让别人知道他和他的员工在油井泄露事件中到底经历了什么。而且电影剧组的目标也是想让影片看起来尽可能的贴近实际情况。

10. 影片刚开头可以听到一段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录音,取材自灾难发生几天后的审讯。

11. 电影里女主打电话打听深海地平线油井的情况时,电话那头说有看到火光冲天,并且有人从油井上往下跳。实际上确实是这样,深海地平线油井泄露事件中,由于事出突然,大部分人来不及疏散,部分工人被迫从75-100米高的油井上跳海逃生。

12. 影片改编自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油井泄露事故,深海地平线。爆炸事故发生三周内,每天大约有21万加仑的原油流入墨西哥湾。

 3 ) 《深海浩劫》:缺乏内涵但场面壮观

电影还原了墨西哥湾的那场灾难,也成功再现了当时惨烈的场景,但是电影并没有表现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更没有真正的将主角的作用发挥出来,仅仅以马克.沃尔伯格为切入点来引入故事,显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意义。就是这种毫无重点没有剧情的设置,让电影给人的感觉十分混乱,尤其是马克.沃尔伯格所引入的家庭元素,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更没有突出什么家庭观念与情怀,毫无重点的叙述故事让电影缺失了价值观与是非观的营造,电影更像是为了展现灾难而故意添加进入的人物关系,也是因为如此,让电影难以找到重点更将剧情塑造的乏善可陈,不知何意。电影想要为我们追溯灾难造成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想将钻井平台工人们对于挽救这场事故所做的奋力抗争,只是片面的刻画出BP公司领导上层的巧舌如簧与平台工人们的极力抗争,显然有一种片面刻意的行为,尤其是当灾难发生了以后,所有的人员都乱作了一团,没有什么人与人之间惊心动魄的故事,更没有什么值得讨论与话题性的行为,仅仅突出了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让人难以看到影片当中那种发光发热的地方。电影一开始就咄咄逼人的用一种横加干涉的方式来指责公司将前来检验的人员撤离的行为,从主观上已经造成了一切原因都是公司高层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而当后续情节展开的时候依然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强烈的主观意图在里面,让个人感情的发泄完全渗透到了电影里面,这样的做法显然只能证明导演是有意的将自己认为谁对谁错的观点强加进去,也就忽视了我们用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样一场事故,不得不说导演的这种做法太过偏激。

  作为电影的主角马克.沃尔伯格显然没有作为第一主线的存在,更没有发挥出力挽狂澜的作用,他并没有真正的成为电影的核心,反而变成了一个支线的存在,就是电影没有真正的选准主线的存在,于是就随便找了一个可以彰显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物来担当主角,而至于所谓发生整个灾难事故的过程,并没有真正的找准人物去进行叙述。唯一一个能够切入整个事件核心的公司高层约翰.马尔科维奇,显然已经将他作为反派一样的人物存在,也就很难在故事上以他为人物重点,于是乎在整场灾难来临的时候,就像电影当中表现的一样,约翰.马尔科维奇在事发现场被喷满泥浆,而马克.沃尔伯格则还在卧室和妻子正在视频聊天,则至于由老戏骨迪伦.欧布莱恩扮演的站长则还在澡堂里面洗澡,如此人物环境所在位置的确定,就已经证明了三个人的角色地位的重要性,如此再来一看,电影选择了一种以主观形式叙述的表述方式显然将电影的剧情带入了一种万劫不复的境界里去。没有人发现了灾难的产生,也没有人阻止灾难的产生,更没有人能看出灾难的产生,但导演却一边倒的营造出来灾难的产生是因为公司高层的决策造成的,可是灾难产生的时候正是在做质量检测的时候,这个时候出问题并不能胡乱的指责到底是谁犯的错,就是因为导演用一种过于主观的思想,让我们看不到了事实的真相。

  电影虽然没有为我们营造出来一个扣人心弦的好故事,但是整个场面营造与调度的却是恰到好处,正是应了那句话,剧情不够场面来凑,没错的,导演似乎也发现了这一点,于是为我们营造出来了一个既壮观又惨烈的这样一个灾难场景。在这个场景当中,电影全面的展现出来各种惨烈壮观的灾难奇观,不但让人感受到在灾难当中的无能为力,也突出了人性中那善良又伟大的举动,面对灾难时的人们呈现出来的样子才是最真实的自己,能够选择帮助别人更是人性中所展现出来的最美好的东西。于是,在经过前一段时间温吞如水不温不火的苍白表述之后,在电影的后半节彻底的大爆发,用场景来震撼我们的心灵。只是在这种灾难片中始终少不了主角光环的英勇救人行为的出现,不知道这种情节是不是真实情况下真实发生的故事,但在我们眼中看来,这种狗血的救人模式实在有点老套陈旧与太过平凡,在经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场面描写以后还要在最后的时候在看这个,让人感觉很扫兴。

  作为一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追求当然是越真实越好,只可惜对于这部电影而来,真实事件改编很显然只是一个幌子,剧情人物改编给人的感觉反差实在是太大了,正面人物形象过度正面,反面形象又过度反面,总感觉电影当中弥漫着相当强烈的个人情绪,那种指责式的描述手法呼之欲出。这一点明显没有真正的正视灾难所带给人们的不幸与痛苦,一味的指责式的描述只能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与对企业管理的不满,而我们真正讨论与再现的是整个事件发生所引发的原因与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思考,而导演挑起战争的这种做法相当的不可取。这也是一部马克.沃尔伯格最没有主角光环的电影,电影里面的他可有可无,几乎就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一点分量都没有,除了在一个重要的场合发表了一些专业观点以后,电影的其他部分就几乎是一个路人甲了,不但没有引导什么剧情内容,还过度的将家庭戏份分散了电影的剧情主线,这种故意渲染与煽情的人物在这部以灾难为主的电影中显得格格不入,而且对于马克.沃尔伯格来讲,充其量只是电影当中的一个小角色,分分钟远离电影的核心内容,更与故事发生的重点沾不上边,这种丝毫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角色怎么可能在电影中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也让他成为了最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男主角。

 4 ) 让人提心吊胆的悬念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多图预警。

深海浩劫有一个亮点,即便我把它的其他内容都忘得差不多了,也仍然对它印象深刻。那就是它制造悬念的手法。不少人觉得它火爆有余,后劲不足。这句话怎么说呢?就是过程十分惊险激烈,然后突然就没了。结局对事故的追究寥寥几笔。有些人就不开心了,这和花瓶有啥区别?只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半点思想,要追责,追责才能表现人性,表现深度!然而我想说,这恰恰就是它的优点。在有限的篇幅里表达完它要表达的东西,所谓贪多嚼不烂,如果要写追责,那不如像萨利机长一样重点描述追责过程。两头贪只会两头轻。这部电影没有那么多想法,就想安安心心还原事件的整个过程,如果你看完了觉得这个灾难多么可怕,那么它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部电影最精彩的地方,并不是灾难时的可怕场面。许多灾难片喜欢把功夫花在大场面上,想用视觉征服观众,事实上也的确是成功的要点,深海浩劫在视觉上也是不逊色的。但是不少电影的前期铺垫做的比较无聊,搞的大家都想直接跳到灾难场景了。深海浩劫在这方面的处理让我眼前一亮。他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悬念设置,细微处的伏笔,让观众始终处于一种高度紧绷的状态。电影界对悬念的描述有一个经典的例子。桌子底下有一个炸弹,观众知道,电影里的角色不知道。观众就会担心这个炸弹什么时候会爆炸,这就是悬念。

这个例子用在这部电影里非常恰当。观众都知道油井肯定要喷,肯定要爆炸,但是不知道是啥时候,这种明知道结果,却不知道时刻的心情,让观众心中的弦一直紧绷。影片基于观众的这种心理,设置了很多让观众心惊胆战的小情节。下面会有多图,我想来复盘一下,这部电影的悬念是怎么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先说总纲,我能想到的手法有三点:1,灾难隐喻。2,隐患情节。3,音效。那么开始。

电影一开始,没有字幕,播放了一段对话,采用了倒叙的形式,这段对话应该是一段真实录音,询问事故经历人事故前后的细节。这段录音能让观众很快入戏,并定下了影片的紧张基调。我从这段录音开始心就往上提了。

接下来是一段海底检查油井的情节。检查到了轻微腐蚀,但工作人员觉得正常。

这里用到的就是隐患情节。这个发现,在电影中的人物看来是正常的,但由于观众知道桌子底下的炸弹,所以这段情节看起来就像是引线在燃烧。这类情节在后面还有不少,每一次出现都能把观众心里的弦绷得更紧。

接下来是一段男主的家庭生活日常,这里就出现了这部电影中悬念设置最亮眼的部分,灾难隐喻。电影中有不少地方在暗示观众后面将会发生的大灾难。比如男主的女儿在解说爸爸的工作。

然后可乐喷了。

观众这时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这种灾难隐喻迅速把气氛拔高。

后面还有。

前往深水地平线的途中直升机撞到了鸟,又把大家吓了一跳。这其实也是一种暗示。危险将至。不过当时我还以为直接就坠机了……

接着主角一行人看到了停着的船。很奇怪这船是干什么。

这也为后来埋下了伏笔。

在我看来,灾难隐喻在灾难片中的用处十分巧妙。这种手法在中国古代就有,凡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必然要有一个先兆,比如七月飞雪,紫微星移位什么的。但在电影中应用,当然不是因为迷信,只是给观众的心理做好了一层又一层的铺垫,最后爆发的时候观众会觉得,哦,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同时,每个灾难隐喻都能让观众更加提心吊胆。

就像在坐过山车时,过山车先要爬上一条又高又抖的坡,获得足够的势能。大家都知道最后肯定会飞流直下,但是那种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去的忐忑心理,依然令人着迷。

在我看来,新闻的五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每一个都可以作为设置悬念的切入点。其实就故事而言,还有第六个要素:何果。电影的前半部,就围绕着何时下了狠功夫。

我有几次都感觉的灾难要来了。但它偏偏绷住了。后期对于隐患情节的描述越来越频繁,观众的心起起落落。

灾难爆发前的最后时刻用的手法相当精彩,一面表现出暗处已然崩溃,灾难将至,一面船上大部分人却毫无察觉,甚至开起了庆功会。

暗处油井喷涌。

船上在开庆功会。

这种反差简直能把观众给逼死。我一度紧张的喘不过气。

最后再来说说音效。这部电影的音效对于悬念的铺设作用很明显,在每一个重要的镜头,用的都是让人一震的音效。而到了灾难爆发的前几分钟,音效紧凑得像是战鼓,让人有一种箭在弦上势必要发的感觉。这里顺便说说节奏,在节奏上深海浩劫捏的特别准和稳,开始时只是一点一点地抛出悬念,越接近灾难爆发时刻,隐患情节和隐喻出现的频率就越快,这也是观众心跳加快的过程。

电影到了50多分时,灾难正式爆发。前边的五十分钟,我认为是这部电影的精华。

事故发生后,失控的范围越来越大。到这里,我其实无权再做什么评价,现实永远比画面更可怕,后半部的惨烈光是想想就觉得心寒。开始我以为只是油井喷发而已,被泥浆冲冲不至于有太大伤亡,直到后面的连环爆炸,我才觉的太过天真了。

同样一个事件,不同的形式说出来的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深海浩劫尽管还有其他缺点,但它设置悬念的手法以及节奏堪称典范,让我受益匪浅。原本觉得应该再凑几个点把篇幅说够,但那些对我而言都没有什么意义。不如就和这部电影一样,只说我想说的部分就好。

 5 ) 水深火热!带你领略好莱坞电影工业手法的精华

一直对这部电影的中文译名搞不明白,明明是讲述钻井平台事故的灾难片,却起了一个《深海浩劫》,跟当年《惊爆海底城》一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讲述水下的故事。其实电影的片名叫做“Deepwater Horizon”,深海地平线,是那座钻井平台的名字,这个译名也无可厚非。但还是要吐槽一下,西方灾难电影在内地的译名其实都不算太好,之前《危情时速》《末日崩塌》《不惧风暴》之类的,听上去跟山寨片一样。相比之下,《深海浩劫》算好的了。

言归正传,片名一般,但电影很好。 来自于真实事件改编,2010年4月20日发生爆炸并沉没,11人丧生,一个月内整个墨西哥湾几乎被浮油覆盖,导致 英国石油公司损失300多亿美元。

这部《深海浩劫》描述的就是这段故事。

真实OR俗套?

由于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对于剧本的拿捏程度自然要轻松不少。照着当时事件发展路线,再融入一些家庭个人因素加以润滑,便是典型的商业片路线。如果本片的剧情放在一部成龙式电影当中只不过是让英雄大显身手的一个好机会而已,但本片“有史考究”的前提限定了本片的题材,所以说也别想着有什么云霄飞车或者飞檐走壁的大侠现身之类的夸张情节出现,英雄主义和“最后一秒拯救”大法不太适用于这类灾难电影。

这就是基于真实事件灾难电影与原创的灾难电影之间不同的地方,你们可以说某某灾难片俗套,但诸如《危情时速》以及《深海浩劫》,是与俗套不沾边的,因为再离谱或再循规蹈矩的故事,也是来源于真实的故事。 但这种灾难片也有一个很难攻关之处,因为在电影结局早已注定,让整部电影缺少了生死存亡的悬念,这需要考验到导演在叙事方面的张力。然而《深海浩劫》的观影过程实在令人惊心动魄,在这一点上彼得·伯格的标志性的拍摄手法了大用场。

气氛渲染的功劳

彼得·伯格是一个很会拍真实事件的导演,与小马哥合作了三部电影都是真实事件改编,《孤独的幸存者》、《深海浩劫》还有未来改编自马拉松爆炸案的《爱国者日》。比起保罗·格林格拉斯(《谍影重重》)的记录片式表现手法,这位导演的风格更加向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模式考虑,即“气氛性渲染”。、

他之前那部《孤独的幸存者》就是如此,观众都知道这一小队最后只有马克·瓦尔伯格活了下来,但在观影中依然惊心动魄。彼得·伯格这种手法,就是用故事情节和角色刻画对即将到来的事件做铺垫,随后再利用剪辑和摄影手法调动观众胃口,烘托整个事件的气氛。 《深海浩劫》也是一样,电影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对即将到来的危机进行铺垫。而且比起灾难场面来临之后的视觉冲击,电影最好看的地方,当属负压测试到井喷前夕这段故事,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用画面调动和情节推进,将即将到来的危机渲染的极为揪心,好几次都以为灾难来临,但转头来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负压测试中,环境音效效果突出,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紧张的气息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摄影机采用大量的仰拍画面来展示钻井平台硕大的身躯和狰狞的一面,此种做法让人似乎感觉到了这个金属巨怪强大的气场和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而爆炸来临之后,又利用大量俯拍来展现灾难现场的宏观场面,两种不同摄影方法的对比无疑烘托出钻井平台一静一动时截然不同的两面,就像一只怪兽,吐出嚣张的火焰!

导演的叙事手法和电影的技术手段为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更增添了一份紧张气息,显得夸大而不夸张。

好莱坞的游戏规则

《深海浩劫》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灾难片,没有天灾,只有人祸,包括约翰·马尔科维奇饰演的石油公司高官,在利益和上层压力的基础上忽略安全环节等等。作为事件性作品,本片也不像《迫降航班》那样专注于灾难之后的物是人非,本片在人物方面并无过多笔墨。 有意思的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噱头,就是对主角家人的塑造。还记得《勇闯夺命岛》和《世界末日》中,在事件发展中安插了主角妻儿的角色,比如《世界末日》里在航天中心与父亲对话的丽芙泰勒。这样的做法使得主人公的一举一动都牵挂着其家人的心,也为电影增添了一丝人文色彩。《深海浩劫》同样如此,都是好莱坞拍摄技巧的常规选项。

而且本片除了还原真实事件外,也有遵循好莱坞的游戏规则,将马克·瓦尔伯格饰演主角,个人身上的英雄主义刻意的放大。于是我们看到了攸关之际“你跳我也跳”的场面。所以别看《深海浩劫》的故事源自真实事件,但实际上本片还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工业产品,情节紧张,英雄主义,还有最后一刻的圆满结局。 电影的故事就是顺水推舟的发展而下,我们所要关注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还原一个事件发展的过程,电影的铺垫还是略显过长。说道这里,想起了另一位很会烘托气氛的商业导演,已故的托尼·斯科特,他是一个将好莱坞电影工业吃透的牛人。后者的《危情时速》是我看过最扣人心弦的真实事件灾难电影。假如《深海浩劫》交给托尼·斯科特的话,效果又会怎样呢?

PS,如果不懂油井术语不清楚灾难如何发生,开场可乐喷发那段一定不要错过,起到了解释说明的目的,真是面面俱到。 PSS,作为电影的发生地,路易斯安那州,电影前半段展示了著名的阿查法拉亚盆地的美景,航拍之下的沼泽湿地,非常美丽。然而现实情况是,就是由于石油开采,让盆地三角洲地带割得支离破碎,墨西哥湾的海水长驱而入,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不复存在。

 6 ) 关于电影的一些情节解释

本人是海洋石油钻井从业者,有一些现场经验,所以想针对这个电影,做一些简单的背景铺陈,好让更多的人明白里面的各种情节铺设! 电影开始的时候,男主和他女儿的对话,很能概括的解释好多人的疑惑…… 女儿: 我的爸爸在钻井平台工作,他用泵来抽油 男主: 不不,我们平台不抽油,我们就是勘探! 女儿: 他们勘探,钻井,然后铺设海底管道,lamer crew 过来采油。(深深的伤了海油工人的心,lamer...) 女儿: 恐龙被埋在地下经过几亿年的沉寂,在地层,海水的挤压下,成为了地底的恶魔,他们不停的被蹂躏,这时候,我爸爸他们给他造了个通道,于是恶魔试图冲出来,但是他们准备了BOP (防喷器),然后他们还灌入了泥浆,用来制服妖魔!

讲到这里,其实大家都能对石油在地下的情况以及开采它,有了一点认识了,然后,她把可乐罐罐摇晃了一下,插了个管,摁死了开口,还往里面灌水或是油,她本来是想描述一下,钻井的过程的,结果灌入的水,或者油,密度轻,然后就喷出来了,大概也是侧面生动反映了井喷的样子,跟事故的发生有了惊人的相似,事故就是因为泥浆替换为海水了,所以才喷出来的,首尾有了呼应! 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展开说说! 1、为什么钻杆内有那么大的压力? 无论钻杆,还是Kill line(压井管线) 压力表都在钻台面,所以得有流体到达钻台,才会有压力显示的!

从钻井最基础的知识讲述呢,就是,地层越深,地层压力越大,越需要一定密度的泥浆形成静液柱压力来平衡地层压力,井喷就是地层压力大于泥浆的静液柱压力了,然后就喷出来了,最后控制不住就失控了,所以搞钻井的人要对地层压力清楚,然后随着深度增加,不断调节泥浆的比重,来平衡地层压力! 比如下图,就是一个裸眼井眼,看到了吧,井壁就是地层,当然这是个水井,直观的看看,容易明白!

但是一旦井眼有套管,且裸眼井眼已经被水泥塞封固之后,井眼就与地层隔开了,我们就不需要去用泥浆来控制压力平衡地层压力了,就是给地层妖魔上了铁锁了相当于, 原理就差不多相当于,刚钻完的井眼是与地层联通的,套管,固井就相当于在井壁糊了一层水泥,再贴上钢铁制的墙砖,只不过井眼是圆形的,所以墙砖就是直接用钢铁管儿就可以了!这样就把地层封闭了! 如下图就是套管了,

好,回到题1,电影里描述的情况呢,就是固井失效了,所以井眼又与地层联通了,但是这个时候钻杆内部已经是海水了,密度小,静液柱压力小,所以控制不住地层压力了,然后地层油气流体就往上顶,沿着drill pipe (钻杆)往上顶,所以钻台面的压力表会感受到压力往上涨!drill pipe(钻杆)里的泥浆,返流是看不到的,而我们看到的转盘喷出的都是环空的mud泥浆,环空就是钻杆外,套管里的空间,钻杆比套管尺寸小很多的! 2、从电影中一闪而过的画面可以看到,kill line和drill pipe是一个类似连通器的结构,电影中也说kill line和drill pipe的压力应该相等,但是为什么不相等? Kill line 的管线堵塞了,电影里的有显示的,所以钻台kill line 的压力表感受不到地层压力的侵袭,drill pipe是没问题的,它感受到了, 所以这个时候,BP的工程师权衡一下,既然有一个没问题,那就说没问题,其实他的初衷就是为了效益,钻井平台一天的租金是很昂贵的,加上别的消耗,甲方BP的日消耗接近小一百万美金一天,所以工程师作为甲方代表,他是想尽快的搞完这个项目,根据电影里的说法,这口井已经滞后43天了,超出预算五千万美元了, 甲方代表估计已经铁了心了,他连负压测试都没想做,是平台OIM逼着他做的,心里觉得正压测试没问题,肯定没事儿,对于这个负压的测试,无论结果好坏,他都不想管了,所以一看,Kill line 没问题,更不用理会drill pipe的情况了!早一天结束就可以早点交差了! 3、什么是negative pressure test?negative pressure test如果正确执行,能否取代cement test? 作为海洋石油钻井的一名搬砖人士,必须得承认,在平台上,甲方代表就是说了算数的,他是甲方,平台方是乙方,地位本身就不平等,所以即使是不合理的,错误的,有时候只要不是太过分的,都是以他们的决定来做的! 所以核心问题还是钱的事儿,如果一个石油公司特别有钱,根本不考虑成本,凡事都按照安全规章制度来走,肯定不会出事儿的!实际上呢,不可能,越是落后的区域,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履行就越差,欧美都算是好的了,我们国家刚开始石油勘探的时候,喊得口号可是,与平台共存亡!想想多可怕! 题3所指就是所谓的,负压测试,就是测试水泥封固质量的,也就是测试套管,以及水泥有没有把地层完全有效的封固住,实现与井眼完全隔离开来。因为电影描述的作业,他最后是要平台离开这里的,这个井探测的目的已经结束了,所以要把井封好,不出任何问题了,地底的妖怪出不来了,好,平台离开,再搞下一个项目! 负压测试就是如我题一所说,BOP关住钻杆,drill pipe内部置换泥浆为海水,这样子,钻杆里的海水与环空中BOP下面的泥浆平衡,如果没有外力的侵袭,钻杆里面的海水不会飙出来,但是一旦水泥封固失效,地层流体进入井眼,这个时候钻杆里的海水是压不住的,它就会从钻杆里喷出来,最后钻台的压力表感受到,显示压力数值,我们做负压测试就是这个目的,有压力数值增大,说明不正常,我们要从新cement,如果没有压力,好,那就正常,安全,这个井已经安全了,我们可以撤了!

答主所说cement test 我不知道是不是说对cement 正面试压,电影还得再看几遍,才好回答 ! 不知道说清楚没有,肯定有不对的地方,各位多批评! -----11.15日补充如下 1, 海洋石油的勘探,首先是经过各种分析(地震资料,历史资料等) 觉得这个区块可能存在油气,然后就会雇佣钻井平台去探测,大概打几口探测井,然后通过对地层资料的直接获取,以及有油气显示后的测试作业等等,最后确定,这个区块有没有开采价值,有的话,怎么打生产井才是最合理的,才能最大限度的开采到底层的石油,这个生产井通常会是几十年的开采的,所以一旦决定这个区域有开采价值,详细规划后,重新来打专门的生产井,用于生产! 所以问题的关键来了,这个电影里平台正在打得井,就是探测井,探测井最后结束后,不论有没有油,通常情况下,这个井还是要填水泥,埋掉的,以后不会再用了,但是根据资料来看,背景事故里的这口探测井,后续是想要继续用的,最后一开也是下了套管的,可惜固井没固好! 2,然后,这个电影里的桥段就是发生在,探井的最后阶段,下完最后一开的套管,然后固井,然后把泥浆替换为海水,最后收拾家当,离开这个井位,去下一个探井的位置,问题就出在,固井结束后,压力测试不合格,却强行被合格了,导致了地底的妖魔跑了出来,事故发生了! 就如我之前所说,地层是有压力的,裸露的井眼,我们需要用一定密度的泥浆产生的静液柱压力来平衡,如果说地层压力就是妖魔想要往外冲的冲击力,那么我们用的泥浆静液柱压力就是制服妖魔的第一道大门! 一口井深的几千米,浅的也得一两千米多,所以我们不是说一口气就用钻头直接打到底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太长的井眼,它会坍塌的,一坍塌,这个井就废了。所以通俗的说,比如,打五百米的长度,我们需要下套管,就是铁制的大粗管,当然套管和地层之间是要注水泥的,然后就封固好了,这就是制服地层妖魔的第二道大门! 最后一开,打完了,我们电测,测试,都结束了,我们对这个位置地层各种信息也取到了,下完最后一开的套管,固井结束,我们要走,离开这里,井里的泥浆是油性的,专门配置的油性泥浆,就算不是油性的,也不能进海啊,我们要环保啊,所以要用海水替换,回收! 这个时候,出事了,固井没弄好,被妖魔击败啦,然后就喷出来了,结果防喷器BOP还是有问题的,,对就是第三道大门,也坏了 , 妖魔就跑了出来,然后就大爆炸,大火,船毁人亡! 我们本来是有很多门的,泥浆替换为海水了,第一道大门失效; 固井没固好,没搞好,二道门也失效,BOP还有问题,三道门BOP也失效,事故就发生了! 3, 看这个电影,我内心是很复杂的,我是在drill floor干出来的,最后电影里,平台头儿,OIM(off shore installation manager)站在救援船的甲板上,问,“Is there anybody From drill site?" 没人吭声,又问一句,还是没有! 事故死了11个人,钻台的人全在里面! EDS(应急解脱) ,有心的观众会发现,在电影发生事故的开始,有人试图去按这个红色的写着EDS的按钮的,记住,这个可不是ESD (好多设备都会有这个按钮,应急关断),它的功能是在可以关闭防喷器,然后把隔水管与防喷器脱开,平台就可以离开了,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

这个按钮,在影片后半部分,频频出现,最后OIM被人扶着,盲眼去按,口里喊着,disconnect it! ----11月19日 好多人都说,电影里的人安全帽没有帽带,所谓的chin strap,不符合现场规定,是电影的槽点,其实这个猜测是不对的,接触过国外公司的人,都知道,国外好多石油公司对帽带是没有要求的,好多人都说,不是防止安全帽掉落的嘛?那应该是安全的呀!其实从反面想,万一遇到危险,帽子挂哪里,人得被勒一下,是有危险的,所以这个东西是个双面刃! 所以有的公司要求,有的公司不要求,不能说是槽点的! ----21日 我觉得中影的翻译有许多不准,我的意思是,对于专业名词的翻译, 比如 pull out drill pipe, 他翻译成,抽了几个管子,我们叫 起钻 Bridge 他叫船桥,我们都叫中控室或者驾驶台

 短评

电影还不错,结尾还看哭了...说一下事后影响:英国石油以208亿美元与美国政府和解,这刷新美国司法当局有史以来最大的和解金额,可为此付出的代价是6104只鸟类,609只海龟,100只海豚在内的哺乳动物全部死亡,甚至绝种...

5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还行

非常到位的灾难片。第一幕各种技术细节铺陈看似冗长,但对于后来灾难的发生是必不可少的。彼得·伯格果然适合这种类型的片。至于有人说影片忽略了爆炸带来的生态灾难,难道这些现场的油井工人就不该被关心吗?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马厩失火不问马而问人

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典型的灾难题材类型片,但贵在不滥情不升华不概括中心思想,石油工人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一五一十心平气和把故事说清楚已属难能可贵。特效好牛逼,特效好牛逼,特效好牛逼!#声效摄影基本无可挑剔#,遗憾的是#天朝估计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会有这种电影#

9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三星半。铺垫了一个小时,好在最后半小时实在是紧张+催泪。人在危难关头还能想着阻止事态更加严重这就是职业道德吧,致敬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们。片尾出现的那些照片视频还有去世的人的名字实在是太催泪,他们曾经鲜活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商人永远是无利不起早,Fuck!

10分钟前
  • what'swilliam
  • 还行

I like Peter Berg...a lot

14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76/100 有人嘲笑狮门1亿美元预算打水漂,人家花这么多钱就是为了拍一部严谨的写实的电影,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经的过错,11个事故中遇难的人在片尾给了专门的时间悼念,我就问天津大爆炸什么时候也拍一个出来,有这一半的水平我就算你满分。

17分钟前
  • SELVEN
  • 推荐

当你有一个学石油的男盆友 你就会被他拉去看这种片子

20分钟前
  • 茶茶。
  • 还行

开场铺排太多专业技术名词略枯燥,好在后半段重头戏的连场华丽镜头(点名那个跳海跟拍长镜头)和逼真音效,造就上乘观赏性。

2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真实再现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的过程,特效营造出来的真实感令人震撼,为石油钻井平台的工人们的生死浩劫感到很揪心,安全是第一要务这是血的教训。不过影片过于主旋律,将重点突出在英雄主义救援方面,并未对这场人祸以及灾难造成的严重生态后果进行深刻反思,使得故事的深度不够,可惜。

27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推荐

比利.林恩之外,在十一月想看一些大场面美国片,这部可以尝一尝,纪实题材,写实主义,灾难片中算拍得不错的,观众想看的都有了,三星半推荐。

2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甩的一手好锅!责任全在BP!Transocean英勇的美国员工一个个都是模范英雄!开场的家庭场景真是直男癌大发作,然后大规模的爆炸与CGI火焰果然还是得爆炸贝才能驾驭得住啊,再然后死了11个人跟随后的生态灾难尺度比算得上什么,这Lone Survivor的导演真会把real disaster塑造成主旋律的弘扬。。。

30分钟前
  • Rilkelee
  • 较差

真实事件改编,故事谈不上跌宕但很揪心,前期铺垫相对冗长,但最紧张的是测试负压+井喷前夕那段,叙事张力强大,后半部场面戏绝对赞,通篇重工业质感是我喜欢的地方。彼得·博格把这个很平常的人祸事件拍得很带感。PS,如果不懂油井术语不清楚灾难如何发生,开场可乐喷发那段一定不要错过。

32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推荐

讲述美国史上最严重的漏油事件,细节尤其丰满;就是星条旗飘得太多,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是主旋律电影,看美国人把圣经当红宝书念我想😄。BTW井爆的那个场面应该是我今年看过最震撼的视效了,真特么壮观!!!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喷涌的可乐罐、撞机的空中鸟、迷信的紫领带,灾难的谶语仿若征兆。震天的火光中跪下祈祷上帝,不能拯救负罪的灵魂;一声声无人应答的点名,无法告慰悲痛的亲人。把工期换算成金钱,把人祸置换成天灾,片尾的十一张照片成为法庭实录的墓志铭。冗长的铺垫和专业术语令爆炸姗姗来迟,脚底的玻璃钻心的疼。

38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一个愚蠢的甲方为了省钱赶进度拖死一整个乙方的故事XD。虽然每一面flag都插在意料之中,但是电影节奏控制得非常漂亮,人物智商也一直在线不故意作死。深海钻井平台这个场景我印象中也不常见,它本身就给我一种人类的神迹在挑战地球的悲壮和敬畏,值得一看。

43分钟前
  • Jayond
  • 推荐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钻井石油工人。日本电影总是说,你可以从零做起,你会做得很好。米国电影总是说,你以为你做得很好了,但总要出一次灾难,收获血的教训。

4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灾难片和动作片的规格,这片子的野心除了1比1的搭建油井的模型,连事件逃生的戏剧时间上也和真实的时间同步,营救人员到达事发地点的时间是35分钟,片中的火海逃生戏也是35分钟左右,可见彼得·伯格的野心,虽然难免还是会主旋律,但他的节奏一旦抓住你,就不会让你神经放松一秒钟警惕。

4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视觉震撼之余不禁想到对生态的破坏有多么严重,天津的灾难亦是如此,这些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53分钟前
  • 月下独酌
  • 还行

不错的灾难片,Peter Berg对音效和形似音效的配乐的使用非常有见解和天赋,上部作品《孤独的幸存》印象就特深刻。

55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不知所云又无从挑剔

57分钟前
  • Choux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