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神2023

剧情片法国 / 美国2023

主演:卡赖伯·兰德里·琼斯 , 克里斯托弗·邓汉 , 马里莎·贝伦森 , 克雷蒙斯·施伊克 , 迈克尔·加尔扎 , 乔尼卡·T·吉布斯 , 约翰·查尔斯·阿吉拉尔 , 埃文特·

导演:吕克·贝松

播放地址

 剧照

狗神2023 剧照 NO.1狗神2023 剧照 NO.2狗神2023 剧照 NO.3狗神2023 剧照 NO.4狗神2023 剧照 NO.5狗神2023 剧照 NO.6狗神2023 剧照 NO.13狗神2023 剧照 NO.14狗神2023 剧照 NO.15狗神2023 剧照 NO.16狗神2023 剧照 NO.17狗神2023 剧照 NO.18狗神2023 剧照 NO.19狗神202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30 12:35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了一个被生活折磨得遍体鳞伤的孩子,通过对狗的爱找到自我的故事。

 长篇影评

 1 ) 吕克·贝松:《狗神》比漫威好看10倍

采访、撰文/法兰西胶片

特别鸣谢、翻译/薛文哲

“在我的大脑里,《狗神》比漫威好看10倍,我的愿望就是,《狗神》的观众比漫威多,但那仅仅是我的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罢了。”

“所以电影是我最珍贵的荣幸,当我在房间,在电影院时,观众们看着我的电影,我看着他们,看到有些人哭泣,这是我在这个世上最大的荣幸。”

3个多月前,吕克·贝松带着他的新作《狗神》(内地12月15日正式公映),人生第一次入围欧洲三大主竞赛(威尼斯电影节80大寿),随后来到中国平遥,竟意外封神。

也就是2个月前,10月15日的晚上,《狗神》在平遥举办中国首映,此前预售就已一票难求,露天看台上的观众更是座无虚席,呈现出始料未及的亢奋,如同在一众青年导演处女作炼狱煎熬中看见一位真正的救世主走了过来。

电影反复击打着现场中国年轻观众的泪腺,也惹得贝爷罕见地在舞台上哽咽抹泪,《狗神》的豆瓣评分从这次映前的7.1爆蹿到8.1(现回落至8.0),堪称首映礼上的奇迹。

吕克·贝松这部“从没有法国电影能拍得像《狗神》”的商业兼备作者性创作,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与当前全人类最契合的一件事——受苦

男主角道格拉斯出生在一个粗暴的底层原生家庭,他们养狗,因为斗狗是他们唯一能驾控的生意,但道格拉斯却当起家族异类,他爱护这群惨遭父亲和哥哥虐待的小生命,偷偷为小狗喂食,不料被缺爱的哥哥举报,父亲一怒之下把道格拉斯关进狗笼子,一次意外,被父亲的猎枪打成了残疾,终生不得再起。

不可思议的是,因为极限应激障碍,道格拉斯反而获得了控制小狗的超能力,或者说,他能与各种狗类攀谈,狗辈们也对这位曾经的恩人有求必应。从此他就成了这片地域的王者——狗神。他利用狗的机敏,对抗当地黑帮,替人排忧解难。

直到道格拉斯进入舞台表演领域,圆了自己当艺术家的梦,他的生命找到了第二次绽放的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非议,以及恶毒的报复……看上去,上帝不能接受自己被“夺权”,他看不得道格拉斯脱离苦海,他不允许这个苦命孩子获得爱。

“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痛苦。我是一個很幸运的人,我经历的痛苦比大部分人都少。但是我能看到以及感受到其他人身上的痛苦。”

《狗神》是吕克·贝松的一面心镜,反射出他近年来的苦难心境,“我认为今天使它更加不同的是因为我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和平,所以我们不再习惯战争,”吕克贝松这样形容当前割裂的世界战乱局势。

战争是最大号的苦难,而小号的苦难,是每个个体内部的孤独,“从3岁到8岁的时候,我有一只名叫苏格拉底的狗,它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我和它度过了很多年,和它一起睡觉,和它一起吃饭,和它开玩笑,聊天。”所以吕克·贝松终究是要拍狗的导演,他正打开年少的精神行李箱,去调动自己懵懂时代的苦痛。

以痛苦为主题,这不是吕克·贝松的精心策划,他说他从不会主动考虑观众,也从不认为自己精通商业,“观众?哪个?什么时候?哪个年龄段?哪个国家?30年前,我拍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但有些人上周才发现这片。那么,到底是哪个观众?”

他认为自己不贪财,也不图名,更从未沉迷过好莱坞,只懂得用心和大脑工作,“我从未学习过任何东西,我没有上学,没有去商学院。你知道,我拍电影是因为我是一个艺术家,这是我想做的所有的事情。”他同时也真心对超英电影不感冒,坚信《狗神》强过漫威电影10倍,渴望有一天大家都能意识到这件事。

至于,当前混乱的互联网观点,错综复杂的信息碎片,大量无法躲闪的政治正确和总令人招架不住的群体无意识,都让苦难在解决它本身的问题时产生了更多新问题,让传统支离破碎,让新事物转瞬即逝。对此,吕克·贝松只信守一件事——“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更深处应该感激自己还活着。”

第一导演(ID:diyidy)在平遥影展期间采访了“还活着”的吕克·贝松,抛去导演的身份,他仍是一个老小孩,倔强,天真,藏着一些心事,但又不吝啬输出自己的观点,有怼的劲,也有拥抱的需求。

临走时他不忘再言传身教一番,用食指点了点记者的心窝和脑门,那意思是——活着,用你的心和大脑。

01、苦难魔箱

艺术家把青年时代的痛苦放进行李箱,需要的时候打开用,用完了再关上

第一导演:这部电影在精神层面是关于痛苦的,你现在直接面对的痛苦是什么?

吕克·贝松: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痛苦。我是一個很幸运的人,我经历的痛苦比大部分人都少。但是我能看到以及感受到其他人身上的痛苦。

第一导演:当前世界战火四起,它在日常中会困扰到你吗?

吕克·贝松:是的,当然,但让我们坦诚一点,世界各地的战争已经存在了超过大约300万年了。你知道,人类一直都是这样的。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了金钱或权力而战斗,然后人们因此而受苦。

所以这並不是新鲜事,沒有什么战争是新的。我认为今天使它更加不同的是,因为我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和平,所以我们不再习惯战争。

第一导演:在你看来,苦难的起源是什么?

吕克·贝松:爱的缺失。爱是一辆汽车的燃油,如果沒有燃油,汽车就不能开动,孩子需要更多的爱。

第一导演:说起孩子,你的童年时代容易得到爱吗?

吕克·贝松:其实正相反,我有一个非常孤独的童年。

我可以给你讲一个故事:从3岁到8岁的时候,我非常孤独,我有一只名叫苏格拉底的狗,它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我和它度过了很多年,和它一起睡觉,和它一起吃饭,和它开玩笑,聊天。

所以间接地说,这可能对我如何在片场与狗打交道产生了影响,哈哈哈!这就是为什么《狗神》这部电影会拍得有趣。

第一导演:孤独对你这次《狗神》甚至是以往的创作都是正向的吗?

吕克·贝松:我认为无论你年轻时发生了什么,如果你曾经遭遇过痛苦,你必须把它们都放进一个行李箱里。然后,当你长大后,你必须学会如何关闭这个行李箱,只在需要创作时打开它,但之后要再次关闭它,否则你无法生活下去。重要的是,一个成年人,要掌控这个行李箱,而不是让它控制你。

有趣的是,一个演员做的事情和我刚才的形容完全一样,当这个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时,你知道,他打开了他的行李箱,利用里面的一切来扮演角色。但当我说“卡”,他回家的时候,他必须关闭他的行李箱,否则他会感到不快。其实这个演员在他的表演上只是学习如何做到这一点,仅此而已。

几乎所有人都拥有行李箱,大多数人把他们埋起来了,只有艺术家在使用它,打开又关上。

02、符号论调

你们试图挑选一些要点並联系起来,但我真的没想这么多

第一导演:那现在你拍电影还算是在冒险吗?

吕克·贝松:拍电影不是一个去讨论舒适区的问题。我认为创作首先是为了尝试定义自己并与他人分享。

创作是一份礼物,它实际上是把一些表达送给別人的行为,我认为这是非常慷慨的。

第一导演:你最初出现在行业里时,是对法国先锋电影的一种反叛,这种反叛现在还存在吗?

吕克·贝松:我並不太操心这件事,挑战別人並不是我的任务。我只是在这里表达自己的一个想法,艺术的丰富性在于有毕加索、莫迪利亚尼这样非常不同的艺术家,而这种多样性才是关键,正是因为它们不同。

这部《狗神》也沒有试图挑战任何人,如果你说我的电影今天看起来比法国电影更主流,你确定不是法国人试图追随我所做的吗?坦率讲,我沒有看到现在任何一部法国电影像《狗神》。

第一导演:说到《狗神》,这次又出现了梦露的元素,为什么这么多年你还会借用这个灵感?梦露对你来说是符号化的,还是更接近一个真实具体的人?

吕克·贝松:我拍过20部电影,然后在其中两部电影中出现了玛丽莲·梦露,我不认为这可以成为一个总体的事情。(沉思片刻)有趣的是,我甚至都忘了我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出现梦露的这一点。

你知道,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有角色扮演了玛丽莲,但也扮演了约翰·韦恩、麦当娜、查理·卓別林,所以梦露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形象。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

而在《狗神》中,主角道格拉斯是一個艺术家,他是一个演员,只有当他扮演別人时,他才感到自己还活着。

但不幸的是,他唯一能扮演的角色是那些不太“活跃”的人,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他可以演绎伊迪丝·琵雅芙或马龙·T·里格斯,你知道,因为他们是不太“活跃”的人。他不能演那些动作太多的人,所以玛丽莲沒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第一导演:那舞台剧这个形式呢,包括之前《第五元素》《星际特工》这样的科幻大作也有这种场景。

吕克·贝松: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你们试图挑选一些要点并联系起来,但有时两部电影之间相隔15年之久,所以,沒有具体的原因,这种想法对我来说太奇怪了,因为我从来沒有过多研究我的电影,比方说,《星际特工》中的那个夜总会场景是由编剧在1971年设计的,而《狗神》中的场景是几个月前的,所以两者之间相差了大约60年,很难将它们联系起來。

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里昂在洗澡,在《狗神》里道格拉斯在洗澡,那我和水的关系是什么,是什么呢?《碧海蓝天》也有很多洗澡的镜头。

第一导演:《阿黛拉的非凡冒险》也是……

吕克·贝松:当你是一个个体时,大多数时候,你喜欢相同类型的事物,你对相同类型的笑话笑得出声。所以,当你观看了我这20部电影,你可能会看到一些对于你来说的类似之处。但是,在一段时间内,尽管我一直在进化,但我作为一个人类始终还是我自己,所以,可能会有某些东西比你察觉到的更吸引我,而不是更吸引你。虽然这都是同一个人拍的。

你看,当我来中国时,所有的房屋(指平遥古城)都不一样,但我感觉它们都有一个灵魂。我会认出这是中国,因为它们有着相同的东西,即使它们是不同的。

03、大艺术家

《狗神》比漫威好看10倍

第一导演:你会在主观上意识到自己的创作喜好和更多的观众相符吗?

吕克·贝松:观众?在哪?什么年龄段的?哪个国家的?30年前,我拍了《这个杀手不太冷》,但有些人上周才发现这片。那么,到底是哪个观众?你知道吗,这完全没有联系。实际上,你对此就没有线索。

有时候你写出来一个剧本,要等五年后才做出来。所以,考虑观众?这是不可能的。你甚至不要去尝试了解观众,做你必须做的就好,按照你的心和大脑的感觉去做。

然后就是希望。希望有些人,在某个地方,以某种方式,会喜欢这部电影。

第一导演:那你作品里公认的商业性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吕克·贝松:如果商业是一种能够被理解和控制的广告元素,那每部电影都会获得成功。

你知道,发明轮子的那个人,他没有对自己说,哦,这是个很商业的点子。

第一导演:突然想起来一事,在《世界大战》里,汤姆·克鲁斯被巨型外星机器吸了进去,又被市民拉着他的腿拽了出来,这时候他从嘴里吐出来几个手雷的保险栓,然后外星机器炸毁,这个情节跟《这个杀手不太冷》里让·雷诺最后与加里·奥德曼同归于尽一样,感觉是斯皮尔伯格在某种程度上致敬你。但也说不好,可能这个点子是汤姆·克鲁斯的,毕竟他之前请过让·雷诺演《碟中谍1》,所以……

吕克·贝松:啊,我看过《世界大战》,我看过,但你说的这个场面我都不记得了。如果确实是斯皮尔伯格致敬了《这个杀手不太冷》,我会非常骄傲的。

《世界大战》
《这个杀手不太冷》

第一导演:但你有没有察觉到,现在连好莱坞主流商业片都开始集体下滑了。

吕克·贝松:什么好莱坞?(拿我和他们比)我感到很受伤。

你知道,我一生中从未由美国工作室制作过一部电影,我不着迷好莱坞,也不着迷钱。

我从未学习过任何东西,我没有上学,没有去商学院,我写剧本都是手写,我从17岁开始就这样做了,我是用我的心和大脑制作电影。

在电影的历史上,最好的电影永远都是一场制作的恶梦,通常被很多制片厂拒绝。如果社会如此卓越,以至于你甚至不再相信有人诚实到用心去拍一部电影,那不是我的错。我拍电影是因为我是一个艺术家,这是我想做的所有的事情。

第一导演:其实我想问怎么看漫改电影今年不行了这个现象。

吕克·贝松:在我的大脑里,《狗神》比漫威好看10倍,我的愿望就是,《狗神》的观众比漫威多,但那仅仅是我的一个无法实现的愿望罢了。

所以电影是我最珍贵的荣幸,在电影院时,观众们看着我的电影,我看着他们,看到有些观众哭泣,这是我在这个世上最大的荣幸。

04、世界迭代

向一个三岁小孩展示达芬奇作品,他不会在乎的,但也许到了50岁,他可能会欣赏它

第一导演:你会觉得自己身处在当下碎片化的世界里而感到嘈杂吗?

吕克·贝松:不,我们是这个世界发展的见证者,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更深处应该感激的是自己还活着,还能看这场show。

第一导演:比方说,你会意识到tiktok正在改变观众对影像信息接收的习惯和效率,那种过于时效的状态对情感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你会为此对自己电影的形态产生顾虑吗?

吕克·贝松:不,我认为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区分两件事。有一些艺术家在制作电影、绘画、音乐、艺术、书籍,对吧?艺术家基本上从300万年前就开始表达自己了,对吧?他们表达自己,这永远不会改变。艺术家必须有权以他想要的方式去表达。

那么现在,人们如何观看或消费艺术,这不是艺术家的问题,完全不是。我可以告诉你,四个世纪前的达芬奇根本不知道有些中国游客会在法国看他的画。因为这不是他的问题,他的问题是创作这幅画。

如果你向一个三岁的小孩展示莱昂纳多·达·芬奇的作品,展示《蒙娜丽莎》,这个孩子不会在乎的。但也许他活到50岁,他可能会欣赏它。

第一导演:所以短视频仅仅是传递传统艺术的一个渠道?

吕克·贝松:是工具在变,互联网、tiktok,都无所谓,但艺术依然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保护人们的艺术。就好像食谱流传下来,让现在的人可以吃到传统的食物,同时年轻人也喜欢吃芝士汉堡,这没什么问题吧。

生活在变,没关系的,但我们要保护艺术,艺术无处不在。你看这平遥古城,看这一砖一瓦,小孩,年轻人就在这古城的艺术之间玩着手机,没关系的。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第一导演(ID:diyidy),欢迎关注。

 2 ) Dog and God

海报

以前没注意过,英文中的God倒过来就是Dog,狗和上帝的关系,在本片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隐喻。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文字游戏,也可以认为,这是吕克·贝松要说的最重要的一个主题。上帝创造了人类,那么,上帝也创造了狗吗?上帝应该爱所有人,也应该爱所有有生命的物种。

我知道,对狗恨之入骨的人不会看这部电影,对狗恐惧多于爱的人也不会看这部电影,但是无论这些人看不看这部电影,狗,都不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就像人类,也不会那么轻易灭亡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人类和狗,没有谁高级谁低级之分,人类,也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主宰。人类早应该接受和其他物种一起分享地球的法则,然而,还有大部分人认为,人类是最高级的物种,理应凌驾于所有动物之上,但凡它们侵犯了人类的地盘,都要它们消失甚至死亡。

在电影的一开始,编剧就借男主角之口说出了“狗忠诚、友爱,人类有的优点它们都有,但是人类的恶习它们却没有。如果要说缺点的话,它们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相信人类。”电影讲述了男孩道格拉斯因为爱自己家的狗而被父亲和哥哥关进狗笼子里数年的故事,长大后他因为童年的伤痛,发现只有在狗的世界里才能得到最纯粹的爱,在身患残疾、恋爱失败、没有朋友的情况下,渐渐封闭了自我,和几十只狗生活在一起。乍看之下,这是一个狗治愈人类伤痛的故事,但是吕克贝松的目的,远没有那么简单,他想讲的,要比这深刻得多。

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只攻击敌人

道格拉斯的父亲是个暴力狂,哥哥是个变态,母亲懦弱又无助,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小道格拉斯显然成了靶子,他和妈妈是这个家里唯一拥有爱的能力的人。父亲养狗只是为了斗狗赚钱,在父亲眼里,狗是低等生物,它们又脏又臭,怎么能和高贵的人类相提并论,哥哥也沿袭了父亲的这一思想脉络,虽然他们信奉基督耶稣,但对狗的残忍却丝毫感受不到他们心中有爱,他们更像是被上帝抛弃的人类。然而,却在狗笼子外面挂上一条“以上帝之名”的横幅,可笑至极。这是导演第一次将God和Dog的概念抛出,从孩子道格拉斯的角度看这条横幅,God正好变成了Dog,另外一个词语是Man。DogMan,正好是本片的英文片名。狗和人类,这个概念一直争论不休,每当民间出现狗咬人的新闻,就有一堆人跑出来说“这个地球是人类的,爱狗人士不爱人,只爱狗。”而狗究竟为什么咬人,有几种可能,第一是这条狗是疯狗(这种几率其实很小),第二,是家养的狗没有拴好,主人没有看好(这种几率比较高),那么,人犯的错为什么要让狗来买单呢?狗不会无缘无故咬人。流浪狗咬人的几率更是微乎其微,它们基本都是夹着尾巴走路,而一旦有一条狗咬了人,所有的狗都要遭殃,民间又是一股腥风血雨,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狗要命丧黄泉。

只有和狗在一起才能得到的最纯粹的爱

一个没有爱的能力的人,自然不可能去尊重其他的物种。就像很多人养狗,只是为了看家,养猫,只是为了抓老鼠,对他们来说,动物的功能性、实用性远大于陪伴性,他们不知道,只有当你真正付出爱的时候,才能得到同等的回报。而道格拉斯,在狗笼子里感受到了人类身上没有的爱,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父爱和从未有过的兄弟之情。那么,谁更高尚呢?是狗还是人?在我看来,没有爱的人比狗都不如!而片中父亲和哥哥,正是这样的人。

父亲和哥哥

作为一部作者性很强的电影,吕克·贝松一以贯之地将他的视听语言、镜头风格为本片打上了烙印,电影从始而终充满了悲剧感,无论是配乐还是男演员Landry Jones的表演,都有一种破碎之美。而电影中大量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剧,也为本片的戏剧性、悲剧性打下了基础。比如男主角在儿童之家的时候遇到的戏剧老师,就鼓励他读莎士比亚、表演其中的角色。《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剧情均暗含了道格拉斯的悲剧命运,正如男主角说出的那句台词“我能走,但我走的每一步,都是面向死亡”。他追求的爱情破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孤独如影随形。深深的孤独感充斥着电影屏幕,这是我在电影院很少感受到的情绪,只有在家庭影院观看一些大师作品的时候才会有的感受,这一次却真实的发生在影院中,这种久违的感觉让我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而在本片中,吕克贝松也致敬了很多经典人物,比如道格拉斯去歌舞秀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演唱艾迪丝·皮雅芙的歌曲,皮雅芙作为法国女歌唱家一直有“小云雀”的美称,而她悲惨的童年和男主角道格拉斯也有几分相似之处;最后被黑社会追杀的一场戏,道格拉斯正在家中扮演玛丽莲·梦露,相信这一经典造型也是为人所熟知的。

玛丽莲梦露造型

艾迪丝·皮雅芙造型

影片的结构并不复杂,从男主人公道格拉斯被抓开始倒叙,在心理医生的追问下,回顾自己悲惨的童年,为什么会变成今天的自己,为什么会和那么多狗生活在一起。道格拉斯的结局可想而知,因为偷窃、杀人肯定会面临死刑的指控,然而他显得非常平静。正在观众好奇影片究竟该如何结尾的时候,吕克·贝松再一次展示了他导演的魅力。当道格拉斯在监狱中把自己的胡子剃干净,穿戴整齐的时候,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他的狗,他的孩子们,这些爱他爱得那么纯粹的朋友们,早已商量好了对策,它们从不同的地方聚集起来。他最钟爱的那只小狗,为它偷来了监狱的钥匙。这个不能走路的人,这个从小没有得到过父爱的,曾一度被抛弃的男人,从轮椅上站了起来,他走出这个监狱,走向正对面的那个教堂,这时候,太阳也升了起来。“我来了”,这是他对上帝说的话,他站在十字架的最中心,太阳直射着他倒下的地方,所有的狗,都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躺在他的身边。一个诗意的意想不到的结尾,又暗合了主题、影片的名字,上帝、狗、人,三位一体。上帝应该爱所有人,也包括所有动物。心中有爱的人,不应该被上帝抛弃。

道格拉斯的狗

道格拉斯最爱的一只小狗

感谢吕克·贝松,又奉献了这样一部好电影,让我不仅潸然泪下,还能拥有奇妙化学体验的电影。当影片的片尾曲响起的时候,没有一个观众离场,大家安静的就像刚刚坐下来一样。

 3 ) 《狗神》的寓言性:不用爱整个世界,爱想爱的就够了

暌违四年,吕克·贝松终于带来他的新作:《狗神》。这部电影让他首次入围“欧洲三大”的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寓示在犯罪类型片的外壳下,这还是一部拥有独特作者表达的作品,情感深沉。这其实也是吕克·贝松一贯的态度:“电影(艺术)的本质是自我表达,因为它是唯一能够与现实做出真实对抗的事物。

国内观众对吕克·贝松的印象,大多来自《这个杀手不太冷》《超体》《飓风营救》。这些作品看似同类于好莱坞的商业制作,但只要仔细考察,就能发现其中的人文关怀、情感主题,都是流水线上生产不出来的。

《狗神》依旧如此。电影拍摄了上百只狗,但它却绝非“宠物治愈系哭片”,塑造的反而是狗狗们“动物凶猛”的一面。与此同时,男主“终极爱狗人士”的形象也极度的非常规。观众不断在心中刷新对他的认知与判断:他天真又复杂,优雅又狂野,疯狂又令人心碎,一如他的人生。

故事始于一个雨夜,交警拿起枪,问询车上满脸是血、妆容破败的“女士”。直到转过头来,才发现浑身名贵首饰的装扮下,是个双腿残疾的男人道格。打开他的车厢,里面装的竟是上百条狗。对此,他只留下一句话:“只要你们不伤害我,它们就不会伤害你。”

也就是这一夜,道格带着自己的狗狗们,杀了十多个黑帮男人。他曾经的住所,如今已摆满血淋淋的尸体。

一位女精神医师被叫来警局,为道格的案件与动机定性。在她的一步步访谈中,道格逐渐敞开心扉,讲出了他的精神自白,我们才得知这场犯罪背后隐藏的跌宕人生。他是罪犯,更是这个世界的受害者。

道格出生在一个极端的家庭中,从小就遭受父亲的暴虐,被长期囚禁在狗笼中生活。父亲甚至对他开枪,造成他严重受伤,子弹嵌入他的脊柱,一旦走路,就随时有“走向死亡”的危险。

终于被解救的道格,从面对一个残酷的家庭环境,转而要面对这残酷的世界。因残疾而备受冷落与孤独的他,开始了自己漫长而痛苦的成长历程,在一个个孤儿院间流转。

对他而言,人生绝非旷野,他终究长成一个被主流社会所排斥的边缘人。幸好还有狗狗作伴,这群强大且忠诚的伙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狗神》的故事并不悬空,它基于吕克·贝松多年前读到的一篇真实新闻:一个父亲残忍地将他10岁的孩子和狗锁在狗笼中多年。直到警察发现时,孩子只能用四肢行走,不会说话,不懂人类社会的文明规则。他看完报道后思考——“这孩子长大后会怎么看这个社会?他会成为坏人还是善人?他将如何生存?如果他看向天空,会对上帝祈祷什么?”

在我眼中,吕克·贝松在《狗神》中的创作,基于以上背景,展开了诸多现实议题的讨论,让影片拥有“社会寓言”的启发性。

爱的能力

从小到大,只有两样事物能让道格短暂获得救赎:狗狗、艺术。它们是他的至爱。

在他眼中,狗比人值得信赖,狗狗给予了他黑暗的童年以温暖,而戏剧与表演则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前者使他成为养育百狗的“狗神”,后者则是他参与变装秀的契机。世界纷纷扰扰,只有这两样东西不会背叛道格,以真心换真心,他的付出不会被随意辜负。

吕克·贝松在片中塑造了道格从小到大经历的痛苦——生理性的虐待、心理上不同阶段的创伤,其痛苦的阈值不断增强。当他对幸福有憧憬时,痛苦便会在心中慢慢升起。

与之对应的,则是这个世界回应他的方式,多数时刻都是伤害。保险公司员工,以欺骗的方式跟踪、携枪入室,想趁人之危;街头的黑帮派系,十余人闯入民宅,要对他展开杀戮。一旦一个人被认定是弱势群体,他便更加难以保护自己。这就是道格身陷的处境,他并非主动杀人,而是不得不一次次自保。

而那些曾给过他爱的女性,比如妈妈、戏剧演员,都是短暂性的支持,或是此生不再相见,或是再见时已是故人。她们的爱是有所保留的、现实的,但狗狗对主人的爱没有保留,人对艺术与幻想的爱也可以没有保留。

这个世界永远有黑色的一面,强者对弱者的欺骗、伤害无法停歇,人类对彼此的爱也总是加上各种前提条件。

但就算全身都是伤疤,道格也从未失去爱的能力。他找到了值得爱的事物,不断从它们的回馈中温暖自己。爱的能力,帮助他从残损不堪到逐步实现自我完善。它需要习得,更需要维持。

信仰变化

《狗神》的片首语,来自法国诗人拉马丁的一句名言:“哪里有不幸,哪里就有上帝派来的狗”,意思是狗狗会陪在受难者的身边。这句话奠定了全片关于信仰的隐线,当然,信仰一直都是吕克·贝松电影探讨的主题。

概括起来,道格的人生经历了三个阶段:极端的身体受难被禁锢在狗笼里,透过艺术达成自我认知的建立,以爱与善良之名燃烧自己最后的生命。最终他艰难地走向教堂,坦率地走向人生的终点。倒地时,他的肉身与十字架的影子融为一体,那一刻,他仿佛是基督的化身。

由最后一幕往前回溯,我们可以发现:《狗神》中显现出了信仰间的变化与对抗关系。最直接的,就是道格的父亲与哥哥,他们其实也信仰上帝,只是这份信仰在他们眼中,转化成了“人狗尊卑有别”,并过渡到伤害道格是代表天理。

电影中有两句台词,大意是:狗不会因为不同品种而互相欺凌,但人会因为各种自私原因而爆发冲突;怯懦之人可以有混下去的方法,但在动物世界里,唯有弱肉强食。它们代表一种讽刺,因为真正的怯懦之人,往往不是那些被生活摧残的人,反而是那些对他人动武以求存在感的所谓“强者”。

这段讽刺间接指向父兄,他俩虐待完道格后,会在狗笼上贴着“In the name of god(以上帝之名)”的条幅。只是笼子外的这些字,只有“nam god”能被道格看到,从他的笼内视角看,成了“dog man(狗人/狗神)”

从此,狗是他的上帝,是他最忠诚的守护者,充当起god的角色。他对上帝的信仰也不再是父兄的那类信仰,父权制度下教条化的规则,亦或社会主流的界定,而是完全去追寻自己的内心准则,建立自己对于贫富阶层不公的理解。

此外,信仰也随时代不断变化。比如变装被人逐步接受的历史,背后就是信仰的变化史。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性别反串与变装

片中反复提及莎士比亚的戏剧元素,除了带来浪漫感以外,还因其在四百年前就带来了反串与变装。直至现代,变装成为一个自由的出口,成为“自我表达勇气”的代名。

《狗神》透过道格的一次次选择,给出了一个勇敢的态度:信仰的力量终究来自人心。内心什么样,信仰也会随之变化。每个人虽有性别之分,但选择生来自由,无需谄媚,也不用讨好。

自我救赎

吕克· 贝松以往的电影中,常常有关于自我救赎的主题设定。不论《碧海蓝天》中的杰克、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杀手里昂,还是《第五元素》等电影中,都不乏相似的主角。他们的爱意、温柔隐藏在外表下,并不流露在外;他们与人群隔离,同社会格格不入。而影片收尾,往往是在苦难和黑暗中,人性指引他们实现救赎。

《狗神》中的道格,是这类主角的进一步极致化。在残酷窒息的现实处境中,孤独的道格一度无法安放“自我”的位置。但因为爱与信仰,他最终获得了救赎,找到了寻找整整一生的“真正的自我”。

道格喜欢变装的一个原因,就是在妆容之下,他可以进入到另一个角色中,忘记自己真实的、遍体鳞伤的身体。但最后,他以自己真实的样子坦然奔赴死亡,他终于知道:人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存在

身体上的伤害、社会对边缘者的伤害,都不是他自己选择的,但自我的存在是可以选择的。哪怕承受了一生的痛苦,道格也从未失去爱与善良,从未失去对自己生活的主控权。他敢于站上舞台,敢于站出来保护与他一样的弱势群体,敢于叫板社会与命运的不公。

只有自由选择、自己创造自己生活的人,才拥有真正的存在。这种存在方式对道格来说,就是一种自我救赎。

有人可能会觉得吕克·贝松在《狗神》里讲的故事过于离奇,但不妨以上述的几个视角,将这部电影看作是一场有着深刻寓言性的黑色童话。它揭示出世界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但也充满希望和勇气。

不用爱整个世界,它总有那么一部分不值得被爱。爱想爱的,就足够了。

 4 ) 看完24小时后,还是想说说

期待了很久的影片终于上映了,前几天就找不到排片,附近的影院好像都默契的放弃了这部片子。终于找到一家影院,昨天19:00下班后,在零下十度的天气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赶到了影院。一家在地下室不景气的影院,然而这家影院也只有一场。进入影厅,零散七八个人。等找到自己位置后,却有一股酒味,也有可能是清理后的呕吐味吧。可在看《狗神》的过程中,这股地下室混杂着醉酒的味道,却像把你带入到了电影的世界里。虽然故事很简单,但却被主角的遭遇所感染,让你也感受到主角的情绪,难受…怅然若失…溺水挣扎的绝望。

一开始以为是《小丑》,最后发现,其实一直是一个温柔善良的人,在寻找着爱,寻找着天堂。所以最后,当他倒在了十字架的阴影里,我想,他终于去了那个充满了狗狗的天堂了,那里永远温暖永远光明…

 5 ) 《耶稣的新衣》

首先,这部充满着宗教和政治色彩的商业片,隐喻相对直白和明显。看得出来导演为了观众和情节还是做了一些妥协,相比于纯粹的剧情片,雅克·贝松知道如何满足观众在短时间内对电影的审美需求。反而就是这一些过于“舒适”的镜头,让人产生审美疲劳,隐喻的本质不再是隐喻,是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过度用力。结尾部分狗神对十支架耶稣形象的回归,也显得有些故作姿态。总的来说,有些套路化。 值得肯定的是,亮点也不少。在音乐上对美声,老百汇,爵士的引入,台词上对莎士比亚的敬意,确实提高了品位和戏剧性。故事内容完整,结构有新意,而且运用了多时间线倒叙,所产生的影片高潮不止一处,足以让观众看到过瘾。 对于美国资本主义乱象的隐喻,早在影片开头,后花园背景里破烂不堪的美国国旗,就表明了导演的态度,类似《小丑》等剧的黑色成分。从后花园脏乱差给狗神带来的精神牢笼,也能看出资本主义世界里,底层人的生活环境甚至更加破败不堪。从“父亲”所代表的暴力形象,也能对美国剥削手段层层压制的底层逻辑进行影射。政府官员催着收回庇护所用来建楼盘,到保险员用尽手段骗回珠宝,终究抵不过最后的质问“说到底,不就是钱的问题吗”。可狗神显示出了“劫富济贫”的反抗套路,这也是绝大多数美国电影里所呈现的,无论是劫银行还是组建地下组织,都是反抗资本集中的手段,“一个富人的资本,等于几十亿穷人的资本集合”。狗神带领的狗狗们偷光了富人家的珠宝,而漫长的偷盗镜头,和爵士乐产了特殊的化学反应,爵士乐本是源于毫不起眼的贫民窟,后来又被资本所控制,成了上流人所独裁的娱乐形式,或者说更多出现在白领和高雅的场合,在狗神偷盗这一行为发生的同时,仿佛进行着一场对资本主义的调侃,故作轻松的音乐,更是讽刺意味。在成为夜场知名演员之后,狗神又被保险员给欺骗,失望的他最终杀了一名资本主义的走狗——“急了会跳墙”的保险员,鲜红的玫瑰,是资本的刺刀,富人的谎言。 有一个根源的问题还未解决,决定美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文化问题,那就是美国的宗教信仰。好的宗教解读可以把一个人变成圣人,帮助他人,成为再分配主义者,但是绝大多数人是“资本”的人,美国的宗教恰好变成了他们掠夺财富和精神控制的工具,就像剧中保险员说的“我来帮你重新再分配”,反抗终究被更强的资本力量平复。对于狗神家的两位男性,则是愚昧至极的教徒,宗教变成了他们凶暴本性的外衣,是他们烂在根底的借口。这也呼应了结尾处,狗神用一生“蛮力”换回一句,“i am standing for you”,既是对父亲的痛斥,也是对父亲信仰的上帝的质疑,在狗神眼中,这种信仰发展的动摇,也是他成长的必需品。他第一次提到信上帝,是在狗狗跑出后院叫来警察的时候,他被某种命运拯救了,第二次是在黑社会头目开枪却恰好没子弹的时候,他轻蔑到,“这次,上帝似乎并没有站在你那一边”。很明显他的命运让他既质疑上帝,“为何带走我的双腿”,也让他代入到了上帝的圣体视角,所以,从“到底是我不相信上帝,还是上帝不相信我”,到“我相信了上帝,上帝才相信了我”,狗神的信仰甚至将自己变成了上帝。这隐藏着的导演立场,是对宗教的自省和批驳。 “上帝创造了我们,也创造了自由意志”,是女审问官对狗神触动最大的一句话,自由意志代表着狗神口中的“pain”,是疼痛让他们与资本(虚妄的信徒)的傀儡(就好像线这端的木偶)区分开来,从轮椅上歇斯底里地摔下来怒吼,他违背上帝的意愿站了起来,他开发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意志。资本的东西是不会痛的,因为它只是资本,可以还原成资本,而资本之外的东西往往是遭受痛苦的,就像狗神和女审问官,家庭的巨大灾难与内心正义的召唤,也恰恰使他们在面对资本时无动于衷。 像小丑的遭遇一般,狗神内心世界的挣扎也是一条必经之路。“虚幻的世界,怎么能不吸引我”。红与蓝的灯光,重复出现的镜像,幕布后的绝望,和变装的习惯,构成了狗神精神的夹层,住在无人的废墟之中,让人很难不这样联想,他是最困难群体的代表,平穷,歧视和残疾。但总之他站了起来,在黑暗的光束之中颂歌、近乎欢愉,挣扎和颤抖的美声,让主办方和其他演员也留下眼泪。他带着的是浓厚的妆容,没有这些假面他并没有机会站上舞台,但是他做到了,像极了假面背后的小丑,是血性、破坏和反抗的精神指代。对于他个人,依旧深处童年的漩涡之中,母亲的缺失和父亲的暴力,并没有直接在他的身上展现出来,却也无一不影响着他的精神结构,顽强地对抗着世界,对待黑社会老大毫不留情,对付保险人员也游刃有余。 “能表演所有的莎士比亚,就能表演所有的角色”这是他从心爱的女人那学来的话,莎士比亚的话成为了他精神汪洋里的中心岛屿,而也正是她为了建立了这样一座岛屿。莎士比亚的诗歌就是浪漫的岛屿,是纯洁的勇气,幕布后的他,一念之间卸下所有的苦难,唯有莎翁,让他在混乱之中找到诗意,在现实的丑恶之中找到庇护。 总体上来看,God-Man-Dog的三位一体是本影片的特色,不同于以往的狗狗题材电影,这次的狗(dog)与神(god)的关系反而更微妙。人于世间的寄托不多,宗教好不容易成为了人客观唯心的利器,却在上帝失位的时候感到迷茫,难以自洽,而狗狗的出现之后,弥补了人与神之间的空缺,避免了人与神之间的直接对话,而是借由dog来代指god对man的帮助,是狗狗作为圣洁的化身陪伴在人类的身边,“狗在爱你的时候是不会撒谎的”,那上帝在爱你的时候会撒谎吗?或许会,或许不会吧。狗狗是现实版的上帝旨意,而人也可以是意义上的狗神,根据有关耶稣受难的故事可以联想,狗神在结局完成洗礼般行走一段路后,倒在了地上,正中十支架的阴影之上,正如受难的耶稣,在死后,依旧被信徒所维护,人拥护上帝,而狗拥护狗神,亦人。 上帝转世为狗神,而狗神转世为女审问官的孩子,耶稣基督终将存活,继续受难。

 6 ) “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

《狗神》是我近期最喜欢的一部电影,但排片太少了,真的太少了。放映结束后自发鼓掌,心里像塞了一团棉花,很想拥抱片中疯狂又美丽的道格拉斯,更想赞美他未被伤痛吞噬的强大灵魂。

吕克·贝松还是擅长犯罪类型片啊,每次想表达的主题和切入点都挺棒的。这是一个关于伤痛的故事,或者说是经历伤痛后如何消化伤痛、面对伤痛的故事。导演没让观众直接进入主角道格拉斯的世界,而是跟随女心理医生的问询慢慢了解和靠近。

道格拉斯的父亲有暴力倾向,十分厌恶他照顾小狗,甚至因此将他关进狗笼囚禁起来。母亲柔善而懦弱,想阻拦却不敢正面对抗,只在逃走前塞给小儿子一堆罐头。小道格拉斯的身体和精神饱受折磨,但是成年后向女心理医生讲述这段经历的时候,不曾怨恨母亲的懦弱离开,反而记着她给予的爱。我总觉得是狗狗让小道格拉斯感受到了无私、纯粹的爱,才使他相信爱、愿意爱。

而这个愿意爱的对象是像火花般闪耀的话剧老师萨尔玛。没有人能抗拒她的活力与感染力,道格拉斯也不例外。萨尔玛带他阅读莎士比亚,教他学习化妆和表演,告诉他如果不喜欢做自己就扮演别人。

于是,道格拉斯短暂地成为罗密欧,成为亨利五世,成为任何一个想要成为的角色,似能抚慰伤痛,又像逃避现实,总之,他从戏剧中感受到了快乐。再后来,登上变装秀舞台唱歌的他,也像萨尔玛一样光芒四射,他能轻松地用歌声和表演折服众人。我真的非常非常喜欢电影中的配乐,《玫瑰人生》《爱的颂歌》等等,都太美妙了。那些歌是男主心境的写照,唱的是挣扎的自己,是无悔的选择。

道格拉斯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莎士比亚的话,“爱所有人,信任少数人,不负任何人。”所以,他面对那些没有攻击性和伤害意图的人,从来都保持温和优雅的态度,不管是洗衣店的老太太、社区求助的男孩,还是警察、女心理医生,皆无例外。

当然,道格拉斯还深刻理解人性,知道有些人不值得信任和期待,碰到伤害自己的人也能毫不犹豫地反击,就如惩治他的哥哥、解决贪婪的保险公司职员,以及驱逐那群不怀好意的帮派人士。

于是,暴力与纯真,毁灭和救赎,或交替或并存,矛盾而迷人。人人都可能遭遇伤痛,重要的是如何选择,最终能化解痛苦永远是时间和爱,不再用过往折磨自己,并试着寻找精彩活着的可能性。

卡莱伯·兰德里·琼斯演技太好了,演出了道格拉斯矛盾的特质和破碎的美感。我现在还记得他放下枪,想镇定自若,但拿起酒杯微微抖动的手还是暴露了内心的惶恐;记得他摇摇晃晃走出警察局,像一条因跃出水面而失去空气的鱼,恰好对应台词“我能走,但我走的每一步,都是面向死亡”。实际上,少一步是挣扎,多一步是抗争。破碎便破碎,由它随风去,残缺就残缺,完整不见得完美。最终,他如受难的耶稣倒在十字阴影下,四周蹲伏着不离不弃的狗狗。

电影中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细节,比如,狗神二字来自那个挂在狗窝外面的横幅,也意味着男主与狗的关系,更深层一点的是模糊的性别认知,如同“God”一样。比如,警方逮捕父亲后道格拉斯获得了自由,但他随之失去了自由行动的健康身体,等等。

另外,女心理医生跟道格拉斯的交谈,除了能引出主角的经历,也是在借这个人物升华故事。心理医生问他,“你为什么愿意告诉我一切?”道格拉斯说,因为我们有共同的伤痛,他能辨认出同类,也愿意告诉对方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能守护他的母亲可能会遭遇怎样的童年,经过一次次交谈,女心理医生将选择一条跟道格拉斯的母亲、自己的母亲截然不同的道路,她会坚定地守护家人保护孩子。

真的很喜欢《狗神》,希望更多人去看,去感受这部电影的魅力。

 短评

印象在片中男主有四次站起来,一次是失恋,他目睹初恋结婚生子,他崩溃怒吼,回到了狗狗身边;一次为了狗狗的生活,他在夜club强迫自己站起来完成表演;一次是在火拼中,他自卫;最后一次是在片尾,他走到教堂前,完成了耶稣的受难,替世人被钉在十字架上赎罪完成了自己的牺牲。一台莎士比亚戏剧至此落幕。2023.12.10 上海影城

6分钟前
  • LavenderHJ
  • 推荐

吕克贝松导演映后的交流非常动人:无论中国还是法国,在这世界的任何地方,所有人都有个共同点,痛苦。而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就是这种痛苦。

8分钟前
  • 不疯狂星期三
  • 力荐

路演场。不得不说路演真的有用,本来一般的片,老头说“我们不是迪士尼不是华纳兄弟,我们只是来自欧洲,大家多多宣传”“杀手在中国从没上映过却如此受欢迎,你们都从哪看的”。OK四星保底你有了。

12分钟前
  • 自律
  • 推荐

⠀⠀⠀⠀⠀ ⠀𓃩𓃫 𓃦𓃥 𓃡𓃢 𓃡𓃢𓃦 ✞ 𓃥𓃩𓃫 𓃥𓃢 𓃦𓃥 𓃦𓃥

16分钟前
  • 基瓦多毛怪
  • 力荐

豆瓣不能发视频很可惜,想把现场所有的掌声尖叫声,手电筒点亮的满场灯光和泪光,送给喜欢狗神、喜欢电影、喜欢电影节的每一个人。#PYIFF

17分钟前
  • DrankTimeDown
  • 力荐

看了那么多平遥烂片之后你知道我有多开心吗 谁懂啊 就像一道曙光一样让我知道原来好电影是这样的 看了一个小时被领导叫回去了……没事老子又回来了

18分钟前
  • xanax
  • 推荐

实用信息:没有一只狗受到伤害,爱狗人士放心观看

20分钟前
  • 留白
  • 还行

#Biennale80 两首Edith Piaf把狗神这个人物立起来了。La Foule是压抑、挣扎、落到尘埃里,Non, Je ne regrette rien是绽放、释然、灵魂得到救赎,用得很棒。Caleb也说这段drag show演不好整部戏就完了。虽然仍有fetishize trans people的嫌疑(直人很喜欢塑造trans serial killer形象),但吕克贝松这部完成得简单直白不矫情,商业佳作

21分钟前
  • Yurixius
  • 推荐

断指是阉割的隐喻,被父权秩序放逐的他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甚至不完全是人而像狗群的一员,没有完整的自我只能在每周的变装表演中获得暂时圆满的镜像。中枪结束了他的被囚禁状态,耶稣在轮椅上复活,成为了一个反写的上帝。经典基督教义是人类中心和男性中心的,动物和自然界为人所用,因此父亲哥哥认为douge不爱家人而是将狗引为同类是怪异、有背神恩的,可是支离破碎的dogman偏偏要证明,一个残疾的男人,一个假扮的女人,一个狗的同类和家人,也可以自力更生乃至惩恶扬善,拥有一个值得过的人生。结尾让我有点心情复杂,从角色传递的情绪好像可以解读为他仍然寻求上帝的宽恕与拯救,但我更希望是“向苍天证明我不认输”,那个十字架的投影意味着上帝已死狗神当立,这不是一个老白直男的神,而是被贱斥的边缘者的代表

22分钟前
  • 有为小朋友
  • 力荐

@2023 PYIFF.Caleb的演绎出神入化,Douglas复杂而纯真,狂放而优雅。想到了汉尼拔和教父。和小丑不同,本片用一个极端的反例讲述了人对生命向善的选择,反面论证了爱的必要和力量。不见血的黑帮动作片,小狗和金发与罪犯结合的冲突感,用黑色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童话般的故事。也许显得过于温和老套,依然是真挚而充满生命力的吕克贝松。映后导演灯还没亮就跑上台,和观众打招呼后悄悄背身抹泪,“I feel your heart”,映后介绍说电影基于真实的故事,我们人类都有相似的痛苦,观众席里的李玉回应:但是我们可以用爱来解决它。导演还说到小时候很孤独,无论创作者用什么方式表达,都是在说你在这里,你存在,想要被爱,创作就是给出一个礼物,希望人们来爱它。

26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拍摄动物影片,太难了。Dogman像「小丑」一样,底层弱势群体的反击,在美国家暴(男权暴力)社会问题之下,被关进狗舍,得不到温暖的男孩,最终凭借自己之力,站在了阳光之下,生猛、惊叹,又温暖有力。被男演员的角色诠释,惊艳到了。结尾泪目。虽然高度类型化,结构和情节的设计,有些俗套,但无疑是年度爽片,尤其最后的狗狗兵团的大作战,惊险有趣。

29分钟前
  • 凡凡不在家
  • 推荐

我操!玛丽莲梦露举着枪!

30分钟前
  • 只是一个ID
  • 推荐

没想到能在大陆银幕看到这么多的Drag Queen剧情和宗教元素

34分钟前
  • 凹凸
  • 推荐

放映完成后看到马丁激动地跟坐在身边的查泽雷和珍康萍交流,我想他看到Caleb的表演,一定很感慨吧,从三广里唯唯诺诺的小角色,再到这部电影里的光芒四射,Caleb太牛了!

37分钟前
  • 阿莫多瓦特了
  • 推荐

年度最佳。看哭了好几次。男主角第一次登台唱La Foule。和最后狗狗在心理医生的窗下。如果我相信命运,为什么命运不相信我。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回答,那么至少还有艺术和陪伴。狗好人坏。居然有人打一星,我只能说我尊重你的意见,冷血装逼没有品味的东西🙂

38分钟前
  • 玛黑区甜心
  • 力荐

导演亲口爆料:6位专业狗狗演员不屑于和另外120位群演狗狗演员玩耍

39分钟前
  • 蹭烟的吉恩
  • 推荐

细狗钻栅栏真的憋不住笑…很吕克贝松的配乐,加几个标志性大对称镜头,剧情毫无悬念每一步都在意料之中。但是狗!狗啊!!dog和god这么像肯定是有原因的。世界没了小狗得完蛋。

44分钟前
  • BADPRESIDENT
  • 还行

能在内地院线看到正面的drag queen群体,太宝贵太值得加星了,就是它有很多电影外的情感能泵动,比如性别流动与性向多元,比如被残虐的过往如何挣出活路,比如被冷待的人遇到同温,比如贯通他电影的孤独感,虽然都是一些口子,但是总要一遍遍撕扯,我们才能看到过大的顽固壁垒漏出光来。当然,电影本身也好,如同新宗教的成立,遍布荆棘与圣洁的爱。有一幕很喜欢,他第一次登台,唱出了伶人的哀婉与茁壮,也唱出了自己的重生与永生。很爱里面的狗子,是真正意义上的抚慰。映后吕克.贝松说Leon信任绿植,Douglas信任狗狗,也许二十年后他的主角才会信任人类。他也说了,人活到这份上,更想跟好人相处。其实啊,好人太少,但好狗太多,这道数学题,我会。

4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3.5 又是一部很难打分的电影。能看到吕克·贝松导演的真诚,同时也能看出其一贯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但这部电影太旧了,人物刻画,情节的设计都极为程式化,或许正是这种缺憾才更能体现导演对世界问题的终极思考吧。

50分钟前
  • 推荐

虽然站不起来,但也绝不倒下。世界以痛吻我,那就放狗咬他。天际线的十字架越来越大,下辈子,请你告诉我爱与被爱的密码。

55分钟前
  • Colen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