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八百年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4

主演:内详

导演:张晓敏

 剧照

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2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3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4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5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6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3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4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5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6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7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8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19楚国八百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8 20:33

详细剧情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曾经居住在中原地区的火神祝融之后遭到商王朝的驱逐,于是举族南迁,历经千辛万苦,总算在南方潮湿腥热的蛮夷地带落下脚跟。他们给自己命名为“楚人”,虽然身在边陲,却始终怀有重返中原的念头。楚人首领鬻熊协助周王朝推翻商纣的统治,然而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分封,周昭王的南巡更令他们对天子的期望彻底破灭。以熊渠、熊通、楚庄王等有为帝王为代表,楚人开始尝试向中原扩张。侵随战争、齐桓公来伐、城濮之战、吴楚之战。数百年的残酷战争锻炼着楚人铁一般的意志,八百年的基业逐渐走向繁荣,也走向了衰落和灭亡。

 长篇影评

 1 ) 礼坏乐崩的时代

       春秋战国是一个礼坏乐崩,周王室衰微,维持政治秩序的宗法和礼仪也衰落了,天下大乱,秩序从礼法变为了强力,谁更加强大谁就更加能维持秩序,产生了霸主,乃至最后大一统的结局。
       强力是乱的结局,在政治学上是如此,比如民国时期就非常典型,当天下大乱,人民需要安定,就会出现强力的人物来稳定局面,各种人都想争夺,最后胜出的是那个最强力,也最不择手段的。
        在片子里也可以看出一种“优胜劣汰”的观念,宋襄公遵守礼仪而失败,引起其他人更加不顾周礼,最终只能是巧取豪夺。越是有着恶劣环境的国家,越是尚武,越是有着力量,最后强大的国家,都不是传统中原国家,如楚、吴越、秦。
       大一统的原因耐人寻味,梁老师说是各个诸侯国太大了,都有实力吞并他国,我想这是一个原因。而周王室的衰微原因值得探讨,也许是因为刚开始分封的太多了,像法国,国王至少占据着巴黎,这是一片很大的地方,当然,从这个原因看,“太大”使中央无法控制地方,也是一个原因,但太大又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开始分封这么大?为什么非常相信宗族?欧洲不相信吗?是因为刚开始周文王带的人太多了?是否与早期民族、部族形态有关?
       从楚国发迹史看来,刚开始一个方50里的小村,慢慢吞并才成为了大国。大一统的原因应该从民族环境来看,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华夏的观念,一个统一的结构已经放在那里了,不像欧洲,各种民族纷乱,除了法国可能是比较早形成的,其他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观念,而法国也是欧洲统一集权比较明显的,只是开始国王没有力量吞并贵族。中国有一个大统一的中原,而又有楚、秦这样的边缘国家,自认为是华夏一员,还有外部少数民族的纷扰,这种民族态势,使得维持一个稳定政治结构不容易,既有边缘的渴望加入,又有外部的侵袭,统一与争夺孕育于其中。
      所以,大一统可能与民族形态、部族形态有关。

      梁老师还说,如果最后是楚国统一中国,情况会大不一样,片子里也说楚国统一可能不同。但我觉得其实楚国的中原化程度也很高,最多也就是文化上宽容一点。
       但关键是楚国不可能统一,因为在当时的竞争规则之下,只有最集权、最机器化的国家能够成功,就如德国、苏联一样,用极权主义将国家打造成战争机器,能够获得军事上的成功。所以,楚国统一,只是一个臆想。而楚国为什么不能像秦国那样改革呢?楚国最早设置了县制,但封君很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吧,这使得改革极为困难。

 2 ) 良政和劣政

楚国留给后代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屈原和楚辞吧。楚辞之美,堪比诗经。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秦国和楚国是不一样的国度。最近看张维迎的演讲,说中国人要有自信,西方的话语体系中的民主和专制是粗暴的划分,真正的政治是良政和劣政的划分。楚国是美,楚文化是美,但是在战国那种已经到不是你灭国,就是我灭国的大争之世,秦国的军国主义更加是能图存扩展的良政。但是这种良政在秦统一之后,本应该是需要革新的,需要再来一场顺应时代的商鞅变法,可惜秦人不甚怜之,最后落得暴秦骂名,最后完成这次变法是汉武帝。
这部纪录片角度立意很好,可惜论证角度粗糙,只有华美的画面感和配乐。结论是谈不上怎么深刻,可惜了好题材。
最近火热是《大秦帝国》其实很不错,可惜我觉得还是没有逃脱大一统的思维,希望二十年后,可以看到一部《春秋大传》或者《战国时代》这样的片子,既能反应秦国的勃勃生机,又能看出楚国的精致华美,又有齐国稷下学宫的思维漰湃,又有纵横家的文韬武略,法学的谋略诡计,儒家的恪守周礼,宋国的承袭商制。
PS:本人申包胥之后,虽然自幼长在吴越之地,但是楚国算是祖先之居吧~

 3 )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最后楚怀王被秦国囚禁和楚国被灭国的时候,我是真的好想哭,一种悲凉的感觉。从商朝时期到战国,历经八百年的历史,那么多代楚国君王的努力,就这样覆灭了。不喜欢那种事物由巅峰到衰落的发展过程,就像《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发展也让我很难过。

纪录片里提了周礼在楚国的发展,有点历史常识的应该知道在周朝时期是特别注重礼仪的,孔子也主张恢复周礼。楚国是从蛮夷之地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并不被中原王朝认可,他们的文化也不遵循中原王朝的礼仪文化,各种弑君篡位体现了楚国文化的野蛮性。但是楚国人却梦寐以求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楚人尚武,有过那么几代君王依靠强大的军事实力打败了中原的一些国家,但是却只收获了中原国家的恐惧。

有一个小插曲让我感触很深,楚国跟宋国交战,楚军渡河的时候军阵大乱,这是宋军出战的最佳时机,但是宋国国君却拒绝了出战的建议。理由很简单:两军交战应该双方摆好军阵,不能乘人之危。等楚军过河,摆好军阵之后两军才交战,结果宋军大败,宋国国君也战死。我当时还嘲笑了一下宋国国君的迂腐,但是纪录片继续讲道,那个时候人们遵循的礼仪就是这样的。战争不是为了兼并哪个国家或者获利,更多的是贵族之间的勇气和力量的决斗,必须先下战术约定好时间地点,摆好军阵才能开战。了解不深,仅通过这个纪录片的描述我挺支持周朝的礼仪制度的,公关礼仪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过礼是用来规范社会秩序的。试想一下,一个国君可以用自己的王国为代价去遵循礼仪,这是一种怎样的约束力,并且宋国因此战败,却没有一个国家嘲笑他,反而是肯定他的做法,显而易见当时的大环境就是严格恪守礼仪。可是几千年之后的现在,我们好像已经失去了这种礼仪的规范,听到过好多种言论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不得不认同。

一鸣惊人典故里的楚庄王带领楚国走向了鼎盛,问鼎中原的也是他,王孙满“在德不在鼎”的回答给了楚庄王很大的触动。自此,楚庄王开始带领楚国学习中原的礼仪文化,使楚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但是楚国却因为一昧地推崇中原文化,失去了自己本身文化的魅力。纪录片里也提到了吴越的中原化,北魏鲜卑族的汉化以及金朝女真族的汉化,无一例外得因为全面推崇中原文化失去了自身文化的魅力,甚至带上了中原文化的弊病。想来自己学习别人的经验时应该引以为戒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说烂了的话却蕴含着极大的道理。

楚国悠悠八百年,最终也走向覆灭。想想自己的一生跟这一个国家的八百年相比多么渺小,所以自己的那些伤心过往也无须太介意,几百年之后有没有人记得潘玉这个人都是个问题。

 4 ) 一部野心太大的作品

话分两头的。首先,我个人觉得,我能看到底的片子就算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这真是一部好作品,巧妙地转换语境,强调着楚国兴亡的故事。
这也真是一部野心大过实力的片子。楚国的历史,大概即使再花个8集都未必一定能说明白。视角选的如此之大,前期没什么,后期就开始暴露出短板来。
说这是一部很巧妙的片子,是因为它有着明确的主题与价值观。楚国作为一个从底层屌丝努力奋斗过来出任CEO当上总经理赢取白富美最后死得飘然的家国体系,一定留给你许多喟叹吧?
可是楚国是不是只有这些?黑暗后面隐藏的暗黑版楚国片子不知道为什么刻意省略掉了。整个战国时期楚国做过的坑爹事总之也是一笔带过。前5集大量重复的镜头,看起来颇随意的动画场景,的确是个聪明的拍摄手段。美中不足的是,复原不到位,问题不够一阵见血,导致整部片子看完了很多问题还是一头雾水。所以这可能是个好故事,但算不上一部顶级纪录片。后三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开始发力,赶忙赶慌讲完故事的需求导致了大量楚国末期精彩的历史成了遗珠之憾。如果题目只是叫《楚国800年的政治凝聚力》那么这就没啥好说了。问题你既然是说楚国,就要讲全面一点啊。楚国的巫文化不提。屈原的离骚带过。神女大概是因为怀王过于苦逼以及牵涉到宋玉的关系压根没提。

因为这个片子给了人很高的期待,最后反而有点小失望。希望我在看一部纪录片的时候能够从尽量客观公正的视角对待历史,而不是出于某种倾向的删改。楚人的斗争的确叫人动容,楚国的崛起也让人热血沸腾,但是……这浓浓的政治即视感实在叫人觉得别扭。下次可以把题目改小一点,改专一点,要不,再拍个第二季把没讲清楚的内容都讲一讲。

 5 ) 值得一看的楚国文化纪录片

    看国家:一个国家崛起的路很艰难,需要数代君主的努力,需要无数百姓的艰苦奋斗。但是国家由盛转衰也很容易,一个能力不足的君主,几个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误。一件事情想办好很难很难,但是想破坏却很简单。楚国在属于它的时代不敌秦国,但国家灭亡,百姓仍然得以保全,同属华夏儿女。而当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若在国际竞争中败落,我们尚且不如秦国治下的山东六国百姓。所以,希望每一个人努力奋斗,希望祖国文明富强。
    之前看了大秦帝国第一部,之后又看了楚国八百年。只能说,上天给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公平的,秦国抓住了机会,锐意改革,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楚国取得一定成就之后,贵族耽于享乐,不放弃手中的权利,改革始终无法彻底展开。那么楚国灭亡,秦国一统天下,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看文化:上高中的时候学习孔子,看到课文上讲孔子“克己复礼”,希望恢复周公的礼乐制度,心中一直迷惑不解,孔子为何要恢复一个古老的旧时代的制度呢。。看了这部纪录片,了解到春秋时代的贵族对于礼乐制度的遵从,对个人道德水平的要求之高。有些理解何谓礼崩乐坏,孔夫子为何如此希冀恢复周礼。孔子感叹当时的人们道德滑坡,今世之人依然感叹道德滑坡。不知是否数千年来国人道德水平呈直线下降趋势,那何时会跌入谷底呢。
    成王时期,楚国受蛮夷文化影响,不遵从礼制,深受礼乐文化熏陶的宋襄公打不过楚国。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前进,当楚国全盘接受中原文化,受严格贵族教养的楚怀王又被张仪和秦王欺骗。从个人来讲,我们都喜欢一个君子一个严格遵循道德礼制的人。然而面对严格的竞争环境,利益至上,抛弃规则束缚的人却往往能够赢得胜利。
    楚国以凤凰为图腾,灿烂恣睢,自由奔放。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片中楚国的青铜器、漆器、丝织技术,也令人极为叹服。希望有时间可以去博物馆实地参观浏览一番。
    片中对于法家文化的一些论述不敢苟同。。
    

    下面是分集剧情介绍:
一、初生
  楚人是炎帝火师祝融的后代,被强大的商朝驱逐至江汉平原一带,与当地蛮族杂居,学习他们的文化,同时保留着自己身上的文化记忆,形成了深具南方特色的自身文化。
  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原之民,但中原人的后代视楚人为蛮族,击败楚人,逼其上供,楚人深以为耻。

二、觉醒
  与周边蛮族的不断战争,使楚国的战斗力不断增强,楚人的尚武精神愈发强烈。至楚武王弑兄上位,改分封为县制,三次出征伐随。前两次均以失败而告终,武王总结了失败教训,改进兵器和战法,采用车兵作战,最终战胜随国,使随国臣服。
  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铜矿资源铜绿山落入楚国手中。手中拥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勇猛的兵士,先进的武器,逐渐征服了周边小国。对中原形成新月形包围之势,迫使周王正式承认楚国,被征服地区名正言顺成为楚国囊中之物。

三、受挫
  楚成王率领楚国征服周边诸多小国,渴望问鼎中原。但由于楚国长期受南方夷族文化影响,不遵从礼制约束,不重血缘亲族宗法。成王为抢夺息侯之妻,灭亡息国;攻破邓国,杀害自己的亲舅舅—邓国国君……楚国并不遵从中原的礼仪文化,被中原国家视为仇敌,欲团结起来抵抗楚国。
  齐国实力强大,齐桓公作为霸主,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团结中原诸国,组成联军,来到楚国边境。楚国惧于联军的强大实力,派大夫屈完前来议和。面对管仲的质问,屈完承认了不向周王室纳贡的错误,但认为周昭王之死与楚国无关。出于礼制的约束,齐国出兵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楚国遵守礼制的规则,向周王室纳贡,并非是为了灭亡楚国。且楚国实力强大,在达到目的之后,齐桓公退兵。经此一役,齐桓公霸主的声望达到顶点。楚成王称霸的梦想受挫。
  后齐桓公去世,中原诸国群龙无首。宋国国君宋襄公希望接过尊王攘夷的大旗,成为下一任霸主。但宋襄公作为一个从小受到严格贵族教育的国君,完全遵守礼制,不欲在楚军渡河之时乘人之危,终至战败。襄公受伤,受到列国嘲笑,郁郁而终。
 春秋中期以前,大家仍按礼的规则生活。但楚国深受夷族文化影响,完全不受礼的束缚,只以效率和利益为目标。楚国的做法,也影响了中原诸国。礼制仍有名,但已被渐渐破坏。追逐优雅的礼仪文化慢慢转向追逐效率的竞争文化。
成王以为称霸唾手可得,但北方的晋国实力日益增强,也渴望成为新一任霸主。城濮之战爆发,晋文公表面为遵守昔日承诺,退避三舍,其实是为了缩短晋军补给线,诱敌深入。楚军主帅见敌军后退,盲目追击,两国交战时,晋军以虎皮蒙战马,楚军受惊,战阵散乱,大败而归。击败了实力强大的楚国,晋文公成为新一任霸主。楚文王死在自己儿子商尘的剑下。
 晋文公以诈术战胜敌人,谋略之风日益盛行。

四、称霸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后,国内矛盾日益严重。商尘12年后逝世,留给庄王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面对权臣,刚即位的楚庄王三年来沉溺声色,以静制动。终于,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邻国庸国联合西边蛮族发动叛乱,庄王决定率军亲征,一举灭掉庸国,也趁此机会掌握楚国大权。
  庄王在率军攻打楚国与周王室交界处的少数民族白濮,胜利之后在漯河之滨举行阅兵。周天子惊恐交加,派大臣王孙曼前往楚军大营一探虚实。寒暄过后,庄王问九鼎之重,意在问周王室实力。王孙满回答九鼎之重不可称量,意指王权至高无上。庄王不满,称只要把楚国兵戟上的铜勾都折下来,就足够铸成九鼎。王孙满说道:能否拥有天下的统治权,在德不在鼎。王孙满的话使楚王充分意识到,自成王以来,楚国实力强大,为何不能称霸天下,周王室日趋,为何还能得到中原诸国的拥戴。只因楚国没有雄厚的文化根基,只以武力不能使天下人降幅。一个国家的强大是多方面的,不只需要雄厚的武力,更需要令人心悦诚服的文化力量。
  期思陂——中国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孙叔傲主持。庄王破格提拔孙叔敖为令尹,孙叔敖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并且施行了很多惠民措施,楚国经济繁荣。庄王参照中原法律,制定了楚国的法律,还号召楚国贵族学习中原文化。楚国击败陈国、郑国后,饶恕了他们的国君,使中原诸国感受到了楚国对周礼的遵循。楚国对晋国的邲之战中,依循周礼,救助逃跑的晋军,充分展示了大国风度。战争结束后,庄王反对建造京观,他曾提出:武有七德,即一个国家动用武力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炫耀武功,而是为了制止暴力、防止战争、保障强大、巩固胜利、稳定社会、团结人民和发展经济。晋国士兵是为国家尽忠而死,怎么能用他们的尸体铸造京观,炫耀武功呢。武字是由止和戈两字合成的,真正的消灭暴乱,是永远停止动用武力,止戈为武,这才是真正的武功。庄王对武力的见解,标志着楚国文化走在了华夏文化的前列。
  庄王虽有才干,但没有建立一系列制度,来维系他的政策。致使庄王去世后,继承人软弱,老臣争权夺利,楚国的霸业名存实亡。

五:歧途
  楚国申公巫臣在政治斗争中失利,逃亡晋国。其政敌子产趁机杀其全家。巫臣悲愤之下向晋国提出一条计策,扶持楚国东面的吴国。吴王寿梦正渴望学习中原文化,巫臣教给吴王治国之道,并帮助训练吴军,教会他们车战之法。吴国本是蛮夷之族,掌握了中原的先进技术后,更如虎添翼,数次率兵攻打楚国。子产疲于奔命,
  楚灵王通过发动宫廷政变上位,即位之后,因晋楚两国各有内忧,订立弥兵之盟,换来百年和平。因为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楚国国力迅速发展,和平加速了财富的积累。灵王并没有关注民生百姓,而是建造了一座极其华美的章华台。楚灵王耽于享乐,对灵王不满的楚国贵族趁灵王带兵在外,发动叛变,灵王众叛亲离,自缢而死。
  秦女本是太子之妻,楚平王因秦女甚美,夺之。大臣费无忌离间平王与太子,平王听信其言,太子被迫逃离楚国。费无忌诬陷伍子胥父亲伍奢与太子谋反,伍奢全家被杀,只有伍子胥一人逃离,奔向吴国。

六、劫难
  伍子胥来到吴国后,帮助公子光策划宫廷政变,杀死吴王僚。公子光即位,即吴王阖闾。伍子胥为吴王献上疲楚之计,楚军疲于奔命。伍子胥看准时机,率大军奇袭楚国攻破楚国国都,史称“吴军入郢”。申包胥向秦国求援,跪在宫殿外哭泣七天七夜,秦王被申包胥的忠诚所感动,派遣大军帮助楚国。吴军陷入持久战,后勤补给不足,楚人反攻势头猛烈,吴军撤退。
  楚昭王吸取教训,出台了一些惠民措施,反对吏治腐败,与民休息,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楚昭、惠王时代,楚国国力日渐恢复。楚国的老庄哲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越国灭亡吴国,楚国国力日益上扬。宣王、威王也励精图治,对内休养生息、对外不主动发动战争但一旦时机成熟也会迅速出兵。楚国灭亡蔡国、杞国,打败越国、齐国,向西深入巴蜀,版图既为广大,成为当世第一强国。通过南线丝绸之路,楚国与中亚、欧洲进行了深入的经济交流。楚国文化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且风格既为独特,既吸收了当时的中原文化,又有所突破。楚国国力达到极盛。
  但是,楚国国内封君尾大不掉,且奢侈春风,严重影响了王权集中和楚国发展。成为楚国的重大隐患。

第七集 变革
  春秋至战国时代,从国君至民众人人以功利为上,道德滑坡严重。
  楚悼王父亲楚声王被行刺在街道上,据怀疑是封君手下死士所为。楚悼王热切希望一位极具才干的大臣辅佐自己。吴起来到楚国,受到楚悼王重用,被任命为令尹。吴起采用铁血手腕,规定封君世袭不能超过三代,三代之后没收其土地和爵禄。并将封君派往楚国边远地区开发土地。
  楚悼王病逝,吴起被射杀于楚悼王尸首之上,然而许多贵族因触犯丽兵之罪,也惨被灭族。吴起为楚国做了最后一点贡献。商鞅变法的成功与吴起变法的失败,原因之一在于秦楚两国不同的文化氛围。法家文化比较实际,严刑峻法。秦国国民具有虎狼一样的性格,比较适应法家文化,且商鞅改革重军功、政治。楚国多水,文化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比较尊重人性,国民较为散漫,与法家文化不适应,且吴起变法更重经济。
  春秋时代的主题是著书立说,春秋时代的战争更像是一种贵族间的游戏,时间较短,杀戮不多,人们讲究荣誉、尊严,遵守规则。然而战国时代的主题为改革,诸国之间战乱纷争,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渴望变强。

第八集
  楚怀王即位,屈原在他的支持下开展变法。唯才是举,制定法令。但变法受到贵族势力的反抗,怀王听取谗言,疏远屈原,变法终止。战国晚期,山东六国为抵抗秦国,采合纵之势,因楚国实力最为强大,楚怀王被推举为纵长。但怀王因长久以来与秦国的友好关系,不愿大举出兵,只是做做样子,合纵联军各怀心事,以撤退收场。楚怀王的国际威望大为受损。
  张仪以六百里土地欺骗怀王与齐国断交,怀王上当,勃然大怒,草率出兵,楚军于丹阳之战大败。之后楚军连连败退,失去数座城池。楚国不得不与秦国议和,秦国要求楚怀王亲赴秦国议和,迎娶秦国公主。怀王深受贵族礼乐教育,坚信秦国世代贵族,不会做出有违诚信之事。但怀王又一次受到欺骗,被扣押在秦国。秦国想借怀王谋取利益,割让楚国城池,但楚怀王坚守住了作为国君的尊严,秦国所图成空。后楚怀王在咸阳郁郁而终。楚国国都沦陷,屈原悲愤自尽,投汨罗江而亡。楚国不断被秦国蚕食,终被灭国。
  汉王朝建立,政治制度承袭秦国,文化制度源自楚国。楚国的文化依然保留下来,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一部分。楚国的刺绣、漆器、青铜器等,依然流传至今,被今人发扬光大。

 6 ) 贵族文化之挽歌

总体评价:一,贵族文化之挽歌;二,贬秦褒楚。
  里面说,楚国是包容性文化,而秦国则相反。楚国向一切优秀的文化学习、并包容小国的文化,而秦国则向蛮夷学习而为虎狼之师。楚国的无能被说成是贵族风范的保留,而秦国的强大则被说成是礼仪道德丧失殆尽的极致的功利主义的表现。我以为此部纪录片有为贵族文化唱挽歌之嫌。
  不过里面提到法家文化适合竞争的环境,且存在刚性太足而柔性不足等缺点,却是值得我们深思。

 短评

因为有老庄、屈原、项羽这些人的存在,楚国总是令人偏爱,可惜八百年历史最后只剩一声叹息……

6分钟前
  • 天天向上
  • 力荐

作为荆楚大地长大的人,这部片子告诉了我很多我以前完全不知道的楚国历史,尤其是楚国前期的历史。整部纪录片感觉拍得挺好的。

11分钟前
  • 非凡小河
  • 力荐

筚路褴褛,以启山林。看着楚国八百年从子男五十里到第一霸主,熊绎“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开始,楚武王、楚成王爷孙的野蛮,楚庄王的大气,楚文化的瑰丽浪漫豪放形成,再到楚灵王等骄奢,楚悼王和吴起的改革失利,楚怀王被囚,屈原投江。楚国终为野蛮国秦灭,一如当初楚成王教训宋襄公。哀哉

13分钟前
  • 蔼蔼浮浮
  • 推荐

看到最后一集结束时眼眶都热了。。。

16分钟前
  • 相声爱好者
  • 力荐

据专门研究楚国法制史的同学说,这里面的砖家都还是比较靠谱的,可以成为国产历史纪录片的新标杆。

19分钟前
  • 王富贵
  • 推荐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人就是有血性和你周公室分庭抗礼,成就自己的气象。楚地学者n、l不分的口音萌萌哒。但是导演你不要在最后一集乱黑我政哥,强行嫁接楚汉,乱开地图炮好不好?来人啊,上朕的《史记》。

20分钟前
  • 蛋挞圆溜溜
  • 推荐

了解下也好

24分钟前
  • 拣尽寒枝
  • 推荐

兴于文明 亡于文明 被打了一百次的郑人看完了……最后一集有点崩

25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推荐

煽情过度的历史纪录片,由于是地方台和央视合拍的,所以难免有侧重于讲某地过多的情况而且剧情略有重复,若是精简些更好。但是其中出现的漫画场景、戏剧场面、BGM大赞,很有煽动力。

29分钟前
  • 犬系少女刘七七
  • 推荐

除却一集言楚复中原梦有些矫揉造作之外(整个确实也多少有点),你可以通过它了解中国黄金时代你需要了解的全部。老子、屈原、庄王各路玩家,各路艺术、美术,屈原从这里要走,楚国要亡,死乃是自然的。此马之玄黄。我认为这个黄金时代要好过希腊的黄金时代,甚至要好过任何存在过的黄金时代。看看那个器物,活在这种器物之间的人,什么样的精神和浪漫主义。而且是中国书法之前的一个成熟的书法体系。不过那个时候楚文化也走到头了,如果不因为别的,也是因为——在它的风格里,它的浪漫主义已尝试过所有选择。

34分钟前
  • NVHZ
  • 力荐

惟楚有才

39分钟前
  • 獨孤求敗
  • 力荐

虽然每个论点都可以摆开场子撸起袖子打一场 但是依然是好片子 非虚构也要有情节的典范

44分钟前
  • 北溟鱼
  • 推荐

很不错的纪录片,三观正得叫人感动啊

49分钟前
  • 九璃
  • 推荐

差点又泪了,好看。楚与秦一样从边缘小国历数百年辛酸血泪史终于崛起战国称雄。民族的坚韧非数十载可以促就。楚人尚武,才学志士众多,矿产资源丰富冶炼技术先进,经济政治文化软实力逐渐强大,可惜过于倚靠当政楚王的个人能力与德行。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气煞屈原。楚庄王厉害,绝世之才天生王者。

53分钟前
  • OLEO
  • 推荐

南京出差,丹凤街汉庭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楚国八百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4分钟前
  • 不散的宴席
  • 力荐

好故事

57分钟前
  • 推荐

最後一集哭得嘩啦啦,煽情紀錄片最好看耶!>ω<

59分钟前
  • 沉淪。與涅槃
  • 推荐

秦国如火,楚国如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1小时前
  • 第22条军规
  • 推荐

政论片。帝高阳之苗裔兮,以浪漫的笔法讲述那个浪漫的文明。绵延八百年,风雨辉煌,让人扼腕。但它的精神风骨与文化融合,延续至今。读史以明鉴,过往让我们在螺旋上升的历史轮回中保持清醒。

1小时前
  • Μουσαι
  • 推荐

这样的纪录片要多拍

1小时前
  • 晓东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