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列宁

喜剧片其它2003

主演:丹尼尔·布鲁赫,卡特琳·萨斯,丘尔潘·哈马托娃,弗洛里安·卢卡斯,亚历山大·拜尔

导演:沃尔夫冈·贝克

 剧照

再见列宁 剧照 NO.1再见列宁 剧照 NO.2再见列宁 剧照 NO.3再见列宁 剧照 NO.4再见列宁 剧照 NO.5再见列宁 剧照 NO.6再见列宁 剧照 NO.13再见列宁 剧照 NO.14再见列宁 剧照 NO.15再见列宁 剧照 NO.16再见列宁 剧照 NO.17再见列宁 剧照 NO.18再见列宁 剧照 NO.19再见列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31

详细剧情

  克里斯蒂娜(凯萨琳·萨斯 Kathrin Sass 饰)衷心拥护着社会主义东德,她的丈夫已经逃往西德,剩下她一人抚养一对儿女阿丽安娜(玛丽亚·西蒙 Maria Simon 饰)和阿历克斯(丹尼尔·布鲁赫 Daniel Brühl 饰)。1989年,阿历克斯上街游行被捕,母亲目睹了这一幕,心脏病发晕倒过去,不省人事了好一段时间。 当她醒来,她熟悉的国家已经改变——柏林墙推倒,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也随之瓦解。  医生说,克里斯蒂娜不能再受刺激了。于是儿子想方设法营造一个过往的世界给母亲。母亲因此得以活在过去的民主德国里:包括邻居的衣饰,电视的新闻,换成苏联食品的罐头。然而,阿历克斯用心良苦不可能掩饰庞大的现实世界。终于,儿子以自己的方式去和母亲讲述东德的变迁。

 长篇影评

 1 ) 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

我记得该片里有母亲对自己信念的质疑,很有玩味,其实母亲很清醒地活在自己编制的一个梦里,到最后她才说了实话.

但不知为什么大家都没提到这个情节?要么是我记错了?

 2 ) 您好,列宁同志

在《共产党宣言》55周年,两德合并近15周年,如果要说2003年的〈〈再见列宁〉〉是没有想诠释什么的企图,那是很难让人信服的。马克思缔造了社会主义,列宁第一次实现了社会主义。他的继任者把社会主义的光芒,让世界的很大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或者是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了。电影选择的地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德国,同时也选择了最为敏感的柏林,就是被称为是最直接对抗的地方。但是作为社会主义,也有很多让人不愉快的东西,冷战,物质匮乏,集权主义等等。电影如何不偏向两个意识形态?然后来表现生活而不是给人负面的感觉?……这些问题最后是用其中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来解决。
这个片子看后很多人都在写东西,但是本人觉得只有在“社会主义阵营”里面的人才会更加有这个资格来写一点点东西。
亲情可能是这个片子看完后的第一个词,虽然亲情是靠“欺骗”来进行的。母亲为了儿子欺骗了儿子,儿子为了母亲欺骗了母亲。儿子一直以为母亲是伟大的社会主义者,而致力于虚构这个世界,但是事实是本来准备同样叛逃的她是为了儿子留下来而且努力伪装成一个坚定的活动家。正如水果店老板挂出了“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标语,他就真的相信这个标语的内容吗?实现不实现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挂出来就会少了很多密探这类的麻烦,这个和他关系就很大了。为了生活,母亲和儿子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虽然生活最后都给他们开了个玩笑。正如卡夫卡的困境,实际就是个黑色幽默。在里面在带有黑色幽默生活中,表现出了最敏感的地方,环境污染,冷战,物质匮乏之类很容易被政治化的语言,从小人物的口中说出就别有个滋味了,留给观众的是自己的回味了。
如果一个好片子就是做到这样还是未免有点单薄,通过主人公和他朋友制作电视节目中体现的东德如果你认真看了第二遍,就会很有点嚼头了。当然在他们制作这些节目前东德早就已经消失了数个月之久。他们制作下的东德,最后是更加开放,自由,放弃了柏林墙,同意双方的流动。或许这个不单是德国人的梦想,也不就是社会主义应该有的自信的状态吗?
而过去的时候人们是怎样被束缚起来的?在第三次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主人公单纯就是用了个室内设计还有一大堆自己制作的电视节目就成功制作了个东德。在过去的时代里电视,报纸媒体宣传的是官方的观点,密探和暴力机关全力搜索不按官方口径说话的人。那我们过去是否就是生活在一个谎言中?
虽然叫做〈〈再见列宁〉〉,但是全片中列宁只出现了一次,面对是独自走向真实世界的母亲。来的也快,去的也快。如果对苏联史有点了解就可以知道,那个雕塑的动作是按照著名油画中列宁的动作来制作的,那幅画就是反映1917年在攻打冬宫炮火中召开的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列宁。然后在晚霞的照耀下列宁像有着金色的光芒,但是迅速消失淡去了。留下的只是母亲那迷茫的表情。
如果是其前面就是描述,现在就可以思考下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叫再见列宁?如果要必须的更加意识形态的卖头,不如叫再见马克思比较好。列宁代表的是什么?苏联的缔造者。但是经过斯大林等人的苏联,变成了充满了很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而且这种气氛还同时带给了东欧的各个国家。同时列宁也就是一个核心,是任何社会主义国家作为尊敬的对象,无论哪个领导人都要把列宁搬出作为自己正统的标志,就是在传统社会主义阵营中最为叛逆的国家也是拿出列宁作为旗帜来攻击苏联在位领导。当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那场政治动荡中,西方人果然看见了列宁与大家说了再见。整个西方世界出现了一种普遍乐观的情绪,就认为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的时代到来了。一切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冲突结束了,未来的世界必然是普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相对的政治文化体系。就如同福山在〈〈历史终结和最后之人〉〉中说到的那样,历史终结了,未来将是自由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但是事实是世界没有想大家预想的那样,正如列宁雕塑消失时,留下的是迷茫的母亲所包含的深意。当大家从一个柏拉图的洞穴出来,不是面对的真理而是进入了另一个洞穴之中。片子中资本主义倒是被吸毒,性泛滥所代替了很多。同时我们要问在这个故事中一直缺席的马克思到哪里去了?正如德里达所说的幽灵一样,在主人公制作的电视中就有着浮现。在和列宁告别后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应该是更加多元,开放,宽容。本来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摆脱了权威,才可以真正的解放。共产主义这个幽灵必然还会不断出现。正如〈〈哈姆雷特〉〉中的幽灵,而且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和场合登场。
谁让我们人类一直就是面对TO BE,OR NOT TO BE ,这样也就决定IS ALWAYS A PROBLEM。



PS:在自己放这个评论上去的时候,有位法理学人用大批物权法,有人赞之,有人骂之。余且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3 ) 意识形态的成功诠释

     正如电影的题目所暗示的那样,这是一部与意识形态有关的电影,即使电影探讨的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比如还包括了很大部分的从母子关系角度出发的对人性的探讨,但不可否认的是,意识形态依然是这部影片区别于其他影片的最大的特色之一。
      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影片本身所包含的宽容,片中绝大多数对德国统一的描述是从民主德国的角度出发的,导演沃尔夫冈•贝克没有掩饰东德人,尤其是东德年轻人对东德高度集权化的政治生活的反感以及对西德资本主义相对自由的社会生活的向往;没有掩饰东德人是如此普遍地想方设法逃往西德;没有掩饰西德先进与便捷的生活方式是如何如水到渠成般不可阻挡地为东德人所接受。显然在这场双方都试图向对方展示自己才是最有利于人类的社会制度的较量中,民主德国的社会主义尝试一败涂地,但影片始终没有试图参与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孰优孰劣的枯燥的政治讨论中;没有试图去找寻东德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失败的原因;更没有试图自作聪明般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合理的社会制度。即使是影片中唯一一次正面涉及意识形态的论述也仅仅是借西格蒙德.吉恩之口委婉地点出了“井底之蛙,固步自封不是社会主义,袒露胸怀,面向他人,同别国共处才符合社会主义”,并且肯定了“我们所信仰的(指社会主义信仰)总是鼓舞着全世界的许多人”。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东德失败了,但影片并没有使我们认为东德的一切都是错误的,同样,西德成功了,但并不意味着西德的一切就是正确的。也许对于大多数东德人来说,社会主义就像主人公阿历克斯儿时美好的航天梦一样,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梦想,影片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时代的变化,更是梦想的破灭以及为维持梦想所做出的努力。而对于这个逝去的社会主义梦想,人们对它的向往就像对宇宙的向往一样“那上面曾非常的美,就是离家太远了”。
      这已经不是谎言第一次感动我了,像《美丽人生》一样,被谎言欺骗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无需面对现实与理想的极大差距,而编织谎言的人总能令人感动,影片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母亲克里斯蒂娜和儿子阿历克斯既是谎言的针对者又是谎言的编织者,并且对彼此相同的爱促使他们选择了用相同的方式——说谎来面对现实。当我们看到儿子阿历克斯费尽心思地找寻已经停产的东德食品,极力在母亲克里斯蒂娜的房间里营造社会主义世界,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制的新闻节目化险为夷,虽然这些都是虚假的谎言,但编织这些虚假谎言的却是最真实的爱。影片最后没有交代母亲是否知道了真像,或许她最终知道了真像,但不想让儿子失望,或许她直到去世都相信民主德国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又或许这一切对克里斯蒂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已经以自己的方式或者说是儿子为她打造的方式接受了社会的改变,道出了那段隐藏已久的拆散了家庭的失败的逃亡经历并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丈夫,而剩下的一切都像她的骨灰一样,随着灿烂的烟花消散在风中。
全片最具震撼性的镜头无疑是克里斯蒂娜看着直升机悬吊的列宁雕像缓缓飞过,直升机缓慢拖动的不仅仅是一座雕像,更是一个时代的象征,镜头与雕像的双向运动使雕像或者说时代的形象更加高大与沉重。无需更多注解,没有任何一个镜头能够如此简洁地表达一个时代的逝去,以及这种逝去所带来的沉重感。
      影片编剧克里斯坚持认为“剧本最关键的是要表现出主人公怎样对待他生活中两个最大的失败。一个是家庭的破裂,一个是国家的衰亡”。在影片中,谎言的目的并不是用来掩盖现实,而是用来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接受现实。但是,影片也用黑色幽默的方式表达了一定的担忧,“真相本身也是一样令人怀疑的东西”,阿历克斯不能够用谎言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存在,即使是在一间房间里。当谎言成为一个社会政治生活的特点时,这样的社会终究是要消亡的。『L』

 4 ) 从故事本身问开去

       尽管好评如潮,看的时候也几次控制不住情绪,但回头琢磨这故事本身,总觉得有那么几分不对劲。那就是,(1)对那个社会主义国,母亲真的是“一生信仰,矢志不渝”吗?(2)母亲真的是像儿子叙述里所说,最后也没有识破他善意的用心良苦的谎言,临终也没怀疑过那民德的温馨空气吗?
    父亲“叛逃”后,特工来家揪揪问讯,两个孩子正坐电视机前看民德自己的宇航员飞上蓝天的新闻,一脸专注。要说谁更知道社会主义的真面目。谁对社会主义更心怀感情,谁的这种感情更需要小心呵护,不难看出吧,——母亲其实是父亲出逃的同谋,正如影片最后里她才向孩子们透露,她了解他为什么走,按计划她也该带孩子走的。
    那么在没有父亲以后,一直维持社会主义的形象与感情,甚于积极热情到成了一位“活动家”的母亲,其内心还是为了孩子们吧。她为了孩子,才最终没能下定带孩子走的决心:等出境批准等得漫长,而且,“他们要我与你们分开”,——这是做母亲的死穴,所以,她没有走。“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我现在知道了。”
    如果有这句话,我觉得,对于“对于这个国家,她一生信仰,矢志不渝”这句话,应当是不攻自破吧。“一生信仰,矢志不渝”是有的,是她对孩子,对孩子所能理解和能体验的生活之温暖,所以她才如此热情地投入到写呈文、参加少先队活动种种社会主义的先进活动中去吧,这些情景的回放里有她自己的孩子们热情向上的小身影。“就因为他没入党,所以他们让他吃尽苦头”,她对做医生的丈夫的遭际如此断语,又怎么会,那么矢志不渝地“嫁给了社会主义祖国”?——那只是童年起孩子们,尤其儿子的幻像,她从来没有对那种“祖国”矢志不渝过,——丈夫到西德后,不断给她写信,她都仔仔细细的看过,藏在厨房的最隐秘的角落。
    所以对(1),我想答案不言自明了。从这点看,影片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他对中毒太深的社会主义母亲的善意谎言到送终,——其实相反,是母亲对儿子的善意谎言在先。仔细回想,那些先进活动情景里,是她为居民的生活问题向上级、报社写呈文,和少先队员一起活动,——她始终是在和人做面对面、心暖心的交流,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为的是生活本身。也就是说,她是有选择的:她没有出去去做八荣八耻的宣传,也没参加申奥秧歌队,她不是盲目“对社会主义祖国矢志不渝”的政工妇女。绝对不是的。
    因此,对(2),正如一些朋友在影评里所指明的,母亲已经知道真相是什么,当她临终,躺坐在床上,家人环绕,看儿子这一艰巨的民德延续工程的最后,他导演的儿时偶像宇航员扮演民德新领导人宣布两德合并的新闻联播时,——是微笑着的,她没有把真相说破。
    “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由我们维系生命,直至母亲最后一口气的国家。一个永远不曾存在的国家。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故事,看似是以儿子的叙述,尘埃落定的讲述,其实恰恰相反,不但不是尘埃落定,而且是满含怀旧的、挥别依依的。故事的真实,其实是在他的叙述之外,由观众来辨析、调整才成的。在天台上新年夜里,他把母亲的骨灰放进焰火,绽放在天空,完成她“把骨灰飘进风里”的遗愿时,回顾母亲。如果看地细心,完全可以听出,就这几句话,其实不是那么一致的,“母亲辞世的国家,是她一直坚信的国家”是感慨,其实不是我们观众所知道的真实;但是他为什么这么看呢?——“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撬动人心的支点所在。他之所以那么殚精竭虑,左支右绌,为母亲营造民德还在的幻象,起因不是她对民德多么有感情,而是她对他多么有感情,然后他又是回报母亲这感情。是她看到儿子在游行中被警察暴打拖走,一倒不起之后,昏睡半年,生命犹危,唯恐再受刺激,儿子才满大街翻垃圾桶找民德时代的瓶瓶罐罐,把超市里买来的资本主义食品一一倒换进来,才一遍遍拉人录制民德电视台的假新闻,才这么一直走下来的。
    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做母亲的,没什么病史,怎么就看到儿子被警察拖走,就一下昏倒了?而且还不是小昏,是一昏大半年。
    这又照应了上面的问题(1),她何止不是对社会主义矢志不渝,她是情知其险恶在走钢丝!她的丈夫已经被社会主义歧视逼走了,她的儿子又被社会主义警察拖走。她已经失去了丈夫,——为了和孩子们在一起,她放弃了申请出境,守着孩子,孩子不能再失去了;——民德何时是个头儿?社会主义哪天完蛋?一个普通妇女,拖着两个孩子,如何能看到,如何能等到。她所能等到的,就是孩子们好好长大。可知在她“嫁给社会主义祖国”的背后,在这套滚烫的面具的背后,是多么的苦心惴惴,多么的孤单无依,唯恐再出事。然而她终于还是眼睁睁看到了他出事。
    他出事就给放出来了,——但原因是:母亲在医院醒不来了。好像上街游行被警察拖走是小事,但观众稍把时间稍微快倒上那么两三年,就会了然,在“巨变”前夕再往前的那些年里,在母亲一直的环境与记忆里,在所有有过关门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人们的记忆里,被抓走是怎么一回事?
    对所有心怀这样记忆的人,社会主义是没有个头的,——只要你想好好过日子。在那种封闭的岁月里,只有两种盼望社会主义到头的人,一种是在过日子以前,就已知道社会主义等等是怎回事;另一种就是被社会主义伤害以后。
    母亲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她不能做第一种;而她不能做第一种,就是为的不能做第二种。社会主义太大太久,而我只有两个孩子。
    学者和青年都说,世界上的真、善、美都是相通的,心怀爱的人,不应该对社会中的恶,恶政、恶行噤口不言。事实上我们也希望世界是这样,并且对这一种噤口不言视作软弱,努力要争取他们能强大。
    但是对母亲而言,这种掩饰,这种民德的温馨条理坚实空气,这种社会主义基层的热情中坚持的生活的希望,这种维持,何尝不是另一种强大。不是一往无前、义不容辞那种强大,是滴水不漏、百绕不折、处心积虑、含辛茹苦的强大。孩子是嫩的,母亲也必是软的,至于软弱,然而韧不可断。或许软弱是做母亲的宿命之一种,能领会这种宿命的,坚强地坚持这种软弱的,不是高尔基的那种母亲,是这种母亲。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在儿子为母亲录制假新闻的过程里,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是对民主德国有感情的。母亲一直坚持到她昏厥倒下所做的努力,是奏效的,她也是“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她和他的“造假”,都是异于社会广大现实的,是幻想,所以说是“造假”;但更是他们的期望,是赖以生活的希望。
    民德的日子里,母亲始终是一位热情高涨的人,那么热情,那么高涨,但故事也给我们一个旁证:母亲终于醒来时,儿子要给她安排一个民德慰问会,去请她的老校长,两人交谈,老校长肯定她是个出众的教师,儿子却径直问:“也因此她被打入冷宫?”——老校长说:“组织里面的几个同志认为她过于……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的执着,是这个辛苦备尝的母亲,在社会主义的谎言里寻找的变态补偿吗?假如现实都是谎言,那么偶有真实,也被怀疑是假的;坚持真实,也只好顶着“造假”的形式。母亲对活动那么热情,不是对社会主义有多么“理想主义”,有妈的孩子都知道,一个要操心柴米油盐耳闻街谈巷议的母亲,很难对那些政治政策要什么理想,更何谈主义。她应该是清楚得很,她是在那些“理想主义”的名号之下,努力做些真正用心的、用情的事,生活本身、生命本身的事,指挥少先队员唱歌,唱绿茵和田野,穿上泳装涂花脸和孩子们一起狂欢。
    在这里,民德不再是昂纳克们的民德,而是母与子的民德,他们之间的民德,共享的民德,各自心怀一份感情与记忆,艰难护持,无涉旁人。“这个国家将永存我心,与母亲紧紧相系。”
    直到剧终我也没等来刚开始看时所暗怀希望的,儿子,叙述者,这个青年人,能对民德有所针砭,好抵消掉不断出现的那些遗老们对新德国的抱怨,但是没有。他是个心地单纯之人,并且到剧终也对民德感情复杂。也许这不合一些观众的期望,但是,对大多数普通人,对最平常基本生活的承受者来说,国家的演变,历史的质感,确实就是这样子的。将来我们这些青年的大多数,生活也是这样子的,可能也包括我自己。
    人生是有选择的,但同时人常忽略掉选择的背面:有限。人生也是有限的,很多时候放弃掉很多选择,不是因为不想或者不懂,而是已经被别人所选择:爱人、家庭。他们不应该被追问,被苛责。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
    我想在此加黑,再说一遍:假若在一个丑恶社会,有人能给孩子炙热至诚的爱的同时,不理会那些丑恶,在我看不是应当批评的,而恰恰是要庆幸的。因其选择有限,责任便就有限,与其贪求对世道的评判,道德更在于责任的实现。
    于今放眼历史心怀批判的青年,臧否人物大快人心的同时,时或回枪一扫,瞥下家庭。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样,我一度是这样的。今夜我看过这部电影,开头问的问题里,还觉得这故事不可信,打了半天字,删删停停想想,才渐渐懂得深一点。
    电影里的母亲,和我们许多人的埋头苦劳的父母亲一样,当你蓦然回看时,才会懂得,虽然碌碌,但他们不是社会主义的愚民,不是生活的俘虏。
    


    

 5 ) 成年人的童话

    社会主义到底是什么?东德的社会主义会获得什么?统一以后,东德的人民又在想些什么?他们又是否怀念逝去的日子?

    去年在欧洲大获全胜的影片《再见列宁》讲述了柏林墙倒塌前后的那段日子,一个忠贞的德国统一党员最后的日子。

    《柏林之围》是一个悲剧,当一个人从昏迷中醒来时,史上一切都沧桑巨变了,当他从善意的谎言中窥见真相时,只能是痛苦的死去。《再见列宁》与他有些许的相似,忠贞的德国统一党党员母亲在80年代末的混乱动荡中意外昏迷,长眠不醒。她没有看到两德边境的开放,也没有看到柏林墙的倒塌,更没有看到东德完全地并入西德,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她不能想象的。可是在一切似乎都平静下来,每个人都再度融入新的制度、新的社会时,母亲却又意外的醒过来。她善良的儿子为了她不再受到打击而再度长眠,为她营造了一个小东德社会。为了她,儿子倾尽全力,“边境开放了,使大量的西德同胞可以来到东德找工作,西德竞争太激烈,精神世界太空虚”,“柏林墙拆了,德共领导人更替了,他们要把两德合并,社会主义应该是与同胞和平相处。”通过给母亲制作东德电视节目,儿子一直在向她陈述她心中所愿,终于,在两德合并纪念日的礼花声中,母亲满意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留在这个世界的,是大家对这位德国社会主义统一党人的美好回忆。

    这是个悲剧吗?或许对那些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来说,是的。

    这是个喜剧吗?或许对那些仅仅是来看的观众来说,是的。

    但是对当年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生活的人来说,这部片子应该是一部正剧,诉说了东欧剧变前的期待,中间的兴奋,之后的迷茫无奈。有过这段经历的人们,很容易产生共鸣。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电影中给出了两种答案:德共执政时期的新闻管制,用精神上的说教,武力的压制来束缚人民,所以当时的东德人首先要求的是新闻自由;在两德统一之后,儿子通过自己录制的节目向观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应该是与大家友好共存,应该是保护公民的个人各种合法权利的!

    东欧剧变的动荡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扮演了造反者的形象,的确,那时的东欧是禁锢了太多的人性,党的领导层脱离了群众,这就必然得不到群众的支持。于是,柏林墙倒了,社会主义没了。东欧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可是人民在此后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人生的信念,许多人迷茫不前,当初的许多事业有成之人都已经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了社会保障体系,又丢失了工作,一部分人只能用酒精和毒品来麻醉自己,迷茫中的东德人,在痛苦迷惑中找寻自己的位置。

    儿子在给母亲营造一个虚假的世界同时,也渐渐和已经逝去的东德产生了微妙的感情。电影上有两个片断令我记忆犹新:两德合并后,东德的钱要兑换成西德的马克,可是儿子在兑换期过了之后才找到母亲藏的钱,所以,银行拒绝兑换。儿子怒吼道:“这算什么!你们这些西方人!这是3万马克,是一个东德公民辛苦工作30年才积攒起来的!”在离开银行之前,他对围观的群众说:“看什么看!这也是你们的钱!”当夜,他把印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头像的东德货币远远的抛向了夜空,扯断了以前东德政府的最后一丝联系。还有一段是他来西柏林找与母亲离异的父亲,父亲在那又结了婚,当他看到父亲现在的孩子在看东德的太空人动画片时,不禁潸然。孩子们问他:“你也爱看太空人(astronaut)?”“是的,不过在我们国家它叫宇宙人(cosmonaut)。”“那你是哪里来的?”“另一个国家。”

    儿子已经与镰刀斧头的德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对失去事物的留恋,这也是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段时光的怀念,在为母亲的同时,也为自己的过去找寻着归宿。儿子的心灵中,还是有着对那社会主义的留恋,这又正是当今东欧普遍流行的一种看法。

    东德的第一位宇航员亚瑟在电影里说:“在天上看地球,它是那么的渺小,那在这渺小的地球上的人,又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呢?我们在地球上的隔阂,又有什么不可以打破的呢?”

    所以意识形态的对立结束了,边界开放了,两德统一了,虽然社会主义不存在了,但是它美好的形象,却会深深地留在东欧人们的心里。

   或许母亲什么都知道,但或许她什么都不知道,谁知道呢。就算她知道这是虚假的,她也会愿意看到自己的希望变成现实。如同那最后,看着绽放的礼花,安详地闭上的眼睛,是那样满足,那样兴奋。

    “母亲虽然离开了,但她似乎还活着,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注视着我们每一个人,教导我们认真地活下去。”电影最后在儿子忧郁无奈的诉说中结束了,但生活还要继续,说不定,社会主义还会回来的,那成年人的童话,会真正的变为现实。

--------------------------了解真相的分割线------------------------


最近在和德国的同事聊天,他们又提到了这部片子,原来,母亲什么都知道,原来,母亲之所以以一个忠贞的统一党党员的形象示人,是为了掩饰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原来他的丈夫罗伯特一直在给她写信,没有忘记她,母亲为了防止情报机构查抄她家,把这些都藏了起来,掩饰了起来.

原来母亲一直都知道这些,这也是她一直期盼的,但真到这一天,她又不敢面对了.看到儿子为她所作的一切,母亲很开心,很安心地走了

 6 ) 能够真正审慎的思考自己历史的只有德国人

德国是一个历史曲折的国家,德国人则是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用真正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审视自己历史的民族。经历过夹在法国和俄国之间数百年分裂的痛苦,经历过普鲁士王国到德意志帝国的强盛,经历过纳粹的疯狂,经历过禁锢人性的东德,今天的德国人回顾这些历史拍出来的电影总是有非常独到的感觉。比如《窃听风暴》,冷血的东德窃听员也会被追求自由的执著感染;比如《伪钞制造者》,纳粹关押下的犹太人在为活命和为纳粹制作假钞之间挣扎;比如《犹太人区》,纳粹军官也有崇尚歌剧艺术,从而留下一批犹太人艺术家组织剧院,然而在紧要关头又露出凶恶面目...

这部《再见列宁》,还有一个译名,叫《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内延续》。一对生活在东德的兄妹,在年幼的时候遭遇父亲叛逃到西德的变故,而他们的母亲则是一个衷心拥护民主德国的人。时间到了 1989年,兄妹都已长大,世界也风云变幻,虔诚拥护东德的母亲目睹儿子在一次游行中被捕而受到刺激,心脏病发作而昏迷了8个月。这期间柏林墙倒塌,边境开放,无数的东德人涌向西方,德国处在变革中。而刚刚苏醒的,拥护东德的母亲心脏不能经受刺激,所以兄妹决定让民主德国在母亲的房间里继续。他们找寻早已不见踪影的东德腌菜,把录制的东德老新闻放给母亲看,还要解释窗外掠过的可口可乐标志是怎么回事...

民主德国无愧于社会主义阵营中生活水平最高的国家,衣食住行,我想在同时代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很难想象。可是和邻近的联邦德国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可以说,柏林墙一倒,东德人应该经受了不少物质和文化上的冲击。原来一切固定、井然的生活节奏和社会气氛被完全打乱。在这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当年的权贵纷纷失业,甚至连第一个东德太空人也沦为出租车司机。儿子为母亲塑造的民主德国产生了许多笑话。这体现了德国人的幽默,不是美国人的夸张,不是英国人的黑色,也不是法国人的随性,而是作风刻板的德国人独有的一种冷感幽默。

如果这部电影仅仅如此,至多只能算是一个思路有新意的电影。可是德国人的思想就是更胜一筹,这可是马克思的祖国。儿子早年工作的东德电视机修理店早已倒闭,在节奏越来越快的资本主义社会,他每天辛苦工作到精疲力竭,母亲的房间里的“民主德国”反而成为了他喘息释放的归宿。他为母亲创造的民主德国,也越来越像他儿时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要知道,现在的德国就是当年的西德,西德的电影人能够拍出这一点有多不容易。他们没有一味贬低东德的残暴专制,相反,我们能看到他们在繁忙的现代德国对当年东德缓慢有序的生活节奏的些许怀念。

闹剧总得结束,儿子用理想中的方式告诉母亲民主德国的未来。而母亲也并非如儿女所想的那样简单的信仰东德,她也有难以诉说的秘密。最后,超越一切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是爱,儿女对母亲的爱,母亲对丈夫的思念。影片最后表达的是亲情能超越人间一切的禁锢和枷锁。

影片在德国统一的狂欢中落幕。人为的分隔半个世纪的民族终于团圆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衷心的笑容。我深深的被这气氛感染了,祖国统一,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平等,真是一件快事。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短评

我太沮丧了,我永远不会写出这样的剧本,拍出这样的电影来!

4分钟前
  • 露娜peace
  • 力荐

柏林墙主题作品中最冷静的一作

7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音乐超级棒,带着那些对过去岁月的感伤.

9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要说拍得有多好倒未见得,其实就是个情节剧的路数,但我真的好喜欢故事里那种浪漫化。让时间和光阴就这样定格在一个房间里,当母亲走出房间,与天空中直升机吊着的列宁头像擦肩而过,那一刻真是太诗意了。前进达瓦希里就缺这种浪漫,缅怀革命年代却没有浪漫主义情怀,那就是三观不正了。

11分钟前
  • 刘康康
  • 推荐

好棒的创意,里面那个小胡子播报员太可爱了,也圆了做导演的梦呢。抛去政治层面的东西(其实这个片子已经很温和了),这其实大概说的就是“为了亲爱的妈妈可以再造一个世界”吧。这种时代逝去的无力感真是让人动容啊

1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多年后见到开出租车

16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推荐

我们的历史总是在前进,可是掉队的人自有其缅怀的理由。这是儿子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也是关于时代轰隆碾过的印记。能把一个谎言如此的自圆其说,剧本功不可没。内什么,Daniel Brühl明明很帅哪里像老鼠了(我好像穿越到“极速风流”了...) o(>﹏<)o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一个时代的逝去...列宁雕象的那个镜头真是经典啊...

19分钟前
  • 某茶君
  • 力荐

“在柏林墙倒塌后的几个小时里,就有成千上万的西德人民走进东德,许多人想留在东德,他们想从资本主义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并非所有人都想参与职场争斗和拜金主义的活动,并非所有人都受得了弱肉强食。”哭了,这段台词就是男主和不少左派心中理想的社会主义吧,没有996和奋斗逼,可惜只存在于幻想中。

23分钟前
  • 大海里的针
  • 力荐

最后母亲已经知道了,除了儿子以外的家人也都知道母亲知道了,儿子还在全力为母亲营造假相。母亲笑而不说破,女友和姐姐也笑而不说破,反倒成了大家合力成全他的善良,我觉得说软弱更恰当。“再见”有再见和不再见两重意思,《再见列宁》是不再见,但母亲见到半空中的半截列宁是再见,经典已极的镜头。

27分钟前
  • 石头摇篮
  • 力荐

像是一封写给时代的抒情长信,盖上了查无此人的邮戳,又被寄回了历史。藉由亲情的窗口,温情脉脉地演绎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的大开眼界与无所适从,这种变革感甚至通用在每一次的怀旧记忆里,让人顿感电影实在是太美好了。母亲望着直升机悬垂的列宁像,仿佛一个时代的挥手作别。感人至深的亲情也温暖人心。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一个真实的存在了41年的国家伴随着母亲的骨灰和绚丽的烟花一同消失。一个时代就这么结束了。毛主席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终结底还是你们的……而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

3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我最喜欢的电影,只看过一次。我知道只需要看一次它就是我最喜欢的电影

38分钟前
  • AC
  • 力荐

之前一直没看,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肯定是一看就喜欢上。结果——果然喜欢上了。以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合二为一,不同的是,作为政治实体的祖国母亲先行一步,而作为信仰的母亲迟迟没有离去。直到有一天,那个幻想中的影子也不得不幻灭死亡,恰如挥手的列宁头像掠过头顶,一去不复返。

41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她曾经相信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集体密谋的保护。节奏特别好。德国统一不过是1990年的事;苏联解体,1991年。屋顶抛撒作废的东德马克、模仿新闻联播的假新闻,社会主义退休俱乐部、宇航员出租车司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保存期限是多久?Humor is tragedy plus time。离得远了,都变成了黑色幽默。

44分钟前
  • 桃子
  • 力荐

民主德国在15平米的空间里延续

46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想吃德国酸黄瓜

51分钟前
  • 杜边生
  • 还行

再见列宁,再见爸爸,再见童年,再见理想。

55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通过这样不断地造假,我仿佛把民主德国变成了理想中的模样。”

60分钟前
  • Scarrie
  • 推荐

就像有一集《我爱我家》,宋丹丹失忆了,贾志国一家一夜就回到了文化大革命。。。

1小时前
  • 一只野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