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综艺中国大陆2022

主演:张纯烨,谢霆锋,张杰,李雪琴,关晓彤

导演:内详

 剧照

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2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3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4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5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6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3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4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5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6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7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8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19令人心动的offer 第四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16 12:34

详细剧情

节目第四季聚焦建筑设计行业,多位实习生将共同在节目中建筑理想之城。

 长篇影评

 1 ) 主持人智障引导集结

有好多细节记不住了,实在印象太差的马一马。

第一期上,选手在做独处空间,主持人压根不关心项目,这种时候也不多问问专家的意见,还tm问嘉宾(好像是关晓彤)你是社恐吗?真的搞笑,这种能力不是个主持人大部分常人都知道吧?

第一期下,小马凌晨两点去了“船长之家”休息回血。谢霆锋的重点感觉是在随便一个空间和时间一个人的独处和休息。但我我个人理解重点在“船长之家”和直项(都不知道名字打对没)的意义吧,马一开始也强调自己很喜欢事务所的案例。接下来,主持人问谢,你是怎么治愈自己的,什么方式? 这TM是鲁豫有约,是嘉宾个人访谈节目吗???不关心选手熬夜不关心选手的状态和表达。真的搞笑下头。现在节目都只能请到这种水平的主持人么?

第一期下嘉宾投票选直向最终获胜人,嘉宾投票3:3,一些嘉宾说我退出,最后切到教授拍着自己说“我退出”。不知道这种时候主持人有没有控场,也可能是剪辑问题,直接就切到下一个场面,结束了嘉宾投票话题。人家大学教授专业专家听你们瞎扯就很尴尬吧,怎么还好意思等人家说自己退出。嘉宾讨论部分几乎全部快进,只看专家讲话的地方。

每次看 主持人都有新的智障大无语现场,不懂这种水平怎么当上主持人的啊,offer4已经差到找不到优秀主持人的程度了吗?

第二期上,两家公司每个工作两组,节目在播不同组的讨论风格,有没有leader引导等。切到讨论室,主持人提出傻逼提问:“你们有因为不同事分别拉群的经历吗?”我满脑子???不同组讨论风格对合作过程及结果影响等有那么多话题可以聊,结果你就给我来这个?主持人接着又问:“你们有加过很奇怪的群么?”让人裂开。第二期发现汪苏泷都说的好好!

还没看完,有实在看到太气人的再来补充。。。真的大无语

最后真的想补说下任若阳又回来这个操作,恶心且下头。你来了,人家在死命赶dll,一点眼力见没有,还扯一堆有的没的,“你觉得我普通话标准吗?”,“你的照片真的在学校网站吗?”麻烦你真的走远点,先找个阴凉地方待着,别再丢人现眼行吗

 2 ) 剧本痕迹过重

节目组明显有想捧的。

ucl大二女生。能力是有,也不必像节目里吹得那么厉害。不知道红线退线还剪来清华新生也不知道的事情挽尊,拿高中刚毕业的跟大学快毕业的比可真行。小马脑子清楚,还知道高中生不知道这些正常。

另外一个捧林。只能说想法挺天马行空的,但是能力配不上想法不能自洽。节目组选捧估计主要就是看脸,加上还能炒cp。

小马实力确实很可。基本功扎实,设计整个推进过程很清晰。定位明确,实至名归。本人情绪修养也很让人敬佩。可惜不是节目组的宠儿。

同济本硕女生能力也不错,就算没有完全发挥实力也不是垫底水平,节目组这么安排也是行。

其他的有些人完全就是捧前两位,突出前两位的工具人。还有淘汰了又进来的剧本都快贴脸上了。

追了这么多,把职场节目整成这样真的挺没劲的。

观察室很差劲。

以上

 3 ) 很个人的想法总结(非剧评)

回来在老妈的强烈建议下看了《令人心动的offer》建筑生编。虽然观察室确实拉,但好在现场还是很有意思的。作为一个刚转专业来建筑,手还很生的学生,这档节目给了我很多体会。一部分是关于行业环境以及同学们关系状态的,很亲切。当然,最重要的另一部分是关于能力培养的。综艺中的同学们已经足够优秀了,尚且时时感到力不从心,而我起点更低,又有更长的路要走,真正满足这些要求可能要花一辈子吧!

通过一次次的项目锻炼,能看出建筑设计对人的要求确实是又多又高。从荣格八维看,几乎是要求我成为一个八边形战士,确实很有挑战性。但重要的是,该工作会在改善他人的同时拯救自己,二者是统一的。而这两点恰恰涵盖了我个人理想的所有层面,因此也是值当的。

建筑的创作特点是这样的:一方面,建筑是被限定出来的,此时,建筑师的使命是解决问题,行动是作减法,用以“分”,分场地,分功能,分繁为简,分混为纯,分未知为已知;另一方面,建筑是被赋予出来的,此时,建筑成为建筑师艺术追求的外化,行动在作加法,用以“合”,加体验,加细节,合已知为新“未知”-待用户探索的未知。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艺术追求统一于建筑师的价值观。由此,一切对社会与人的偏见将成为建筑师的大敌(Fe)。放弃偏见就是卸下包袱,卸下包袱才能敢想,敢想才会有这些解决办法与艺术灵感(Ne)。

建筑的空间组合可以从任何其他艺术门类中得到启发(Ni):文学作品的行文逻辑塑造出文学气质的建筑;电影作品的剪接逻辑塑造出电影气质的建筑。启发可以通过转译为建筑所用。转译是逻辑的转译,不是意象的转译。

这其中,逻辑构架(concept)切忌钻牛角尖,只抓大但死不松手才是把握的真谛(Ti);而意象(image)则正相反,它切忌来自于抽象与推导,而是丰富的生活经验。用户追求的一切体验(Se)应该被归纳到建筑师的个人经验中去,也因此,它的出发点越小越好(Si):材料越细腻,越令人想要触摸(→Se);情绪越细微(Fi),越普世(→Fe)。日本许多艺术令人赞叹就是因为它们对于这一规律的把握。为此,又需要四个主要能力:对于细节的关注(Si),五感经验包(Se),对情感的敏锐感受(Fi),与人情绪高度共振的表达技巧(Fe)。

而实战操作层面,即对于逻辑构架的填充,如具体出图的计划表,乃至合作中的领导与被领导,要更有魄力与执行力(Te)。第一,对待外界压力,不能怯场,勇于承担责任,勇于破局,不该社恐时不能社恐。第二,作为改变与实战的学科,辐射他人的勇气不仅应由能力给予,必也赖于坚定的个人信念(Fi)。第三,对于自己绝对诚实,不能自己骗自己。错误不可避免,但必须马上调整好,勤于改正。自我催眠作为一种思维的懒惰,在建筑中是极其自私,危险的,毕竟它拉了用户陪葬。

遍观这些要求,最难以把握的还是一种介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心境。从概念上讲,用遵循秩序的手段实践万物齐一的梦想太矛盾了;从实践上讲,既发自内心地和大众站在一起,又努力超越大众的缺陷太难了,也太痛苦了,我无法定义自己,这将是一生的课题。但如果达到这样的心境,我无疑会很高兴,因为这标志着我前述理想的完成。

 4 ) 20230122 令人心动的offer第四季前三期

是建筑实习生,感觉看了对建筑还是挺感兴趣的,但是看起来就好难。。以及作为设计师没法熬夜是不是真的没救了。直向喜欢李金颐和马琪芮,能力好强,感觉我在职场上估计就是和罗圭甫差不多的水平,,问问题都不敢答,但是他长得好可爱。感觉任若阳是不是被故意剪得有点,,不觉得真有人情商那么低。北京建筑院还挺喜欢小陈的,感觉和她性格比较像,观众上有点不讨喜,但是感觉她和其他人相处起来都挺好的,会捧场又活泼。李冠甲感觉水平确实不咋样,估计和我差不多,杨希言好牛逼,性格也超好,感觉是适合合作的。林鹏翔就是不太适合合作的,还是一个人搞吧。那些导师真的都好好,张菡虽然凶凶的但是很喜欢她的逻辑和理念。北京的那几个都是温温柔柔的,尤其是那个女老师真的好喜欢好喜欢,而且北京的氛围感觉更好一些,让我选的话还是北建吧。

 5 ) 节目组出一版“办公室纯享”吧

我不是一个喜欢“以貌取人”的人,但是看到这个综艺的第一个场景,还是感觉心里咯噔一下。

如果不是提前看了标题,我会下意识以为这是选秀的候场大厅。

当时我意识到这真的是一群建筑老哥/姐的时候,下意识脱口而出:这是不是剧本?

而这个让我第一个场景就陷入沉思的节目,就是鹅厂刚上的综艺:

《令人心动的offer》第四季

当然,有剧本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自从十年前,我打朋友那知道,某相亲节目出现男女嘉宾“爆冷牵手”,大概是因为嘉宾合同到期,或者是来的新网红亟待补位之后,我对整个行业就有了个基本的认知:

反正都是剧本,看谁编的好也很有趣。

第四季《offer》在“天时”这块,是有先发优势的。

2022年,刚好是第一批世纪宝宝大学毕业的时候。

他们请到的十三位实习生里,有六个都是00后。

所以,剧组开场就打出“00后来到职场”的招牌,先把话题度炒起来。

而为了显示出自家offer令人向往,剧组给到各位建筑设计师实习生的岗位,分别来自“直向建筑”和“北京建院”。

我大概查了一下,两家的来头都不小,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国营大厂和私营工作室的代表。

至于对业内来说,这算不算“心动”,懂行的小伙伴可以评论区帮我介绍一下。

来到正片环节。

虽然我没有参加过建筑行业的面试,但是根据以往求职、面试,包括面试别人的经验来看,整体流程属于中正平和。

经典的开场白+哪毕业的+作品展示,我一般管这叫“实事求是的吹牛”环节。

这波对于准备招聘和应聘的小伙伴,倒是有一定的参考性。

大家都是成年人,比起花里胡哨的“面试小技巧”,不如简明扼要,以最快的速度展示自己或者公司的优势和需求,更容易打动对方。

放在节目里,还能让观众快速理解:这群小朋友都有点东西。

当然,为了凸显戏剧效果,剧组还安排大家都带着造价高昂的作品集,只有一名马同学是空手来的。

用最直白的作品集价格,来cue一下职场“卷”的概念。

虽然不太理解这种常规作品展示,跟“卷”有啥关系。

但如果把作品集看作是“简历”,那我确实见过很多简历极其花哨,或者从来不带简历的小伙伴。

此外,两个甲方也同时聊到了工作压力问题。

这个倒是跟“卷”沾点关系,毕竟加班和改稿是打工人常态了。

面试之后,就要开始实习准备。

13个应聘人,被刷到10个,直向带走四个,北建带走五个线下办公,再单带一个线上办公。

这里可能是为了体现国营店和私营店的区别,剧组特意拍了一段新人聚餐的段落。

北建是董事长带着吃食堂,突出国家队的整齐划一。

直向则选择客厅吃外卖,显示私营团队的相对放松。

而在入职后的第一个48小时课题考验上,两家公司也给到了迥然不同的思路。

直向的需求,是给到三块模型,分别是山、城、海。

四位实习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建一座“20年后的适老型建筑”。

通俗点说,就是给我这代人养老的小窝。

这其实能反映出直向的商业逻辑:

接单——创意——出稿——建设。

掉书袋点讲,就是垂直对接甲方需求。

而北建作为国营大厂,则给到一座城市模型,六个实习生共同完成一座“独处友好型社区”的配套设施。

在各自建设的同时,又要照顾到整体的城市规划。

由此可以看出,北建这边除了设计之外,也强调合作完成城市建设规划。

而且,这两个选题本身也很有话题性。

一个主打“养老”,一个主打“独居”,本身也是如今讨论度极高的社会问题。

给出命题之后,各位实习生展现出不同的工作状态。

有人查资料、有人写工作计划、有人上手做模型,也有人一脸懵逼。

嗯,是我工作的四个状态。

至于第一天下班前,直向提出“新人第一天不加班”的说法。

我只能说……因为她也没明说后续加班给不给加班费,以及是否涉及强制加班,再以及半夜微信群回领导消息算不算加班,咱们暂且不讨论加班乱象的问题。

总之,到目前为止,办公室里的故事对我这个外行而言,剧本、出发点和切口设计还是比较不错的。

注意,我这里插了一个定语:办公室。

因为,办公室之外,还有演播厅的嘉宾们。

一言以蔽之吧,这次的明星嘉宾团,犯了今年所有综艺评论席的通病:

既业余,又多余。

节目本身,是多少带一点专业属性的。

可能请明星团来评论,是为了引导咱们这种外行的观影反应。

但谢霆锋、杨笠、关晓彤、魏大勋四人的反应……

你要说专业评价呢,那是真没有。

尽管也有行业专家周教授带着,但周教授的戏份实在有点少。

嘉宾和普通观众的reaction差不多,大部分都是随意发散。

作为一个整体,评论席并没有很好的接住主场抛来的切口。

而论锐评段子呢,尽管请到了杨笠串场,可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如何炅、小撒会带动气氛。

各位可能未来会成为爱豆网红的设计师们,好不容易整出点专业感,被评论席一通“我以前如何如何”带偏话题。

这种感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脱口秀大会》的那英和周迅,懂了吧。

加上中间一系列比硬广还软文的广告小剧场,至少我看到前两集的感受是,鹅厂的私货多少有些拖正片的节奏。

要真说演播室环节有啥作用嘛……

他们的话很适合截成长图,然后去微博买热搜?

算了,还是回去看办公室的正片吧家人们。

前文我们说过,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48小时内完成方案”。

这既是能力测试,也是压力测试。

各位实习生,也很快领会到商单和作业的区别,以及退稿之后的焦虑。

而就在这个时候,剧组又安排了一发小剧场:

一位面试时被刷掉的实习生,私聊直向的老大,想要二度面试。

第一集正片就搞复活赛,还是在压力测试中间复活……

怎么说呢,已经有十个实习生了,为了节目效果还要硬塞一个人,属实大可不必。

而实习生在工作中问题频发,个人的直观感受是实习生们的表现和“高材生”的名头有点不符。

比如,作为专业人士不知道什么叫“退线”;

也比如,做设计时,几乎不考虑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等等。

这种都不算细节,应该算基础的东西被忽略,只能说实习生和负责写冲突戏的编剧,总归有一个不太走心的。

但好消息是,至少鹅厂守住了底线。

没像隔壁某台一样,整一个什么扛着砍刀去面试,或者硬凹什么00后安排职场。

小剧场之外,也没有太多诡异的东西,或者摁着头攒CP的操作。

前两集没有过度消费00后,反倒是不忌讳加班之类的职场问题,这里肯定有我佛的慈悲。

不过,加班这件事吧……反正想想就挺不让人心动的。

如果按照周教授说的“加班像对员工体能测试”,那我作为一个不太喜欢加班的职场人只能说一句:整个行业还有较大的扩容和改进空间。

当然,这些属于社会问题和行业问题,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内。

如果你们想听,哪天得空,咱们可以单独开一篇讲讲。

其实就《令人心动的offer》这个综艺来看,第四季选择“建筑设计”,是一个明智之举。

作为相对偏门,又更注重创意的行业,比起前三季的律师和医生,要更讨巧一点。

毕竟,既然是拼创意,自然可以塞进大量的戏剧冲突和主观判断。

而作为一个偏工科的行业,它也可以引出一大堆专有名词和名词解释。

这样一来,节目很容易就能达到高大上的效果。

搭配实在的面试流程和还算合理的设计方案。

起码,比上一季要务实一点。

不过务实的代价就是……有点无聊。

准确的说,是常规流程略显流水账,到了剧情冲突的时候,便会特别乍眼。

这就是编剧写剧本的时候,没有照顾到情节衔接和场面调度。

另外,《offer》是一档“社会观察真人秀”,可评论嘉宾的存在感很强,作用很弱。

很多评价走的还是“情感节目”套路,对实习生个人的品头论足,以及莫名其妙拐到自己的“自我陶醉”。

或者是像念弹幕一样,对着观众打直球,这就显得他们的存在多余而刻意。

说实话,我在看片的时候,尝试着跳过所有评论环节,除了频繁快进手有点累,观感反而上了一个台阶。

所以,我也给鹅厂提个意见:

出一版“办公室纯享”吧,今年的评论席真的有点拉。

或者,干脆取消所谓的“观察”,下一季直接整个“沉浸式真人秀”。

至于那些场外信息,交给念旁白的玛卡巴卡足够。

再找几个逻辑更顺畅的编导,说不定能收到奇效。

行吧,那今天就先聊到这里。

最后祝所有点赞、关注的小伙伴们升职加薪、永不加班。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阿翟

 6 ) 作为一名曾经的结构施工图设计一点介绍

其实本人几乎不看综艺,但自从知道了这次节目是关于建筑之后就一直挺期待的。因为也在这行业摸爬滚打过,对行业有憧憬,有敬意。却也因为许多现实因素提桶跑路了。但我一直很想看看,真正令我羡慕的建筑设计师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的状态。


先简单介绍下自己和这个行业吧(因为自己本身也存在视野局限性,所以说的并不一定全面)为看节目的观众能有一点帮助,也算对这个行业有憧憬的学生分享一点个人经验,本人工作六年,进入过施工单位工作过一年多,在两家私企设计院工作过,后来去个家非建筑类国企过点安稳日子。

建筑设计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类的统称,因为行业非常成熟,细分下来分为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到最后更详细的室内设计。

像节目里做的建筑设计就是建筑方案设计,同时可能需要从城市规划、建筑单体方案、风景园林、简单的房间布局等等几个方面入手做出模型、方案文本以及PPT等。这是一般大众所理解的设计师,实际上到这一步结束后,建筑是有个轮廓和雏形,准确说是有一个概念,是甲方或者卑微的(大误)设计师想要一个社区或者一个图书馆具体呈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和风格,再者他基本的日照是否充足、动线是否合理,建筑立面是否能够吸引人。他更多的是从宏观角度去考虑人会怎么移动,对周边环境和未来发展是否能够协调统一。

有了方案之后,还需要进行更具体的施工图设计,他主要分为建筑、结构、水、电、暖五个专业。建筑主要负责建筑立面细化、建筑防火、楼梯、墙身、日照分析,从各种规范角度考虑完善方案设计。结构专业(也就是我的专业)从结构形式(像是钢筋混凝土、木结构、钢结构)、基础形式、抗震等等方面,考虑结构的安全性,支撑起建筑的骨架。水、电、暖三个专业则是根据建筑本身和房间功能考虑消防、通风、强电、弱电等等内容。主要从规范、安全层面结合业主和方案要求,经过无数轮讨论、修改、完善之后(当然大部分是卑微的改图),完成可以交给施工单位施工的图纸。

多如牛毛的规范,这还仅仅是结构的冰山一角

再之后可能涉及到的就是室内设计了,像是《梦想改造家》(本人也是忠实观众)里大多数应该只是室内设计老师。这个就非常具体的落实到每一个房间具体的布置设计。顺带一提还有很多全屋推销板材的设计师,本质上我觉得还是有所不同的。

节目设置的非常有意思,他把更强调个人能力的独立设计事务所和更强调团体协作的国有大院进行对比。但其实除了这些高大上的设计院之外,国内更多的设计院还是偏向于施工图设计,数量庞大的私企设计院。本人曾经就供职于这样的设计院,这几年受到行业冲击,都日子过得很艰难。因为并没有太多技术垄断性,在甲方眼里大多只是一个为了换取图审合格证的画图匠,工资性价比没多高,熬夜加班也是常态。历年来猝死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低价中标的设计费,无休止的改图、身上承担的巨大责任,都在劝退年轻人。真心希望这个行业未来能够良性发展。

从前两期的观察来看,这些年轻人都还是非常才华横溢的。私企院所更强调个人能力,更能展现个性,发挥性更强一点,但他对个人能力要求更高,他因为体量小,资金周转方面相对更难、跟其他设计院竞争更激烈,因此他需要实习生快速消化工作知识,快速将个人能力变现,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都糊里糊涂,但到了设计院后可能直接让你上手干项目,在不断改图中逼你成长,可能也没有固定导师,让你不断摸索不断自我学习,让你更快的创造价值。国营大院更强调团体性,他们品牌经营时间长,长期积累下来的资源、口碑、体量都相对更雄厚一点,他更强调走的稳,而不是更激进,实习生进入设计院后可能导师带徒的系统更完善一点,可能并不急于让你进行成长,而是让你扎实基础一点点提高,在这里成长肯定会更慢,工资也会提升更慢,很久才能独立干一个项目。

上述工作方式的不同,也导致了两家院所对于第一个题目设置策略的不同。直向建筑很直接,每人单独完成一个设计,非常独立。马琪芮作品整个呈现出来状态、风格都非常像直向的孤独图书馆和海边教堂,因为这俩很出名,所以一点也不意外马会选海这个主题,而且作品完成的好肯定也会更受直向喜欢,第一完全不意外。金子的个人风格也很适合这样的氛围,想法很灵动,还会用虚幻引擎真的很佩服,但我不太喜欢那个设计,个人感觉并没体现出20年后这个前提,20年后现在40岁的中年人会不会继续喜欢广场舞真的很难说,毕竟很年轻,生活认知上感觉还是欠缺些,不过可能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出伟大的作品吧。P.S.其实一直觉得林鹏翔也会选择直向,觉得氛围可能会更适合。

海边教堂(网图侵权删)

孤独的图书馆(网图侵权删)

到了北京院这边,题目明显要求实习生联系更紧密,氛围相对更缓和一点。也明确说了,只是希望大家能够表达清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指望能做出多么优秀的作品,想通过这一个作品让实习生做一个自我介绍。林鹏翔与金子一样偏向欧美,想法更独特,准确的抓住了上述的要点,表达更完善,通过一个碗,较高的草,隔离开人群视线,让大家自己寻找自己舒适的独处环境,不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更加从容淡定的介绍了自己。准确的表达了内容,准确的介绍自己,完成了领导或者说甲方的意图,这是成为第一的关键。同济(每个土木人心中白月光)的杨希言属实是没想到,我都怀疑是不是拿了逆袭剧本,从言行就能看出她的优秀,是个最适合北京院风格的人,更适合做领导团队的位置,使团队成为有机整体。陈铚研火锅店想法相对常规,但胜在考虑的很周全,也确实越怪越容易受到瞩目,平庸的设计很多,但越是不可能的设计完成出来之后越会受到好评吧。

本想简单写写一下就写了好多,后续看心情再改改吧,暂不评分,以观后效。

 短评

“建筑师季”千呼万唤始出来却遇冷。如果往季是“不明·觉厉”,这一季恐怕只做到了前半部分,行业的距离可能让观众难以沉浸。但如此“朴实”的一季,我反而挺喜欢的。

6分钟前
  • [未注销]
  • 推荐

把张杰换掉 不想再听他的心路历程了 要吐了 从没哪次这样讨厌他

7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为啥要在职场节目里加这么突兀的感情线阿??

12分钟前
  • 还行

这演播室可以一锅端了,要专业没专业,要共情没公情,要气氛没气氛,唯一的院长还说不上话。实习生里感觉金子和小马不错,但节目刚播就有人要转行是怎么回事?

15分钟前
  • 飞天小女警
  • 较差

我感觉这几个明星根本就没法跟求职打工人共情,不知道请他们来干什么

18分钟前
  • ewsago
  • 推荐

虽然没有律师和医生那么精彩,但能看出来节目组在努力设置环节让观众理解。演播厅的部分不行就删了吧?老让我跳过也是挺费劲的

21分钟前
  • 名字太难取啦
  • 推荐

喜欢建筑行业,北京院和直向选得也好。颜值学霸正常,拉胯的是演播室。何老师撒撒在没觉得多好,不在时才发现主持人的重要。飞行嘉宾谢霆锋是和建筑行业有连接的,是好的典范,魏大勋关晓彤可以不请,谢谢。

26分钟前
  • Yan
  • 推荐

是好看的,加入两院的赛制之后,整个实习过程瞬间刺激起来,也为职场节目拓宽了思路,offer果然值得期待,就是听说换了后期,看起来没之前那味儿了,后期可以加把劲儿吗?别掉链子!

28分钟前
  • 春和景明
  • 力荐

哎哟,一晃四年了哈~恍如隔世~gun真是温润如玉诶~管家喜剧人石锤~

32分钟前
  • mpor2
  • 推荐

其实他们大部分人不参加这个节目也能进这俩单位,但是还是来参加节目,这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令人心梗的网红来喽能不能换一批演播室嘉宾,谁要听你们说啊,你们cue一下教授,让教授给我们讲啊!!张菡好爱金子看不下去了,再见

34分钟前
  • 电影书籍打卡
  • 还行

又没何老师呀!……………还是一二季好一些,希望下一季有何炅撒贝宁!

38分钟前
  • pearrock
  • 还行

最拉的观察室没有之一,聊天总是抓不住重点,尽谈些有的没的,也不给专家说话的机会

43分钟前
  • OVRLEY
  • 还行

本来建筑行业就不存在令人心动的offer

45分钟前
  • fre_issey
  • 还行

每年看offer都有被这群热血的少年感动到,现实固有泥泞,但少年依旧永远浪漫,永远理想,永远沸腾!

50分钟前
  • 一只秃头咸鱼
  • 力荐

令人心动的颜值和学历又来了,看看又请到了什么卷男卷女,第一个上场的就像王鹤棣+吴磊混血,第二个明显冲着立天才少女人设去的,结果俩一上来就说不加班哈哈哈哈,果然还是勇我喜欢。谢霆锋应该去令人心动厨师季吧,以及关晓彤是怎么把幼稚的长相和老气横秋的造型结合的这么好的?

52分钟前
  • 张腾森
  • 还行

冲着建筑学来的 但是 观察室里 张杰好拉 根本聊不到问题的重点 北京院里的躺平人 也非常无语

56分钟前
  • 奥运热心观众
  • 还行

依旧是在“大物是也”那里看,因此打分偏高。突然想起《泰利的街角》里面说的“谁会谈论混凝土呢”,这些职业都太过精英了,叫上一群明星来做reaction更是如此。

1小时前
  • C.
  • 推荐

看嘉宾们评头论足解读硬挤出的鸡汤…真的起鸡皮

1小时前
  • Ruby
  • 很差

这季不好看的几个原因①横向竞争性太弱,各做各的项目,不像之前季考核都同一个议题,谁强谁弱一目了然。②建筑师工作外行人根本不了解,实习生做项目的时候,观众都不知道他们的努力和困难在哪里,没有细节,很难带入。③建筑师的作品评价没标准。像律师和医生的评判,大众都有一定的共识的标准,建筑师这样艺术的东西,比如传统和创新两个方向,很难肯定的说那边更好,太有争议,有争议意味着模糊的结果。④观察室太干了,讲不出啥有用的东西就算了,气氛至少搞得好点吧?太尴尬了,就像几个不熟的人,说些表面客套话。

1小时前
  • AB
  • 还行

嘉宾很好 能不能找一点有文化的演播室成员..来来回回就那几个字真的听倦了 也没办法共情 整个漂浮在节目之外 看到演播室就跳过 真的低情商又无聊

1小时前
  • 悲伤小狗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